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皇后是个观察细致的人,朱慈烺在的时候就发现朱慈烺最爱身段丰饶的宫女盯着看。自然,当赵诗瑶入宫的时候,很快就记住了这个容貌童真,一副前凸后翘身量的少女。
容貌身量上佳,那余下需要考量的就只剩下聪慧品德了。想到这里,周皇后顿时就想起了当时的景象。
赵杨氏等诰命夫人进宫的时候,正好懿安张皇后也在。张皇后是天启帝遗孀,平日寡居气闷,见来了诰命夫人带着少女入宫便打趣道:“今日坤宁宫这般热热闹闹,来往问安,倒是羡煞哀家了。”
周皇后并非是机敏的性子,听了这话,尽管不带恶意却还是不好回答。
当时,赵诗瑶便笑着接了话:“听懿安皇后娘娘这般说,我这儿来的却是不巧了。”
“怎么这般说?”周皇后好奇道。
赵诗瑶听此,浅浅抿着唇,笑道:“我和娘亲入宫给皇后娘娘谢恩,都是要来一起都来,要不就无谢恩的时机一个都不来。若是今日其他姐姐、夫人先来,明儿我与娘亲再来。岂不是天天都有人来,这坤宁宫就总不至于太冷清,又总不至于太热闹。”
说完,赵诗瑶也见有些喧宾夺主,就轻轻福了一礼:“诗瑶无礼,还望娘娘恕罪。”
“这么一个宝贝人儿。”懿安皇后笑道:“谁能忍心去怪罪?”
顿时,周皇后也笑了。
第二十四章:钦封太子为兵马大元帅
【连夜七更,上架感言稍后发】
周皇后喜欢赵诗瑶品貌兼得。
朱由检念叨的则是赵彦乃本朝文臣之中一号能打仗能带兵的传奇人物。
赵彦是万历十一年的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多次巡边出征,战功显赫。为人沉敏有智略,临大事不乱。一生戎马,多在边地谋事。曾经巡抚山东,在天启二年与登莱巡抚袁可立共同剿抚邹、藤一带的白莲教叛乱。
同时,赵彦的家族亦是符合朱由检所说大家族的标准。
在后世,赵家就是陕北延安兴盛明清两代数百年的大家族。赵彦的父亲、祖父、曾祖父俱封荫尚书。朝廷在延安府城敕建莞枢猷茂坊表彰赵彦的功绩,延安府城还为赵彦建有宫保尚书坊。
赵氏家族官宦众多,而且与曾任兵部尚书的杨(兆)家,总兵肖(如薰)家、参政马(茂才)家等名门望族俱结为姻亲。赵章是赵彦的弟弟,曾任光禄署丞,到五十多岁时辞官返乡,开办家塾,以积德训导为事。
赵彦的次子赵大印任甘固总兵、都督同知,妻子是翰林学士王大任之孙、知县王邦弼的女儿;三子赵廷廓任汉羌镇标游击,妻子是都御史白希绣侄女,经魁白希彩的女儿;四子赵隆印是河南固始知县,妻子是举人王评的孙女;五子赵廷锡,仕天台县令,妻子是湖广参政马茂才的女儿;六子赵廷英,贡监侯铨,第一任妻子是知县杨汝桂的女儿,第二任妻子是大司马、太保杨兆孙女、凤阳道佥事杨正苾女儿;七子赵廷扬,拔贡,妻子是河南按察司经历薛廷谟女儿;八子赵廷嘉,历官户部员外郎,妻子是知县马如龙孙女、商州学正马茂花女儿。赵章的二女儿是总兵萧如蕙的儿媳,三女儿是贵定知县刘尔怡的妻子。
被朱由检挑中的赵光印,现在则是担任兵部员外郎,妻子是陕西参政扬吉的孙女。
这样一个盘根错节的大家族在平时或许绝不会是明朝皇室考虑的结亲对象。但在此刻,就弥足珍贵,对朱慈烺有极大臂助了。
这也正是朱由检没有反对周皇后提及的原因。眼下,朱慈烺的身份还未公开,朱由检就是再高兴也不能在公开的赏赐上面做文章。十五年帝王生涯告诉了朱由检,官场之中,风头太盛只会招来众人的侧目与嫉恨。很多所谓惊艳才绝的新秀都是死在了神不知鬼不觉的捧杀之中。
故而,也怪不得朱由检会别出心裁地打算破例给朱慈烺找一门好亲事了。
这也是酬功的一种嘛。
那么……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朱慈烺会不会接受了。
想到这一环,周皇后与崇祯皇帝都有些沉默。
“以烺哥儿的性子,也只能盼着他老成持重一些,早些回京了。”显然,周皇后也并没有把握朱慈烺会回来。
一念及此,周皇后悄悄将目光落在了司恩的身上。
司恩见此,顿时脑袋低低放在地板上,一声不吭。
一旁,朱由检却是深思了起来。他也是知道朱由检的性子九头牛都拉不回,想要让朱慈烺乖乖回来,以朱由检的身份都难以办到。
想到这里,朱由检微微有些不舒服,但一想到朱慈烺是为自己冲锋陷敌,朱由检又不由地心疼了起来。
“等等……”朱由检猛地想到什么,凝神盯着司恩,沉声道:“司恩,还不快说!烺哥儿现在在哪里?”
噗通……
咚咚咚……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啊……”司恩顿时在地上不住地磕头起来,连声道:“不是老奴不愿说,委实是太子爷再三说了,绝对不能让陛下知晓,老奴……老奴……”
说着,司恩顿时继续磕头了起来,额头上不一会儿就破皮有了血印子。
见此,朱由检顿时焦急了起来,看这架势,仿佛自己要逼迫司恩就朕的会自杀一样。
一念及此,朱由检顿时想到了什么,惊道:“烺哥儿进开封城了?”
听朱由检这么一说,司恩顿时一愣。
一旁的王承恩幽幽地道:“司恩,太子爷固然一片孝心不欲陛下担忧。可这样的事情是瞒得住的么?况且,你我首先可是陛下的奴婢呀……”
听王承恩这般说着,司恩顿时面色一白,颤声道::“陛下英明……太子爷……确实……确实是进了开封城。也给了臣一封书信……”
说完,司恩就连忙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高高举起。
朱由检见此,一目十行,缓缓看完书信。
“而今国家为难,百万军民兵锋之下苟活,督臣无用,将官逃亡……朱慈烺为大明太子,如此危局,舍我其谁……”
看到最后,朱由检缓缓呼出一口气,目光微微湿润:“烺哥儿……何苦如此,何苦如此啊……我大明江山,竟是至于如此险地以至于要小儿辈如此用命了吗?”
周皇后闻言,顿时泪雨朦胧::“圣上……圣上……听闻闯贼百万,围攻开封。如此危险,这可如何是好?圣上,可万万要救烺哥儿呀。”
见皇后如此担忧,朱由检眉头紧锁,良久忽然低声道:“强行要拉烺哥儿回来怕是不成了。事到如今也唯有索性放开,再也不能让烺哥儿在地方束手束脚了。现在烺哥儿去了开封只是区区一山东镇监军,更因为年岁之故让会让人颇多轻视,朕得让烺哥儿能镇得住场子!有权,才足够安全!”
“所以朕要封烺哥儿为总管河南湖广山东陕西四川兵马大元帅!总管中原一地战局!”
“还有那丁启睿,如此千古罕见的败绩,留在开封里是要给朕的麒麟儿再添堵吗?撤了,给朕的烺哥儿让位!”
“还有侯恂不是就在黄河北岸吗?身上还有朕带过去的二十万两军饷!既然如此,就让侯恂加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湖广、四川长江两岸。他侯恂不是与左良玉有恩吗?让他速速差遣左良玉将功折罪救援开封,还有杨文岳……虎大威……都要聚拢到开封城去,戴罪立功,统统过去辅佐朕的太子!”
第二十五章:军心可用
ps: 短短24小时,连发七章,只为回馈读者~上架感言稍后发出,入v第一章,恳求支持
京师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朱慈烺的手中。
看着司恩紧急传来的信件,朱慈烺嘴上说着抱怨,眉眼却都是笑着:“看来这次被我玩大了啊!好大一个元帅嘛!开封这个坑现在是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有意思了……”
朱慈烺的确是决意去开封了,这是一个所有人视之为畏途的地方。但于朱慈烺,却是一个视之为宝地的地方。
天下督臣缺乏的是一双发现宝地的眼睛,但显然更缺乏一身取得宝藏的本事。
不过恰好,这两样朱慈烺都有。前一样,朱慈烺已经具备。眼下还待完善的,就只剩下另外一样了。
这番本事,自然首推强军。而强军的铸就,就需要朱慈烺打好基底,消化好东明一战的胜利果实。
此刻,当朱慈烺进入了一间明亮干净,却弥漫着血腥味与石灰味的房间时,无数激动的声音响了起来。
病榻上,一名右手耷拉着的士兵激动道:“监军大人来看俺了!监军大人来了!”
“监军大人来了?”
“来看俺们这些小兵了?”
一时间,无数人议论纷纷了起来。
朱慈烺看着这间仿佛大通铺一样,二十来平房间里拥堵着十个伤兵的病房,心中有些难受。这样的救护条件,实在太寒酸了。
但朱慈烺显然没有医疗到自己这一举措。却让士卒们激动难言。
听着士兵们不敢置信的声音,朱慈烺动情地道:“不错。我秦益明来看望兄弟们了。兄弟们在战场上打得好呀,你们受伤了。是为我秦益明的命令而受伤的。我作为兄弟们的上官,当然该来看望大家!”
“是秦益明大人!”
“是监军大人!”
“监军大人……俺还能打,俺没有残。监军大人,俺还能入军吗?”
“俺倒是残了,往后不能给监军大人打仗了。”
……
七嘴八舌,无数声音拥堵进了朱慈烺的耳朵里。
听着这些声音,朱慈烺百般滋味在心头,看着大家道:“这些事情,兄弟们都不用担心!”
“还能打仗的。我秦益明,随时欢迎各位兄弟归队!”
“伤了残了的,我秦益明给你们治伤,残了的回临清,我给你们荣养!”
“我知道,还有些兄弟已经不能在这里说话了。但我秦益明,没有忘!”朱慈烺沉声看着一干望过来的目光道:“这些人,都是我临清营,是我山东镇。是我大明帝国的英雄,烈士!我会让他们风风光光地走,让他们后顾无忧的走。他们的妻儿老小,我都会恩养!”
朱慈烺的话说完。场面出现了微微一阵寂静,但当一个断了左手,仅用右手抱着一盆骨灰盒的伤兵痛哭流泪出声的时候……
更多的声音响彻起来。
“大人恩德……属下没齿难忘……”
“俺姓牛的不会说话。就一个意思,俺这条命。都给大人了!”
“对,大人要俺往东。俺绝不往西……”
朱慈烺笑着,又是宽慰了几句,走到了下一个营房过去。
东明县的闯军被朱慈烺击溃以后,黄河两岸基本上也就没了闯军活动的踪迹。与此同时,朱慈烺也开始黄河北岸,濮阳开始驻扎分兵,转运粮草军需,以及最为让朱慈烺费心的伤兵治疗问题。
不错,这个一向被各级军将忽略的问题却成了这段时间一来朱慈烺最为重视的问题。
作为山东镇监军、榷税分司主事、山东兵实际上的统帅,朱慈烺在每日繁忙的军务,政务要处理的同时每天依旧会亲自走一趟刚刚修建起来的随军医院。
里头,不仅有朱慈烺从东明、濮阳两地清空带过来的医师,更有朱慈烺加急从临清连募带征地找过来的一批医师。
光是这些医师每月身上花费的银钱就足足有三千两之数。
朱慈烺来的次数颇多了,一开始大张旗鼓还要搞许多虚文的随军医院此刻也终于有些见怪不怪的模样,只是让随军医院的医正胡波跟了过来,再无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
胡波是临清城里有名治外创的大夫,就是城中的大族豪强,绿林里的江湖豪客都不敢无礼。
说起来,朱慈烺请动胡波却有些周折。
当朱慈烺一战打完了东明县的闯军在北岸驻扎后,朱慈烺就让船队开始在此中转军需物资,然后船队继续东去临清。一来,将河南无法处置的重伤员放归临清安置。二来,也有继续转运军需的目的。三来,还有将战场俘获的不少金银书画带回去补充成军费的意思,在河南,自然是没有市场出手的。
但还有一些朱慈烺没想到的作用,就在船队到达临清后开始酝酿。
首先……便是主持补给之事的常志朗一下子受到了整个临清知州官署的厚爱。常志朗还没怎么费力气,就发现自己想要补充的军资粮米就被知州盛中权给准备好了。
再当常志朗将两百余重伤员在城北安置下来修养治伤之后,热情殷切的东山先生杨川就软硬兼施,将城中几乎所有拿得出手的外伤大夫全都给请到了榷税分司门前。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这样的意外发现让常志朗犹豫一番后还是接受了。
而这……也促成了朱慈烺随军医院的迅速建立。
再加上朱慈烺这样一个穿越客在,朱慈烺只是与胡波促膝长谈了两晚上,将一些现代医学常识:比如卫生清洁;比如细菌感染;比如烈酒消毒防止化脓等“秘技”交流一番后,将信将疑的胡波只是试验了几天就迫不及待地成为了随军医院的第一任医正。不仅如此,胡波还将自己四个得力弟子都带了过来。
有朱慈烺亲口答应下来的充足军费支持,又有大量实际医治的对象可以提高经验。这对于任何医者而言都是难言的诱惑。
更何况,救死扶伤,本就是医者父母心所难以拒绝的使命。
朱慈烺进来逛了一圈,嘘寒问暖见了几个伤号以后,在又一片激动欢呼的声音之中,朱慈烺被胡波扯到了走廊里,简单客套了几句开始唠叨起了人手的不足:“监军大人。都道是医者父母心,咱们千里迢迢赶过来救死扶伤,自然是可以夜以继日,不计报酬不计辛勤地救助这些保护一地平安的好男儿。可眼下,咱们来了这里,哪怕在如何辛勤,甚至不眠不休都要眼睁睁看着因为人手不足无力及时救治,让诸多军士白白丧命!”(未完待续。。)
第二十六章:医护女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