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笙-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仆从一左一右地抓住了跛脚青的肩膀,另外一个掰着跛脚青的嘴,企图将跛脚青从梁管家身上“撕下来”。
对,就是撕下来。
因为跛脚青,咬住了梁管家的耳朵。
梁家仆从齐齐使力,将跛脚青向后拽。
刚一动,梁管家凄厉的叫喊声就响了起来,“哎呦哎呦,轻点轻点,要死了你们,轻点啊,我的耳朵!”
梁家仆从吓得又齐齐松了手。
这一松手,跛脚青就咬的更重。
梁管家叫的也更加凄惨,“啊,快,快将这畜生给我拉开,要死了,我的耳朵我的耳朵!”
梁家仆从见状,实在觉得无从下手。
拽人吧,梁管家受不住,不拽吧,更受不住。
这可如何是好?
跛脚青此时已经有些癔症了,口中的血腥味,更加刺激了他的神经,他眼前渐渐出现了父母双亲离世时候的模样,心中涌出一股戾气,跛脚青再次下了死力。
那一瞬间,梁管家觉得自己的耳朵已经掉下来了。
梁管家清晰地认识到,跛脚青是真的想要将他的耳朵要下来,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一时糊涂。
再这样下去,实在不行。
人在面对危险时,许多反应往往都是潜意识的,梁管家此时,就是这样。
他为了不让跛脚青将自己的耳朵咬下来,就只能下狠手了。
梁管家从前在老家时候,为了壮胆仗势,身上时常带着一把短匕。
那时候,梁无道横行无忌,比之现在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是,梁家那时候也算是当地一霸,梁管家出去替梁无道收拾烂摊子的时候,也是横着走的。
腰间别着一把短匕,谁敢在梁管家面前放肆?
后来到了邺京,梁家吃过几次亏,便不敢再像从前那样行事嚣张了。
不过,身上带刀的习惯,却早已养成,戒不掉了。
没想到,今日这把短匕,竟真为他保住了一只耳朵!
梁管家抽出匕首,想也没想,一刀横着插进了跛脚青的腰侧。
他被跛脚青咬着耳朵,视线能见有限,这一刀也不知扎在了哪里。
不过尽管看不见,梁管家却能感受得到。
白刃入肉,手上立刻涌上一股湿热,梁管家心道,这定是扎出血了。
梁管家又死命往里扎了两下。
他本以为,跛脚青吃痛,怎么都会松了口。
没成想,被扎伤了的跛脚青,却更加疯狂起来。
梁管家被咬的疼得不行,哇的一声叫出来,握着短匕的手,也就松开了。
那把匕首,正好掉在了梁家一个仆从的脚边。
梁管家的惨叫声不绝于耳,仆从下意识地捡起匕首,想也没想,冲着跛脚青的后背,就扎了过去。
也不知是太紧张害怕了,还是怎么着,那仆从正好一脚绊在了梁管家脚下趴着的那个门房的腿上。
脚下一个不稳,他收势不住,直接握着匕首冲向了跛脚青。
噗嗤一声,那是利刃扎进皮肉的声音。
梁家仆从整个人愣住了。
而这时,跛脚青咬着梁管家的力道,却渐渐松了。
梁管家趁势,赶紧将自己的耳朵从跛脚青的口中解救下来。
捂着耳朵哀声叫唤不绝。
跛脚青愣愣地扭过头,想要看看自己的后心。
他总觉得,后心凉的厉害。
梁家仆从哆嗦了一下,松开了手,连连后退了几步,直接滚下了台阶。
随着他跌下台阶的动作,跛脚青也应声而倒。
他整个人几乎是砸在了青石板的台阶上,发出了砰地一声闷响。
跛脚青一倒下,周围的喧闹声好像一下子就停了下来。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齐齐看向趴在地上的跛脚青。
只见跛脚青的后背上,赫然扎着一把匕首,泅出了一滩血迹。
那殷红的颜色,犹如大朵大朵盛开的曼珠沙华,散发出一股妖冶的死亡气息。
人群静了一瞬,忽然,有人爆出一声凄厉的尖叫。
“啊,杀人了,杀人了!”
喊声刚停,又有人跟着应声喊叫着。
本来还在看热闹的百姓们,慌忙地逃窜着,想要离开这是非之地。
一时间,梁家府门前,乱作一团。
梁管家和梁家众仆从,此时也终于回过了神。
第一百一十三章:抓人
(全本小说网,HTTPS://。)
梁管家也顾不上再叫喊了,忙喝命仆从前去查看跛脚青的死活。全本小说网;HTTPS://。m;
那仆从仗着胆子走到跛脚青身边,蹲下去,伸出手,探跛脚青鼻息。
片刻后,仆从像是被烫了似的,倏地一下,收回了手。
梁管家一见仆从这般反应,便知跛脚青凶多吉少,心不由地沉了下去。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跛脚青被他们家的仆从给杀了,这件事,恐怕不好善了。
若梁家还是从前的光景,他也不怕这些,自有万般说法,可以联合官府,洗脱梁家的罪责。
可是,梁家如今麻烦加身,早已不同往日耳语。
若这个时候,被人爆出梁家惹了人命官司的消息,还不知会是怎样一番混乱情景呢?
梁管家叹息一声,刚要指挥仆从,将跛脚青先抬进梁府里去。
右侧街道上,却忽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
梁管家微微一愣,打眼一瞧,就见一列顺天府的衙差小跑着向他们这头跑过来。
梁管家双瞳紧紧一缩,心中一动,就见顺天府的人停在了梁府门前。
定睛一看,领头的却是个熟人,梁管家不由暗暗高兴了起来。
撩起衣摆,小跑到顺天府衙差面前,梁管家笑得有几分谄媚,“崔大人,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府里正有几瓶好酒,不如,崔大人入内坐坐,我陪您喝一杯?”
说罢,梁管家便从袖袋中掏出几张银票,试图塞进那姓崔的衙差怀里。
这些银票,正是方才出去打探消息时准备的,谁知没用上,如今倒用在这里了。
若在平时,这位名唤崔建的衙差也就收下这孝敬银子了,可今时不同往日,梁家的银子,烫手,他可不敢接。
他怕到时候有命接,却没命花。
崔建不收孝敬,梁管家面上的笑容就有些维持不住了。
他直觉事情不好。
果然,下一刻,就见崔建一副公事公办的冷面模样,对他道:”顺天府接到报案,说你们家出了人命案,我们李大人特命我前来查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还请梁管家据实告知,莫叫我为难。“
这就是要“公事公办”了?
梁管家心又往下沉了沉。
如何据实告知?承认梁家仆从杀了人?这不是自己找罪受么?
可若是不说,刚才那一幕,这么多人都看见了,难道会由着他抹杀事实?
”梁管家这般犹豫,莫不是有什么内情,不能说?“崔建不给梁管家迟疑的机会,又问道。
梁管家见崔建连番催促,就知道今日之事怕是难以善了。
在心中快速地衡量了一下轻重,梁管家选择了“据实告知”。
反正人确实是仆从不小心杀的,这么说,也没什么错。
唯一要说有些小错的地方,不过就是将他自己摘出去了而已。
用一个下等贱仆的命,换他的命,相信老夫人也会赞他做得对的。
至于那仆从的身后事,他必会帮忙料理明白的,也算还他一份”恩情“。
梁管家想的很好,自认为处处都考虑到了,却唯独忽略了,那仆从会不会愿意听凭他这样的安排。
谁会甘心情愿,替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抵命呢?
那仆从只是梁家在邺京新雇佣的奴才,非是家生子,本就与梁家没有什么感情,就更别提,与梁管家的感情了。
不过,要是硬说的话,也不是没有。
只不过不是什么好的感情,而是有些小恨。
谁让梁管家平时总拿他们这些下等奴才撒气呢。
这奴仆因不是家生子,又不是长契的奴才,所以在梁家地位十分低下,时常受欺负。
这也是梁家入京以后的另一大疏忽。
梁家进京后,为了充门面,在邺京或买或雇了许多奴仆。
不过京都这个地界,买一个奴仆的价钱,自然不能同梁家老家那边相比。
梁管家为了将钱省到自己口袋里去,就给梁家老夫人出主意,雇用一些短约的奴仆,期限一到,就直接将人赶走。
这样的话,既能充门面,又能省下一大笔开支,可谓两全其美。
梁家老夫人听了觉得颇有道理,也就应了。
梁管家那时候怕是怎么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他得靠这个自己从没看上眼的下等奴才“救命”。
只不过可惜的是,梁管家笃定奴仆会听命行事,奴仆却犹有自我反抗精神。
毕竟生命面前,没有什么是比这个更加高的了。
能多活一日,谁不想好好活着?
因而,那奴仆便扑到崔建脚边,声泪俱下地将事情的经过又重新说了一遍。
梁管家脸色铁青,不敢置信地看着那个奴仆。
他竟然敢,他怎么敢。。。。。。
崔建听罢,肃然点点头,手一挥,对其余衙差道:”将涉事的几人都带到顺天府衙去,派人将尸体先看管起来,等待仵作来验尸。“
梁管家一听这话,心就凉了半截,”崔大人,您看以咱们的。。。。。。“
梁管家话还未说完,便被崔建打断了。
崔建目光凶狠地看了梁管家一眼,咬牙道:”我奉劝梁管家一句,说话小心些,可别说了什么不该说的,收不回去事小,丢了性命事大。“
梁管家听出崔建话中的威胁之意,登时住了声,不敢再说下去。
梁家在官府中毫无相熟之人,唯一有的那几个,也是借着梁贵人的名头,用钱堆出来的,而且多是些芝麻小官。
真正的朝中大员,梁家是不认识的。
所以说,一个小小的衙差头子,都能威胁住梁管家。
梁管家和几个奴仆都被带走了,梁家府门前留着看尸体的衙差,百姓们见官府的人来了,也不急着走了,又三三两两的凑到一处,等着看热闹。
梁管家被带走后,梁家门房才敢连滚带爬地跑回府里,给陈氏送消息去。
陈氏这会儿气正不顺,坐在房里提着心等梁管家的消息。
没成想,想要等的消息没等回来,倒是等到个让她更加气闷的消息。
梁管家被顺天府衙抓走了!
陈氏大怒,厉声喝问门房小厮怎么回事。
小厮赶忙将方才发生的事情,给陈氏一一说了一遍。
第一百一十四章:“同气连枝”
(全本小说网,HTTPS://。)
陈氏听完仆从报上“杀人事件”的前因后果,狠狠地吐出胸中的一口浊气。全本小说网https://。
仆从大气不敢多出,垂首候在一旁。
良久,才听陈氏颤声吩咐陈嬷嬷道:“你去,给他们拿上些银子,先使人走一趟顺天府的大牢,送些银子进去,看能否活动一二,若实在不行。。。。。。”
陈氏顿了顿,闭了闭眼,喃喃一般地道,“先这么办吧。”
陈氏显然还有话没有说完,但是她停了口,底下的人此时也不敢妄自揣测她的心思。
因而,门房仆从胡乱点头应了一声,转身跟着陈嬷嬷走了。
他们走后,陈氏才一脸颓然地靠进了椅背里。
梁家这是怎么了?怎么接二连三的,来了这么多事?
陈氏到现在依然想不明白,明明前一日,她女儿还是宫里的贵人娘娘,她梁家也还是京都里头小有名气的“皇亲国戚”,可不过一日光景,就什么都变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这么关键的时候,正值用人之际,梁管家却因为一桩人命官司,被官府带走了。
这都是些什么事啊!
陈嬷嬷打点好了门房银子,折返回来,正见到陈氏满面阴云,颓丧不堪。
好奴才就得在主子着难之际,替主子分忧才对。
陈嬷嬷思虑了片刻,走到陈氏身边,伸手替陈氏顺了顺气。
然后,陈嬷嬷才低声道:“老夫人,如今之计,奴婢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都什么时候了,有话就快说。”陈氏心情不虞,见陈嬷嬷这般吞吞吐吐,不免更加不快。
陈嬷嬷知道陈氏心里烦乱,也不在意她的态度如何,闻言接着道:“依奴婢之见,这个时候,咱们必得想办法动用一切能够动用的关系,来替梁家活动,咱们最重要的,还是得跟大小姐通上气,您说呢?”
陈嬷嬷这话,其实并没有错。
陈氏也听进去了,所以认真考虑了一下。
不过,想了想,陈氏还是没能想出,梁家除了梁贵人,还有何能够动用的关系。
陈嬷嬷见陈氏用心思考后,面上仍然困惑,便提醒道:“老夫人忘了,梁家在京城,还有一家姻亲关系呢。”
陈氏闻言恍然大悟,“你是说,顾家。”
陈嬷嬷点点头,“正是,那永宁侯府顾家,与咱们府上既是姻亲关系,咱们着了难,他们若不帮忙,实在说不过去,顾家在京城这么多年,府上又有当官的老爷,那顾家老夫人和两个媳妇又都是命妇,想来总归比咱们要能说得上话啊,咱们也不要求别的,只让她们帮忙给大小姐带个话,再送些东西给大小姐,让大小姐可以用心周旋,也就行了,相信这点小忙,顾家是不会不帮的。”
陈氏听了陈嬷嬷的话,也颇觉动心。
她轻轻地一击掌,面上露出几分喜色,“正是这个道理,梁家遭难,与她顾家也没甚好处,咱们既是姻亲关系,那就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该当同气连枝才对么。”
陈嬷嬷也附言,赞同陈氏说的对。
说做便做。
陈氏当即便吩咐陈嬷嬷准备一下,她要亲自去一趟顾家。
陈嬷嬷转身安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