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杀明 >

第221部分

锦衣杀明-第221部分

小说: 锦衣杀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佼佼者。现在的宁夏镇,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们又怎么会不知道?只是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装傻罢了。可是,徐兴夏的出现,让他们无法继续装傻。如果他们继续装傻的话,意想不到的大事,就会爆发,就会造成无法收拾的局面。
    朱燮元简单的统计了一下,朝廷拖欠宁夏镇军户的钱粮,足足超过六十万两的银子,超过一百三十万石的粮食。这样的数字,从朝廷的高层看下去,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六十万两的白银有多少?还不到首辅叶向高一半的家产呢!可是,如果从宁夏镇的底层军户来看,就会发现,事情已经非常的严重。
    现在的宁夏镇,简直是一个火山口,随时都会爆发。如果说火山口稍微有点夸张,那么用干,柴喇,火来形容绝对不过分。整个宁夏镇,至少有五万军户的钱粮被拖欠。加上他们的家眷,受影响的超过三十万人。这些被拖欠强烈的军户,还有他们的家眷,就是一堆堆的干柴,只要有人点燃火星,他们就会跟着熊熊燃烧起来的。
    这还仅仅是宁夏镇的情况,还不包括附近的固原镇、延绥镇、甘肃镇呢!这三个军镇的情况,甚至比宁夏镇还要更加的糟糕。这三个军镇拖欠钱粮的情况,比宁夏镇严重多了。部分军户甚至被拖欠了超过二十年的钱粮。二十年啊!不是二年,二十个月!一个被拖欠了二十年钱粮的军户,还会畏惧什么吗?还会害怕军法吗?
    如果宁夏镇这里爆发骚乱,必然会波及到其他的军镇。这是根本不需要质疑的事情。一旦西北的四个军镇都发生暴乱,整个陕西,就会糜烂一片。陕西一旦糜烂,附近的山西、河南、湖广、四川,都会受到影响。届时,大明朝的根基,就算是被彻底的撼动了。即使朝廷有能力将暴乱朴灭下去,肯定也是元气大伤,要不可避免的走向灭亡了。如果还有外敌虎视眈眈,灭亡的时间会更短。
    如果将徐兴夏手下的六七万的军户都逼反了,朱燮元简直不敢想象后果。以李国臻这个笨蛋的本事,真的打起来,不用三下五除二,徐兴夏就能将他收拾了。一旦收拾了李国臻,徐兴夏就能控制整个宁夏镇。到时候,其他的三个军镇,必然会有人响应的。甚至,不需要灭掉李国臻,只需要徐兴夏真的揭竿而起,就会有人响应。在那三个军镇,早就有很多穷苦的军户迫不及待了。
    一旦徐兴夏真的起来造反,朝廷能够快速的将他打击下去吗?只怕很难很难。这次徐兴夏以不足两千人的白衣军,就消灭了超过四千的鞑龘子骑兵,这是什么栅念?这个概念就是,如果徐兴夏造反,官军要打击的话,至少要调动五万精锐战斗部队,才有希望将他打击下去。如果少于这个数,根本是给徐兴夏送肥肉的。
    而且,这五万部队,必须是实打实的,不能算空额。另外,还必须是币练有素的部队,有比较好的武器装备,不能随便将卫所军的军户拉出去凑数。换言之,就是必须出动五万以上的战兵。要命的是,整个西北四镇的全部战兵加起来,都还不到五万人啊。明军的战兵,大部分都在辽东、蓟镇、宣府、大同等地呢!
    更要命的是,这个设想,是建立在徐兴夏的白衣军,只有不足两千人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这个数量翻一番,甚至是翻两番,翻三番,那官军出动的数量,也得跟着不断的翻番……只要想到这一点,朱燮元就感觉头大无比。白衣军翻几番,扩建到一万人,是相当轻松的事情。可是官军就麻烦了。去哪里找那么多的官军?除非是天上会掉下来,否则,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既然担心逼反徐兴夏,那只有采取其他的办法了。这个办法,就是拉拢。说的准确一点,就是想办法将徐兴夏架空。徐兴夏目前不是代千户吗?想办法将他提拔为卫指挥佥事,又或者是卫指挥同知之类,不让他直接管辖军队。但是,这些都是他朱燮元的一厢情愿,徐兴夏能不能答应还得两说呢。万一操作不好,让徐兴夏觉察到上面试图架空他,他不反也必须反了。
    什么路子都走不通,只有最后一个办法,那就是埋伏刀斧手,想办法将徐兴夏直接擒拿下来,直接按上一条杀头的罪名,将他干掉算了。这就叫斩草除根,一了百了。但是,对于这个方法,朱燮元的信心也不大。徐兴夏的箭术,太过变态,等闲人根本无法近身,万一操作不好,让他逃出生天,宁夏镇肯定要完蛋了。
    用一句俗语来说,现在的宁夏镇北部,真的是豆腐掉灰里一一打不得,拍不得啊!老实说,朱燮元也是见过大世面的官员,在他年轻的时候,也经历过不少的风浪,见过不少人物的。他打击过土豪劣绅,打击过万历皇帝派出来的税使,还打击过试图发动叛乱的盗贼。可是,面对徐兴夏,他还真是有点束手无策的感觉。沉吟良久,朱燮元才缓缓的说道:“来人,备轿,我要去宁夏镇!”
    门外的随从进来,服侍朱燮元更衣。又有随从准备软轿。一应的护卫也全部到齐。又有快马打前站,通知宁夏镇的各级官员。片刻之后,朱燮元穿戴整齐,正要出门,忽然间,外面有人进来,有点紧张的报告说道:“按察使大人,总督大人来了。”
    朱燮元微徵有点惊讶。在陕西的地面上,只有一位总督大人,那就是三边总督黄克缵。尽管三边总督衙门和按察使衙门距离很近,不足一百丈,但是以前,黄克缵从来没有主动的到来过按察使衙门。今天,不知道是什么风,居然将他给吹来了?
    “大开中门,召集所有七品以上官员,陪同本官亲自出门迎接!”朱燮元急忙吩咐说道。黄克缵可是正二品的顶级官员,他这个按察使不过是正三品而已,两个品级的差别,还是十分悬殊的。黄克缵亲自到来,让他感觉有点诚惶诚恐的味道。片刻,他努力稳定自己的心神,带着按察使衙门的全部官员,到大门外亲自迎接。
    果然,在大门之外,到来的,正是三边总督黄克缵。这位三边总督,轻车简从,身边只有几十名的护卫,还有几个便衣的随从。
    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人了。但是,黄克缵越是轻车简从,越是平易近人,朱燮元就越是感觉,今天的事情,有点非同寻常。其实,这是废话,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黄克缵跑你的衙门来做什么?别人可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了!动一次身不容易!
    朱燮元来到黄克缵的软轿前,将布帘挑起,恭恭敬敬的说道:“总督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还请恕罪!”
    软轿内,黄克缵轻轻的点点头,算是回应。这位三边总督今年已经六十七岁了,精神却是相当好。本来,他的头发已经全部发白了,却被他不知道用什么东西,重新染成了黑色。如果不太留意的话,一定看不出来,他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家。
    黄克缵下轿以后,就慢慢的走入按察使衙门。朱燮元有点疑惑的跟在黄克缵的后面,脑海里不断的转动,推测黄克缵出现在这里的理由。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三边总督大人亲自造访,肯定是有要事了。就是不知道,有什么事情,能够让黄克缵亲自到来?莫非,是某个军镇,又或者是京城,发生了大事?
【第321章】豆腐掉灰里,打不得,拍不得(下)
    黄克缵是福建人,朱燮元是浙江人。wWW;别看福建和浙江挨着,其实两地的官员,向来关系不咋的。黄克缵是非东林党,和东林党的关系,一向不好。朱燮元却是东林党的骨干分子。可以这么说,两人在陕西的关系,其实不算很好。当然,两人也是办实事的官员,虽然没有什么私交,但是在公事上的配合,还是比较默契的。
    另外,无论是黄克缵又或者是朱燮元,都是太龘子党。两人都是拥立太子,反对福王继位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人其实都不是很受万历皇帝的待见。黄克缵原来是兵部尚书,这次被调任三边总督,其实是降职了。同时,隐隐有将他撵出京城,以免他和其他太龘子党关系太过密切的缘故。万历皇帝的手段,还是很阴柔的。
    将黄克缵迎进来会客厅以后,朱燮元再次恭敬的行礼。文官都喜欢这一套,要规规矩矩,别人才喜欢。寒暄一番以后,朱燮元试探着说道:“钟梅公,今天怎么有空到晚辈这里来?如果有什么要事,只需要派人知会一声,晚辈自然会登门的。”'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黄克缵字绍夫,号钟梅,朱燮元因此称之为钟梅公。他是万历八年的进士,资格是相当的老。现存的大明朝官员,除了周嘉谟(隆庆五年)、**星(万历二年)、别玮(万历五年)等少数几个人,没有人比他资格更老的。
    在明朝,中进士的时间,实在是太重要了。一切的排资论辈,都是以中进士的时间来衡量的。中进士的时间越早,资格越老。哪怕你的官职很高,要是别人中进士的时间比你早,你都得规规矩矩的自称晚辈,否则,别人的唾沫星子,能喷你一脸,你自己还落个不尊重前辈的难听名声,只能是独自郁闷。
    朱燮元乃是万历二十年进士,比黄克缵足足晚了十二年。当时的科举考试,是三年一大比,十二年就是三次大比的时间了。换言之,朱燮元足足比黄克缵晚了三次大比时间。在黄克缵的面前,朱燮元的确是实实在在的晚辈,毕恭毕敬是应该的。
    不仅如此,朱燮元和黄克缵之间间隔的十二年,出了太多的牛人。以致他在朝廷当中,又或者是在地方上,都要经常性的自称晚辈。比如说万历十一年的叶向高、崔景荣、朱国柞、张问达、赵彦,万历十四年的陈道亨、王德完,万历十七年的朱国桢、刘一螺、沈敬阶、高攀龙、冯从吾、王纪、董汉儒等人。在这些人里面,光是首辅就有两个,内阁大学士更是有六七个之多。
    黄克缵开门见山的说道:川乍岳,你想去一趟黑山营吗?”
    朱燮元号恒岳,黄克缵称呼他的号,显然是比较尊重。
    这让朱燮元觉得,自己面子还算不错。既然黄克缵看得起自己,他也就没有那么拘谨了。他立刻说道:“钟梅公,晚辈正准备到黑山营去。”
    黄克缵微微有些惊愕,颇为诧异的说道:“听说你正准备出门,难道就是要到黑山营去?你要亲自去见徐兴夏?”
    朱燮元点点头,正色说道:“是的,晚辈正要去黑山营。”
    黄克缵缓缓的问道:“你此去黑山营,不知道所为何事?”
    朱燮元慢慢的说道:“这个徐兴夏的手下,有六七万的军户……”
    黄克缵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大家都是聪明人,朱燮元话里的意思,他自然是一下子就听出来了。朱燮元是不放心徐兴夏手下有这么多的人,想要去找徐兴夏谈谈话,看看徐兴夏的态度,到底是怎么样的。下面送上来的情报,其实非常不可信,必须实地察看才能做出决定。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确信徐兴夏是否是可造之材。如果是,就努力加以培养。如果不是,则要想办法,予以清除。
    是的,大明朝的文官,对于武将,向来都是这样的。能为我所用的,就大力提拔,给予荣华富贵。如果不能为我所用的,则应该尽快剪除,以免尾大不掉,拥兵自重。为什么大明朝后期一直没有什么出色的武将?就是因为这个基本原因。一般桀骜不驯的武将,都在萌芽状态,就被铲除了,哪里有崛起的机会?
    不过,黄克缵明白是明白了,对朱燮元的做法,却不是很赞成。他的想法,和朱燮元不太一样。他万历八年就中进士,曾经担任过很多官职,在很多地方都有任职,最后还出任过兵部尚书。可以这么说,他对大明朝各地的情况,是相当了解的。对于宁夏镇的情况,身为三边总督的黄克缵,又怎么会不清楚?
    黄克缵对宁夏镇局势的判断,比朱燮元还要更加的悲观一些。目前的大明朝,暗流涌动,危机四伏,只要有一个处理不当,所有的危机,都会一下子爆发出来。他觉得,将徐兴夏除掉,其实只是扬汤止沸,根本没有任何的作用。就算杀了徐兴夏,也会有张兴夏、李兴夏、王兴夏出现的,根本不可能阻止大乱将生。
    相反的,如果利用这个徐兴夏来做点事,比杀了他更好。这个徐兴夏,显然是有本事的。他能打仗,也能折腾。这种人,不是轻易可以对付的。刀斧手,砸杯为号,那都是演义小说里的情节。在现实中,能做到的根本不多。这个徐兴夏,绝对不是傻子啊,肯定不会轻易的上当的。万一弄不好,双方彻底决裂,事情就会很麻烦。
    其实,黄克缵向来都觉得,这个徐兴夏,根本不足为患。相反的,最大的隐患,乃是宁夏镇乃至是西北四镇的全部底层军户,还有部分的民户,他们才是最大的隐患。这些人生活穷苦,饱受欺凌和压抑,内心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他们都极端的仇恨朝廷。如果他们将内心的愤怒都发泄出来,整个陕西,都会在一夜之间变天。
    是什么原因造成下面的军户,如此的仇恨朝廷?当然是朝廷自己造成的。拖欠钱粮暂且不说,在日常的生活中,这些军户,也饱受各级军官的欺压,几乎到了没有活路的地步。人一旦没有了活路,还有什么可怕的?当然是拿起刀子,对着自己的仇人,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了。因此,想办法改善这些人的生活,平息他们的怨气,让他们至少能吃饱穿暖,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就在去年,万历四十四年冬,宫中隆德殿遭火灾。万历皇帝一时间疑神疑鬼,不知道为什么上天要“降罪”自己,颇有诚惶诚恐的意思。黄克缵抓住时机,上疏力陈弊政,痛述二十年来,税使四出,搜刮民财,百姓为缴纳捐税,卖妻鬻儿,而宫中大兴土木,奢华挥霍,耗尽民间膏血。而守卫边疆的战士,却饿着肚子上阵,月粮积欠数百万。两相对照,危机四伏,隐患重重。
    黄克缵同时陈诉由于连年灾荒,有的地方已经到了父食其子,妻食其夫的惨境,切望万历皇帝“大悔前想,一更旧辙,收罗人才,以济时艰,罢税停织(捐),与民休息,大涣居积以安边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