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不和亲-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辄之赞许地说:“王爷思虑周全,可有何应对之法?”
“我想了几个办法,其中一个需得老师本家带头做个表率。”我说,“能走万里路来到京城的人,基本上都是健康健全的年轻人。蛇头一口气送这么多人口红利给京城,京城不好好利用一下也是辜负了蛇头的一番苦心。我想把流民分散到京城的寻常百姓家里,明天需要老师本家在京城的商铺配合我演一出戏。”
“甚好。”苏辄之说,“听王爷吩咐便是。”
“老师你真好!”我抱住苏辄之的手臂,要是我有一根尾巴的话,现在我的尾巴肯定摇得特别欢实!
=================
已经两天没有好好睡觉了,我现在走路就跟愤怒的小鸟一样,有一脚没一脚的往前颤抖。现在就连城外的难民都比我好一点,虽然他们刚刚经历了几万里路的长途跋涉,但是他们现在吃得饱睡得好,一个二个比我精神多了。
我躲着苏辄之悄悄往自己脸上浇几瓢冷水,再往肚子里猛灌一壶浓茶,吃上两块米糕,勉强能直立行走。
坐车到闹市街口,杨镡怕我下车时会摔到,他主动充当车夫扶我从车上跳下来。
“王爷。”我刚下车,一个年轻的声音在我身旁响起。
“步光!”我转头看见苏展同样困倦的面容。
以前我以为苏展是因为仰仗了他爹的名望,所以十六岁就被举荐进工部做主事。那天在军机阁见到苏展的时候我的这个想法开始有些动摇,毕竟皇帝还没昏庸到让一个游手好闲的官二代随便进军机阁。昨晚我终于见识到什么叫年轻有为,苏展虽然年轻,却颇有主见,脑子比他爹灵活百倍不止。我不得不承认苏远生了个好儿子。
或许是受子承父业的传统观念影响,大家都觉得将军的儿子也应该投身戎马生涯,因而朝臣们并不看好身体孱弱到不能从军的苏展。可是苏展固然身体不好,智商却是远远超过了同龄的孩子。虽说他能被举荐进工部确实是沾了他爹的光,但入仕以后的道路全是靠他自己打拼出来的。
亦或许是苏远对儿子太过于严苛,苏展的言行举止总是谦和内敛中带有一丝小心翼翼。苏展小声问我:“王爷,这展台可还行得通?”
我下车第一眼就看见苏展在菜市口搭建的展台,算不上华丽,但绝对够霸气。昨天我跟皇帝说我要在城里搭建一个展览台,让流民像走时装走秀一样依次往展览台上走几圈。皇帝也是学乖了,不敢信任苏家以外的人,大半夜的把苏展叫到宫里去。王爷不和亲
zj190128g
第119章 展台(一)
起初我心里揪着一把汗,虽说现在苏展身体状况比他小时候好很多,但是他除了个子长得高一点外,整个人柔弱到可以随时被风吹倒。全本小说网,HTTPS://。m;这种熬夜干体力活的事情我根本不敢叫苏展来。
苏展是苏远的独生子,别看苏远平时对苏展一副不闻不问的样子,万一苏展真要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苏远肯定是连皇帝都不会放过的。
苏展的悟『性』比他爹好了不知多少倍,我只是把我的想法大致说了一下,苏展就斩钉截铁地说:“明日正好是本月最大的一次赶集,臣以为今夜将菜市口的刑台换为展台最佳。”
我当时眼珠子都要跳出来了!那么晦气的一个地方,苏展也不想着城里人会不会嫌弃那里风水不好。每年在菜市口被杀头的人数少则几十多则几百,这么多孤魂野鬼聚集的地方,谁敢去那里做买卖?
苏展也不慌,他跟我解释说:“历朝历代选择在菜市口行刑,无非就是看重菜市口人数众多。一来可以用众人阳气压制阴魂戾气;二来在众目睽睽之下行刑更能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不用奔走相告,便已事半功倍。
“微臣以为选择菜市口最好不过,明日菜市口必定人山人海。平日里尚且未曾有人因避讳杀戮而故意避开刑台,明日一改刑台风貌,更不会有人在意刑台曾经是杀伐之地。”
昨晚我嘴上是同意了苏展的提议,可心里始终揪着,就怕苏展选的地方会遭人厌恶。
直到此时,我亲自站在苏展设计的展览台面前,我不得不佩服苏展遗传了他爹的大将之风,做事情拿得出英雄气魄。宽大霸道的展览台用圆木和木板搭建而成,上面铺上一层鲜艳的红地毯,四周锦旗飞扬。
设计简单大方,虽然没有皇宫那般宏伟精致,但区区几根木材的的确确已将皇家的威严与隆重体现得淋漓尽致。若非我提前知道这里以前是个杀人砍头的地方,乍一看我还以为是哪家王侯将相正在这里支擂台比武招亲呢。
“甚好!甚好!”我发自内心地赞许道。
再是如苏展这般谦恭内敛的人,对于自己的杰作他依然将自信写在脸上。
展览台周围早就围满了人,正如苏展预料的那样,看到豪华的展览台以后,众人早就忘了之前这里是杀人砍头的地方。
我跟着苏展绕到后台去,那里已经站了二百多人。一半是维持秩序的官兵,还有一半是盥洗干净的流民。前日见到流民的时候他们还是一副花子邋遢饥寒交迫的模样,今天看到他们干净整洁的样子,我一时有些不敢相信这些精神饱满的人就是逃难到京城来的流民。
流民们各个两眼放光,他们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现在一下子可以有机会到京城做工,这简直就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在他们看来,能得到今日的结果,万里长征中付出的所有牺牲是值得的。
我知道流民心里在想什么,我严肃认真地说:“本王再强调一遍,你们只能暂时在京城做工。每日酉时三刻,所有人必须回到城门外报道,否则军法处置!”
“是是是!”一群流民赶紧答应,点头哈腰也掩饰不住他们笑得合不拢嘴了的样子。
我朝苏展点头示意,苏展便提个铜锣走到展览台上。
伴随着“哐!”的一声铜锣清响,苏展对台下好奇的人群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年初天灾,甘肃地震,饿殍遍野,饥民四起。今有四万余甘肃流民入京,幸得皇恩浩『荡』,布施米粮。今危难之时,京城百姓理应体恤朝廷,施以援手!”
“咣!”苏展又敲一声铜锣,转身指着几个量米的器具说:“今日众人,凡一次捐白米一升者,可从流民中选一人带回去做短工十日。凡一次捐白米一斗者,可选流民十二人做短工十日。凡一次捐白米一石者,可选流民一百五十人做短工十日。
“凡雇佣流民做工者,只需在雇佣期间为流民提供午膳一份,不必另付工钱。流民每日卯时三刻入城做工,每日酉时三刻出城回营。雇主不得让流民留宿过夜,违令者军法处置!”
“咣!”台下众人还没听明白苏展究竟在说什么的时候,苏展又敲一声铜锣,继而转身朝后台招了招手。
很快,一个官兵带着十个精神抖擞的汉子走上台来。显然,看这些人穿得干净整齐,台下围观的群众也没有认出来这十个汉子就是来自于城外衣衫褴褛的流民。
苏展用棒槌指着身后的十个汉子说:“这十人乃是十三王殿下亲自从流民中选出的壮劳力,诸位可有哪家愿意用白米换他们回去做短工?”
“什么?!!!”台下应声爆发出一阵嘈杂,围观群众各个指着台上的十个汉子交流起来。
“这几个人怎么可能是流民?!”台下的人开始质疑,“昨天我出城的时候见过那些个流民,各个就跟丢了魂一样,饿得路都走不动。这几个人明明有得是力气!”
“咣!”苏展敲一声响锣,及时把台下的议论声压了下去。苏展重复刚才的话:“这十人乃是十三王殿下亲自从流民中选出的壮劳力,诸位可有哪家愿意用白米换他们回去做短工?”
这回台下议论的声音小了一些,不过大家都在看热闹,没人主动站出来捐白米。
过了片刻,一个商人模样的男人挤到台下大声说:“我的商船明日抵京,需雇人卸货。这几人可干得动重活?!”
我躲在后台,看目前事情发展还在我的计划之中。台下的商人是昨天苏辄之临时找来的苏家一个伙计,而台上也站着一个我从苏远的铡刀下救下来的闹事流民。昨夜我专门给几个带头闹事的流民做了培训,让他们配合苏家的伙计演戏。
“我最会干重活!”台上一个汉子赶紧『毛』遂自荐。
台下的商人仔细看看台上的汉子,颇为满意地点点头。但商人很快又面『露』难『色』道:“我家白米有得是,可你这人数太少,不够用!”王爷不和亲
zj190128g
第120章 展台(二)
台下的商人仔细看看台上的汉子,颇为满意地点点头。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但商人很快又面『露』难『色』道:“我家白米有得是,可你这人数太少,不够用!”
苏展对商人说:“城东城西各有流民两万余人,怎会不够你用!”
苏展朝后台一招手,又有二十个汉子被带上台来。苏展转头问商人:“这些个人可够你用?”
“够够够!”商人顿时两眼放光,他激动地说:“我这便回家取米来,官爷且帮我留住这些人!”
“咣!”苏展敲一声铜锣说:“这三十人已被预订,暂且下去等雇主取米来。”
三十个汉子从另一边下台后,苏展又招了十个汉子上台来。
有了刚才那商人的带头,台上的议论声又大了起来,不过还是没有人再次上前捐米换人。
过了一会儿,一个『妇』女挤到台前问:“这位官爷,做工的流民可有女人?我家婆婆卧病在床,无人照料。我和我家男人每日都要出门做工,我想雇个女人回去照顾我家婆婆。”
“咣!”苏展用力敲一声响锣说:“女人自然是有的!”
苏展朝后台一挥手,十个略带腼腆的女人跟着一个官兵走上台来。
见台上还有女人,这回台下再次爆发出一阵喧哗!京城里的人大多比其他地方的人富足一些,但并非每一家都雇得起丫鬟使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雇佣丫鬟的花费太高了。
达官贵人家里雇佣丫鬟,每人每月需得给月历白银一两不说,平日里的吃穿用度,衣食住行全都还要再破费雇主一大笔开销。穷人家全家人一月也赚不到一两银子,根本请不起丫鬟伺候。
若是能从流民中雇佣一个丫鬟回家,每十日向朝廷捐出一升百米,正好相当于一个人十日的口粮。再每日给丫鬟提供一顿午餐,这么低廉的成本就能雇佣一个丫鬟,基本是等同于只要从家里盈一口饭出来便可顾得起一个丫鬟。
“你们谁伺候过婆婆?”台下女人对着台上问。
一个三十出头的女人站出来说:“我最会伺候婆婆,我家婆婆一路跟我们逃到京城来。”
台下传来一阵赞叹之声,这么艰难的逃生路,这女人必然是用心照顾才让她家婆婆保住『性』命。
台下的女人表情舒缓不少,客客气气地对苏展说:“官爷,我这就回家取米去,官爷可要帮我留着这女人!”
“咣!”苏展敲一声铜锣说:“这女人已被预订,台下可还有人愿捐米换短工?”
台下已经开始有人跃跃欲试,但依然没有人大胆出来继续领走流民。
这时一个年轻女人挤到台下说:“官爷,奴家最会织布,可惜家里米粮不够。可否用白布换个女人?”
“咣!”苏展手中锣响,他跟着说:“凡是捐出布匹、铜钱、银两、香油等物资钱财,只要价格与白米等同,皆可带走流民做短工!”
这回台下彻底沸腾了,毕竟有些家里大米并不算多,不过拿些别的东西出来还是可以的。
台下年轻女人问台上:“你们可有人会浣沙?”
有两个同样年轻的女人害羞地指了指自己。
台下女人赶紧对苏展说:“大人且帮奴家留住这两人,奴家这便回家取布来!”
年轻女人刚走,一个年纪稍大的男人马上挤上前说:“官爷,我是布鞋店的掌柜,我家商铺愿捐出布鞋五百双!”
“咣!”苏展敲锣说:“鞋店现在便可与书记官核对布鞋价格!”
那布鞋店的掌柜高高兴兴绕到后台,找书记官核对价格去了。
此时,展览台下聚集的人数比一开始那会儿多了三倍不止,后面来的人都好奇地问前面的人这里在做什么。
“咣咣咣咣咣!”苏展猛敲一阵铜锣,然后把用白米换流民做工的告示又说了一遍。苏展指着离展览台十丈远的一个大红榜说:“朝廷告示已粘贴在红榜之上,识字的可念与其他人听!”
离红榜最近的人立刻围着红榜聚了好几圈,红榜上写的内容跟苏展说得一样。不少人站在红榜前品头论足,皆是赞许朝廷此举甚好,给京城百姓提供了不少廉价劳动力。
今天只来了一百多个流民,还没等吃瓜群众决定到底要不要捐点东西换个短工回家,所有流民都被苏辄之安排的各大商号订走了。
“咣!”苏展最后敲一次铜锣,“今日流民已订完,从明日起,每日辰时三刻朝廷都会在此展示流民。如有短工需要者,可前来捐款捐物!”
苏展毫不拖沓,带着一群官兵迅速从菜市口撤走。展览台上一空,不少吃瓜群众突然有些后悔刚才没能捐个短工回家去干活。尤其是那些手艺人,若是能捐个短工回去,绝对是包赚不赔的买***请学徒工还要划算好几倍。
==============
早朝刚刚结束,我和苏展已经在军机阁里等了有一炷香的时间。
苏远比皇帝先到军机阁,跟苏远相比,我和苏展只能用“萎靡不振”四个字形容。
“苏将军。”我和苏展同时向苏远问好。
每次听苏展把他爹僵硬地称呼为将军,我的胃里都像是隔了一块石头一样。明明是父子,见面的气氛比陌生人还要尴尬。
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