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瞳-第8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他年岁更长,但对于甲骨文的研究肯定还是比不上裘锡圭这位国内不说是硕果仅存,但也是凤毛麟角的古文学,尤其是甲骨文和先秦历史方面的大家的。
如果说‘甲骨四堂’郭沫若、董作宾、罗振玉和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研究甲骨文最顶尖的第一代的话。那么,于省吾、容庚、商承祚、徐中舒、胡厚宣、裘锡圭等几位先生就是中国研究甲骨文最顶尖的第二代,他们是率先培养古文字学接班人的学者。而朱玉哲等当代古文字学大家多半都师承于省吾、容庚等几位先生。
在上世纪末,于先生、容先生他们大多作古后,裘锡圭先生就成了国内仅剩不多的甲骨文研究方面的大家。
也正是因为了解这些,刘东才会看到对方到场后显得那么惊讶。
“几位老先生,叙旧的话咱们还是等着以后再聊,现在咱们还是先去把东西看一看吧?”齐红军开口道。
“齐部长这话不错,我这里也是早就好奇的紧了!”齐老话落后,便招呼了裘老先生朝旁边的会议室走去。
至于被晾到一边的齐红军对此倒也没说什么。
常年在文化部长这个位子上,文人桀骜的内心他早就感受了不是一次两次。习惯了!
“姨夫……!”
“嗯,咱们也进去吧!”
点了点头后,神色中带着一丝急迫的齐红军大步朝旁边的会议室走去。
等刘东再次回到会议室的时候,其中的氛围已经不像刚开始那么热烈。
在经过短暂的欢迎后,齐老和裘老爷子几乎没几秒钟的功夫便把全部的注意力投入到了桌子上摆放的玉板上。
接下来,除了刘东和齐红军以及一些保镖和秘书之类的随行人员安静的等在一边外,其余只要是对古文字有所研究的人几乎全都围了上去。
闲下来的刘东本来想跟齐红军聊聊天来着,但看着对方全副心神都集中在了几位老爷子对玉板的鉴定上。也就作罢了!
“齐老,您觉得怎么样?”李仁芳语气期待的问道。
“从这些文字的笔画中看。它们确实和甲骨文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而且,这些玉板也都是真正的古玉,从沁色和包浆上看,应该出土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不过,具体是不是夏朝文字这咱们还要问问老裘,他在这方面才是真正的专家!”
齐老话落。也跟随众人的眼神一起集中到了此刻正手拿放大镜全神贯注的裘锡圭身上。
注意到众人的目光后,裘锡圭慎重道:“我的观点跟齐老是一样的,这些文字确实跟安阳殷墟甲骨文存在着一定的传承关系。但想要确定它们是夏朝文字而不是另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商朝文字,还需要进一步做碳十四鉴定。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出土这些玉板的地方。进而发掘出更多类似这种玉板的文物,或者得到其他更多证据的话,我想这更有助于我们下定准确的结论!”
“说的没错,考古发掘才是最有利的证据!”
齐老话落后,众人纷纷调转视线。
而心中早就对此有所准备的刘东,见此站起来笑道:“众位前辈,如果你们现在能够出发的话,我现在就可以带你们去这些玉板真正出土的地方,相信在哪里你们能够有更多的发现。不过在此之前,还需要国家文物机构的准许!”
考古发掘,尤其是在中国的考古发掘可不是拍脑袋就能够决定的,这需要国家文物部门的批准。如果是大型的考古发掘,像明庆陵的发掘,甚至需要******总理的同意。
好在这次发掘虽然未来的影响力超过明庆陵,但现在它却普通的很,作为文化部部长的齐红军一句话就能够让这次发掘通过。
不过,齐红军的政治智慧却让他不得不考虑更多。
“各位不如先回去收拾一下东西,最多一天的时间,我会准备好此次考古发掘的所有手续,到时候带领专业的考古团队跟大家一起出发如何?”
“那就听齐部长的,我们现在就回去准备!”年岁最长的齐老首先道。
“也好,一天的时间过的也很快!”
尽管心中想着越快越好,但此刻众人还是不得不暂时按捺心中焦急的情绪。
随后,齐红军跟众人道别后,由刘东亲自送了出来,“小东,这些玉板就暂时放在你这里,你可一定要保护好了!”
“保护好当然没问题!不过姨夫,这些玉板可是我的,你不能一句话就全部收归国家啊!”
“行了,别跟我装委屈了。我不信你不知道这其中的轻重!”
刘东心中当然清楚。
实际上,在他决定把这些玉板文拿给齐红军看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结果。如果斟鄩遗迹开发出来的话,这些玉板文就拥有不下于甲骨文的影响力。这种代表国家文明的东西,国家怎么可能允许它被私人所拥有。
而且,这些玉板文严格说起来也属于赃物。不追究刘东的责任就已经是看在他主动汇报有功了!
不过,中国到底是一个人情关系为主的社会。如果没有刘家的背景,没有刘东自己奋斗出来的社会地位,那么他肯定是一个功过相抵,或者最多奖励几万块钱的结果。但现在,有了如今的地位,他却能够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好处。
“放心吧,在允许的范围内,姨夫会给你争取最大的好处的!”齐红军笑着拍了拍刘东的肩膀道。
“呵呵,那我可就等着姨夫你的好消息了!”
“你这小子!好了,我先走了!你也准备一下,等我电话过来就出发!”
“没问题!”
点了点头,目送齐红军匆忙的背影消失在远处后,刘东也转身回到了博物馆一层的会议室。
虽然刚才齐红军离开的时候,说了需要一天的准备时间,然后才能够出发。但此刻心中期待的众人却谁都没有离开。在刘东回来的时候,仍然围绕着玉板文的话题高谈阔论。
“对了,小东,还忘了问你。这些玉板文是你在什么地方发现的?”齐老道。
“河*南省的偃师!”
“偃师?那不是夏朝国度斟鄩所在的地方吗?”熟悉历史的裘锡圭立即道。
“没错!裘老好记性!”
“老了,比不上你们年轻人了!”裘老摆了摆手,不过很快道,“这些玉板是怎么来的?看样子,它们出土的时间可不长!”
刘东点了点头后道:“我是从郑*州当地的一个古玩店中把它们买下来的,后来察觉到这些玉板的不凡,想要查清楚具体来源的时候,一路找到了偃师。经过了解才知道是偃师当地的一个农民在打井的时候,无意中刨出来。因为这些玉板沁色比较严重,再加上玉质不佳,所以那个农民就把它当成普通古玩给卖了。”
“除了这些玉板,当时还出土了什么东西?”裘老继续道。
“还有一些贝壳,以及几件普通的青铜器!不过青铜器我并没有见到,那些贝壳应该是夏朝的贝币!”刘东解释道。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洛阳铲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洛阳铲
……
“不行!我们不能再继续在这里坐着了!万一要是去的晚了,遗迹被当地村民盗挖的话,造成的破坏太大了!”听完刘东的话后,裘老‘腾’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作为古文字学家,裘锡圭也参加过不少考古发掘,很了解中国老百姓‘自家地里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以及为了赚钱而‘勤劳’的程度。
如果,有那么一家当地人挖地下的宝贝赚了钱的话,那么等消息传开后,全村的老少爷们都会一起上,想当初云*南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遗址发掘就是如此,村民的盗挖,让原本一大一小两件国宝‘牛虎铜案’最后只剩下了大的那一件。
这种结果对任何从事考古发掘和文物研究的人来说都是不可承受之痛。
而这次很可能是解开夏朝文字之谜的重大遗迹,裘锡圭自然不希望它出现丝毫的破坏。
“老裘说的是!我们不能继续在这里等着了!”明白事情重要性的李仁芳也站了起来。
“不如我们现在就出发,到了那里即便是还没拿到国家的开发批文,但我们先去把遗迹保护起来也是可以的!一天的时间而已,过的很快!”
齐老的话,立即赢得了众人的赞同。
这时候,身为晚辈的刘东自然不好多说什么。不过,身为晚辈的他在几位老爷子决定提前出发后,像订机票,订酒店这样的事情自然落到了他的头上。
好在刘东有四人飞机,酒店的事情打个电话就能够搞定。因此,倒也没给刘东带来多少麻烦。
在临行前。把情况跟齐红军说了一声后,刚刚回来还不到一天的刘东又马不停蹄的再次飞回了郑*州!
因为偃师没有机场,所以过去还要坐大巴!
等一路颠簸两个多小时再次回到偃师后,时间已经到了晚上!本来按照齐老的意思,大家直接去遗迹所在地的。但刘东考虑到几位长辈年岁都不小了,而且又是颠簸了这么长时间。需要好好休息。所以,先让随行的保镖去张家滩村看着,明天大家再一起过去。
“老板,外面有人找你!”
刘东早上刚起来,仍然随行的保镖沈宁便上来报告道。
“找我的?”刘东一愣,“你认识吗?”
“不认识!对方是武警!”
“武警?”略作思索后,刘东继续道,“走,出去看看!”
因为刘东所住的这个县城酒店房间中没有客厅。所以想要谈话的话只有去一楼专门的会客区。因此,想要见刘东的人也等在这里。
“你们好,我就是刘东!”
两位肩扛少尉肩章,身材健壮,身姿笔挺的青年军人站起来,略略打量他一眼后,左侧身材稍显瘦高的军人朝他伸出了右手,“你好。我是偃师市武警大队第二中队的中队长武涛。”
“你好!”
“我是偃师市武警二中队政委李自强!”
“你好!”
三人打过招呼后,刘东道:“两位今天来是……?”
“我们接到命令。从今天开始,武警二中队65人配合刘先生在偃师的一切工作!”
尽管武涛不明白上级为什么让他们服从眼前这个仿佛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的调遣。但身在军营,命令就是命令,必须无条件执行。
“那就多谢二位的配合了!”
刘东明白这多半是自己姨夫齐红军的杰作。不过这样一来也恰好解决了他所遇到的一点麻烦。
尽管这次他过来带足了保镖,但保镖再多带来的威慑性也不如********机器。
“小东,这两位同志是……?”
就在这时。齐老和李仁芳下楼后注意到这里的情况一起走了过来。
“哦,这两位是偃师武警部队的,他们接下来会配合我们的工作!”
“那就好,这下我这心里可有底了!……谢谢二位!”
“您客气!”在跟齐老和李仁芳握手后,武涛转向刘东道。“刘先生,接下来要我们怎么配合,请您下命令吧?”
“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后我们在武警部队驻地集合,到时候大家一起出发!”刘东毫不客气的下达了命令。
闻言,两人一起敬礼后,简单商量了一下。作为政委的李自强留下作为联络人员,武涛回去集合部队。
而,为了在一个小时内准时出发,刘东也立即上楼把通行的人员全都叫起来吃饭。
一个小时说长也长,说短,它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就悄悄过去了。
一个小时后,坐着租来的大巴,配合三辆载满士兵的军车,在周围众人关注的眼神和议论纷纷的猜测中,一行人朝莲峰镇张家滩村开去。
这次可不像上次,兴师动众的刘东他们刚刚进入村口就不出意外的引来了大批村民的关注。
再次来到前天刚刚到访的田间地头,一片平静的情形让刘东心中松了口气。
“李政委,让战士们在周围的警戒,接下来我们要在这里做一些实地勘测!”刘东道。
“好的,交给我们吧!”
答应一声的李自强,把自己手下的六十多号武警战士全都招呼下来,留下八个人看守车辆,其余人全都在刘东的指挥下隐隐形成以圈,把刘东、齐老他们围在了中间。
“小东,你说的地方就在这里?”
下车后齐老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后问道。
“嗯!上次我来的就是这个地方。您看,当初那些玉板就是从这口井里挖出来的。”
顺着刘东所指的方向,众人看到了在地头上,一个用水泥盖板盖住的土井!
齐老围着土井转了一圈,然后招呼裘老他们,一群七老八十的老头居然组装了一把锋利的洛阳铲出来。
洛阳铲,即是考古工具,又是专业的盗墓工具。它的存在让中国古墓被盗的频率在上个世纪陡然提高了几倍。而有了洛阳铲,也为考古发掘提供了最实用的工具。到如今,这个因为盗墓而被发明的简单工具,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必备考古工具,风行亚非拉几大洲。
洛阳铲也成了洛*阳的城市名片。尽管这个名片上有一些污迹!
有刘东这个年轻力壮的人在,自然不能让老爷子们使用洛阳铲。
在众人中考古专业知识更为丰富的裘老爷子自然成了现场指挥发掘的第一人,在他的指挥下,刘东在位于土井以北三米之外,打下了第一铲。
偃师北临黄河,在古代因为黄河泛滥的关系,这里的土质厚实而且肥沃,刘东打下去三米深的时候,探铲上带出来的仍然是那种褐色的土壤。
等到四米的时候才出现沙土。
但这些土质都不是裘老他们所想要的。
“要不要再换个地方看看?”眼见打下去快7米了,都没有找到夯土层,齐老忍不住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