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汉 >

第93部分

新汉-第93部分

小说: 新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伯,这红薯你是怎么种的,怎么两年了,才弄出来这么大一块地?”听刘仲说完,刘常满有些奇怪的问道。
    “那红薯当初你给我的不是种籽吗?我当然是等它开花结实。结出种子来我才种的呀!可红薯开花的不少,结实的很少,所以两年才弄了这么大一点。”刘仲很奇怪,这还用得着问吗?
    “晕!”刘常满心里狂叫一声。当初送过来地时候,确实是种籽,刘常满还满心好奇的看着那些自己也没见过的红薯种籽呢。可后来就忘了这事。收红薯的时候,忘了交待刘仲了,结果才出了这事儿。
    “二伯,那红薯不是这样种的。”
    结合自己小时候的知识,刘常满详细的给刘仲讲了红薯如何用块根育苗、堆垄、插、转秧、收获、窑藏一系列的注意事项,这才令刘仲恍然大悟。
    “我说呢,那红薯根一存到冬天,就冻烂了。怎么能春天再拿来育苗呢?原来这红薯秧还能插活呀?明天我就试试!对了,就是,这红薯秧能自行生根的,就算插不活。我等它生根了再截断,总能栽活吧?唉,人老了,脑子就是不行了……”刘仲拍了拍自己的头叹道。
    嘿嘿,二伯年轻时候,脑子也不怎么样吧?好象还没现在好使呢,刘常满在一旁听得暗笑。
    不过这个红薯,是一定要育好地。占城稻来了之后,南方的粮食产量果然大增,包括关中和四川能灌溉的地方,粮食也是年年双丰收。
    可是,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土地,那是得不到灌溉的,冬小麦收了之后,秋季只能种些生长期短的豆类,当不得主食吃。而且山坡上地田地,秋季的豆子、胡麻等作物,都长势很差,收成也是有一把没一把的。
    刘常满记得清清楚楚,自己家小时候就在山坡上住,地狭人稠,人均只有八九分地,但从小刘常满也没有挨过饿。
    虽说后世的粮种有了改良,又有了农药化肥,对产量的提高有很大作用,但在刘常满心里,印象最深的,还是红薯。
    这种作物,它不择地土,不管是在土地贫瘠的山坡上,还是阴暗缺少阳光的山谷中,都能够茁壮成长。对于贫穷地农家来说,在无法栽种其他作物的山沟里,每年春季就把红薯栽下,从初夏捋红薯叶当菜吃,到仲夏开始刨未长成的红薯当主食,到秋天收获后,贮存于红薯窑中,一直吃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
    那时候,白面是细粮,农家一般只有中午能吃一顿“清水煮面条”,而早晨一般是红薯玉米,晚上呢,玉米红薯或是南瓜红薯。红薯、玉米、南瓜,那个时候,就是百姓地救命粮
    毕竟不是学农学的,刘常满心里,对于一亩红薯的产量到底有多大,还真是说不上来。不过估计在同等条件下,红薯的产量应该比其他作物都要高才对。光看它那块根的个头就知道了。
    但玉米的产量,刘常满是知道的。哪怕是在二千年后,杂交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二系杂交稻研究成功,使水稻产量成倍提高了之后,在同等条件下,玉米的产量,也仍比稻米要高!
    而且玉米最大的好处,是它也是一种旱地作物,可以在北方在规模推广,与冬小麦一起。实现一年两熟——这可是中国直到明清才解决地问题,哪怕是在宋朝,也只有江南能一年两熟的!
    —
    “民以食为天”,而民心,又是皇帝的“天”,所以刘常满才非常关心这两种作物。当然。能吃到可口的烤红薯和香甜的玉米棒子,那不过是副产品罢了。
    “常满,你说这红薯你也没有见过,你为何知道得这么细致?”正思考时,二伯的话飘了过来。
    “呵呵,这都是他们送这红薯和苞米地人告诉我的,不过那时候一太忙,忘了告诉你了!”刘常满笑道。
    “常满。既然你对这红薯已有成算,我看不如这样,趁着现在还是春天,我把咱新丰的父老们都发动起来,把这骊山一带,都种上红薯,你看怎么样?”刘仲问道。
    “好!不过那苞米怎么办?地都用完了?”刘常满笑着问道。
    “那还不容易?你那御林苑里空着的地方多呢,辟一块出来,专门种这苞米不就得了?不过常满,二叔可有个要求!”刘仲说道。
    “二伯有什么要求。只管说!”刘常满笑着答应。
    “我知道,你发诏的的时候,这红薯的名称,是田候瓜,所以嘛,这苞米的名称。得叫新丰米!替咱新丰地父老们,也扬扬名!”刘仲笑道。
    “放心吧二伯,这个容易得紧!对了,我想起来了,这红薯呢,还有一个种法呢。”
    “象你现在这个时候种的红薯,名叫春红薯,一般都种在坡田谷地。别的庄稼没法种的地方;不过还有一种种法呢,就是在收麦之后,在麦茬田里起陇,种在麦田里。那种种法叫夏红薯,虽说没有这春红薯好吃,不过毕竟省了一季时间,你到麦收之后呢,也再试试。直接从红薯秧了剪了秧子插上就行了!”刘常满说道。
    “是吗?不过我看这红薯,虽说产量大点,可吃下去之后,肚子里容易发酸,怕也不能常吃吧?算不得什么好粮食吧!”刘仲说道。去年秋天他试吃红薯,可没少泛胃酸。
    “哈哈,二叔,这你就不知道了,这红薯的吃法可多了!要是怕泛酸,到时候苞米种出来了,就和苞米一起煮,就好多了!而且这红薯还能作粉条、粉面,能烤着吃,蒸着吃,能晒成干,还能酿酒呢!”刘常满笑道,不想不知道,一想起来,这高淀粉的红薯,用处还真不少呢。
    “好,我的皇上侄儿!虽说你二伯不会当国王,更不会当皇帝,但听你对准备给老百姓吃的东西这么上心,二伯就放心了!咱刘家这天下,说不定因为你推广这红薯苞米,要多坐上几百年也说不定呢!”刘仲笑道。
    “呵呵,二伯这话我爱听!不过那红薯倘若冻了、发黑了,就绝对不能吃了,这点二伯也得记住,可别到时候把你给撂倒喽!”刘常满笑着和二伯一起,走下了骊山。
    汉十六年元旦,皇帝突然宣布,今天御赐群臣“新谷宴”。
    众臣都不知道这“新谷宴”到底是何名目,不过君王赐,不敢辞,大家都端坐御殿,等着上菜。
    菜端上来后,群臣才知道,今天这“新谷宴”,根本就是田候瓜和新丰米宴,一道接一道的香酥丸子,八宝牛肉酿,松仁玉米,清蒸佛手,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等名目,其实都是红薯和玉米作为主料做成的。
    最后上了两道汤,一道便是从此之后,每逢年景不好时,民间天天必喝地红薯玉米汤;另外一道却是味道清淡的嫩玉米粒汤。
    在大冬天也能尝到味道鲜嫩的鲜玉米粒,让群臣啧啧称奇。其实这不过是在夏天玉米粒尚嫩之时,将玉米棒子摘下,煮熟后晒干,再将晒干的熟玉米粒掰下放于坛子中保存,等冬天拿出来煮汤,别有一番新鲜滋味。
    “今天这道新谷宴,众爱卿觉得滋味如何呀?”赐宴结束,大皇帝发话问道。
    “禀皇上,味道鲜美不可方物!不知皇上赐臣等宴席,有何用意?”召平率先奏道。
    “这两物,乃是海外之粮,我意欲推广于天下,众爱卿以为如何?”
    “皇上圣明!”
    一波波的呼声,在此后的几年中,从未央宫开始,一直传遍了整个大汉国。
    第五卷 盛世 第四章 科考
     更新时间:2008…9…21 0:43:29 本章字数:3980
    粗的解决了百姓的吃饭问题后,刘常满将自己的眼光了另外一个问题上,那就是人才制度问题。
    这是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任何一个上位者,都对人才制度关心备至。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有限,皇帝也吧,郡守也罢,都不可能靠自己一个人来管理整个国家,整个地区,他们必须依靠各种各样的人才,来协助自己。
    可是,并没有人的脸上写着“人才”两个字,自古以来,发现、作养、使用人才,都是每个统治者最为重要的课题,一言兴国,一念丧邦,也无不与人才息息相关。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当皇帝之前,哪怕是一直做着太子,但人才却多半是自己阿爹给提供的,刘常满当时没有感觉到,实际上,心里却一直按照刘邦给予的指点,在使用人才。
    可如今刘邦死了,吕后在这方面没什么能耐,这世上,再也没有人可以随心所欲的指点自己之后,刘常满这才真正发现了一个完善的人才制度的重要性。
    开国的时候,刘邦手里的老兄弟们,多数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又一起在战争中出生入死,所以很容易的就知根断底了。
    但刘常满知道,从自己开始,一直到大汉国亡国,所有的皇帝们,都再也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机缘,去拥有这么一帮老哥们儿了。
    注定了。以后地皇帝们,都肯定会在深宫里长大;注定了,以后的皇帝们,从小接触的人都是有求于己的“臣下”,再也不可能有平等相处,推心置腹的日子了。
    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人才制度,不但对于儿孙,就是对于刘常满自己,也有着重大地意义。这一点,在选定丞相、推广新粮等种种事务上,就已经完整的显示出了它的必要性。因此在新粮自然推广的过程中,刘常满就已经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建立大汉朝的人才制度了。
    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才制度。首先要做的,当然是发现和选拔人才,这是人才制度的基础。
    在秦汉以前,发现和选拔人才,最主要地方式有两种:恩荫和荐举。
    秦汉以前,做官那是贵族和士人才能享有的资格,因贵族豪门都是世袭的,所以恩荫就成了做官的首要途径。
    翻一翻秦汉以前的历史就会知道,位高权重的官职,多半都是由本国的亲贵担任。除了需要改革等特殊时间里,别的时候,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职位,根本不会给宗室以外的人员担任。
    但宗室亲贵之中,不可能每代都有杰出地人才,而且这样也阻断了士人们前进的途径。于是便出现了第二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荐举。
    荐举这个方式,自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就开始使用,甚至一度还成为主流。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多时候,百姓推举地人才,那都是真正的人才。
    不过从夏朝建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后。这荐举的地位,可就慢慢的衰落了下去。而随着皇权王权的一步步加强,统治者离百姓的距离也越来越远,荐举也就逐渐成了高官权贵们的特权——你一平头百姓。连皇帝的面儿都见不到,怎么可能去荐举呢?
    然而人才地选拔,本来就是一个很难找出统一标准的事情,因此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恩荫和荐举,仍然占据了主流。毕竟对于皇帝来说,自己熟悉的这些官员家中地子弟,还有熟悉的官员们推荐的人才,总要比一个一无所知的陌生人,来得可靠一点是不?
    秦汉以前是如此,刘邦上台之后,他也没有能力改革此事,但刘常满不同。
    刘常满虽然对历史不熟,也知道历史上的汉朝,最后是亡在军阀手中的,三国演义中早就说过。而这些军阀形成的重要原因,就是世代恩荫、互相举荐而导致的盘根错节的豪门大族,最后完全控制了地方事务,形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集团。
    在古代,选拔人才,其实还有另外一条制度,那就是科举。
    历史上,科举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包括整个唐朝在内,在选拔人才的时候所占的比例都极小。以唐朝为例,每三年一次科举,一次科举选拔的,也只有十几个,最多几十个人罢了,在大唐朝需要的人才比例中,只占了极小的份额。
    但从宋朝开始,科举在选拔官吏中所占的比例就越来越大,直到最后完全占据了优势,著名的官吏几乎都从科举中产生。
    不但如此,刘常满还知道,科举制度,乃是皇帝拉拢读书人,进而拉拢天下精英阶层的重要手法,哪怕一科只取一名,也会给寒门士子们一个希望,使他们不容易心生异心。用现代的话说,既拉拢了人心,又稳定了社会,促进了和谐,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汉十六年秋,大皇帝下诏国中曰:“朕既处深宫,无由得见天下高士;而国土辽远,耆德士俊欲至长安见朕,亦难矣。今诏告天下,若有以厚德高行,耆英长者,孝义廉明,明经通
    郡国者,其郡守国相,当以秋为期,公车载之,恭送朕,所过诸驿,以九品官礼待之,谓之待诏,钦此!”
    这道诏令,其实并没有什么新意,不过是重申了“百姓举荐”这一条自秦以来就执行着的制度罢了,只是大皇帝加了一条,要求诸驿以九品官礼待之,更加荣宠一点罢了。
    一般来说,按照察举诏上的要求,百姓中有人能够“名动郡国”,而各郡国又敢于、愿意送他到都中待诏地。一般都是年高德勋的长者。毕竟,若是弄错了,送了个浪荡无行的“明经通算”者到了都中,惹出祸端来可就不好了。
    所以这一条对于天下寒门士子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激励意义,毕竟那都是若干年后的事情了。但汉十六年冬又颁布的一条诏令。却让大汉国地士子们陡然看到了一番希望。
    汉十六年冬,大汉国各郡国的交通要道、城隘各处,都贴上了一张榜文——自从大汉皇帝命令供奉院创出造纸术之后,大汉国的诏令,基本上都是写在了纸上。
    “大皇帝明诏天下曰:自汉十七年始,朝廷开科举之制,凡我大汉子民,不论士农工商。尽可参加!兹定于汉十七年春,于各郡国春试,合格者,于汉十八年秋,公车送于长安,行秋试。凡秋试合格者,即可身登青云,授予官职,钦此!”
    此诏一下,天下寒门士子的心。都被惊动了起来。这说明了什么?这就说明,以后读书,不光是可以用来明明德,通大义,知微言,洞玄妙。而且还可以参加科考,搏得些功名利禄,争它个锦衣紫袍!
    对于芸芸众生来说,那些玄之又玄的道理,修身行的教义,都远远比不上功名富贵来得诱人。
    —
    于是,一时间,果然是“长安纸贵”。科考要求的五个条目,即治国,理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