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汉 >

第105部分

新汉-第105部分

小说: 新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了一块河湟地区,固然能增加大汉国的领土,但刘常满志不在此。
    河湟一带,正处在如今的甘肃和青海交界处,也正是河西走廊的源头,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刘常满正要借着河湟一带的开发,来向西域诸国展示大汉国的优越性。
    人性就是这样,看到别人的日子过得比自己好上一两倍。那心里就会产生羡慕情绪;看到别人比自己富十倍。那就会产生自卑情绪;看到别人比自己富百倍。那就产生畏惧情绪。而富于常人千倍者,必有役使之人;富于常人万倍者,必有仆佣之属,这自然就不必说了。
    所以人地优越性,就是这么产生地。就象如今地美国人一样,总觉得自己比别的国家牛X些,动不动就对别的国家指手划脚甚至出兵攻打。把自己当成世界警察了。为什么?就因为它比别的国家富裕得多,所以总以为别人就是自己的仆役,应该听自己的。
    刘常满就是要利用这种力量,来促使西域诸国主动向中国学习。
    刘常满记得,有一段时间电视上有一条新闻:“因为食品涨价,美国的很多免费食品屋开始人满为患。”
    当时刘常满还和陶青青笑着说道:“你看看,美国看样子是没机会饿死人地嘛,这大街上还有免费放发食品的地方。”陶青青则笑道:“是呀。美国就是有钱呀。什么时候咱中国也能富到那个地步就好了。”
    为什么中国崇拜美国的人数那么多?(或明或暗的。大家伙都可以扪心自问,如果给你机会移民美国,你会不会去?当然。我指的是二十五岁以上有点阅历的兄弟们。)为什么美国能够那么牛?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它太富裕了,太有钱了——在美国肯定也有穷人,但最起码,它给世界上所有人一个印象:美国太有钱了。
    刘常满确实没有接受河湟地区,但在月氏和大汉国的协议上,刘常满签署了这样一条:由大汉国协助月氏国开发河湟地区。WWW。1  6 K。cN
    河湟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一个极其适宜耕种地地方,刘常满打算用几年地时间,逐步的把河湟地区给开发得跟关中一样富庶。
    体验过草原上游牧生活的刘常满,心里知道,如果能够安稳地生活,谁愿意天天风吹雨晒的逐水草而居?或许这一代人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可他们的下一代呢?一旦适应了农耕生活,再去过游牧生活,那实在是太痛苦了。
    刘常满估计,如果操作得当,一个河湟地区,就能养活大半月氏人,而到了那个时候,首先在河湟地区建城定居的,必定是月氏王族。
    可是农耕、筑城、凿井、修渠等种种事务,月氏人这些世代游牧的民族,如何能做得好?当然是要完全求助于大汉朝廷。于是,大汉国虽然名义上并没有接受河湟地区这个贡品,但大汉国的文化,却会完完全全的在吐蕃
    的结合部扎下了根来。
    月氏人在西域人中,威望仅次于匈奴人,却完全依照大汉国的方式生活了,而且过得比以前安逸富庶得多,那么大汉国的影响力扩大,自然就不用说了。
    不过这只是一点点间接的影响力,最为直接的影响力,就是大汉国三年一度的“秋狩”。
    自从月氏和匈奴都奉大汉国皇帝为天子之后,刘常满就订立了这样一个计划,那就是秋狩。
    天子秋狩之典自古皆有,不过刘常满所行的和历代都不相同。
    他的秋狩,其实就是一场标准的“联合军演”,每隔三年,匈奴国、月氏国都会各出一千精兵,大汉国出三千精,在与西域相邻的沙漠边上进行军演。每次秋狩的时候,西域各个国家自然要派人前来观摩。
    要说起来,这西域的国家其实多数都不大,象乌孙、大夏、楼兰诸国,都基本上限于如今的新疆境内,一个新疆,分了二十几个小国,能有多少地方?
    原来匈奴和月氏一强一盛时,这些国家都分事匈奴月氏,如今见这两个昔日的霸主都臣服于大汉皇帝,秋狩时候,月氏王亲自捧酒为大汉皇帝上寿,而匈奴王则自称儿单于,敬献方物于大皇帝之前,这些西域小国的国王们,自然也都一个个凛凛畏畏。
    而另外的那些国家,如安息(伊朗一带)、身毒(今印度北部)、康居(今白俄罗斯一带)、于(今哈萨克斯坦一带),国家虽然大些,但国势国力,甚至连乌孙等国都不如(想想成吉思汗殴打俄罗斯人时候,俄罗斯的国势国力就可以明白了),见了大汉天子如此威势,当然更是凛然拜服。
    然而大汉皇帝却很是亲切,待到秋狩结束,大汉皇帝便邀请所有参加秋狩的国家派使者前往大汉国观光一番。
    自从和大汉国合作开发河湟后,月氏和大汉的交流日渐增多,特别是大汉国的美酒佳肴,更是让月氏王赞不绝口,如今听大汉皇帝有请,月氏王立即没口子答应——他确实没有什么好怕的,倘若没有大汉皇帝救援,月氏国早就亡国灭种了。
    匈奴王犹豫了一下,还是婉言谢绝,派自己的太子前往大汉国了。而其余的西域、域外诸国,也都纷纷或派亲王,或派使者,甚至极为偏远的天竺国,也派了一个使者前往大汉国观光。
    从进入河湟开始,众人惊叹声就没有停止过。
    看看吧,道路两旁,到处都是烧制的砖瓦建造的房子,在许多小国家的人们看来,就连一个县城的衙门,也建得跟宫殿似的——这个时候,河湟地区的行政方式,也几乎完全照搬大汉国了,河湟地区,根本就是大汉国的一个缩微版。
    路上偶尔有外国的使节到村民家里去,要买些水喝,买些饭吃时,人们都热情的告诉他们:河湟人民,是极为欢迎朋友的,所有的外国使节,都可以随意在村民家里用饭。
    而村民们丰富多彩的饭菜,更是让这些粮食金贵国家的使节们大呼:天哪,这儿的人们,为什么都这么富呢?吃的喝的都比我们这些贵族还好!
    中国人对饭菜的讲究,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刘常满印象中,唯有法国大餐能和中国美食相比。而热爱吃喝的刘常满,在执政之初,就向天下推广了用油炒菜、用中药调味等中国美食中的基本要素。
    而“食不厌精,不厌细”的中国人,在得了大汉皇帝的传授后,很快就青出于蓝,涌现了无穷无尽的美味佳肴,在河湟地区开发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传入了河湟。WAP。1 6  K。cN
    大汉皇帝也没想到,进入河湟地区后,让这些外国使节最为惊诧的,竟然是在吃饭问题上。不过大汉皇帝深信,在往后的旅程中,让他们更为惊诧的东西,会一样接一样的出现。
    “小样儿的,我就不信你们不上钩!”大皇帝在心里想道。这就象在七几年的时候,突然把一群中国人送到美国去体验生活一年半载的,回来他要是还大叫“社会主义好!”“贫则革命,富则变修”这类扯淡口号,那只能说,这货真是脑残。
    第五卷 盛世 第二十三章 天可汗(三)
     更新时间:2008…9…21 0:43:32 本章字数:3304
    呵兄弟们有空的话,还是请多支持新书……
    大皇帝想得没错,还没走到长安,那些西域人就已经上钩了。
    进入河湟地区后,一路都是官府的四轮大马车迎送,就这么最简单的迎送小事儿,也让那些西域人颇为惊讶。
    在当时的世界上,唯有继承了大秦国政策的大汉帝国,才有这样固定的驿站邮传设施。
    我国刚刚建国时候,邮政曾经是极为重要、待遇极好的单位之一,当然,那个时候,还是叫作“邮电局”来着,就是邮件和电话电报共用的单位,那可是当时极牛的一个单位。
    在刘常满的印象中,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吧,还经常写信,甚至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还曾经给同学们写过半年信,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怎么写过信了。因为大学一年级下半年的时候,每个宿舍里都装上了二零一电话,有什么事情一个电话就搞定了,谁还辛辛苦苦的写封,邮上十天半月的才收到呢?
    所以从大学以后,邮政这个东西,除了偶尔收个包裹外,基本上就从刘常满的生活里消失了。
    而各地政府招待所,更是至今为止都很厉害的单位,虽然刘常满从来没享受过住政府招待所的待遇,但其中奥妙,自然也不用多说了。
    在我国古代,因为通讯技术极不发达,所以基本上所有的政令、邮件,都需要靠陆路用马车运送。因此上。驿站在我国古代,就是综合了现代邮政、政府招待所两项职能在内的一种行政设施。
    自从大秦统一全国后,书同文,车同轨,在全国大修驰道地同时,又每隔一段距离,都设置了官营的驿站,专门派一些低级武官驻于驿站。直接归军队领导。负责政令的传达、来往人员包括官员、罪犯、驿卒等的住宿等。
    到了大汉皇帝刘盈执政后。又进一步强化了驿站的功能,每个驿的驿丞甚至也都有了个从九品的出身。等大汉、月氏两国合力开发河湟地区时,河湟地区自然也照搬了大汉国行之有效的制度。
    而且因为河湟地区原本是牧区,所以规划起来特别容易,在路上整齐地每隔五十里路就有一个驿站,可以停下来休息、打尖、换马等。
    这些驿站建设得是如此地规范,已经让那些西域人大为惊讶了。可进了驿站之后,吃地喝的都是免费的不说,就连拉车的马匹,也是每隔一个驿站就换上新的,以免马匹过劳,这就更让那些西域人惊讶了。。Cn
    在进入大散关前一千余里的土地上,所有的驿站、人员、马匹都是这样规划地,那得多么严密的组织。多么良好的控制手段呵!在现代社会。这可能算不得什么,但在两千年前,这简直是个奇迹!
    进入大散关之后。这些西域人更是被狠狠的震撼了一把。
    原本他们以为,在河湟地区所见的情形,就已经够富庶的了。可是进了关中,他们这才明白,河湟地区和关中比起来,那简直就是鸡窝和凤巢的区别。
    一进大散关中,就看到一路上的大驰道两边地房子,大部分竟然是两层地小楼!天地良心,刘常满可从来没有做面子工程的意思,实在是关中的百姓太过富裕了,闲下来没事儿干地时候,大家伙都很羡慕新丰城里的两层小楼,于是纷纷盖了起来,大皇帝也管不着这等闲事儿不是?
    这样两层的砖楼,在当时住宅以帐篷为主的西域人看来,简直就要仰而观之了;再看看关中百姓身上穿的都是什么吧?丝绸!
    是的,大皇帝开发南方时,就在盐粮食铜钱之外,着重开发了丝绸这一项。
    刘常满的历史知识不行,但丝绸和瓷器在中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他可是清楚的很。虽然瓷器的发展,刘常满连一点也不懂,实在无法促进,但这丝绸,其实他要做的,只是鼓励百姓们多种桑养蚕罢了。
    而且,刘常满知道,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丝织技术已经极为高超了,要不然,马王堆汉墓里的丝绸制品,是从哪儿来的?所以自己只要鼓励百姓多做一些好丝绸罢了。
    虽说丝绸很贵,但对于关中的百姓来说,一个成年人要是没有几套撑门面的丝绸衣服,简直都不好意思上街赶集:因为这个时候,棉纺技术还远未推广,棉花更多的是作为填充物出现,因此作布料的,除了丝就是麻,那麻布衣服穿上,也只好下地干活罢了,怎么能出门呢?
    所以这些西域外国人在大街上看到的,自然到处都是穿丝戴玉的普通百姓,如何能不惊得连嘴也合不拢了呢?要知道,那个时候,上好的丝绸
    之外,全都是一两黄金换一两丝绸的!虽然一件衣服两,可那也是几两黄金呀!
    在外国人眼里,这大汉国真的是遍地是黄金呀,百姓们身上穿的是跟黄金等价的衣服,头上戴的是比黄金更贵的玉器,吃的是黄金也买不到的饭菜!
    更让西域人羡慕的,是这些百姓们的生活状态:他们走路唱歌,干活闲了的时候也唱歌,甚至连吃过饭后没事儿,也有人要来上两嗓子。
    虽然听不懂歌词的意思,但他们却听得出来,这些百姓们,是发自内心的欢乐,他们在歌唱自己的生活,歌唱自己的工作,歌唱自己国家。
    刘常满可没有想到,陕西老百姓们没事儿爱吼上几句信天游,竟然成了外国人眼里最有代表性、最具有说服力的事实,彻底的征服了这些西域人的心。
    还没有走到长安城,西域的很多使节,就已经被大汉国给迷住了,有人甚至已经开始努力学习汉语——嗯,那时候汉语的标准发音,当然是关中话了,刘常满虽然心里挺不忿,但毕竟首都不在洛阳,却是没有办法把听起来很土气的河南话变成全世界通用的的普通话。
    “皇尚(上),我想整(成)为你的爱卿,请你接手(受)!”进入了大汉国的宫殿后,所有的外国人,都被大汉国皇宫的雄伟壮观给惊呆了。
    想想吧,那个时候,别说西域,就是世界上其他著名的文明古国,首都也不过几万人,但长安城里,已经有了二十多万人不说,大汉国的皇宫,更是大汉国建筑技艺的巅峰,又经过当代墨门子魏无相的设计,这大汉国的皇宫,足以让任何一个人感到无比的震撼。
    因此,一进大殿,西域楼兰国的的太子就学着汉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接着来了一个楼兰的至高礼节“五体投体”,用他半生不熟的关中话蹩脚的表达着自己的意思。
    虽然他不懂中国话的奥妙,而且话也说错了,自已要求做“爱卿”,但大殿上的臣子们,谁也没有笑。
    或许,身在大汉国,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国家有多么富庶,然而如今从这些外国人的表现上,让他们感觉到了莫名的骄傲。。cN
    什么叫民族自豪感?这才是***最纯真的民族自豪感!当别人都以加入大汉国,成为大汉国的一份子为荣时,当另外一国的太子,甚至愿意放弃太子身份,前来作一个小臣时,当别的国家的使节,对自己国家的普通百姓的生活羡慕不已的时候,那民族自豪感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
    为什么美国人觉得自豪?为什么美国人觉得自己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