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途-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到消息的朱元璋立刻颁发讣告,下令停殡期间和州军民皆着丧服,停止娱乐、婚嫁活动七日。
同一时间郭天叙自封大元帅,命令郭子兴麾下将领皆到滁州参加丧礼仪式,试图强行接管军权。
和州将士的眼中郭天叙只是个跳梁小丑,此时谁也无暇顾及他,爱怎么折腾顺便,没人会把他的话当回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九十三章 吊唁奔丧谋军权
徐达等人对郭子兴的死毫无感触,没人去管郭子兴下葬之事,全忙着劝说朱元璋借此机会脱离郭子兴名下,自立门户。
李善长几个谋者却有不同的思量,阐言上谏,“郭元帅刚病故大人就要独立岂不正巧给人落下不忠的口实,况且大人若是自立门户就是和滁州彻底划清界限了。然而滁州那边本来就有许多百姓将士支持大人,那大人何不不争上一争?这几座城池都是大人打下的,凭什么便宜给郭天叙!没有小明王的认可,谁会承认他这个新的大元帅。”
众将士恍然大悟,纷纷鼓动朱元璋快去滁州和郭天叙争军权。
朱元璋矛盾重重,他向来珍惜自己的名声,故而行事十分谨慎,否则当初也不会为了“忠义”二字把军权拱手相让给郭子兴。让他直接宣布脱离郭子兴名下,他是做不出来的;让他去争滁州军权,他又没有完全的把握,毕竟郭天叙还在,怎么也轮不到他这个外姓女婿。
可是要让他拥护郭天叙为大元帅,那更是万万不能,他怎么能被处处想置他于死地的郭天叙号令,那不等于直接把性命交到了仇人手里。论军功、论资历他比郭天叙强上许多,真让这个龌蹉小人坐稳大元帅的位置,对他和他的手下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犹豫了几天,最终决定借着去滁州送灵的机会搏一搏,能谋到大元帅位置最好,实在谋不到那个位置回来再自立门户也不迟,到时候他最多只是不服郭天叙,起码在郭子兴去世这件事上没人能做他的文章。
马秀英愁容满面,默默收拾行李准备和朱元璋一起赶往滁州奔丧。
郭子兴病故的消息她比朱元璋还先知晓,那一刻她无法形容自己复杂的心情,悲痛、哀伤甚至还夹杂一丝轻松。郭子兴的死源于他自己的气量狭小,但同时也有她间接刺激的缘故……谁也想不到,这个曾经风光荣耀的大元帅居然就这样悄然辞世。今后终于无人再压制朱元璋了,可是郭子兴毕竟抚养了她十多年,也曾经有过真心实意善待她的时候,尽管郭子兴后来的所作所为彻底寒了她的心,但不能不承认,当初没有郭子兴的庇护,可能她熬不过最艰难的那段岁月。
想着这些年父女俩之间的恩怨,马秀英终究忍不住长长叹了一口气。逝者已去,活人还要继续生存,她必须打起精神应对接下来的局面。
“夫人,行李收拾好没?”朱元璋奔回府中,除了他后面还跟着一大群将领。
这些将领虽然都是朱元璋的心腹,但名义上是郭子兴的部下,现在郭子兴病故,大家都要前往滁州服丧哀悼,同时他们还是支持朱元璋争夺滁州军权的主力,此次同去,就是要为朱元璋呐喊助威,威慑其他势力。
马秀英递过一套丧服,二人目光相触,都是那样晦暗复杂。
趁着换衣服的空档,朱元璋不经意地说道:“岳父这一去,倒留个下烂摊子,想必滁州那边很乱,你不如等局势稳定了再来。”
马秀英手一抖,意有所指地说道:“这等大事岂可拖延?你主外、我主内,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她知道朱元璋打算和郭天叙争军权,说不定会出现一些血腥暴力事件。可是她也知道这个军权不能不争。郭天叙对她的觊觎、对朱元璋的仇恨从未减少,他们不能让郭天叙掌握滁州军权后再伺机对付他们。朱元璋带着那么多将领去滁州,显然是做好充分准备,怕她一个妇道人家在权势斗争中受到伤害才出言劝阻。
但对马秀英来说,这个关键时刻她必须在场,她要尽一切所能去帮助朱元璋夺权。男人有男人的办法,女人也有女人的办法,任何一个触机都不容忽略。
朱元璋含糊道:“可是郭夫人和郭天叙临走时一直叫嚷是你气死了岳父,我怕你过去后,他们会往你身上泼脏水、说难听话……”
马秀英深吸一口气,淡淡地说道:“清者自清,若不去,他们才会肆意抹黑我,去了才能证明我问心无愧!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只想送义父最后一程。你不用担心我,我会照顾好自己。”
朱元璋劝了几句,见马秀英语气坚决,只当她是放心不下自己,想着男人们的争斗女人也掺和不进来,加上郭子兴下葬,马秀英作为家属应该在场,便答应同行。
众人马不停蹄赶到滁州悼念。个个悲痛不已,特别是周德兴、花云几人还未进城就开始捶胸顿足,一路哭到灵前,比死了自己老爹还伤心。朱元璋更是泪如泉涌,几次在门口哭得死去活来。不知情的宾客看了莫不暗赞诸人忠义厚道。
一行人来到灵堂,除了几个仆人和精神恍惚的小张氏跪在灵前答谢来宾,并不见大张氏和郭家子女,马秀英走上前扶起小张氏,轻声问道:“义母,怎么就您一人,他们呢?”
小张氏睁开迷蒙红肿的眼睛,四下张望,“嗯……他们刚才还在,可能休息去了。”突然发现跟她说话的是马秀英,她猛的把手抽开,又怨又恨地斥道:“你还来做什么?”
“义母,义父去了,我怎能不来?”马秀英仿佛看不见小张氏脸上的恨意,平静地回答,颤抖的睫毛低垂,掩饰住眼中的悲哀和无奈。也不知大张氏和郭天叙回滁州后是如何抹黑她的,果然大家都把郭子兴的死归褚到她的身上了。
“要不是你,老爷怎么会……”小张氏歇斯底里地哭叫起来。郭子兴一去,她以后的日子都不敢想象。
“义母,您累了,先回房休息一会,我和夫君来守灵堂。虽然义父去了,您可要保重身体,您还有我们尽孝道呢。”马秀英使了个眼色,迅影上前和她一起把悲痛欲绝的小张氏扶进厢房休息。
朱元璋等人狠狠地瞪了一眼那些看热闹的宾客和不安分的仆人,灵堂便又恢复先前悲伤的气氛。
小张氏怔了怔,似乎想到什么,原本不愿让马秀英搀扶的双手停止挣扎,一边抹泪一边叹气,“你义父一走,我都没什么活头了。”
“您还有天爵和我啊。”
小张氏摇摇头,泣不成声,“天爵这孩子……唉,他本来就喜欢跟在大公子后面,现在大公子继承了老爷的帅位,他更是拼命巴结,连我这个亲娘都不要了。大公子一直跟我就不亲近,如今更是不把我放在眼里。以前老爷在的时候,我还能说上几句话,如今老爷去了,哪里还有我说话的份。想想这些人,还不如你和元璋对我亲近……”
马秀英脱口而出,“要是义母在郭府住得不开心,就到我那儿去。”
小张氏脸上隐晦地掠过一丝喜色,嘴上却说道:“傻孩子,你都是嫁出去的人了,怎么还能带我这个老婆子过去?”
马秀英愤愤道:“可我不能眼睁睁看您将来被郭天叙和大夫人欺负,等丧事处理完,你就跟我回和州。朱元璋至纯至孝,他不会不管您的。”
“这都是命啊。”小张氏声泪俱下,态度比先前软和不少,拉着她的手哭诉,“或许是我上辈子欠了郭家,你以后可千万别像我这样……”
马秀英的瞳孔微微收缩,反手抓牢小张氏的手,半真半假地说道:“如果帅位不是郭天叙继承,而是郭天爵继承,郭天叙和大夫人就不敢随便欺负您了。”
小张氏不敢置信地抬起头,眸光一亮,瞬间又暗淡下去,“天爵哪有资格继承老爷的大业,他又不是嫡子,他有多少本事,我这个当娘的还不清楚?就算让他当上大元帅,他也坐不稳那个位置。除非是元璋还差不多,可惜元璋毕竟是外姓女婿啊,再说大公子现在都成了大元帅,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马秀英紧紧盯着小张氏的眼睛,字字如针扎在她的心上,“如果这个女婿做得比儿子还好,您又何必在乎他外不外姓。义母,义父一走,您得为自己考虑考虑了。您可知郭天叙这个大元帅是他自己封的,又不是小明王下旨,是做不得数的。”
小张氏吃了一惊,顾不上哭泣,瞪大眼睛,“你,你什么意思?”
“您想想到底是郭天叙继承帅位对您有利,还是朱元璋得到帅位对您有利?”
“当然是朱……”小张氏说了一半,赫然噤声,左右看看才小声说道:“但他是外姓女婿,老爷的大业怎么也轮不到他继承。”
马秀英跨步上前,低语道:“如果是义父亲口指定的呢?”
小张氏眼皮猛跳,“怎么可能!”
马秀英循循善诱,提点道:“我记得义父在世的时候就有说过朱元璋比郭天叙能干的话,甚至有意让朱元璋掌管他的军队。或许他老人家不光是这样说说,还留下什么书信、物品作为凭证。嗯……我听说义父弥留之际是您在床边不眠不休地照顾,至于义父最后说了什么遗言,留下什么凭证,想必也只有您最清楚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张氏传言作证
小张氏瞠目结舌,眼珠子几乎从眼眶中迸出来。她不是傻子,自然能听出马秀英这番话的含义,恰恰是她明白了话里的意思才突觉毛骨悚然。她瞪着马秀英,仿佛今天才认识马秀英一般,惨白着脸,眼皮都不敢眨一下。
马秀英继续说道:“义母在滁州住了这么久,也听说过夫君在百姓和将士中的声望,现在将士们都推举夫君接管军权,如果再有义父临终遗言,就名正言顺了。”
小张氏浑身发抖,“我,我,我只是个如夫人,人微言轻……”
“但您是陪伴义父临终的人,只要您把义父临终说的话和留下的凭证展示给众人就行了,其他的事情夫君会处理妥当。”见小张氏胆怯不应,马秀英火上浇油敲打道:“如果滁州军权被郭天叙接管,我便和夫君返回和州自立门户老死不相往来。凭郭天叙的能耐,估计只能眼睁睁看着我们安然离开。您却不一样,我们没有理由接您去和州,您将终生被束缚在郭府里,义父在的时候他们就经常欺负您,义父不在了,以后更是……当然,如果夫君得到帅位,我们就能保护您和天爵,夫君会给天爵安排一个官职,天爵就能顺理成章地把您接出郭府……”
小张氏猛的抓住马秀英的手,急促地问道:“元璋会给天爵安排官职?会把我接出府?”她虽然嘴上抱怨儿子不亲近,但是当娘的哪个不为儿子着想。
郭天爵以前在军中挂了个空职,郭子兴去后便无人理睬,郭天叙忙着争权夺利更无暇顾及他。小张氏不止一次为自己和儿子的前途发愁,她很清楚郭天叙和朱元璋的为人,有了马秀英的保证,她更愿意选择相信朱元璋。
“我叫您一声义母,天爵就是我弟弟,我们怎能不管他?倒是郭天叙有没有把你当姨娘,有没有把天爵当亲弟弟还真难说。您可能还不知道,上次在滁州他叫天爵给夫君酒里下毒,若不是夫君侥幸躲过,可能现在人都不在了。这事一旦揭发出来,背黑锅的是天爵,夫君手下的将领能饶过天爵吗?我们不愿让义父和您为难,才离开滁州……”马秀英话锋一转,肃然说道:“说实话,这滁州、和州都是夫君打下来的,夫君想拿回军权易如反掌,他只是不想和郭天叙兵戎相见,不愿意把郭家逼到穷途末路,所以我才想出这么一个婉转的办法请您帮忙。”
小张氏脸皮抽搐,当初自己冒失一言让郭子兴下滁州夺了朱元璋的军权,如今自己得再多嘴一言帮朱元璋夺回军权,这就是现世报吗?听马秀英的语气好像已经知道郭子兴下滁州是自己出的主意,她如果真撒手不管自己,自己还能指望谁,指望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吗?想到这些,小张氏黯然地点点头,答应当众宣布郭子兴的遗言。
马秀英喜不自禁,急忙扶小张氏躺下,“义母您睡一会,我去灵堂守着。”
“秀英,我没有凭证啊,怕说服不了外面的人。”小张氏犹豫不决,说话容易,可是郭子兴死的时候什么都没给她,她上哪找个凭证出来。
“这是统领滁州军队的虎符,您先拿着。”马秀英把早就准备好的虎符塞进小张氏手中。只要小张氏当众把虎符拿出来,就算郭天叙手中有原先的那个虎符,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这件事情。
当然这个虎符不是朱元璋献给郭子兴的那个虎符,嘿嘿,这虎符本来就是朱元璋亲手雕刻的,可以做出第一个,难道还不能原模原样做出第二个,他可是一心想要拿回滁州军权,还不给自己留个后手。
小张氏胆战心惊地握住虎符,默默叹口气,看着马秀英的背影,欲言又止,除了自己那个蠢儿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马秀英来到灵前,朱元璋正以家属的身份答谢各位哀悼的来宾。只见他额头红肿,泗涕横流,也不知道磕了多少头,流了多少泪。
马秀英跪在他的身边一边对着棺木叩首,一边低声说道:“我刚才送义母回房休息,听义母说义父临终前指定要把军权传给你,还把统领滁州军队的虎符留给她,让她转交给你。”
“怎么可能?”朱元璋身形一颤,不可思议地张大嘴,下意识去摸怀中的虎符,当然只摸到和州虎符,滁州的那块虎符早就不翼而飞。
“我也不清楚,反正义母是这样说的。”马秀英加重语气,“如果将士拥护你,义父临终遗言也指定你,你就有资格和郭天叙争军权。”
“哦……”朱元璋沉吟半晌,“你确定义父他……”
马秀英回答得滴水不漏,“义父临终说什么我不知道,重要的是义母确实听义父这样说过,何况还有滁州虎符做凭证。”
朱元璋闻弦歌而知雅意,握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