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笙-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太子定了右相家的孙女,这叫大皇子怎能不着急,不忧虑?
原本他跟太子势均力敌,可现在看来,这局势怕是很快就要变了。
大皇子急的很,只得进宫跟自己母妃商量对策。
母子俩才商量了没几句,正经法子还没想出来呢,皇上那边就得了个重大消息。
派去西北探查寒铁矿的人回来了。
带回来的消息喜忧参半。
喜的是西北确实有处极寒之地,忧的是这地方在哪,他们没找到。
当地有名的向导找了不知几个,仍旧没找到那传说中的地方。
皇上想了半晌,只得召集太子跟陆铮进宫议事。
这件事现在尚处在绝密状态,皇上也不想叫太多人知道,是以便只叫了太子跟陆铮。
这事最初是陆铮上报的,后来是太子派人查的,皇上知道的情况,就是这样的,所以自然要叫他二人同来议事。
太子跟陆铮在应天门碰了面,太子下了銮舆,跟陆铮一同步行进去。
二人边走便小声交谈。
太子早接到消息,知道皇上派出去的人回来了,便将这事说给陆铮。
太子估摸着,皇上叫他跟陆铮进宫议事,为的差不多就是这事。
陆铮听了太子的话,心中便有了底。
二人到了御书房,见了皇上,方知果真是为了寒铁的事情。
“据说西北确有一处极寒之地,但是就连当地经验最为丰富的向导也不曾到过那里,这次朕派去的人也没找到那个地方,只带回了这个消息,你二人觉得,这寒铁可当真在西北吗?”惠帝这次倒是没打机锋,问得很直白。
太子跟陆铮快速交换了个眼神,率先站出来,答说:“儿臣以为,既然匈奴可以找到寒铁,那西北必然是有这种矿藏的,当地有这种传说,那就说明这个地方应该真的有。”
“臣附议。”陆铮也拱手答说。
惠帝摸了摸手上的扳指,又问:“可朕派去的人,并未找到这个地方,你们再说说,眼下该当如何啊?”
太子仍然先开了口,“儿臣以为,匈奴现今刚刚递交止战和书,这对于我南诏寻找寒铁矿藏,是个极为有利的时机,父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故儿臣以为,当尽快寻找寒铁矿藏才行。”
“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言极是,”陆铮也附言道,“陛下,匈奴虽提出休战,但是,绝对不会永远休战下去,待他们休整过来之后,必然还会卷土重来,届时,若能寻得这寒铁,于我军便是一大助力,我军也不必再谈匈奴的重箭而色变了!”
惠帝听了太子跟陆铮的一番话,缓缓地点了点头。
第四百五十三章:体贴
(全本小说网,HTTPS://。)
其实,惠帝也明白太子跟陆铮所言不错。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他虽不好战,但是也不至于是什么都不懂的昏君。
与匈奴和谈,无异于与虎谋皮。
匈奴迟早还会卷土重来,惠帝也明白这个道理。
但是,他也是真的不爱打仗。
打仗劳民伤财不说,胜了自然皆大欢喜,可若败了,便是他为帝生涯中的一大污点。
这些年跟匈奴的战役有胜有败,惠帝其实是打的颇为烦躁的。
他也知道匈奴的重箭很厉害,曾经很多将士都死于这种重箭,他不可能不知道。
现在,知道了匈奴的重箭是用什么锻造出来的,其实他也想要尽快找出来,好锻造出同样的重箭,来克制匈奴。
可是他派人去查了,却只带回了一个消息。
这让他实在失望。
惠帝向来不是个善做决断的皇帝,遇此情况尤甚。
不过,太子跟陆铮都力荐应该寻找寒铁矿藏,惠帝心中的天平便也稍稍向他们倾斜过去了。
正准备应下呢,便见一个小太监匆匆跑了进来,说荣贵妃来了。
惠帝闻言眉心不由一皱,荣贵妃怎么来了?
惠帝皱着眉头问常亭:“贵妃可是有什么急事?”
常亭躬身答说:“回陛下,贵妃娘娘说,天气渐热,恐陛下添了火气,故亲手做了莲子羹,想给陛清清火气。”
惠帝闻言,眉间褶皱稍缓,吩咐常亭说:“你叫贵妃娘娘将莲子羹先放着,朕待会儿喝,告诉她,朕午间到她那里去用膳。”
虽然惠帝也想叫心爱的宠妃亲自将莲子羹送进来,但这会儿正在跟太子和陆铮议事,实在不合适。
不过,他又担心宠妃闹小脾气,便想了个折中的法子,说午膳去荣贵妃宫里用。
常亭得了惠帝吩咐,便出去传话了。
荣贵妃将手中的莲子羹交给常亭,状似不经意地问说:“陛下近来政务这般繁忙,竟是连见我一面的时间,都没有吗?”
其实,她这就是变相地打听御书房里都有谁呢。
常亭在宫中这么久,哪能听不明白这种话。
不过他是皇上身边的人,没有皇上的交代,他并不敢乱说话,因而只谨慎答说:“陛下政务向来繁忙,陛下说午间要去娘娘宫里用膳,娘娘是否,先回去准备着?”
问出的话被常亭轻轻推回来,荣贵妃也不恼,笑着点点头,便带着人走了。
直到离开御书房老远,上了宫道之后,脸色才沉了下来,狠狠地啐了一口。
“老阉奴,不识抬举!本宫亲自向他打听消息,是瞧得起他,竟敢敷衍本宫!”
荣贵妃的贴身宫女烟若闻言,忙小声劝道:“娘娘莫生气,这常公公是陛下跟前的红人,您犯不着跟他生气,对咱们实在没有好处啊。”
荣贵妃也明白这个道理,因而恨恨地扯了两下帕子,到底是不再说了。
另一边,御书房。
许是莲子羹当真有败火的功效,惠帝烦躁的心情稍稍缓解,应了太子跟陆铮的话。
不过,应归应,再派谁去办此事,还得考虑。
惠帝在考虑,太子跟陆铮也在考虑。
一时间,御书房内又静了下来。
思索了片刻,君臣三人心中都有了同一个人选。
陆铮。
尽管心中不愿承认,但惠帝还是必须说,此事唯陆铮最为合适。
惠帝都想得到,太子自然也想得到。
就连陆铮自己,也觉得自己颇为合适。
他在西北多年,对西北怎么也比其他人了解,而且他与匈奴交战多年,对寒铁重箭也是最了解的人。
这种情况之下,实在是找不出再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但陆铮是重将,就这么离开皇城,恐怕会引起诸方猜疑啊?
太子见惠帝看着陆铮面露犹疑,稍加思索后,上前一步,拱手道:“父皇,儿臣有一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子但说无妨。”
“儿臣以为,前去西北寻找寒铁一事,非陆将军去办不可,一来,陆将军对西北地形甚是熟悉,这便是他人所没有的优势;二来,陆将军与匈奴交战多年,对寒铁重箭也是最为了解的,故儿臣以为,前去西北寻找寒铁矿藏的人选,非陆将军莫属。”
这话倒是跟惠帝自己想的差不多。
“可如今又非战时,陆将军就这么离京,恐会引起诸方猜疑啊。”
原来惠帝是担心这个,太子了然了。
这个倒是也好办。
“父皇,正因为此时非是战时,陆铮受您指派,出去办个差事,也实属正常啊。”
惠帝闻言,双眸微微一亮,太子这话倒是有几分道理。
迅速地在脑海中扒拉一下近来需要离京去办的事情,还真就叫惠帝找到了一件。
“淮安出了小暴动,地方官员上表,请求支援,正好就派陆卿去一趟吧,陆卿可要将这差事,办好了啊。”
惠帝提及这次暴动的语气,实在轻松,大抵是真的不大严重。
就连太子和陆铮也都认为,这次暴动并无什么要紧,陆铮跟陆文兵分两路,陆铮带几个心腹取道西北,找寒铁矿藏,陆文留下处理暴动,届时二人再于期限日期前于淮安汇合,便可以了。
此时谁也不曾想到,淮安的这次暴动本是没什么问题的,有问题的,是暴动之后的那件大事。
那时候,陆铮跟陆文陷在淮安回不了京,也不知道邺京这边因此掀起了多大的风浪。
惠帝的命令下了,陆铮便回去准备动身事宜了。
不过此事尚未在朝堂上公开来说,因而陆铮行事皆不能张扬。
家中也只跟母亲和祖母交代了实底,其余人等一概未说。
东西收拾的差不多了,陆铮叫上陆文,准备去永宁侯府爬墙。
才要走,便被护国公夫人给拦住了。
“多日未见安笙,娘怪想念的,正要派人请安笙过来坐坐,你就别急着出门了。”
护国公夫人实在体贴,连借口都帮儿子找好了。
什么多日未见,也不过才五六日而已。
这么说,还不是为了给陆铮找一个,正大光明地跟安笙见面话别的机会。
陆铮也觉得他娘怪体贴他的,要是他娘不说请安笙过来,他可就要去爬墙头啦!
第四百五十四章:话别
(全本小说网,HTTPS://。)
护国公夫人请未来儿媳妇过府做客,理由正当,永宁侯府也不好拦着,只徐氏在安笙出门的时候,提点了几句。全本小说网;HTTPS://。m;
安笙听了,大意就是告诉她,要小心行事,不可丢了侯府脸面,然后,也要懂得讨好护国公夫人,并适时地替顾家说些好话。
安笙一副懵懵懂懂的模样,但总归徐氏说什么也都应了。
徐氏这才放安笙出门。
安笙到了护国公府,照旧是护国公夫人林氏身边的大丫鬟扶冬亲自出来接的人。
护国公夫人才得了些好茶,命厨下做了些相配的点心,就等着安笙过来,好招待呢。
安笙到了护国公夫人的留樨院,见陆铮也在,便了然了。
怕是国公夫人请她做客是假,陆铮有事要说是真。
算一算时间,莫不是西北那头有信儿了?
陆铮见到安笙,第一句话便是:“我要出趟门,去西北一趟。”
安笙闻言,心道果然如此,到底担心陆铮,便没忍住,多问了两句,“可是西北那边有消息了?”
她这话问的隐晦,但是陆铮还不至于听不明白。
陆铮颔首,答说:“陛下派去西北的人回来了,却只打听到一个消息,但是,我与太子殿下都认为,既然传言存在,那这地方多半就是有的,且这地方一定毗邻匈奴境内,又是极寒之地,其实也并不难找,我心中已经有些想法了,只待亲自过去,查探一番,便知到底是不是真的。”
这是正事,安笙也不好拦着陆铮,但是不知为什么,她心里总觉得有几分不安。
陆铮见安笙面露忧色,心中便是一暖,安慰道:“你放心,我不会乱来的,姬先生也会随我同去。”
这是他跟姬妙山约定好的,姬妙山对寒铁一事比较了解,相信有他跟着,定然会事半功倍。
安笙一听陆铮说,姬妙山也会跟着,果真放心了不少,面上神情也缓和了。
护国公夫人见陆铮跟安笙聊得好,心里也高兴,想着儿子又要出门,定是有些话想要私下跟安笙说的,便借口说要去厨房看看点心,先离开一会儿。
好茶需得好点来配,是以护国公夫人此举也并不突兀。
护国公夫人一走,花厅里便只剩下陆铮跟安笙了。
青葙跟扶冬一样,在花厅外面候着,并未进来伺候,是以,此时倒真是个话别的好机会。
可好机会摆在眼前,陆铮却忽然词穷了。
越是着急,便越是不知怎么说才好,没一会儿,陆铮额上便沁了一层薄汗。
安笙见了,暗暗叹了口气,是既觉得好笑,又觉得心疼。
“将军此去,定然要小心,将军要记得,你走了,家中有人会记挂你的安危。”
安笙这话说的并无不妥,担心陆铮的人还是很多的,别人不说,单就护国公夫人跟魏老太君,就是头一个担心陆铮的。
但是,这话从她口中说出来,若说完全是代替别人说的,也着实牵强了些。
“我会小心的,你,放心。”陆铮郑重地跟安笙做了承诺。
得了陆铮的承诺,安笙也不多说了。
陆铮是将门出身,又身居要职,就算是不替皇上出门办差,也总要出去打仗的。
她拦不住,也没想过要拦陆铮。
她知道,陆铮的价值体现在战场上,她明白,陆铮也明白,所以,她说不出阻拦的话。
安笙只当这次跟陆铮往常出门征战是一样的,担心有,但是也并未担心得受不了。
陆铮转头,又看了看安笙,欲言又止了一会儿,没忍住,还是将心里憋着的话给说了出来。
“明年乞巧节,我定然陪你一起过。”
这话一出,安笙就愣了,随即双颊渐渐染上了绯色。
陆铮接了皇差,赶着出门,怕是赶不上今年的乞巧节了。
安笙自己倒是真没记着这茬儿,她对节日之类的向来不注重,所以也没太大期待,不想,陆铮倒是记着呢,还这么直不笼统地说出来了。
乞巧节,又名七夕佳节,南诏的青年男女们,大都盼着这一日呢。
安笙愣了愣,在心里默默回想了一遍自己跟陆铮的关系,倒是并没那么害羞了。
侧首,展颜一笑,温声答说:“好,明年乞巧节,我便等着将军,陪我一起过。”
彼时日光正盛,暖阳顺着花厅门口打进厅内,罩在安笙身上,像是在她周身打了一层和暖金光,她眉目微垂,眼角眉梢皆带着暖融融的笑意,仿佛是天边来,又好似从画中下。
陆铮心口渐渐乱了节奏,他用力按在胸前,将这一刻的心动,牢牢地记在心底。
护国公夫人回来的时候,就见自己儿子傻乎乎地坐在那,不错珠地盯着安笙,瞧得安笙都抬不起头来。
傻儿子!林氏在心里笑骂一声,走过去,打破了花厅里缠绕不散的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