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4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坚持住!”
“坚持住!”
……
无数次的重复让额璘臣疲惫不堪,甚至,他都怀疑起了这一道消息的真实性。
只是,当额璘臣想起巴音岱的死时,他便不由的重新打起了精神。
巴音岱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让他们多多坚持,而额璘臣,实在无法忍心辜负。
……
只是,战斗越来越僵持,越来越没有希望,已经让战场里所有的蒙古人渐渐失去了耐心,失去了斗志。
一个蒙古士兵左顾右探,悄然间溜走了。
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
更重要的是……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跑,额璘臣自己的心志都动摇了。
他忍不住看向刚刚那个美貌近侍巴勒珠尔所在的位置。
只不过,巴勒珠尔已经被自己拿出去祭旗了……
他现在连期盼一个权臣来背锅都无法做到。
“跑……吗?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额璘臣喃喃的说着:“大清的勇士们……你们到底在哪里,再不来,就连我都坚持不住了!”
……
忽然间,额璘臣身边一个察哈尔部的使者xx翻身下马,跪在了地上,抬起头,惊喜万分。
看着这样的景象,额璘臣顿时想到了什么,看向南方。
那里,大地微微的颤抖了起来。
这是大部队出现的征兆。
一念于此,额璘臣的心猛地提了起来,他看向难免,等待着希望出现的场景。
他希望看到的,是黄色鲜艳的铠甲,是满洲人熟悉的金钱鼠尾,是强大的清军!
南面青冢的山脚下,人影出现了。
那是纵横奔驰而来的人影,待近了仔细看,额璘臣的心欢喜得炸开了,仿佛一整罐的蜜糖飞洒心房:“大清的勇士,终于来了!”(未完待续。)
第八十章:追杀
此刻明军阵中,陈永福的表情凝重无比,他看了一眼夏晨,彼此对视一下沉重的道:“果然,这就是蒙古人一切反常的源头……”
“他们有援军。而且,在这个僵持的紧要关头出现了……出现在了我们的身后……”夏晨的心猛地下落,冰冷无比。
“立刻传令总预备队准备,在南面列阵,誓死给我挡住两个时辰。其余人,听我命令,随我向前方督战。两个时辰内,必须击破当面蒙古人!无论付出任何代价,包括我!宏文,你领你部亲卫营,准备作战!”陈永福果决的下达了命令。
此刻,一阵猛烈的咳嗽响了起来,一个许久沉默的男子忽然间笑了起来:“大家不用这么悲观嘛。”
陈永福顿住了,他看向此人,发现此人赫然就是枢密院副使倪元璐!
倪元璐指了指热气球。
果不其然,热气球上的斥候传来消息。
众人一听,所有人目瞪口呆,惊喜得不知所措。
南方,烟尘卷起。
马蹄声轰隆在大地上踩踏的声音远远传来,清晰入耳,听得所有人都是心神紧绷。
大家的眼神齐齐落在了那方,与明军将官一样,蒙古人一方的额璘臣、温布楚琥尔,此刻同样是不由屏息敛气,静静的看着眼前滚动着烟尘出现的人群。
“是正黄旗的旗帜!”一个归化城都统麾下的清兵高呼着,激动得难以自已。
很快,欢呼声在残存的归化城清军口中喊了起来。
“是正黄旗的兵!”
“那是正黄旗的旗帜,我认得清清楚楚。都统没有骗我们,没有骗我们。大清没有抛弃我们,援军来了,一决胜负的援军来了!”
“大清的援军来了!明人这一回死定了!”
……
温布楚琥尔怔怔的看着出现的清军,想起了巴音岱发起冲锋之前的决绝,不由的感叹了一声道:“大清由此忠臣猛将,何愁杀不败明人。眼下看来,明人纵然气数未绝,却还不是大清的对手啊!”
说着,土默特部的将士们此刻纷纷露出了欢笑的表情。
激战了大半日,情况如何,大家都纷纷清楚。
蒙古人已经坚持得太久,太痛苦了。
无数蒙古的年轻一代在这个犹如血肉磨坊的地方将自己的性命丢掷进去,被战争这个巨兽吞噬。相反,他们的敌人却是游刃有余,依靠着死死掌握在手中的主动权,等待着蒙古人精疲力尽,可以尽收全功的那一刻。
同样,为了援军的到来。温布楚琥尔忍受了太多的压力,他苦苦等着,却不知道援军到底在哪里。
这样的压力犹如在万米海底的深海之中,庞大的水压让人心情沉重得如同灌了铅一样。
一面,他们要顶住明人的攻势。
而另一面,更要顶住这种支撑不住的崩溃之感。
终于……
正黄旗来了。
“援军”来了。
他们期盼已久的救星扬起马蹄,卷起烟尘,到了战场。
温布楚琥尔泪流满面:“长生天没有抛弃我大蒙古!”
一切守候都有了“回报”。
……
而另一方,已然打算再度放弃的额璘臣重重吐出一口气,
他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一切,拿起千里镜又放下,仔仔细细的用满是油渍的袖子擦拭着镜筒,试图让千里镜看得更加清晰一点。结果,沾满了油渍的袖子擦拭了镜面以后反而看不清楚了。
如此一来,自然是惹得额璘臣更加焦躁。
他怒吼着喊来侍卫,好不容易寻到一块干净的丝巾重新擦拭了千里镜。
终于,镜筒里,一切的景象显露无遗。
清军的旗号明明白白,仔仔细细,格外清晰。
正黄旗的衣服与甲胄更是十分有特色,黄色的甲胄,金钱鼠尾的标志性发型更是不会有明军冒充。
毫无疑问,这一波从南面而来的清军就是那些去了明人后方捣乱作祟的索尼所部了。
一想到正黄旗整个大军都是来援,额璘臣便不由心潮澎湃。
他也同样是一个土包子,在鄂尔多斯部的济农虽然听说清人在遵化之战里吃了苦头,但并没有刷新正黄旗的印象。在他的眼里,正黄旗依旧是那个强盛的大清主力。
当然,在这一刻,额璘臣亦是前所未有的衷心认为这正黄旗就依旧是那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蒙古草原上将所有蒙古人踩踏在脚下蹂躏的强大存在。
现在,这样一个强大存在来了。
他们出现在了南面,在明军的后方,在正与蒙古人主力鏖战的明军后方。
他们的出现引起了明军的混乱,只要随便扫一眼明人竭力调拨兵马南去准备,便能知道他们的出现有着怎样的巨大的意义。
毫无疑问,这绝不是一个有利于明军的情况。
来自后方的清军就如同一个人的身后忽然间飞速捅来一把短匕一样,锋锐的短匕带着死亡的气息,让人颤栗,让敌人恐惧。更让作为友军一方的蒙古人齐齐欢呼不已。
“长生天保佑蒙古!不跑了,不跑了!这个时候,是该我们发动最后一击的时候了!”额璘臣欢喜难掩,他指着察哈尔部、科尔沁部的使者,厉声道:“看到了吗?我们就要赢了!这个时候,站到我的身旁一起发起进攻,你们就还是我额璘臣的朋友。否则!就是整个草原都唾弃的懦夫!懦夫!”
额璘臣大喊着,中气十足。
几个使者彼此对视一眼,齐齐单膝跪倒在地:“愿意与额璘臣一起进攻!”
“所有蒙古的勇士们,进攻!进攻!”
“杀啊!”
“长生天庇佑我们!”
……
无数蒙古人压榨出了最后的力气,发起了冲锋。
而与此同时,当热气球上的数个纸条在陈永福、夏晨以及倪元璐手中传阅完毕以后,所有人都是同样惊喜不已的看着倪元璐。
刚刚倪元璐的处变不惊让他们猜到,有惊喜在等着他们。
没错,倪元璐并没有被出现的清军震动得失去冷静,相反,他看到了这些清军来势慌乱,压根不想久伏之强兵。
果不其然,热气球上的情报被惊喜的念了出来。
“此部清军身后,有我大明数千勇士追杀!”
“追杀!”(未完待续。)
第八十一章:正黄旗完了
看着众人惊喜的目光,倪元璐早有疑虑,他轻轻咳了一下,定了定神,道:“本相作为枢密院副使,负责这一回北征蒙古的大事,自然不会仅仅只在山西一地行动。同样,陕西的孙传庭已然开始行动了。这一回,第六师从榆林渡河而来,便是这一整个行动的一环。只是没想到,竟然会有人这么凑巧,迎头就撞了上来。”
倪元璐也是感叹无限:“当然,如果额璘臣知道自己的老窝鄂尔多斯部已经被我大明另一部主力大军第三军团团围住,恐怕也是效果无二了。”
这显然就是强大帝国的国力碾压之处了。
对于蒙古人而言,集合两个部落与清人预留下来力量之力就已经费尽心机,这才有了数万兵马可以周旋。
但对于大明而言,陈永福所部的第一军还只是主力之一。驻扎在陕西的孙传庭同样是可以调动的力量。
此前,孙传庭分兵南下去围剿了一下张献忠的余孽。消息传到草原上,让额璘臣麻痹大意,以为一个曾经与李自成比肩的乱贼便会牵制住孙传庭。
但一个区区张献忠又哪里有这么大本事?
孙传庭一面派了第五师陈德所部三个团佯动,装作大举南下的模样。另一面,却是主力悄然间调动起来,在甘肃陕西等地发起攻势,已然推进到了河套最核心的地方,也就是后世的宁夏。
除了在甘陕活动的第五师以外,还有一部自然就是李定国的第六师。借着第一军在山西打下来的良好基础,沿途都有兵站可以依靠。故而,大军从陕西进入陕西,从大同出长城以后,一路都是格外顺利,依靠着沿途兵站的物资,行进迅速。按照预定机会,他们会从这里向西配合西路军完成对河套东套的围堵。将鄂尔多斯部的根基扫荡干净。
而这,也许才能从最根源上解读为何第一军一路行军都是稳扎稳打,从不急兵突进。他们就像是一个磁铁一样,将蒙古人团团吸引住。如黑夜之中燃起篝火,犹如架上烧烤架的羔羊一样,引得饿狼纷纷吸引过来。悄然间,却是早已有另一群功夫老道的猎人潜伏到了狼群的巢穴之中。那里,剩下的不仅是狼群过冬物资,老弱妇孺,更是整个部落的未来与希望。
原计划自然是很完美的。
只是,倪元璐也没想到会这么巧碰上一群打着阴险打算的饿狼,猎人还未突入狼群的巢穴,反倒是先伏击了一波懵懂无知的病狼。
索尼所部正黄旗就是这一波懵懂无知的病狼。
懵懂无知,是他们万万不会想到,一个截断粮道的突袭竟然会碰上最强硬的铁板,一脚踹过去不仅脚部骨折,更是自己也骨架溃散,全军没了作战的意志,露出了正黄旗早已军心丧尽的本质。
现在……
恶狼被拔了爪牙,便是连家犬都不如,人人都说惶惶如丧家之犬,正黄旗眼下惶惶连丧家之犬都不如。
甚至,这一部清军溃兵仓卒之间选出来的领袖竟然还是那个被索尼誉为次货的达汗。
达汗满脑子问号,自从他们过了灰河进入了归化城附近的时候,他们便悄悄放松了一些,打算整顿一下兵马,也免得被额璘臣瞧不起,丢了大清的脸面。
可达汗刚刚停下来,就发现后面突然间出现了加速追杀而来的明军。
望着这一步追杀了自己三天三夜的明军,达汗几乎崩溃了,他忍不住向上苍祷告:“这群该死的尼堪就不需要休息吗?”
明军当然是经过休整的。要不然达汗怎么会有过一阵子以为甩掉明军的错觉?
李定国便是在云内兵站换了马,草草吃了干粮,随后便继续追杀而来。只不过,比起三天三夜都没有得到好好休息的清军,明军这一回的追击显得便是轻松许多,游刃有余。李定国已经在兵站里得到了前线的全面情报,第一军主力与蒙古人全面接战的情报也已然了然。
尤其在斥候提前探查得知了此刻青冢下战况以后,李定国更是放声大笑。
他当然不会放过达汗,哪怕真的就是拼命,拼着三天三夜不休息他也不会放这一部清军回去。
更何况,他更是十分期待这些蒙古人知道真相以后,感受着天堂地狱颠倒的滋味后会是个怎样的表现。
从得到援军,可以大胜的惊喜跌落到看到第六师出现后的绝望,这样冰火两重天的滋味一定会让人感觉非常有趣。
果然……
李定国悠哉的跟在这一部清军溃兵的身后悄然进入了战场。
庞大的战场上,隔着老远便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传来。有叮叮当当短兵相接的战斗时,又咆哮的喊杀声,更有惊喜的欢呼,有懊恼的颓丧。
当然,更少不了明军熟悉的中兴一式步枪开火的声音,有新式天罚一式火炮咆哮的炮火声。
伴随着第六师将士们的不断接近,这样的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亮清晰。
同样,伴随着距离的缩短,这些声音里此起披伏的变化也是听得敏锐无比。
欢畅的欢呼声在蒙古大军中出现了。
达汗一头雾水,他兜头装了进来早就是一脑门的官司,辨不清东西,认不得南北,只想怎么压榨着战马体力,想着怎么在奔跑之中再寻一匹快马腾换,好让他跑得更远一些。
但万万没想到,会有一场旷世大战在这里展开。
数万人的厮杀搏命将这一步千余人北逃的道路全然堵住。
他们无法停下的脚步就这么毫无准备的冲到了明军的背后。
眼见这这一部熟悉装束敌人忽然间出现在自己身前,达汗看得几乎眼前一黑。
清军溃兵的军中鸦雀无声,他们看着突兀出现在自己身前的明军,有一种孙猴子蹦达了几百年却还是没有逃出如来佛祖手掌心的既视感。
当然,孙猴子的故事清人知晓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