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略 >

第195部分

大明略-第195部分

小说: 大明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了,他补充道:“也没什么,除非特别召唤,偶尔去去就行。能借机会与王府拉近关系,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默大哥,我有些不舒服,咱们还是说点轻松的吧”。

    仲逸苦笑道:“朝廷让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做的就是这个差事”。

    他知道程默接下来要说的:一旦日后朱厚熜驾崩,能承继大统的,无非就是这些王爷们,这便是最大的资本。

    莫说程默,这个道理,寻常百姓都能想明白。

    此事太大,仲逸不想继续下去:在翰林院,人多嘴杂

    这样的话题,还是少说为好。

    “默大哥,说说你老家的事儿,儿时趣事,或者趣闻轶事”。

    仲逸再次说道:“权当打发时间,若能将我逗乐,赏你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

    程默缓缓竖起两根指头:“仲翰林,说话算话?”。

    仲逸拍拍胸脯:我仲某人何时对兄弟,言而无信了?

    说着,仲逸取出二两银子放到桌上:当场兑现。

    程默立刻上前,屋内气氛顿时轻松许多。

    “儿时之事,大多都记不太清,这搞笑嘛,我不善长”。

    思忖半天,程默终于开口:“就讲个趣闻轶事吧,这是多年前,我在桥头下,听一个说书人说的”。

    他笑道:‘我这辈子,就指望这一个故事了’。

    经仅此一说,仲逸更来了兴致,他也很爽快:“只要有趣、新奇,即便笑不出声来,二两银子也兑现”。

    程默随意望望窗外,为仲逸倒了一杯白水,而后缓缓后退几步。

    “仲翰林大人,你且听好了”。

    “话说,在一个偏远的县城,来了一个其貌不扬的知县,此人相貌平平,但断案如神,他上任不到三月,就处理不少案子,同时,将上任积压下来旧案,也都了结”。

    嗯,程默继续道:“县城外后山有一片密林,山腰处却是非常大的一块空地,城中不少富商便选择此处为坟地。日子久了,这里的墓穴就多了起来。

    待这位知县上任时,后山早已一片墓地。不少有钱人家对祖坟几番重修。据说移棺时,埋进不少值钱的东西:金银首饰,玉器,还有那些珠子、镯子之类”。

    哦?仲逸饶有兴致道:“接下来呢,发生什么?有盗墓贼吗?”。

    “是,人人都能看的出来”。

    程默已进入状态,不时配合肢体语言,俨然一个桥头下说书人。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还真有人惦记上这埋在地下的财物。当时恰逢夏日一场暴雨,不少人家要翻修祖坟,这下可热闹了。

    数日以来,连连发生盗墓之事,不过在这之前,这种案子一般都不了了之,县城中大多人都惧怕鬼神,也无人敢在晚上盯着,县衙差役都是次日才到现场,贼早就跑了”。

    仲逸趁机插话道:“那位新来的知县呢,他不是断案如神吗?”。

    “谁说不是呢?”,程默继续神采飞扬道:“这位新来的知县,当时夸下海口:十日之内,定将盗墓贼擒住”。

    “这日午后,那个知县命人敲锣打鼓,将城中人聚在县衙门口,他上前大声说道:县城周围数十里并无村庄,更远一点的村庄中若有人外出而夜不归,村中里长与村民定能有所察觉,作案的可能性不大。附近一带没有河流水源,全是山地,也没有山匪出没。

    盗墓贼,就在城中。

    那知县说,经明察暗访:喜好夜间活动之人、古玩玉器店等一番盘查,他已将十个可疑之人押入县衙。真凶就在其中,但还有数人未被擒到,审完这十个人后,必定有人招供,倒是再一一缉拿。

    之后,城门口被封:只许进,不许出。

    大家拭目以待,只要那十个人中,有一人招供,而后再一一将真凶擒住”。

    “快说啊,后来呢,怎么样了?”。

    仲逸见程默停了下来,急忙催促起来。

    此刻,他已完全是一个听书之人了。

    “仲翰林,那二两银子,还算数不?”。

    话说一半,程默这是要挨揍的节奏。

    “算算算,现在一两银子已是你的,讲完之后,立刻全部兑现”。

    程默再次进入状态:“后来,城中立刻传出恐怖的说法:那十人被分别关押起来,若谁房中突然自燃,不管一团火苗还是熊熊大火,都是墓中鬼魂的昭示,此人就是凶手。

    知县大人又说了:一旦这十人中,有人屋中起火,便将他带到后山做十日的守墓人,之后再斩首示众。

    当然,若能检举他人,可从轻发落。

    过了两日,县衙传出消息:那十人中,果真有人屋中燃起火苗,那火苗异常奇特:蓝中带紫,其形如同一个骷髅,又似一团散发,却又无脸形。

    更令人奇怪是,到了深夜,城中有户人家发现类似火苗,城中人人自危,大家都说:这家人正是被关在县衙中那十个人中,有人招供出来的。

    看来,鬼火果真灵验”

    这日午夜,城西一户人家,竟突然死了人——被吓死的,他的生前好友,也无一人来探望。

    三日之后,那知县便将案子破了,盗墓贼全部抓获”。

    末了,程默又卖起关子:“仲翰林,你若能讲出其中缘故,那二两银子我不要了。晚上,我请你喝酒”。

    有意思,这个提议,比讲故事更有意思。

    “看来,今晚有酒喝了”。

    仲逸笑道:“其实,那十个人中,根本没有盗墓贼,他们房中也没有那诡异的火苗。自然,他们也不会被带到后山,也不会被开刀问斩”。

    “是吗?那真正的盗墓贼是谁?是城中那家,也出现火苗的人家吗?”,程默急忙问道。

    “非也”,仲逸连连摇头:“盗墓贼,就是城西那家被吓死之人,他的好友中也有。顺着这个线索,不难查出其余盗墓贼”。

    程默诧道:“你是怎么想到的?”。

    仲逸依旧微微一笑:“你说呢,这是你讲的故事啊”。

    哎……

    程默再次摇摇头,恍然大悟:“连那个知县都能断此案,仲大人岂能看不出来?你办的案子,比这复杂多了”。

    看来,这二两银子是拿不到了,还得搭上一顿酒钱。

    不过,程默一点也不后悔,总算当面领教了………………高手。

    “起初,那个说书人,说过一句话:做贼心虚之人,心中有鬼,那个鬼……………可将自己吓死。”

    程默随意叹道:“现在看来:这句话是对的。否则,仲大人怎么能猜出结果呢”。

    “给,这二两银子,归你了,不过,你欠我一顿酒,那天心情好了,找你兑现”。

    仲逸望望窗外,差不多该回府了。

    程默:仲翰林,这二两银子我不要,你给我讲个趣闻轶事呗。

    …………

    “呵呵,想不到,你堂堂翰林院侍读,一天就听些说书人之事”。

    回到仲府,仲逸便将程默方才所讲之事,向师姐仲姝复述一遍。

    毫无意外,仲姝也能猜出结果。

    不过,她似乎比仲逸,更像个旁观者。

    “若将这个故事,讲给一个心虚之人听呢?”。

    还是程默那句话:做贼心虚之人,心中有鬼。那个鬼,可将自己吓死。

 第324章 鬼火(下)

    京城,晚饭前夕。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僻静小巷、简易院落,客堂、主屋、侧屋……

    小是小了点,不过还算齐全、干净、安静。

    对普通百姓而言,在京城能有这样一处宅院,恐怕睡着都能笑醒。

    不过,此处,既非仇府,更不是将军府。

    仇鸾,这位昔日的太子太保、平虏大将军,此刻,就住在这里。

    所谓富贵易享、贫贱难熬。

    自从被革职以后,仇鸾整日不思饮食、郁郁寡欢,除上茅房,他几乎连路都懒得走。

    为何?身上没劲儿,脸上无光。

    树倒猢狲散,之前跟随仇鸾的那些人早已不知踪影,此刻能留在他身边的,也就是从老家带来的两个仆人,还沾亲带故的。

    毕竟,血浓于水。

    只是不知,这种关系,还能‘浓’多久?

    “老爷,晚饭吃什么?”。

    仆人要开始准备晚饭了。

    “拿上银子,上街去,你们想吃什么,自己去酒楼”。

    仇鸾有气无力的一句:“去吧,回来时,给我打一壶酒”。

    “好吧”。

    两仆人应了一声,缓缓出了大门。

    小院中,仇鸾斜躺在一张木椅之上,呆呆的望着西边的残阳。

    “仇大人,好兴致啊”。

    未听到开门声,一个声音却突然飘来,打破了安静。

    急忙扭过头来,他细细打量着眼前之人。

    “哐当”一声,手中的小茶壶掉在地上。

    仇鸾脸色骤变,缓缓起身的同时,腿脚不由的微微一颤。

    曾经的大将军,却贪生怕死、畏敌如虎,这便是他本来的面目。

    “是你,果真是你”。

    仇鸾缓缓举起手指:“当初的钦差副使,如今的翰林院侍读……………仲逸,仲大人?”。

    仲逸随意找了张木椅,用力抖抖上面的尘土:“怎么?当初,你叫管家仇四拿万两银票,挡我与石大人的道。见了面,自己倒不敢认了?”。

    猛地一怔,仇鸾一下子瘫坐在地。

    他心中再明白不过:他做的那些事儿,仲逸去过大同后,掌握的一清二楚。

    前几日,朝中突然有人弹劾他,想必也是出自这位仲大人吧?

    “哎……”。

    仇鸾一声长叹,心中满是懊悔与惧怕:都怪当初,小看了这年轻的小翰林。况且,当时有锦衣卫的千户石成在,也无法动手。

    原本以为,将仲逸打入大牢后,此事就此了结,没想到:他今日还是来了。

    “仲大人,你我往日有仇?”。

    “没有”。

    “近日有冤?”。

    “亦没有”。

    仇鸾一脸惶恐:“那你,为何抓住我不放、往死里逼?”。

    见对方依旧不言语,仇鸾继续道:“我这里还有些银子,要多少?你说个数儿?”。

    看来,他还是没有明白。

    与这种人对话,是辩不出来了。

    不过,仲逸选择此时来见他,自不是为讲道理而来。

    “你可这‘廉耻’二字是怎么写?”。

    仲逸正色道:“向严士蕃贿送财物,谋大同总兵一职;向鞑靼军贿送财物,免攻大同;掠抢我大明百姓财物;将败报变为捷报。条条都是死罪”。

    仇鸾正欲张嘴,却被一双冷冷目光压下,他动动嘴,再次耷拉着脑袋。

    “革职,你不会真以为,就没事了吧?”。

    仲逸望着天际残阳,突然转身喝道:“要取你的性命,易如反掌”。

    “不,你凭什么杀我?圣上都要留我一条性命,你杀不了我”。

    仇鸾一脸崩溃,也顾不了那么多:“朝廷自有法度,没有三法司会审,没有圣上旨意,你……,休想……”。

    “够了”,仲逸反问道:“现在想起朝廷法度了?你贪生怕死、却掠夺民财,致使多少将士枉送性命?多少百姓惨遭蹂躏?那个时候,朝廷的法度那去了?”。

    若圣上真的想放过你,你现在会坐到这里吗?

    “有人给我讲一个盗墓贼的故事,现在我分享给你”。

    望着地上那堆软骨,仲逸如同一个说书人,娓娓道来。

    “在一个僻静小县城,来了一个新知县……后来有了盗墓贼……凶手就在这十人当中……有人屋中自燃……火苗蓝中带紫,其形似骷髅,又似无脸散发厉鬼……”

    仲逸刻意未将后半部分讲出,到此为止。

    “鬼火?你是说鬼火?”。

    仇鸾战战兢兢,言语慌乱:“可是,这与我有什么关系?”。

    残阳渐褪,天边一片红霞,小院如笼罩在一圈暗红之中。

    再细细看看,其形:果真如同一个火苗。

    不,是一片硕大的火海。

    做贼心虚之人,心中有鬼,这个鬼,可将自己吓死。

    见仇鸾不由四下张望起来,仲逸缓缓向前道:“你说,这个小院里,会不会突然自燃起来?那诡异的火苗……”。

    仇鸾一阵哆嗦:‘不会,这里不会有鬼火,我,我没有盗墓’。

    夜幕终于降临,家家户户陆续点上油灯,晚饭也要开始了。

    “你没有盗墓,但多少人因你而入土?”。

    仲逸起身而立,一反常态:“相信,用不了多久,锦衣卫的人会来查你阴谋不轨之事,三法司的人也会核实你贪墨之事,圣上也会维护朝廷法度,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末了,他意味深长道:‘当然,还有被你冤死的人:每个人,都会送你一团诡异的………………火苗’。

    “仲大人,你别说了,求你别说了”。

    仇鸾苦苦哀求:“帮我屋里点上灯,就是常用的那种灯,我不想死,不想死”。

    “不想死?”。

    仲逸嘴角微微一扬:“不想死,就再想想,你是如何向严士蕃贿送财物的?你与严氏还有什么勾当?”。

    “慢慢想去吧,若是你能将严氏的罪证指出来,让那些火苗去找他们,哼……”。

    不知何时,大门再次被闭上,仲逸也早已离去。

    小院依旧那般安静,仇鸾却六神无主、似有恍惚。

    不过,此刻,他脑海中一直在徘徊几个字:鬼火、不想死、严氏父子。

    ………………

    回到仲府,仲逸连水都顾不得喝一口。

    更衣、洗漱,洗的那叫一个舒服。

    鬼火自然不会有。

    不过,祛祛晦气,倒是真的。

    “想不到,咱们堂堂的翰林院六品侍读,竟如此胆小?”。

    仲姝已备好饭菜,见仲逸洗的白白净净,不由会心一笑。

    “师姐,不说这事,若不出意外,不久会传出这样一条消息来:仇鸾,忧惧而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