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后途 >

第237部分

后途-第237部分

小说: 后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聪明才智帮助朱元璋并无过错。后来朱元璋当了吴王乃至皇上,马秀英就逐渐把精力放在内宅,不再干涉朱元璋的决定。此时赵振风指责马秀英干政实属无中生有。

    十分尊敬马秀英的宋濂等文官也纷纷站出来谴责秦鹤、赵振风等御史弹劾皇后的内容不符事实,皇子夭折属于意外,皇后德才兼备,并无过失。

    “宋大人此言欠妥,臣等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何罪之有?难道因为皇后地位崇高,即便她有过失,臣等也不能谏之?宋大人如此维护皇后,莫非是因为皇后对你们江南士子有提携之恩?”赵振风索性把宋濂也拉入浑水里。

    章溢反驳道:“你才是党同伐异,朋比为奸。”

    赵振风理直气壮地向上拱手道:“臣身负皇恩,履行着监督与纠察的职责,何来党同之说?”

    叶琛质问:“先是抨击皇后,再来污蔑江南籍官员,你究竟安的什么心?”

    赵振风大言不惭,“臣没安什么心,只有一颗忠心!”

    朝堂乱成了一锅粥,维护马秀英的极力维护,抹黑马秀英的拼命抹黑,战火渐渐从马秀英身上蔓延到淮西官员和江南官员身上。

    淮西集团的首领李善长和江南文士集团的代表刘基都没有参与到争执中。

    李善长双目炯炯,嘴角微微上翘,手持笏板交叠于胸前,老神在在地冷眼旁观。

    刘基面色平静,如往常一样谦恭祥和,睿智的眼睛眨了眨,抬头看了朱元璋一眼,便低下头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一十五章 皇上心乱下诏狱

    “够了!你们把这里当菜市场吗?朕干脆罢了你们的官位,让你们回家吵个够!”朱元璋怒极反笑。帝王驭人讲究平衡之术,平时他巴不得官员之间相互掐架,彼此制衡。但这些人竟把马秀英当成攻击对象和跳板就罪不可赦。他和马秀英结发数十载,马秀英的为人品性他比任何人都了解。从小到大,朱元璋最信任的女人除了他娘就是马秀英,如今居然有人拿皇嗣夭折的事来抨击马秀英,甚至企图动摇马秀英的地位。若不是朝廷早有“言官不论罪”的规定,他恨不得当场斩杀秦鹤、赵振风等人。

    听到朱元璋语气中带着萧萧杀意,众人都停下争执,畏惧地望着他,等候圣裁。

    胡惟庸面带微笑做起和事老,“或许秦给事中和赵御史有些言过其实,但他们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宋学士正派刚直,介直敢言,亦是国之栋梁。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会重责大伙呢。不过微臣以为诸位大人议事归议事,切莫失态。”

    他这话听起来不偏不倚,然而心思慎密的人一听就能听出他还是在以“言官不论罪”的措辞为秦鹤、赵振风等人开脱。

    秦鹤膝行到朱元璋的龙椅下,悲切地叫道:“皇上,臣所奏之事件件属实,宫外已有不利朝廷的言语流传。求皇上三思,莫让妇人乱政啊。臣忠心天地可表,日月可鉴,今日所言绝不是为了私利。不谏非忠、畏死非勇。若是皇上不信任,臣愿死谏!”

    秦鹤的话音刚落,赵振风和其他几个御史都跪在地上,齐齐呼喊:“求皇上三思,臣等愿死谏!”

    “想死?好,朕成全你们!”本想既往不咎的朱元璋忍无可忍,牙齿咬得嘎嘎作响,猛的一拍扶手,站起来下令把所有抨击马秀英的人都抓起来关进天牢,连朝都不罢,就怒气冲冲地离开奉天殿。

    皇上都不见了踪影,百官只得陆陆续续散去,一出了殿门,众人自发聚成几派。

    章溢冲着被侍卫押下去还在高呼“臣言已行,臣死何憾!”的几个言官啐了一口,焦急地问刘基,“老师有何高见?秦鹤等人分明是冲着我们来的。”

    刘基捻了捻胡须,微微一笑,“无妨,皇上圣明,皇后贤德,你我各守本分即可。”

    另一边胡惟庸也在问李善长,“皇上并没有发落马秀英的意思,连半句指责都没有,看来我们还是低估了马秀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呵呵,这只是开始而已。”李善长意味深长地说道:“皇上的心已经乱了,为一妇人竟下诏狱,实为不智啊。”

    胡惟庸顿时明白了李善长的意思,阴险地笑道:“嘿嘿,马秀英果然是能祸乱朝纲的妇人,明日言官又有弹劾的内容了。如今这么多官员因她下狱,看她如何还能坐稳后位。”

    李善长露出老谋深算的笑容,朱元璋再看重马秀英也没有他自己的朝廷重要,能入朝觐见的官员谁没点权势?谁没有三五个知交?一旦其他官员为了自己或是朋友的利益群起而攻之马秀英,就是朱元璋也保不住啊。

    且说朱元璋怒火冲天地回到华盖殿,宫中侍人都吓得胆战心惊,恨不得把自己变成隐形人,唯有大总管赵成上前小声禀告道:“今日在宫中抓住了几个乱嚼舌根的宫女,皇上如何处置?”

    “她们都说了什么?怎么不交由皇后处置?”朱元璋声音冷得比冰霜还刺骨。

    “说昨儿孙妃的事跟皇后有关……”

    朱元璋不待赵成说完就下令,“拖下去杖毙,尸体扔去乱尸岗,再有非议者,同罪!”

    赵成喏喏地领命退下。他是跟随朱元璋多年的老人,几句话就已听出朱元璋怒在眉睫,没事千万别去招惹这头暴怒的老虎。

    后宫处置宫人必须知会马秀英,这是皇后的权利,她享有对后宫任何事的知情权和决议权。当马秀英听赵成禀告朱元璋又处死了几个嘴碎的宫女,不禁微微皱眉,朱元璋的杀戮之心越来越重,稍有不虞就要人性命,尽管是为了维护皇权、维护自己,但这并不是什么好现象。

    她想了想,还是决定去劝劝朱元璋。进了大殿见宫人都低眉敛眼,战战兢兢,不由悄悄叹了口气,不动声色地说道:“听闻皇上适才处置了几个宫人,是妾身失职,未能及时处理好宫中事宜,让皇上操心了。”

    朱元璋怔怔地看了马秀英半晌,突兀地问道:“昨日的事真和你无关?”

    马秀英不气不怒,淡淡一笑,“皇上知妾身,妾身亦知皇上,皇上说有就有,皇上说无就无。只盼皇上不要因为生气从而伤了自己的身体。”

    朱元璋顿住,尬尴地解释道:“还是皇后知朕心意,朕并非不信任你,只是朕心……”

    马秀英摇头制止他说下去,温柔地笑道:“皇上处理朝政繁忙,别再为这件事烦恼,只要皇上相信妾身,妾身足矣。”

    提到朝事,朱元璋刚刚压下去的怒气又勃发上来,疾言厉色地说道:“今日朝上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竟敢弹劾你无能无德,还劝朕另择贤后,也不知他们哪来的胆子居然敢管朕的家事,还想死谏博个清名。哼,朕让他们到牢里死谏去!”

    马秀英心里一震,宫里锁了消息,官员还把这事在朝堂上提出来,而是矛头直指自己,看来这事不仅是后宫里的人捣鬼,还有官员掺和。她现在想不明白究竟是谁的势力影响已经如此巨大,他(她)对付自己的目的何在,但她清楚不能让朱元璋因为愤怒而做出失去理智的行为,立刻半真半假地说道:“皇上可是上了他们的当了,言官不及罪,皇上抓他们坐牢,岂不等于宣判他们有罪,这与我朝律法不符。况且皇上是因为妾身才抓他们,这样一来,妾身反倒背负了一个不义的名声。”

    朱元璋想不到马秀英会为弹劾她的人求情,“难道放他们出来继续弹劾你?”

    马秀英认真地说道:“皇上不放他们出来,只怕明天弹劾妾身的奏折更多。妾身身正不怕影子斜,随他们说去。妾身不能因为自己而陷皇上于律法不顾。”

    朱元璋想了想,吩咐一个内监传令把秦鹤等人放出来,复又咬牙切齿地对马秀英说道:“这些言官抓也抓不得,杀也杀不得,实在可恨!朕这条律法是不是制定错了?”

    马秀英掩嘴笑道:“臣以进言为忠,君以纳谏为圣。且不说这次御史谏言是否正确,仅凭皇上愿意建立都察院监督自己的言行过失就堪称是圣明之举,皇上英明,能虚心接受臣子的规劝,乃百姓幸事!天下幸事!”

    “你啊,这张嘴说的那些言官无错反而有功,也只有你才会这样宽宏大量,深明大义。”得了马秀英的赞扬,朱元璋怒气渐消,转而说起祭坛竣工,准备登基的事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举荐孙氏为贵妃

    “朕登基后就亲自主持皇后册封大典,哼!任何人都不能影响朕的决定,朕的皇后只能是你,朕说过绝不会委屈了你。”朱元璋郑重地宣布,像是一个承诺,也像是一个保证。

    马秀英略微感动,不过她没忘记来见朱元璋的正事,蹲身行礼道:“妾身有一事恳请皇上恩准。”

    朱元璋目光闪烁,他已说了依然会封马秀英为后,马秀英还有什么不满足?还想要什么呢?然而下面听到的话却与他所想的完全不同。

    “孙妃妹妹失了孩子,以后再也不能生育,妾身恳请皇上册封孙妃为贵妃,弥补她心中所憾。且孙妃敏慧聪颖,端庄秀美,娴于礼法,中规中矩,是妾身见过的少有的贤女。妾身一人打理偌大的后宫实在是忙不过来,所以打算让她协助妾身管理后宫,相信有她的管理后宫定能祥和安宁。”

    马秀英不遗余力地举荐孙氏。作为皇后,她有举荐和提拔妃子的权利,她便决定把孙氏推上贵妇的位置。既然两人结为同盟,她自然要为盟友造势。她一点都不担心孙氏当了贵妇会反咬自己一口,因为孙氏从进入王府就向她表明了投诚的态度,这么多年一直战战兢兢,低调做人。她虽然不说,却看在眼里,相信孙氏应该不会让她失望。

    再则就算孙氏将来有其他想法,无子这一条就已限定了她的发展,贵妃已经是她发展的极限了。这还得多亏马秀英的举荐,否则穷尽她一生,也不一定能成为贵妃。

    同时举荐孙氏当贵妇对马秀英来说还有两个好处。如此一来,孙氏的品级就会超越郭宁莲和郭惠,有了她和孙氏的联手节制,这二人再想妄自称大就不容易了。况且她把手中的权利分给孙氏,那些抨击她为达到独揽后宫大权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就找不理由了。

    朱元璋动容,执起马秀英的手,说道:“皇后,你一心为朕、为朕的后宫着想,那些人还信口雌黄说你独断专权,打压妃嫔,实在是可笑之极。朕明日就让人拟旨,册封孙氏为成穆贵妃,朕倒要看看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弹劾你。”

    “妾身替孙妃谢过皇上恩典。估计她听到这个好消息,一定会早日康复。”马秀英靠在朱元璋的胸膛上,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犀利的光芒,不知那幕后黑手听到孙妃成了成穆贵妃后千万会不会气得半死。

    整个冬天都是北风呼啸,天气阴沉,纷纷扬扬的大雪接连飘落。但在这一天清晨,雪没有再下,风也显得格外轻柔。天际微微露出橘红色的圆晕,随着时间的推移,圆晕渐渐扩大,千万道柔和的金光冲破云霞撒向大地。晨风淡淡吹送,吹散了笼罩着皇宫的雾气,巍峨的皇宫被绯红明媚的阳光照得金碧辉煌,每一座宫殿都显得十分肃穆与庄严。

    纷沓的脚步声打破了皇宫的宁静,大总管赵成亲自带着侍监,捧着圣旨来到承干宫。

    妃嫔的册封与皇后册封存基本相同,只是不举行大典,故而孙氏只要接受了圣旨、宝册就正式成为成穆贵妃。

    孙氏没想到幸福来得如此之快,慌忙在宫女的服侍下焚香净身,摆案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后宫妃嫔孙氏贤良淑德,才德兼备,是用度越彝章,进超位序。兹特以金册金宝,加封尔为成穆贵妃,赐居翊坤宫。钦哉!”

    赵成宣完圣旨后对跪着的孙氏说道:“娘娘请接金册、金宝,皇上还恩赐娘娘金一百两、银一千两、上用缎纱十匹、蟒缎八匹、云缎四匹……”

    自有宫人接下赏赐,孙氏捧着圣旨、金册和金印还有些恍惚,从这一刻起她就是后宫第二尊贵的女人了吗?

    宣旨的时候赵成一脸严肃,在孙氏接过圣旨后他立刻就跟变脸似的,满脸堆笑,行了个参拜的大礼,“奴才恭喜贵妃娘娘,贺喜贵妃娘娘。”

    “谢谢赵总管,谢谢赵总管。”孙氏激动得话都说不全,只会翻来覆去重复一句。

    “大总管辛苦了。”筱儿急忙把准备好的一个硕大的荷包递给赵成,分别也给了每个侍监一个小荷包。

    赵成掂了掂分量,不动声色地放进袖袍,脸上笑得更殷勤,“皇上还等着奴才回去复旨,奴才这就先告退了。”

    “恭喜贵妃娘娘!”赵成一走,宫里所有人都满脸喜色跪在孙氏面前道贺。主贵仆荣,孙氏有了显赫的地位,他们这些承干宫的下人以后再也不用看其他宫殿下人的脸色,可以扬眉吐气,抬头挺胸地行走在皇宫了。

    “这是真的么,我不是在做梦?”孙氏脸上泛着红晕,脑袋迷迷糊糊,整个人似在坐云霄飞车,前一刻还是个独自承受丧子之痛无权无势的普通妃嫔,后一刻就变成地位崇高的成穆贵妃。

    筱儿喜极而泣,“娘娘,是真的!您真被皇上封为成穆贵妃了,恭喜娘娘苦尽甘来。”

    孙氏并没有像筱儿那样欣喜若狂,她的脸上忽喜忽悲,过了好一会突然说道:“本宫要去见皇后,你们把皇上恩赐的东西都给皇后送去。”

    “娘娘?”

    “你们都给本宫记住,没有皇后就没有本宫的今天。”孙氏严肃恭敬地说着。

    筱儿偷偷打量了孙氏一眼,她觉得自己的主子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主子眉宇间还紧锁着一抹愁意,眼中却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锐利和果断。主子以前说话总是软软柔柔,现在说话的语气却不容置疑,就连主子的身形都比以前挺拔了许多。这样的主子以后不会再被人随意欺负了吧。

    孙氏等人刚要出承干宫,紫鹃带着几个内监和宫女出现,说是奉了马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