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道士轶事 >

第184部分

道士轶事-第184部分

小说: 道士轶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自己的情况,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了,修炼也没能改变我的结局,就算我进入到分神境还是一样的结局,人要想成仙,根本就不可能的事,也许那就是精神上的一种延续罢了。

    我动了动嘴,但没有声音发出来了, 浑浊的眼睛已经不再是那么的有神了,我感觉自己随时都有可能离去了,发不出来声音我就抬了一下手,把儿子女儿等一帮人都赶出了病房,只留一下也是满头白发的何幻珊。

    “幻珊呀,今生就不要做傻事了,这辈子有你我就知足了。”我硬生生的提了一口气说道。

    我说这话,我知,何幻珊更明白我指的是什么,千年的等待不是容易的,但能守候一辈子也是知足了,我也希望他这一生不要再做傻事,但我对她真的没有把握,我真怕她还会做上辈子一样的事。

    “放心吧,老头子,我能拥有你一生就知足了,我也知道生死轮回,我心里是想和你相守三生三世的,但我们还是看缘份吧,如果有缘,我们还要在一起的。”

    “这下我就放心了,我也可以安心的走了。”说着我 轻轻的放下拉着何幻珊的手,慢慢的抬起手抚摸着她的脸,我多想永远的记住这张脸,我心里何不想和她三生三世,这些我真的不强求了,正如何幻珊所说一切看缘份吧,很有可能我们来世还会再一起。

    “老头子,你就放心的去吧,儿子女儿也大了,只是还没有看到孙子,等儿子女儿有孩子后,我们会告诉你的。”

    “恩,那就好!”说完这一句后,我的眼睛慢慢的闭上了,手也从何幻珊的脸上滑落了下来,而我的两个兄弟黑白无常却是带着我前面阴间出发了。

    病房里面则是一片安静,何幻珊并没有因为我的离去而哭泣,也没有叫儿子女儿进来 ,就这样安静的看着我,凝视着我。

    等到儿子女儿进来的时候,已经是半个小时后了,他们看着病床上我,还有平静如水的何幻珊,顿时就哭了出来,他们的哭声惊动了外面的人,李阳也跑了进来,一家三口进来后就跪在我床上哭了起来。

    我的丧事是李阳一手操办的,也是他送我走完最后一程的,他是强压着心中的悲伤送我的,为了不让刺激何幻珊,一家人都选择了压下悲伤,其实他们哪里懂何幻珊的心思,根本就不用刺激,何幻珊对于我的死,已经不悲伤了,她反而觉得是高兴的事,如果他们知道何幻珊为了等我在忘川河里等待一千年,就为了今生的相爱相守的话,看法肯定会改变,但是他们不知道,我的死对于何幻珊确实是高兴事,因为这一生我们终于走到了一起,而且还是一生,她也拥有了我的一生,所以她高兴了。

    丧事、墓地等都是我生前安排好的事,但是最后还是违背了我的一个意愿,虽然把我和师兄都埋葬在了那片桃林中,那儿子却是自作主张在我的墓碑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唯一有的只是那一个符号,至于那个符号是什么,我想大家都知道了。

    用我儿子的话说就是:“我爸走过这一生,也做过许多大事,但也是平凡的,但是我觉得墓碑太小了,刻不下我爸生前的事迹,虽然不是十分的辉煌,但为了让子孙后代都能准确的了解我吧,我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给老爸立墓碑,用一组二维码吧,让扫墓的人一扫就能直观的了解父亲的生平。”

    出其意外的是,儿子的这一决定没有人反对,反而受到了李阳和女儿的支持,当然也得到了他小姑的支持,这就是我的墓碑,空无一字,只有一个二维码,用来记载着我的一生。

    (本书完结)

    感谢朋友们一直来的支持,多的话我就不想多说了,和尚是真心感谢大家,这本书只是和尚的第一本书,以后和尚还会继续写的,当然这本书也有许多的遗憾,这也与和尚的能力有关,但我相信下本书会更精彩,最近和尚在筹备写一本老兵的书,军旅题材的吧,因为和尚原来就是一个军人,在部队服役八年,相信和尚有写好这本书的,再次衷心的谢谢大家!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外传一 元宵佳节

    (全本小说网,。)

    元宵

    今天是二o一七年元宵节,和尚在起笔之前先向各位书友道个歉,春节期间和尚确实无法更新,和尚老家地处山区,通讯极为不便,不要说宽带,就是手机时常都没有信号,我本来是电信的4g手机,在老家的还算好的,移动和联通的就更不用说了。开始的时候和尚还勉强的更新一些,但后面通过手机都无法了,有时更新一章要等上一个多小时才能上传,这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就是和尚家还有老母亲在,老母亲已经快七十的人了,我回去也不可能一天就写书,什么事都让老母亲干,所以回去后担子也就落在了和尚的肩上,中国的春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也是十分隆重的,团年饭等等的准备,还有和尚有家本来就在山区农村,回家也有一些农活要干,所以和尚也就决定停更,望能得到书友们的谅解。

    今儿个是元宵节,和尚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在新的一年里有新气象,更上一层楼。

    和尚也和大家聊聊元宵节的事情。

    元宵由来的传说很多,中国本来就是一个不缺乏神话的国度,像这种节日的话题更是不少。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含有新年的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据《岁时杂记》记载,道教的陈规是说一年有“三元”,分别是正月十五的上元,七月十五的中元和十月十五的下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教,即后来的正一派,崇奉的是神为天官、地官和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上元天官的生日是正月十五,中元地官是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这就是道教中的上元节的来历。

    元宵节的庆祝活动也是不少的,我们常见的有吃元宵、闹花灯、踩高跷、舞狮子、耍龙灯、猜灯谜、祭门祭户、走百病、送孩儿灯等等,也有南北地区和民族间的差异,活动也各有不同。

    而元宵传说从汉开始,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各朝各代的庆祝活动也略有些不同。

    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时,夜同宵,正月又称为元月,这也是元宵的由来的一种说法,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后面在隋、唐、宋时,更是盛极一时。

    元宵节是过年的一种延续,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历经小年、扫房屋、准备年货,到三十的守岁、初一的拜年、初二的回娘家, 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传统意义上的年才算过完。而在我小的时候,一年中的正月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事可做的,那时主要就是跟着家里的大人一起到处走,拜访自己的亲戚们,我们称为拜年,而那时的礼物也比较简单,但别的一番风味,一包白糖和一瓶酒就行了,不像现在两手空空的,到了就是送钱,给我的感觉现在的味要少得多了。

    而和尚小时候过年也是特别期盼的,不光是期盼能吃上好的、穿上新衣,更是一种亲情的期盼,能见到这个那个亲戚了,大家能在一起团聚一下了,那时的交通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基本上都靠走,而住得远的亲戚也许一年也就只能见那么一两面。虽然那时候的物资虽然缺乏,但年的味道却是很浓,现在过年感觉和平时也没有多少的区别,像我们现在就是过年回家看一下老父母,陪陪他们聊聊天,然后就是像强盗一样疯狂的掠夺一番走人。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特别是家在农村的,现在回去过节就像是回去掠夺他们一样,虽然他们是自愿送的,我一兄弟开车回去,整整收了一尾箱的东西回来,小的有鸡蛋鸭蛋,新鲜的蔬菜,大的有腊肉、香肠,活的就是土鸡土鸭什么的。

    我特别有感触的就是我妈,我是元旦节时就回了家的,在家呆了一个多的时候,在我回去的时候妈就开始积攒鸡蛋鸭蛋,总是念叨着说谁谁谁回来没有东西给他,就给他拿些鸡蛋。我父亲不吃肉,平时的蛋类就是他的,但每年到快过年的时候,他也吃不到蛋了。我也不是说这种现象怎么样怎么样的,只是给我一种感觉,就是回去掠夺的感觉,当然这也是一种亲情的体现。

    想起儿时过春节的情景,和尚是历历在目,也感叹颇多,不过人总要长大,过去的也只能怀念,我们的生活还得朝前,也只能在心里保留着那一份儿时的记忆,和儿时的那些童谣,也许那时童谣已经过时了,也许没有人再唱了,但这些永远都留在和尚的心里,记得更清楚的就是那一份亲情,和父母的爱。

    元宵节一过,传统意义的年也就算是过完了,大家又得回归到自己的轨迹中去,上班的开始上班,上学的开始上学,也许觉得生活没有什么变化,但大家都可以认真的想一想,真的没有变化么,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他们是不是一年一年的在变老,自己是不是在长大,也许你没有注意父母的耳边已经出现白发,双手已经 满是皱纹,背也不似那么直了。

    书友们,多抽时间回家陪陪父母,他们最大的希望不是你能挣多少钱,也不是希望你能做多少的官,你的平安,你的陪伴就是给他们最大的回报,陪伴才是最好的礼物。

    和尚不才,草草写下此篇,与各位书友们一起共勉,最后引用一名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孝要尽早,不要等到父母享受不了的那一天才想起,而父母最需要的就是你的陪伴,人越老越孤独。

    和尚最后要说的本书于2017年2月12日开始恢复连载,喜欢的朋友们请关注,也希望朋友难道能继续支持和尚,收藏,各种打赏都砸过来吧。

    大家元宵节快乐,合家欢乐!

    山水和尚

    2017年2月11日元宵节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