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途-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权一旦被夺,他们这些人还有好日子过吗?
愤怒的咆哮几乎把屋顶掀翻,引得军营里不知情况的士兵纷纷侧目,许多人下意识地留在校场不肯散去。
军营可不比市集,能够随意喧闹,稍有不测就会引起兵哗。汤和见状急忙猛地一拍案几,“你们是在军营里,都注意点!先听大人的决定。”他使了个眼色,老成的郑遇春便走出议事厅把风,虽说未经召集一般人不会靠近议事厅,但在这节骨眼上,还是谨慎小心些妥当。
汤和是从朱元璋起事就一直跟随的将领,在军中颇有威望。众人一看他发火,顿时噤若寒蝉,纵使有些人心底不服气,也暂时安静下来,都把目光投向朱元璋,等着他拿主意。
朱元璋面色平静,心里却很高兴有这么多将领维护自己。他觉得马秀英没说错,滁州到底不比濠州,自己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还有这么多将领死心塌地追随,即便暂时交权,将来也能轻而易举拿回来。想到这里,他愈发不惧郭子兴的到来。
其实在来军营的路上朱元璋已经想明白当下的局势,默默同意了马秀英的建议。他之所以要召集将领们商量此事就是打算看清楚诸人的态度,同时他心中实在咽不下把军权拱手相让的郁闷,独郁闷不如大家郁闷。不过在看到冯氏兄弟和李善长似乎并不像其他人那么愤怒时,他便自然而然地向这三人问起意见。
善于谋定而后动的李善长沉吟不语,他内心非常矛盾,如果朱元璋把军权交出去,滁州的局势马上就会改变,作为朱元璋帐下第一谋臣的他地位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习惯了发号施令的他很是不岔。但如果从长远的目光来看,他还是认为朱元璋应该暂时交权,毕竟朱元璋只是郭子兴麾下的一个镇抚,有什么理由阻挡郭子兴收回权利?不过这些话他不愿意先说出口,说出来肯定会得罪一大帮拥护朱元璋的将领,吃力不讨好的事可不是他这个聪明人会做的。
冯氏兄弟相互看看,他们的想法和李善长差不多,既然朱元璋还录属郭子兴麾下,就没有道理拒绝郭子兴收缴军权,除非朱元璋马上背叛郭子兴。但朱元璋当初招募士兵用的是郭子兴旗号,如今反叛郭子兴的话,怕是下面的士兵会有异议。最后冯国用出面问道:“不知马夫人有何高见?”
不怪冯国用有此一问,因为这些心腹将领都知道,马秀英不光是朱元璋的贤内助,也是重要军政参谋之一。以前冯氏兄弟和李善长还没投靠朱元璋,每次朱元璋出征打仗,军中的文书多交给马秀英处理,许多计策也是出自马秀英之口。现在马秀英虽然退居内宅很少干涉朱元璋的军政,但是她智计鉴断之能和对朱元璋的影响大家都是有目共睹,所以冯国用如此一问,众将领倒也没觉得有何不妥。
李善长眼睛微眯,闪过一丝不屑。冯氏兄弟不愿得罪人,就把一个妇人推出来。他却没想他自己趋利避害的态度和冯氏兄弟有何区别。
大事面前,朱元璋没有顾忌面子思想,把马秀英的建议完完整整说了一遍。
冯氏兄弟听后抚掌一笑,“如此甚好!马夫人的意见与属下不谋而合。属下也认为大人目前不宜与郭元帅直接发生冲突,不妨把明面上的军权暂时交出去,以退为进。毕竟我们知道郭元帅是如何对待大人的,可是下面的士兵不知实情,有些人至今还以为自己是在郭元帅麾下,若是大人不愿交权,会让这些人以为大人有不臣之心。”
这话让将领们心中一沉,朱元璋如今挂名在郭子兴的麾下,的确不宜和郭子兴直接抢权。这就好比皇帝和将领的关系,即使士兵们再爱戴将领,可这军权到底名义上还是属于皇帝的。朱元璋当初正是借着郭子兴的名义出征攻下滁州,如今郭子兴要来摘取胜利果实,朱元璋能当着世人的面不承认这个上司吗?
李善长瞳孔微微抽缩,十分诧异马秀英一个内宅妇人竟然有如此远道的目光和魄力,想得那么远又舍得放弃目前滁州第一贵妇的荣华,这个妇人当真不容小觑。眼看有些将领已在默默颔首,他不再犹豫,赶紧说道:“属下也赞同马夫人和冯参军的意见。”
周德兴不干了,也不管这看法是马秀英的还是其他人的,暴跳如雷,“好什么好?上次在濠州,那郭天叙找借口打了我二十军棍;这次来滁州,等大人把军权交给郭家父子,又让他们打我二十军棍?我屁|股到现在都还疼着呢。”
他说得火冒三丈,听在众人耳中却有些好笑。
费聚摇着头,忍俊不禁,“谁让你那么鲁莽,说话不分场合。不过你那黑不溜秋的肉墩子可没郭天叙那白花花的屁|股蛋子有看头哦。”
哈哈,哈哈……”众将领想起郭天叙被罚的十军棍,都笑得乐开花。后来加入朱元璋队伍的将领虽然不清楚这桩往事,不过自有同僚与其分享郭天叙的糗事。
乐呵了一阵,朱元璋正色道:“诸位都是跟随我冲锋陷阵的好兄弟,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是什么样的人不必多说,你们对我如何我心里也有数。这次郭元帅来接管军权,我名义上仍是他的部下,不能不交出去,否则我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叛徒。一旦交出军权,诸位兄弟可能又会受到一定的委屈。所以我在这里把话提前说清楚,有愿意离开军营的,我不勉强;有愿意投靠郭元帅的,我不忌恨;有愿意继续跟随我的,一切照旧!只要我朱元璋还在,就不会忘记你们这些人的功劳!”
不管众人私下如何考虑,这一刻皆异口同声喊道:“誓死跟随大人!”
“好好,各位好兄弟,我朱元璋承情了……”朱元璋一一打量着众人,一张张真挚的面孔让这个刚毅的男人几度哽咽。马秀英说的没错,有这些誓死跟随的将领,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哪怕就是放弃滁州另起炉灶,他也一定会东山再起。
“咳咳,”先前的风头被马秀英和冯氏兄弟抢去,这会李善长把握住机会,打断大家的“脉脉含情”,做出总结性陈词,“既然诸位将军都同意大人暂时交出军权,那一切就按今日商议实行。这段时间诸位将军如果受了委屈都姑且忍一忍,尽量不给大人添麻烦。实在有个别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愿面对郭家父子的将领可以暂时离开滁州去别的地方征战。但是切记,出去征战不要再说是郭元帅的部下,直接打出咱们大人的旗号!”
“这个主意不错,我愿意出去征战!”周德兴第一个报名,其他的将领仿佛被传染一般,纷纷跟着起哄。为了抢到领兵出征的名额,有些将领甚至要求去校武场上比划一番,凭实力决定名额。
“人都跑光,难道留下大人一人面对郭元帅?”李善长很是瞧不起这些不长脑子的大老粗,讥讽道:“想比试的留着力气等大人大婚那天再去台上表演。”
李善长一句话轻轻巧巧就打消众人的激情。这些将领虽然热血好斗,可谁也不愿意像猴子一样登台表演给外人看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七十七章 交出滁州的军权
看到将领们都安静下来,李善长又露出一丝让人头皮发麻的笑容,不紧不慢地说道:“别以为出去征战就是个轻松活,出去的人都要立下军令状,粮草兵力我不会提供太多,可是你们的战绩却不能太差。你们都清楚,当初大人离开濠州的时候只有三十来个将士跟随,几车粮草,如今却有几万兵力,粮草数不胜数……当然,我也不能完全要求你们跟大人一样厉害,可是战绩太差的话,你们自己也会不好意思吧?呃,现在还有谁愿意出去征战?”
一席话说得众人倒抽凉气,仅凭三十来个将士、几车粮草打下数座城池无疑天方夜谭,偏巧朱元璋就创造了这个奇迹。事实摆在眼前,让人连反驳李善长的话都说不出口。况且李善长管着粮草,他发不发粮,愿意发多少,还真是人家说了算。
众人面面相视,谁也不敢再轻易要求出征。个别将领捶胸顿足,干嚎道:“早知道我就该娶个马夫人那样的贤内助啊!”
“呵呵,善长,别把他们吓着了。”朱元璋笑着打破屋里尴尬的气氛,“诸位将军不要有心理负担,尽力就好。”
然而这次却无人再哄抢出征名额,万一立下军令状却做不到岂不是丢尽颜面。
沉默了一阵,周德兴站起来,拍着胸脯瓮声瓮气说道:“我愿意出去征战!不攻下一座城池绝不回来见大人!”别人还可以忍辱负重承认郭子兴为帅,他却实在不待见那对恶心的父子,不如离得远远的。
“好兄弟,有什么要求尽管提,需要多少粮草兵力我会尽量满足你。”朱元璋很满意周德兴的表现。这回将领再出去征战,可是为他朱元璋开疆拓土,他自然要好好鼓励大家。
有了这个开头,众人见朱元璋并没有提出李善长那样苛刻的要求,便又主动要求领兵出征,不过态度比先前斯文不少。最后朱元璋分派了十几位将领四处征战,陆陆续续攻陷铁佛岗,攻占三汊河口,收复全椒、大柳等地。这些后话,暂且不提。
待众人领命离开后,朱元璋留下李善长,让他写了几封书信,派人送达孙德崖和郭子兴。给孙德崖的信很是不客气,暗含警告,“想当初,你杀了人投靠郭元帅,如果郭元帅不收留,你必死无疑。现在你占据濠州却企图谋害郭元帅,我们这些郭元帅的部下还在,劝你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免得后悔!”
孙德崖一看信的内容顿时气急败坏,他心里又妒又恨,郭子兴那样对待朱元璋,朱元璋还处处维护郭子兴,难道朱元璋是个傻子?但一想到上次这个傻子和马秀英救走郭子兴所使用的手段就心里发毛。他赶紧召集吴通、赵均用等人商议对付朱元璋和郭子兴的办法。
吴通认为朱元璋在滁州统领的兵力堪比濠州,若是他真带兵和郭子兴合攻濠州,只怕吃亏的是己方,不如卖给朱元璋一个人情放走郭子兴。何况郭子兴离开后,濠州就彻底属于他们。
赵均用更是极力赞成早点让郭子兴滚蛋,他和郭子兴早就处在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恨不得都在下一刻弄死对方。可惜郭子兴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时半会还整不死,不如干脆放郭子兴离开濠州去和朱元璋争权内斗,无论谁赢谁输,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顾虑重重下,孙德崖取消了谋害郭子兴的打算,将原本埋伏在半路上准备趁机杀害郭子兴的人马都悄悄喊回来,还大张旗鼓登门拜访郭子兴,拜托郭子兴帮忙捎去自己表示恭贺朱元璋新婚的礼物。
“小婿听闻岳父大人意欲亲临滁州参加婚事不甚感激,已备好府邸等候大驾光临。然四处战乱,恐有危险,所以小婿派一支军队前来接应,确保岳父一家安全到达滁州……”郭子兴正在看朱元璋写来的信,见信的内容十分客气和尊敬,心里还是很满意朱元璋的态度。有了这封信撑腰,他也不惧孙德崖登门,彼此假惺惺客套几句就把人打发掉。至于孙德崖以前给他的难堪,哼,等他到了滁州掌握了军权再慢慢跟孙德崖细算。
府里的家眷见孙德崖不是登门闹事,反而送了一堆礼物,无不吃惊诧异。
郭子兴一扫往日的垂头丧气,镇定自若地安慰家人,“莫惊慌,孙德崖是来给朱元璋送贺礼,还说要派支队伍护送俺们去滁州,被俺拒绝了。看来他也清楚滁州那边的情况,晓得朱元璋不好对付,就赶紧来给俺服软了。”
大张氏问道:“朱元璋现在很厉害?”
“听说除了滁州,他还攻下许多城池。”郭子兴抖着信纸哈哈大笑,“你们看看,他心里还是有俺这个岳父,还是一直忠心于俺的。嘿嘿,府邸都准备好了,据说是滁州最豪华的大宅子。念在他孝顺的份上,等你们去了滁州也别太为难俺这个好女婿。”
郭天叙皮笑肉不笑,撇嘴道:“他若识相我自然不会为难他,他若敢不交出军权,就别怪我不客气!”
“哼,老爷名正言顺收回军权,他敢说个不字!”大张氏和郭天叙一个鼻孔出气。她嘴上说着,手也没停,把孙德崖送来的礼物挨个翻检,值钱的东西都拿出来放进自己的库房。既然礼物经过她的手,她不从中拿走一部分都对不起自己。
众人对大张氏无耻的行径视若无睹,张天佑附和道:“姐夫只要到了滁州,那些将士自然清楚谁是真正的统领。”
“娘,到了滁州你给我和妹妹添些新衣服,以前的衣服都旧了。咦,这副头面不错,给我吧。”郭大丫摇晃着大张氏的手臂撒娇,看到贺礼里有一套黄金打造的首饰立刻开口讨要。
大张氏顺手就把这副本来是孙德崖送给新娘子的首饰塞进郭大丫手中,又给郭小丫找了一匹锦缎,一边比划一边笑道:“好,好,不光买新衣服,还买新首饰。”离开濠州这个晦气的地方,当然一切东西都要新添置,说不定去了滁州不用她掏一文钱,自有巴结老爷的人送礼上门。想到马上就要被人讨好献媚,她一张脸顿时容光焕发,翻检贺礼都有些漫不经心。
“我们何时出发?”郭天爵对首饰衣物不感兴趣,他只关心好久离开濠州,在濠州他门都不敢出,到了滁州一定要去最好的青楼逛逛。
郭子兴笑道:“等朱元璋派来的队伍到了俺们就走,你们先回去把行礼收拾好。”
众人皆喜笑颜开。此去滁州,既能避开孙德崖的迫害,又能重新掌握军权,享受荣华,真是太好了!
只有小张氏略微担忧,一家人如狼似虎都在盘算去了滁州如何如何,可是自己那个义女和女婿也不是好说话的人,会让他们的算盘轻易实现吗?
几天后郭家人终于见到姗姗来临的护送队伍,立刻颐指气使士兵搬这抬拿,光是细软珍宝就装了好几车。
徐达黑着脸,郁闷得差点吐血,谁叫他倒霉抽签抽到保护郭子兴的任务。军令不能违抗,这家伙只好揣着一张吃了大便的脸带着队伍出现在郭子兴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