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夫妇日常-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长玉见状气得要命,但是康平帝惩处得有理有据,他就是想要帮手底下的说情,也不好开这个口。更何况,那些弹劾纠察之人,不是跟他有利益纷争的,就是耿直忠正之士,向来自命清高,不屑与他为伍,倒是没有一个怕他打击报复的。
孙长玉见局势于自己不利,更不想为了几个无关痛痒的小角色而耽误了自己最近所图之事,遂只得忍下这口气,回头就将手底下的人都臭骂训诫一顿,要他们在这个非常时期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可再给那些闻风奏议的御史们抓住任何把柄,耽误了他的大事。
否则,别说康平帝不放过他们,就是他也不会让他们好过的!
孙长玉此话一出,他手底下的那些人自然赶紧自束手脚,不敢再胡作非为。
他们如今已然被打上了“孙家人”的烙印,而且在康平帝那里备了案,靠着小皇帝晋升的可能性本就不大,要是再得罪了老谋深算、在朝中树大根深的孙长玉,那可就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别说出晋升了,只怕头上的这顶乌纱帽能不能保得住还不一定呢!
一时之间,朝堂上的风气倒是清正起来。
康平帝私下里跟接替韩彦来宫中教导他的韩迁笑叹道:“外祖父这招‘杀鸡儆猴’果然管用。瞧,‘孙家人’这不都老实多了?这朝堂也总算是清明起来啦!”
韩迁笑着摇头道:“这可未必,圣上不可因此而掉以轻心。”
康平帝一愣,请教道:“这是为何?”
韩迁不答反问:“试问圣上,这些人为何会收敛?独独是因为圣上惩处了那几个人吗?”
康平帝一愣,垂沉思片刻,轻轻地摇了摇头。
他一个七岁的孩子所代表的皇权,说句实话,在当今这种情势下,要不是韩彦与韩家,要不是先帝驾崩前的深远安排,只怕没几个人会放在心上。
看韩彦离京之后,孙长玉这一系列的举动就明白。
能让这些人真正收敛的,不是他惩处了那几个人,而是孙长玉对此事的态度——孙长玉没有为那几人辩驳,维护他们。
原本喜悦欢快的康平帝,瞬间变成了霜打的茄子,蔫蔫的,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子无力与颓丧,还有愤愤不甘的怒火。
韩迁见康平帝想明白了,遂开口缓缓教导道:“圣上须知,波翻浪卷的海面突然间变得平静如镜,往往是因为深底酝酿着更大的风暴。同样的,孙长玉此人权欲心极重,归附于孙家的也多是私心颇重之人,要他们从此清心寡欲、清正廉洁起来,这可是比劝动顽石还要难呐!
“能让孙长玉放弃这个“蝇头小利”的,肯定是更大的利益诱惑。”
譬如夺权鹞子岭,再譬如独揽朝纲……
康平帝闻言一愣,脸上的颓丧恼怒渐渐散去,继之是沉默的凝重。
“还请外祖父教我该如何应对。”半晌,康平帝起身拱手,郑重请教道。
韩迁连忙避开还礼,口中应道:“为君上分忧,乃是为人臣子的本分,圣上真是折煞臣也。”
心中却想,一会儿教导康平帝的时候可千万要拿捏好分寸,韩彦走之前可是一再交代过他这个“代理太傅”了,说是康平帝年纪幼小且心地纯良,朝堂的黑暗锋利还是要慢慢地传授给他,免得动摇了他的本性。
京城这厢韩迁教导康平帝与孙长玉斗智斗勇,辽东那边鹞子岭掘铁铸兵工程正式启动。
谁让韩彦在脱欢后院放的那把火太大,差点把脱欢的王帐给烧了,他这会儿正自顾不暇呢!
谁曾想得到,威风赫赫的瓦剌可汗,会被带了那么多顶绿帽子呢?而且还顺带帮人家养了几个孩子,其中甚至还有一个是被他当做储君有意培养了十多年的……
一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打压下去的那些竞争对手,什么都不用做,只管趁他不在的时候睡睡他的女人,顺便留个种,若干年后就能够轻轻松松地等着当“太上皇”了,脱欢就忍不住火大。
他还拼什么命,打什么仗啊?赶紧查清楚自己的孩子是否是亲生的才是最当紧的!
免得他在外头拼死拼活的,到头来却是在给别人做嫁衣裳!
镇国公与祁年得知韩彦这些日子在瓦剌王庭的“丰功伟绩”之后,面面相觑,惊喜又不解地问道:“你什么时候把脱欢的后院摸得那么清楚的?”
要知道,瓦剌王庭譬如大周的皇宫,乃是一国的重中之重,各种皇族秘辛怎么会在短短十数天内就被一个外族人轻易地探查清楚?
手握重生作弊利器的韩彦闻言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笑答道:“不过是凑巧罢了!”
镇国公和祁年当然不相信这世上竟然会有这么凑巧的事情。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意公开的秘密,见韩彦不愿意多说,他们也就没有再继续追问。
反正,只要边境战祸暂解,鹞子岭掘铁铸兵的工程能够顺利开展就行!
“只是,此事虽然能够牵制住脱欢一时,却也不能绊住他许久。边境的战事只怕一时之间难以尽消,师兄还是要早作打算呐。”笑罢之后,韩彦念及当下之事,正色道。
镇国公郑重点头,应道:“你且放心,此事我自有安排。”
见镇国公这么说,韩彦和祁年遂都点点头,不再操心边防之事,一心做好掘铁铸兵一事。
第468章 走出
韩彦接到京城来信,才知道康平帝趁着众臣对孙长玉大肆安插自己的人手而弹劾他麾下之人的机会,狠狠地惩处了一批“孙家人”以报复回去的事情,顿时哭笑不得。(全本小说网,https://。)
想都不用想,这肯定是父亲韩迁的手笔。
如此也好,正好警醒孙长玉注意自己的身份,不要以为君主年幼,另外两位辅政大臣不在京中,他这个辅就可以为所欲为。
想到京城有韩迁坐镇,韩彦便放下心来,专意推进鹞子岭掘铁铸兵一事。
脱欢忙着后院扑火,自顾不暇,边境一时晏安,工期进展得十分顺利。不出十日,一切便都走上了正轨。
韩彦见状,便将人员调度、勘探开采等具体的工作都交由祁年负责,他自己则抽空去了一趟辽东军大营,探望已经能够下床行走的谢之仪。
毕竟是师出同门,眼下又同朝为官,不管政见、立场有何不同,该有的礼数总该是尽到的。
韩彦到得谢之仪帐下时,谢之仪正在帐内伏案沉思,听得通禀说是韩彦前来探访,他立刻从沉思中惊醒,起身整容敛裳,吩咐请进。
二人见面,少不得一番契阔。
“先前一直在忙着圣上交代的差事,未能及时过来探望,还请谢师兄见谅。”韩彦拱手歉然道。
双方立场不同,难免都有所保留和忌惮,比起同僚的身份来,显然以同门师兄弟的私交论处更为合适。
韩彦这句“谢师兄”一出口,机敏如谢之仪便猜到了他的意思,遂顺势笑应道:“韩师弟有有皇命在身,自然是耽搁不得。不妨事,不妨事。请坐。”
韩彦会意一笑,拱手致谢。
自己的这位同门师兄,于察言观色上向来机敏非常,要不然也不会凭借自己的能力,收获赞誉与帮助,一步步走到今天了。
两人分主宾落座之后,韩彦少不得询问谢之仪的病情:“谢师兄今日觉得如何?身体恢复得可还好?”
谢之仪闻言眼色一暗,再抬头时已是云淡风轻,客气地笑应道:“本就没什么大事,将养了这半个多月,早就恢复得差不多了。昨日我还跟国公爷提起,想要早些去鹞子岭看一看呢。毕竟,愚兄也有皇命在身嘛。
“不过,国公爷却说鹞子岭的一切事务都有祁尚书和韩师弟主持,进展顺利,让我只管留在营中安心养伤就好……”
语气虽然淡然寻常,但是韩彦却明明白白地感受到了谢之仪那份深掩于中的委屈和不满,心中不免感叹。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
谢之仪虽然出身贫寒,但是自入学启蒙起,便是一路受着师长的夸赞与提携成长的,如今更是荣任钦差大臣,肩负重要使命。
可是等到了辽东,他才现一切都跟他想像的都不一样——镇国公非但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欣赏他、提携他,反而处处质疑他,而他也没有能凭借自己的兵法谋略,智擒脱欢,立下惊世奇功,反而落得身心俱败。
这样的落差,肯定会对他造成不小的打击。
“国公爷也是为了谢师兄您的身体着想。”韩彦笑劝道,“再说了,您是钦差使臣,代表的是朝廷,如今又是为国事而受的伤,国公爷怎敢怠慢?谢师兄且放宽心,日后鹞子岭掘铁铸兵一事,还少不得要您主持呢!”
若是一切顺利,最迟腊月中旬,他就要启程返回京城了。再不回去,还不到孙长玉得闹成什么样子呢!
至于祁年,作为一部尚书,肯定也不能离开太久。
而镇国公要负责与瓦剌对战之事,当然更不能接手管理鹞子岭掘铁铸兵一事了。
剩下的,就只有身为户部侍郎精于计算并且颇有谋略的谢之仪了,不论从哪方面看,他都很适合接手之后的工作。
可惜谢之仪不知韩彦的打算,只以为韩彦这话是在安慰他,闻言苦笑一声,摆手道:“韩师弟就莫要再安慰我了。可怜愚兄苦读了二十多年的书,自以为兵法谋略都谙熟于心,对付一个惶惶如丧家之犬的脱欢并不算难……可惜……唉……自打盲目,与人无咎……”
韩彦对此事不好过多评价,只能劝慰谢之仪不要想太多,先安心养好身体。
两人说了会儿话,韩彦见谢之仪言语中多有保留而且颇多试探,不耐与之继续周旋下去,便以还有要事在身为由,起身告辞了。
谢之仪却连忙挽留道:“韩师弟且慢。”
“谢师兄还有何指教?”韩彦驻足笑问道。
“愚兄不才,这些日子养病在卧,闲来无事,便将鹞子岭掘铁铸兵一应事务的支出做了个预估。虽然未曾亲临现场,难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我既然受皇命参与此事,就决不可因为个人身体原因而携带。不管堪不堪用,还请韩师弟拿去,多少做个参考。”
谢之仪说着,便转身去书案前,将自己方才还在思量修改的估算簿子收拾好,交到韩彦手上。
韩彦连忙双手接过,当即满脸期待地翻阅起来。
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谢之仪做账的能力少有能与之比肩者,前世谢之仪还有个诨号,叫“钱袋子”,可见此人理财的能力。
果不其然,哪怕韩彦并不擅此道,但是匆匆一翻,也能看出其处处用心、多有精妙。
“谢师兄大才啊!”韩彦合上账目,毫不吝啬地夸赞道:“不愧是咱大周的‘钱袋子’!原本祁大人与我还在担心后续资费问题,看来,是我们多虑了。有谢师兄在,还能有什么资费问题?”
谢之仪见韩彦的夸赞丝毫都不作伪,长吐一口气的同时又不免感叹,如今这朝堂上像韩彦这般“纯粹”的人,还真是不多见了。
不得不说,正深陷低谷的谢之仪,被韩彦这番真诚的夸赞暖到了,感觉晦暗的人生像是有一道亮光蓦地投入,虽然不甚光大,但是已经足够他重新打起精神,坚定地走完剩下的路。
“不敢当。”谢之仪洒然而笑,复见当初的儒雅风流。
为了韩彦今日这份拉他出泥淖的恩德,他日在朝堂上对上时,他也会手下留情一二的。
第469章 旧情
眼见着归期越来越近,韩彦抽空回了一趟獾子寨,去拜望曾经救助过他和康平帝的寨民,也顺带看看故居,以及自己心血所在的“三味书屋”。(全本小说网,https://。)
韩勇等人因为在辽东军大营任职做向导,所以一早就得到了消息,回寨中准备去了。
张家三口如今在京城,韩彦回獾子寨,自然得由他们来招待了。
白明的意思是要大办一场欢迎宴会,如此才能表现他们对韩彦的感恩之情,也才能配得起韩彦如今辅政大臣的身份。
对于提拔长子白起担任长史一职,举荐幼子白亮入县儒学的韩彦,白明心中十分感激,要知道,这可是从根儿上改变了白家今后的命运。
由猎户一跃而入仕途,这祖坟冒青烟都不敢想的啊!
此番接待韩彦,他自然是想能有多排场就有多排场了。
寨中人多对于白明的意见纷纷赞同,甚至有人还说要在鸣锣台上张灯结彩,好好地布置一番,再让请戏班来唱台大戏呢。
如今獾子寨的青壮劳力,几乎都在辽东军中担着一定的职事,每月都有俸禄领,虽然不多,却也足以维持日常买盐买布之类的琐碎开销了。
更何况,到军中任职,可随时得到赫赫有名的大周战神镇国公的召见,这可是他们祖祖辈辈都没有获得过的荣耀!这比多少俸禄都值钱!
可是韩勇却并不认同,他想了想,笑道:“大家心里的感激之情,我都明白。我和大家伙儿一样,恨不能建座生祠世世代代供奉韩先生才好。”
儿子韩路生如今已经在辽东军大营中有了正经的差事,女婿王行又负责辽东与京城的通讯往来,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而孙子孙女如今也在三味书屋受学,不需要再像他们祖辈一样吃不识字的苦,从此改变命运……
这一切,都是韩彦给予他们的。
甚至上次因他提起鹞子岭的神迹传说一事,最终觉鹞子岭天降陨铁的存在,韩彦还特地上表为他表功,为他争取来了嘉奖与赏赐。
对于韩彦这个大恩人,韩彦当然是感激不尽。
不过,正因为是这样,他才觉得这份心意要表达到韩彦心坎儿上去。
“不过,韩先生的性子大家也都了解。他不是那种喜奢华的性子。”韩勇话锋一转,徐徐劝解道,“韩先生这回在百忙之中,特地抽空来獾子寨走一走,肯定是想看看旧日的居所,回忆旧事的。
“咱们要是搞得那么盛大,弄得獾子寨不像獾子寨了,只怕韩先生也不一定会开心。”
众人听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