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略 >

第182部分

大明略-第182部分

小说: 大明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疆地势广阔,气候复杂,但兵强马壮、易守难攻,游牧一方,据点不定,极为难灭。

    相比而言,倭寇虽无如此大的地盘,据点更不是固定不变,但他们往往从海岸登陆,海岸线一带太过复杂,不可能处处设防。

    而就目前的兵力及实力来说,也不能处处设防。

    好在南狼北虎本属两支毫不相干的力量,也不至于朝廷有首尾难股的窘境,否则二者合力而为,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抗倭一事,朝廷早有部署,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几乎熟悉倭贼的每个习性,属下的军士也对此并不陌生。

    可谓知己知彼,才有了多次胜利的结果。

    但北方的局势远远要比南边沿海一带更为复杂,朝廷派出的将领,也往往会出现倒戈、叛乱,被重金所收买,或者变节。

    即便能坚守者,良将更是沙里淘金,少之又少。

    朱厚熜此次派宗武前去北疆,用意极为深远。

    当初在抗倭之时,宗武曾力战倭贼,而在北征之时,他有两次带兵突袭敌军,也算是老对手了。

    以宗武目前的年纪和从军的资历来看,还做不到独当一面的武官。

    就像现在的千户一职,也是屡屡创造了奇迹:恩赐一个武举的出身,数年间,从士卒升为总旗,再升为百户,直至现在的正千户。

    千户一职,本为五品,但品阶与职务并非完全等同,更非必须要对等。

    从上次在白羊口突袭鞑靼军后,宗武这个千户,目前的品佚是………………从四品。

    这又是创了一个奇迹。

    当然,飞速提升的背后,自然是为他日的重用。

    而当初恩赐他一个武举的出身,正是为日后再委以重任扫清障碍。

    众所周知,军户如农户,是要继承的,老子当兵,儿子自然也要做行伍之人,这仅仅是身份上的承接。

    军中之职,也是如此,大多是世袭的,若想跨过这道门槛,一个武举出身是必不可少的。

    如此甚远部署,林宗武自然不会不懂。

    在凌云山时,凌云子曾多次说过:万事先谋而后动,至少不谋而不动。

    否则,动了还反倒坏事。

    天子与臣子,自古有别,即便是心中所想,但也不能说明。

    在这一点上,宗武显然比师弟仲逸差了些火候,但也不至于流露出来。

    鉴于此,能做的,就是办好朝廷交代的每一个差事,其余的不必多言。

    多说无益。

    此次受命刺探北漠鞑靼军情以来,宗武显然下了一番功夫。

    “至于这兵器锻造之术,还要请兵部与五军都督府的各位大人定夺,微臣也不懂这些”。

    宗似乎对另外一件事更感兴趣。

    对此,他早就动了心思。

    “微臣不才,愿秘密训练千户所属下,专攻鞑靼马阵。只是此举耗时长久,需要反复演练,同时千户所所需要的斩马刀、铁索等,还请圣上恩准”。

    不用说,宗武自告奋勇接过这个差事,他首先是要兵器、马匹了。

    “这个不难,你说的那些东西,朕会命兵部安排,你们尽管去做便是,一定不要让朕失望。到时,朕要亲自检阅,要实战”。

    朱厚熜几乎足不出宫,但他心里再清楚不过:“真正的精兵强将是打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

    “遵旨”。

    宗武立刻上前拜道:“启禀圣上,微臣还有一事相求”。

    嗯,他得到的是朱厚熜重重的一个点头。

    “此事事关重大,若是大战旗鼓的进行,恐怕还未练出来,就被传的天花乱坠,那样的话,弟兄们就无心操练了”。

    宗武犹豫片刻,终于说出了重点:“微臣斗胆,想请圣上恩准:给我们千户所一个秘密练兵之地,而且我们要的兵器、装备,还有战术、战略都要保密”。

    末了,他补充道:“除了隐秘外,这个地方还有宽阔,必须要让战马放开了跑”。

    这个问题倒是难住了朱厚熜,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但要瞒过这么多人,让一个千户所所有的人马在别人毫无察觉的情形下秘密操练。

    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至少,在京城不会有这样一个地方。

    京城一带也不行,京畿重地,巡防自然要比其他州县更严密。

    莫说别的,仅是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这一关就过不了。

    “说吧,离京城这么些日子了,一路之上,恐怕你早就琢磨好了吧?”。

    朱厚熜见宗武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自然能猜出一二。

    “圣明最不过万岁,微臣是想过此事,但具体方位还未找见,不过最好是荒漠一带,那里人迹罕至,自然不会被外人察觉,连个种庄稼的都没有”。

    宗武禀道:“而且,荒漠一带地势宽阔平坦,同时又与鞑靼所在的北漠地形相似,若朝廷他日再次北征,倒更接近真正的作战手法”。

    对于具体方位,宗武确实想好了,但他要将这个选择权给最后的朱厚熜,如此才能显出万岁的圣明。

    伴君如伴虎,一言不慎就会热来大祸。

    文武百官,谁也不会例外。

    不用说,经宗武这么一说,朱厚熜自然知道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当然,剩下的事儿,恐怕就是锦衣卫的秘密差事了。

    再某种意义上说,完全让锦衣卫不知道的事情,是极为罕见的。

    不过,即便他们知道了,也不用畏惧:他们不会外传,因为这本就是他们的一项任务

    同时,锦衣卫知道了,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圣上知道了。

    “五日之内,朕一定给你找个地方,你们到位后,所用的兵器、装备很快就会到来”。

    朱厚熜聪明起来,简直是令人汗颜:帝王之术,外加高瞻远瞩,简直是如虎添翼。

    不,人家不用添翅膀,真龙天子嘛。

    “遵旨,微臣即可着手准备”。

    宗武上前拜道。

    正欲出门,宗武却似乎想起一件事儿来。

    只顾着说鞑靼军的事,差点忘了大事。

    “你怎么又回来了?还怕朕反悔吗?”。

    朱厚熜打了个哈欠,似乎有些疲惫,见宗武还未出门,又转身过来,倒也没有责怪。

    “启禀圣上,微臣还有一件事要禀报,事关上次鞑靼直逼京城一事,请圣上恩准”。

    宛平的县衙,石成与刑部戴侍郎对峙良久,双方僵持不下:刑部要将人带走,而锦衣卫强硬不允,最后只得向朝廷请旨。

    一等,就是一天。

    一天之后,朝廷终于来了旨意。

    不过,这道旨意却是:剥夺仲逸一切差事,押入大牢。

    圣旨,也真是没谁了。

    锦衣卫再威武,皇帝的旨意却是不敢违背的。

    这次,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石成也无能为力了。

    “石大人,戴某重申一遍:刑部真的不是针对锦衣卫,还请千户大人千万不要怪罪”。

    尽管有了旨意,但这位正三品的戴侍郎,还是不敢轻易惹锦衣卫的人。

    这绝不是客套。

    表面看,这次似乎是锦衣卫占了下风,但戴侍郎丝毫不敢沾沾自喜。

    得罪了锦衣卫,尤其是像石成这个北镇府司的千户,一旦他们发起狠来:你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既然有朝廷旨意,戴侍郎遵旨便是”。

    都在朝中做事,石成明白:这位刑部的戴侍郎已经给足了他面子,包括当初对峙时,他丝毫不敢有半点言语冒犯。

    为了差事,场面上的事儿,还是要圆的。

    “不过,旨意说是将仲大人押入大牢,你们可不得动用私刑啊”。

    石成补充道:‘否则,谁要是不服,我们锦衣卫的兄弟,必定会过来‘问候’他’。

    “那是,那是,仲大人身系钦差,我们自不敢怠慢,一切听候朝廷的旨意,按朝廷规矩来办”。

    戴侍郎果真说话算话:既未将仲逸押于囚车,更无脚镣、枷锁,还特意安排了一两马车。

    是的,一辆篷布的马车。

    “仲大人,委屈了,你们二人就在这马车中将就一下吧,反正也没多少路”。

    戴侍郎急忙向石成说道:“石大人,你看?这样行吗?”。

    石成并未理会,而是吩咐闲杂人等暂时退去,他有话要对仲逸说。

    “仲大人,此事颇有蹊跷,定是有人要加害于你,以圣上的精明睿智,也是为了保护你,才这么做的。因为毕竟此时,情况不甚明了”。

    石成刻意叮嘱道:“你放心,刑部,也有我们的人,我会吩咐他们照顾你”。

    只言片语,但仲逸对石成的举动颇为感动:自己落难之际,他都能如此慷慨相助,足见…………………仗义。

    “石大哥,时间紧迫,长话短说”。

    仲逸知道,有比自己的安危更为重要的事:“昨晚,你被人叫去,那么晚才回来,我又被人下药,他们似乎有意支开我们”。

    昨晚只是怀疑,不过此刻已可以确定:有人要加害仲逸,但他们又不想得罪锦衣卫。

    身为北镇抚司的千户………………石成。

    因此,那弄出了个重复别人语言的‘傻子’,还有更不靠谱的‘疯子’。

    “我觉得,此事与核查朝廷大军与鞑靼战事有关”。

    “我们已将仇四、马小武等人关押,通过这些人证:仇鸾向鞑靼俺答贿送财物、向严士蕃走门路、掠夺百姓财物、报送假捷报,基本可以确定”。

    仲逸最后以钦差的身份向石成交代:“你务必要保护这批证人的安全,同时,可向当地的百姓核实掠夺财物一事,军中证人也可多找一些”。

    宗武想到这个场面吗?

 第304章 此人不善

    “师妹,如此看来,我要尽快回趟凌云山”。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师兄妹终于见面,仲姝将仲逸押入大牢之事,原原本本向师兄宗武陈述一遍。

    自知此事非同小可,宗武终于下定主意。

    “我此次回凌云山,除师弟之事与北漠所见所闻外,还要向他老人家打听一件事”。

    说起吴风,宗武立刻来了兴致:“师妹,你可曾知晓?师父所著兵书一事,为何一直没有完成?”。

    “此事说来话长,一时半会儿,我也说不清”。

    仲姝早为此事做了准备:这几年来,她与仲逸已搜集到多部谋略之书,她已一一详著,就等师父明示了。

    “你说巧不巧?就是上次北征时我们遇到的那个老头,他在无名山多年,也说是要著书一部,不过他要与另外一人合著,根据个人所学,取长补短而已”。

    宗武继续道:“而他所说的另外那个人,当年做过谋士,而且后来神秘退隐或云游四海,总之,没了音讯。

    吴风只得在北漠一带深入浅出,经常打听军中战况,尤其是主要将领及佐员,这样的经历……”。

    末了,他笑道:“而且,这个人从不许别人说起自己的过去,就连我与吴风大师这样的交情,他连名字都未告知于我”。

    嗯……

    “以师兄之见,吴风的要找的那个人,就是师父?”。

    仲姝自然能听的出师兄的话外之音:这样的经历,这样的脾气秉性,这样的风格,能同时具备的,又有几人?

    “师妹,连你都这样说,那必是师父无疑,我即可回凌云山,若师父与吴风二人可合力著书,以他们二人的交情,让他传授瞬间移位之术,自然不会被拒绝的”。

    说起回凌云山,宗武简直欣喜不已:“正好,许久未见师父与卫叔叔,还有穆大娘他们”。

    如此一说,仲姝也有归去的想法。

    但这次,怕是不能与师兄同行了。

    “师弟还在牢中,一旦突发变故,无可靠之人在身边,我还是不放心”。

    仲姝早已盘算过:“等师弟的事儿解决后,我们再一起回凌云山看师父他们,如何?”。

    若论起仲逸身边的人,刑部的五品郎中樊文予自不用说,司狱袁大头算一个,就连堂堂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千户石成,也是全力相助。

    即便如此,宗武与仲姝二人,至少也要留一人在京城。

    非樊文予等信不过,他们各自都有官差,能帮仲逸的范围有限,更何况,此事背后是朝廷。

    而朝廷之后,便是天子了。

    无论文谋武功,樊文予、袁大头,甚至连石成等,恐怕都不是仲姝的对手。

    话又说回来了,其他人也许能全力以赴,但是有底细的:乌纱是一层,性命是最后一层。

    能舍命相救,还是凌云山的师兄妹。

    “此去凌云山,正是为师弟的事儿请示师父,此外,还有吴风合著兵书一事,须要师父定夺”。

    宗武向仲姝叮嘱道:“我在千户所挑几个可靠的兄弟,他们都是跟着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但凡有所差遣,你尽管吩咐他们去做”。

    看样子,宗武迫不及待。

    “军务繁重,朝廷会同意你回凌云山吗?这来回需要不少时间”。

    仲姝心里再明白不过:以师兄与师弟目前的职务,他们自然无法说出凌云山的经历,更不能说出亦师亦父的………………凌云子。

    否则,这个话题一番扯开,便会牵出诸多当年之事,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师兄做事易冲动,尤其眼下师弟入狱,北行之时又遇到吴风这样一个神秘的人物。

    两件事凑到一块,就是师兄不顾一切要回凌云山的理由。

    仲姝所虑之处在于:一旦他太过着急,误了军务差事,既会受到处罚,更会被别人察觉。

    一旦有人察觉异样,难免会牵扯出凌云山。

    师父早就叮嘱过:不得向任何人提起凌云山,更不得向外人说起凌云子。

    “师妹无须担心,我刚刚从北漠回来,一路劳顿,也该让歇息几天了吧?”。

    宗武用略带神秘的口气说道:“师兄我受了密旨,要做一件大事,不过在这之前,给我点空闲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保证无人过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