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笙-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通了之后,云亭,应该说文韬,即文国公嫡长孙,当今文皇后之嫡亲外甥便不再纠结。
而是爽朗一笑,对陆铮道:“你回来已有几日了,什么时候得空,出来喝一杯?大家伙可都念叨你多时了,我们知道你忙,可这回是太子殿下做东,你总得卖殿下个面子吧!”
想到几位好友,陆铮心中一暖,眼底露出几分笑意,颔首应道:“这几日我都有空,若殿下定好了时间,我定欣然赴约。”
文韬闻言眉眼一弯,抚掌道:“那便如此说定了,我待会儿便去见殿下,跟殿下说你已经应了这事,届时你可别再反悔。”
“我何时反悔过?”陆铮剑眉微挑,唇角隐隐勾起,竟让他本来刚正坚毅的面容,隐隐有些邪魅。
“你这小子!”文韬听他这般回答,心中是又气又好笑,最后着实无奈,只能失笑摇了摇头。
到底是谁说这小子一身正气,刚正不阿的?
真该让那些人看看,眼前这个连一句话的亏都不肯吃的小子,可是他们口中那位完美无缺的少年将军!
也不对,陆铮身上也是有缺憾的,且还是无法弥补的缺憾,那便是他的亲事。。。。。。
克妻的名声一天不能消除,陆铮只怕都难以再结一门圆满的亲事!
只恨那些不明真相的人,跟着人云亦云,胡说八道,败了陆铮的名声,他如今不过十六,家世门第,长相抱负皆为上等,却连一门相当的婚事都定不了!
实在可恨可叹。。。。。。
思及此,文韬暗暗叹了口气,再没了与陆铮斗嘴的心思,转而说起了别的事。
“对了,你大哥怎么样了?”文韬问。
陆铮闻言面色凝了凝,摇头道:“据说被普云大师诊治过,已经有了起色。”
文韬听他这样说,便明白陆铭的身子还是没有多少好转。
想到陆家长房的情况,文韬便没有再问下去,只又与陆铮闲话几许,便拱手告辞了。
陆铮亦拱手回礼相送,看着文韬主仆离开之后,才转身回了陆家所在的院子。
第十五章:师徒
(全本小说网,HTTPS://。)
回到院中,刚走至厢房门前,陆铮便听里面传来普云大师浑厚的声音。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大师说:“大公子此症乃多年顽疾,恕贫僧无能,怕是没有太大把握,能治好大公子。”
普云大师话音刚落,便听郑氏凄厉的声音响起。
“大师,我求您了,家夫已去,只给我留下这一儿一女,铭儿就是我的命根子,大师若不救他,我也活不下去了啊!”
说罢,又听得扑通一声闷响。
接着就听丫鬟婆子齐齐喊着“大夫人您别这样”,“大夫人当心自己的身子”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陆铮眉心微微一皱,心底深处划过一丝无奈。
听这话音,大伯母多半是又跪下去了。
他知道大伯母忧心大哥的身子,他们也都一样的担忧,可即便如此,也不能因为自家之事,为难别人。
陆铮暗暗摇了摇头,推开了房门。
一进去,果然见里面一片混乱。
母亲和祖母带着几个丫鬟婆子轮番哄劝,大伯母却仍然跪在地上不肯起身。
普云大师手中的佛珠转的飞快,面上似有些为难。
过了一会儿,大师忽然垂首看向郑氏,“不知夫人可知飞云针法?”
听见大师开口,郑氏的哭声戛然而止,然后忙不迭地点头答道:“知道知道,就是前朝杏林圣手蒲飞云所创的那套针法吧?听说那套针法可打通人体经脉,大师,您可是要为小儿行这套针法?”
说罢,郑氏便一脸狂热地看向普云大师。
普云大师见状忙道:“夫人莫要误会,并非贫僧,夫人既知这套针法,那便也应该知道,这套针法是只有女子才能学的。”
郑氏闻言瞬间便又颓丧下去,面上隐隐现出几分绝望。
她为了儿子的病,曾翻阅过诸多医药典籍,这飞云针法,便是医书上看来的。
据传,这套针法是蒲飞云专门为他师妹所创,只有女子才能习承,普云大师虽为出家人,可却也是实打实的男子啊!
难道,她的铭儿真的没救了吗?
“夫人莫急,”大师见郑氏面色惨淡,忙又道,“贫僧几年前游方之时,曾偶然收过一名俗家弟子,小徒不才,正巧学过这套针法,贫僧怜夫人一片慈母情怀,故而才提了此事,若是夫人信得过小徒,贫僧愿请她前来一试,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郑氏听了普云大师这话,瞬间又精神了起来,冲普云大师猛地点点头,“大师的徒弟,我自是信得过的!不知大师的徒弟现在何处?若是她能治好我儿,她想要什么,我都答应她!”
反正再坏不过如此,行与不行,总得试上一试,才能知晓。
普云大师念了声佛号,说:“世间一切皆有缘法,可巧今日小徒也随家人前来上香,夫人且等等,贫僧这就派人去请小徒过来。”
“多谢大师,多谢大师!”郑氏闻言喜得便要伏地磕头。
普云大师忙伸手拦阻,护国公府老太君魏氏也派人去扶郑氏起身,这头才算是没有磕下去。
陆铮的母亲林氏见老太君让人扶起了郑氏,总算是稍稍松了口气。
虽说大家都怜惜大嫂一片慈母情怀,平日对她诸多忍让纵容,可护国公府的脸面,到底还是要顾念几分的啊!
普云大师招过自己的亲传弟子慧通,吩咐道:“你去找方丈,请他替我将永宁侯府顾家二小姐,顾安笙请过来,若顾家非追根问由,你据实相告便是。”
“是,师傅。”小和尚慧通双手合十,郑重应下。
慧通今年虽只有八岁,却已经跟着普云大师在弘济寺内修行三年多了。
且因为普云大师的缘故,慧通在弘济寺内排辈颇高,与弘济寺方丈慧海大师乃同一辈分,故而虽年纪尚小,却颇得寺内众僧尊敬。
慧通因自小长在佛寺,本性单纯,但做事却有些一板一眼,不晓变通。
每次看他顶着一张幼嫩可爱的包子脸对人吐出一本正经的话来,都让人忍俊不禁。
但也有许多香客因为他的年纪不信任他,郑氏就是这其中一个。
不过因怕普云大师不高兴,郑氏倒也没有直说不相信慧通。
只道:“这毕竟是我们家的事,如此麻烦大师已经很是过意不去,若再惹得永宁侯府不快,我是真要汗颜了,不如这样,就让我身边的人跟这位小师傅前去请人,倘或顾家真有疑虑,也好解释一二,大师,您看呢?”
普云大师看了郑氏一眼,含笑点点头,“就依夫人所言。”
郑氏见普云大师应了,自是喜不自胜,转头吩咐自己的心腹丫鬟芳翠跟着慧通一起去请人过来。
芳翠跟着慧通走了,普云大师便开始着手准备待会儿给陆铭行针的一些事体。
。。。。。。
安笙跟云亭分别之后,便直接去了顾家所在的禅房。
道明了来意之后,除了方氏和徐氏,其余人等皆对安笙主仆抱以嫌弃的白眼。
虽说不那么明显吧,但安笙如今耳聪目明,自是察觉到了。
不过,她也没理。
顾家瞧得上她的基本没有,她也没那个心思费力讨好她们,大家各过各的,相安无事便好。
可若是非有哪个不长眼的撞到她跟前来,她也不会客气就是了。
解决完“内急”大事,安笙便净手出来了。
刚一出来,就见方丈慧海大师带着个小和尚,还有方才在山门前远远见过的那个丫鬟来了。
安笙还没来得及搞清楚怎么回事,顾家人的目光就如火一般落在了她的身上。
安笙眸光一闪,并未多话,只是不动声色地走到方氏等人身边。
可安笙不说话,别人却有话要说。
那跟来的丫鬟莞尔一笑之后,对徐氏和方氏一福身,夸人的话张口便来。
“这位就是二小姐吧?果真是钟灵毓秀,非同一般啊,老夫人,侯夫人好家教。”
方氏扯着嘴角回了个略显僵硬的笑容。
安笙见了不由称奇,忍不住又多看了那丫鬟几眼。
厉害啊,不愧是真正的豪门贵胄之家走出来的丫鬟,真会说话,一开口便专挑着方氏不爱听的刺心话说。
有前途!
第十六章:请人
(全本小说网,HTTPS://。)
徐氏面上淡淡的,颔首客气应了芳翠的奉承,一派从容得体。全本小说网,HTTPS://。m;。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内心的波动有多么大。
芳翠他们刚才一来便说安笙是普云大师的弟子,还要请安笙前去给护国公府大公子行针治病,这一个个重头消息砸下来,徐氏到现在还没能回过味来。
徐氏不解,安笙怎么就忽然成了普云大师的弟子了呢?
这么大的消息,她事先又为何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呢!
便是安笙这个丫头有心欺瞒,可代州庄子上的人也不可能都听她的,帮着她来哄瞒自己跟方氏啊?
方氏这些年在庄子上安插了多少人手,她是知道的,就是她自己,也在庄子上安排了信得过的人,以便于传递消息。
所以说,安笙虽远在代州庄子上,但一举一动可谓都没有脱离过她与方氏的掌控。
既如此,安笙成了普云大师的弟子这样天大的事情,她们为何会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
难道说,这个丫头竟有通天的本事,能瞒得过那么多人的耳目?
不,怎么可能?她不过一个十三岁的小丫头而已,怎么可能有那么深的谋算和心机?
徐氏觉得说服不了自己,可又实在想不明白其中缘由,因而看向安笙的目光,就带上了几分探究。
看来今夜,得派人再去一趟庄子那边,好好地问一问,这个丫头这些年到底是怎么过的。
还有这丫头,也得好好问上一问了,自她回府之后,自己一直不曾好好相问过,如今看来倒是她疏忽了。
她不喜欢事情脱离自己的掌控,若是叫一个庶女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翻出了天,她这辈子岂不白活了!
不过,眼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徐氏自然不会做什么。
不光不会做什么,徐氏还露出格外慈爱的笑容,冲安笙招了招手,道:“安笙啊,到祖母这儿来。”
安笙闻言怯怯地抬起头来,看了徐氏一眼,随即规矩的走了过去。
徐氏上下打量了安笙几眼,满意地拉过安笙的手,嗔笑着说:“你这孩子,何时拜认了普云大师做师傅,怎么也不跟祖母和你母亲说一声呢?方才方丈大师带人来请你去见普云大师,倒叫祖母好生一愣,险些失了礼数呢。”
徐氏虽面带笑容,可那笑意并未达及眼底。
安笙知道,多半是因为这消息来的太突然,让徐氏有些措手不及,险些失了方寸,故而不喜。^^^^^^
因而忙做出惶恐懵懂的模样,对徐氏摇头说:“我不知道啊,祖母,我只是几年前在庄子上偶然认识了一位大和尚,他说我佛缘甚深,因而便收做俗家弟子,教了些奇怪的扎人法子,他不许我同其他人讲这件事,后来我再没见过他,故而,故而便忘了。祖母,难道那位大和尚的身份很了不得吗?孙女是不是惹祸了?”
徐氏一听安笙这番话,又见她满面惶急害怕,心底的怀疑便消了几分。
若一个十三岁的丫头真能有随时做戏,且还做得全无破绽的能耐,她便是受了蒙骗,也不觉得亏了。
可她不信。
她不信一个十三岁出头的孩子能将表面功夫做得如此滴水不漏。
既不是做戏,那她说的便多半是真的了。
想想也是,普云大师乃得道高僧,行事自然不同他们这些世俗之人,他既说这丫头有佛缘,想来就是真有了。
这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南诏重佛法,连皇上太后都对普云大师推崇备至、恭敬有加,安笙成了普云大师的俗家弟子,于永宁侯府来说,怎么看都是一件好事!
思及此,徐氏面上的笑容真心了几分,“你别怕,祖母就是担心,所以问问,大师行事,自不是我等世俗之人能明白的,大师既说你有佛缘,那就是真的了,这是你的福气,也是我们永宁侯府的福气。”
方氏闻言脸色微微变了。
她侧过头去,小心地看了徐氏一眼。
老夫人这么说,可是有意替顾安笙抬身价?
这可不妙!
方氏的指尖紧紧掐进掌心,心头一瞬间划过无数个可能。
每一个,对她未来的计划,似乎都不大有利。
徐氏“安抚”完了安笙,又对芳翠道:“姑娘说郑郡君请我们安笙过去帮忙治病,这是积德行善的好事,老身自不会推辞,不过,安笙初来京城,规矩什么的还不够周全,老身怕她待会儿独自去了哪里做的不对,会冲撞了几位夫人,所以想要派个人跟安笙一起过去,不知可使得?”
若今日来的是旁人,徐氏自然不会这样客气。
可来人是郑氏身边的心腹丫鬟,徐氏也不敢太拿大。
郑氏为了她那个病怏怏的儿子,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别到时候恩没挟成,再沾了一身骚,可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徐氏得派个自己信得过的人跟着去,这样待会儿无论有什么事,她都能知道详情。
芳翠来的时候,郑氏就交代过这些了,所以她听了徐氏的话,也没有拒绝,而是好生应了。
“老夫人折煞奴婢了,您说的这些,还不都是应该的,是我们求着二小姐帮忙,我们老太君和夫人还有国公夫人都说了,无论成与不成,护国公府都欠二小姐个人情。”
徐氏闻言脸上的笑容霎时淡了几分。
陆家那几个猴精似的女人,现在就将这恩坐实到安笙一人身上了,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大家伙,这件事成了败了,荣辱都跟永宁侯府没多大关系么!
罢了罢了,就知道陆家的便宜没那么好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