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略-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户部尚书总归是最委屈的:要开战,无论兵马粮草、兵器战甲都得要银子,且绝不是一笔小数目、若不站,还要备战,而备战要修筑公事、打造军备……
哎,不说了,还得要银子。
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不同,年老的户部尚书左右为难,但也只得硬着头皮上:“外敌来侵,自要抵御,只是国库如今能拿出来的银子只有……”。
“够了”,嘉靖帝龙颜大怒:“主战的,连人家的底细都摸不清,如何做到知己知彼?主和的,天天从长计议,要‘长’到何时?等朕死了吗?还有户部,国库连备战的银子都没有,那这国也不保了”。
“微臣知罪、微臣万死”,群臣立刻下跪,喊声整齐一划。
不同主战与主和闹得不可开交,跪拜谢罪倒是颇为一致,没有任何分歧。
“万死?死一次就够了”,嘉靖帝甩袖而去,只是冷冷的留下一句:“在你们死之前,把这件事给朕办了,朕谢谢你们了”。
退朝……
数日后,五军都督府与兵部收到朝廷旨意:从各地抽调一批能征善战、忠勇有嘉、敢死之士,组成一支骑兵,迅速北征。
根据旨意,此次抽调的兵力仅为五千多人,正是一卫的兵力。由一名指挥使亲率,下辖五名千户,各千户下辖十名百户,各百户下辖112人。
如此数千兵马远赴北征,长途跋涉,面对数万劲敌,简直是天方夜谭。若非有良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那便是以石击卵、自寻死路。
嘉靖帝不谙兵法,但他有帝王之术:北方局势不明,如要开战急需打探军情,但事出突然,也来不及“从长计议”。朝中主战与主和一向成见颇深,而军中将士除了参与过抗倭之战的,又大多疏于战事……
而这一支五千多人的骑兵,则可一箭多雕:骑兵行动迅捷,轻装上阵,供给由各地州府县准备;既可迎战、亦可打探军情、了解对方,做到知己知彼;此举恰好可试探朝中主战与主和之人。
帝王之术就是帝王之术:此举可真正练出一支敢死之士,实战真刀真枪,两队对峙便是你死我活,大明要长治久安,就需要这样的将士。
旨意下达,文武议论纷纷,其中不少人也猜出其中一二,也有不少人对此不以为然:再怎么练就,无非也就是几千人的兵马,大敌来犯,岂能抵挡?
不过对于户部尚书来说,虽说算不上是个好消息,但至少不是坏消息:这五千多兵马虽装备精良,尤其良马更是优中选优,但毕竟就是几千人的花费,相比千军万马,国库还是能支撑住的。
君臣有别,上传下达,大家说归说,既然旨意下来,总还是要执行的。
数日后,山东都司接到调令:宗武被挑选为这次北征骑兵的五十名百户之一,即刻来京城复命,稍作训练后便启程。
因山东莱州湾剿灭倭寇有功,宗武被升为七品百户后,终于有了再次报效朝廷的机会。作为皇上钦点的武举,能被选上,也没有太多的意外。
都司衙门,林啸义单独传唤宗武:“此次北征事关重大,据我在京城的故交说,当时皇上龙颜大怒,之后便亲自制定作战大计。能被选上,更是千里挑一,若能凯旋而归,那又是大功一件”。
得知调令的宗武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此次北征将士以善骑、善战、善谋为重。属下不才,骑术、剑术、谋术自小为师父所教,而在与倭贼交战中又深得林大人教诲,属下自当竭尽全力、不负众望”。
“善骑与善战倒是真的,不过这谋略之道……,到京城后,你还要多与你师弟仲逸商议”,林啸义感叹道:“此次征战拼的事刀剑,但更是要谋略,南倭北虏,绝非一朝一夕可灭、非一战可绝,更非一城一池可定乾坤……”。
末了,林啸义转身道:“此次身负重任,不知何时能归,你大婚不久,快去与姚姚道个别吧……”。
第143章 骑术、射术、谋术
京城、兵部。/全本小说网/https://。/
刚刚从全国抽调的十名千户与五十名百户正接受训话,台上除了兵部侍郎外,还有本次北征指挥使,两名三品大员同时到场,足见对此次战事的重视。
众人列队完毕,兵部侍郎清清嗓子,面对底下这群不太熟悉的武职,他其实并没什么说的,所谓训话也就是做做样子:“诸位,你们都是从各地精挑细选而出,要么身怀绝技,要么立过军功,可以说是万里挑一,此次北征事关重大,圣上早有旨意……”。
“你们定不要辜负朝廷的期望,要知道此次装备是户部勒紧了腰带拨出来的银子,仅是战马、战甲与兵器三项就颇为考究,且当地布政使司、州府县还要就地供给你们的粮草、军备等”,兵部侍郎望望指挥使,而后继续道:“事关社稷安危,多余的话本官就不在这里重复了,剩下的就交给你们指挥使了”。
兵部侍郎向台上的指挥使寒暄几句,而后便告辞。
此次担任指挥使的名叫耿攸军,三十多岁的年纪,长得虎背熊腰、说起话来声如洪钟,只是皮肤粗糙不堪,双手似枯树皮般,掌中则是点点硬泡老茧,俨然一个可随时上阵的老兵。
这位耿指挥使世袭军功,行伍出身,视兵营为家,早年间曾参与过镇压反叛、剿灭悍匪,当然,也包括抗倭之战。
从这一点来看,宗武这个仅凭一次军功就获得钦点武举出身的百户,已是万幸了。
“都听好了”,耿攸军不同于那位兵部侍郎,说话也是开门见山:“此次作战,善骑、善射、善谋三项至关重要,你们此次入选大多是根据之前的军功,骑马射箭自然不用说,但骑术、射术到底如何,还要试过才知”。
“哦……”,底下一阵唏嘘之声,众人心中立刻泛起嘀咕:‘看样子是要先试一番了’。
“至于这善谋嘛,呵呵”,耿攸军不以为然道:“都督府已为我们派了一名军师,若是你们当中有懂兵法的,可与军师说道说道”。
“熟读兵法?”,底下一阵呵呵笑声,谁还不会几句兵法呢?可是,这打仗讲究的真刀真枪,用那么多谋士干什么?
众人虽是站立挺直,但心中却并无多少忐忑,听着上面训示就是了。
“一会都去后军都督府,那里有校场……”,耿攸军再次提高了原本就很大的嗓门:“每人挑选一匹战马、一把弓、十支箭,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骑术、射术最后三名垫底者,从哪里来的,再给老子滚回去”。
果真是雷厉风行、从严治军,还未开战,校场就先有火药味了。实战中的实战,不管之前有什么军功,来到这里,一切都要从新开始了。
……
后军都督府、校场。
原本对都督府与兵部羡慕不已的宗武,终于在一日之内完成了两个衙门的亲临。
只是,此刻他还是个过客。
诸位千户与百户再次站立于空地之上等候训示,当然,台上训话之人不再是兵部侍郎,除了指挥使耿攸军外,就是主管操练的都督佥事了。
这位都督佥事年事较高,但精神颇佳、吐字清晰、干脆利落:“校场如战场,刀剑无眼、优胜劣汰;战场又不同于校场,你死我活、胜王败寇,北征,就从这里开始吧”。
说完此言,都督佥事便转身向耿攸军道:“我的话说完了,今日,都督府的校场就交给你了”。
“从现在开始,这里不再有千户、百户,有的只是我大明的敢死之士”,耿攸军厉声喝道便后退两步,在他身旁的是都督府的一名百户。
这位百户上前一步道:“十人一组,一匹马、一把弓、十支箭,按照都督府画好的路线跑一圈,在回到原点时,将箭全射出去,我们都督府会有两名‘飞马神射’做向导,你们只需照做即可”。
两名向导?还‘飞马神射’,底下立刻有人讥笑起来:“若是我们超过二位向导,那岂不是……”。
都督府那名百户皮笑肉不笑:“呵呵,小心牛皮吹破了,自从都督府有了校场,就从未有人超过他们二人,无论骑术、射术,呵呵……,就你们?”。
片刻后,各人准备完毕,十人一组,所有人皆上马原地待命。他们一手执弓,一手牵缰绳,背上一个兽皮箭筒,不多不少,刚好十支箭。
偌大一个校场,却是堆满了砂石障碍,右侧一座小山,山中有树有桥,其中有断层、土坑、巨石等。若非骑术过人,仅此一关便不好过。
下山之后是一道道的铁丝网,网呈不规则的方形、圆形,三角状,只是骑马要从这里穿过也不是那么容易,尽管网状外形不一,但无外乎只能容一匹马的高度和宽度,若是一人下地牵马则不过。
为何?高度够了,宽度不行。
铁丝网过后则是一道斜坡,坡上一座断桥,跨度颇大,断桥底下是根根倒立的尖木锥,若想从中而过,必须利用坡度的缓冲而后腾空而起,否则便会连人带马坠入坑内。
毋容置疑,此举既是考验骑术,更是考验与马儿的配合默契度,一旦真正上了战场,环境千变万化,人马合一,至关重要。
通过所有关卡,第一个跨过断桥,回到原点的骑术最佳。
跨过断桥便可回到原点,如此便是校场一圈,而中间则是一根根的木桩、稻草人,还有靶心。
靶心红点、稻草人头部、还有木桩的白色圆圈内为一个层级,以此为中心,而后靠近中心次之、远离中心计入最低层级。
若完全偏离箭靶、未及稻草人“身体”与木桩任何一处,则不计入层级,这一支箭被称为“废箭”。
每人十支箭,每支箭用涂料标志编号,与各人编号一致,赛后每人“废箭”以外的箭,累计得分最高的为射术最佳。
根据比赛规则,有三种奖项:骑术最佳、射术最佳,还有骑射最佳。
骑射最佳者,则可担当本次出战先锋,而论功行赏时,先锋首先纳入。
当然这个规则不是耿攸筠制定的,一向深得帝王之道的嘉靖帝还有一层安排:除去军师外,骑射最佳者又是最终的谋术最佳者,再能夺得首功,他会亲自下旨恩赐。
第144章 飞马神箭
后军都督府,校场。全本小说网;HTTPS://。m;
一阵秋风吹过,街上行人已感丝丝凉意,不过都督府的校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数排人马依次排开,众人目视前方、皆不言语,偶有马儿几声嘶鸣,一股杀气便迎面而来。
宗武位居最后一排、最右侧,他一身戎装,表情肃严,一手拿弓,一手牵绳,如同随时脱缰之马,只要一声令下,霎时便可策马而出。
“咚咚咚”,一阵擂鼓声后,都督府的那名百户左手一挥,响声骤停。
两名‘飞马神箭’向导立刻上前,只因缰绳突然勒住,还未来得及收蹄的战马一双前蹄顺势滑动,却还是深深陷入沙土中,与之伴随的是一阵清脆的嘶鸣之声。
“啪啪”两声刺耳的马鞭声,两匹战马再次抬蹄,收鞭、牵绳,再开弓,纵身一跃,马儿已驰出数丈之远。
一阵风起,第一排、十人十骑闻风而动,直奔小山而去,校场立刻一阵尘土飞扬。
‘飞马神箭’二人策马翩翩、左右开弓,如同胯下之马早已领会主人的意思:遇石则避、逢桥而越,遇坑则绕,或许它们对此路线早已熟悉,也或许它们本就是马中豪杰、天生良驹。
马背之上,左手搭弓、右手上箭,微微一瞄,只听“嗖嗖”两声,两只箭头已稳稳当当扎在箭靶之上。
细细一看,不偏不倚,刚好落在靶心。
身后的十名千户与百户,仅仅尾随二位‘飞马神箭’,只是速度明显落后些:巨石难避、小桥够长、土坑太深,稍不留神便会人仰马翻,而身后的铁蹄就会践踏而来。
再看看这十人的射术,在速度与精确度难以兼顾的前提下,不少人只得放慢马速以使提高射术,只是能者骑射兼顾,而次之则两者都无暇顾及。
“嗖嗖嗖”,一阵杂乱的响声中,数支箭头纷纷射向校场中央的靶心、稻草人、木桩,只是大多难扎靶心、稻草人头,还有木桩白圈之内。
当然,毕竟是从全国各地军中甄选出来的,完全偏离靶心者也极为稀少,至今并无“废箭”落地,小山道中虽然刻意设置种种障碍,但却无一人落马坠地。
不过,当初在人群中起哄还要超过‘飞马神射’二位向导的人恐怕要自己打脸了:众人还在山道盘旋之时,那二人已轻轻越过铁丝网,正朝最后一道关卡“断桥”奔去。
身后十人紧紧追敢,只是胯下马儿却在铁丝网前止步不前,左右徘徊,原本还拉开些距离的,如今却只得全部盘旋于此。
马儿通人性,如此量身定做的铁丝网,如若速度太快、角度欠佳,必被划伤,伤到腿脚还好,若是那尖尖的铁丝插入眼中,那便从此上不了战场,与一命呜呼并无两样。
盘旋与此,并未因为陌生,只是那骑马之人无法达到“人马合一”的境界。
毕竟是千户、百户,在兵营里那也是说一不二的主儿,众人纷纷向马儿头上轻轻抚去,嘴里喃喃几句,再次调整各自马匹与铁丝网的角度。
片刻后,只听一阵马鸣之声再起,数匹战马再次上前,其速、其形、其气势虽不如前面两位向导,但也纷纷过了那眼前的这道“鬼门关”。
“好好好……”,后军都督府那名百户一声大喊,属下军士立刻附和,定睛一看,却是那‘飞马神箭’二位导向已纵马一跃,随风而动,跨过断桥,稳稳当当落在了地面。
断桥下那数根尖尖倒立的木锥,在他们二人看来,似乎也就仅仅是个摆设。
“哎……,怎么搞得”,马背上千户、百户们不少发出一声叹息,当初话太大,果真是吹牛皮了。
再看看那十人十骑,总算是越过了道道铁丝网,却再次有盘旋在断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