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郎中-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仙茅不知道他这话后面是拒绝还是答应,先不能承认,赶紧说道:“没有啊,就是我想请你们几位当我的护卫保护我跟着大宋皇帝去北伐辽朝。我这人比较怕死,若没有武功高强者护卫,我还真是心惊肉跳夜不能寐的,所以这才开口邀请。若是两位觉得这事不好办,就当我没说好了,没关系的。”
杨继业感激地朝他点点头,说:“既然杨公子这么说,老夫十分感激。老夫愿意携七个护卫公子前往幽州伐辽,同时听从大宋皇帝的指挥,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杨仙茅一听这话,不由大喜,但是不知道杨六郎他们的态度如何,赶紧又望向杨六郎。
杨六郎郑重地点了点头,说:“是呀,杨公子,我们愿意听从大宋皇帝的指挥,护卫杨公子前往幽州伐辽。
这下搞定了,杨继业和杨六郎当真是聪明之人,猜到了自己这话真实的用意,话中已经明确表明愿意听从大宋皇帝的指挥,那就是投降的意思了。
杨仙茅起身躬身一礼:“那可就多谢两位了,我这就禀报皇帝去。皇帝已经决定即刻出兵伐辽。我们很快就会赶赴幽州的。”
杨继业和杨六郎几乎同时叫了一声:“不行!”
杨继业又补充说道:“宋军已经苦战五个月,兵困马乏,又要长途奔袭幽州,幽州城之坚固不亚于晋阳城,易守难攻,守城的又是名将韩德让,领兵有方,幽州乃是辽朝门户,绝对不会轻易放弃,辽军必定大举来援,到时必然一场苦战。实在不宜仓促出兵啊。”
杨仙茅苦笑:“我也觉得不行,可是皇帝已经决定了,即刻便要拔营起寨挥兵幽州,劝也劝不住啊。”
杨继业缓缓点头,说:“杨公子都不能劝说皇帝不要北伐大辽,那我的话只怕皇帝就更听不进去了。若是这样,就请公子禀报皇帝,我杨家愿意为皇上做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攻下幽州。”
杨仙茅大喜,说:“有杨老令公率军做先锋,那无往不利,胜算就多了几成。”
杨继业摇摇头说:“我尽力吧,反正这条老命是公子救回来的,我也就豁出去了。”
杨仙茅又说笑了几句,才告辞来到了隔壁病房。这病房住的是蛇仙姑和地虎尊者,他们当然不能跟杨仙茅住在一起,双方是死对头。
杨仙茅进入病房的时候,蛇仙姑和地府尊者都已经苏醒了,正在说着话,见他进来,都很高兴。
首先孤仙朝他飞了个媚眼,说:“你该不会着急着跑来叫我带叫我带你去见我那美貌的侄女吧?放心,我病一好,马上找她来见你。你也不用巴巴地来催我,嘻嘻嘻。”
“姐姐,你就别拿我开涮了。”
地虎尊者沉声说道:“杨公子,我答应过你,你救了我的命,我欠你一个人情,说吧,让我给你做什么事?”
杨仙茅打了个哈哈,说:“看来两位都康复得不错,不过我还是要检查一下。”
说罢,他给两人分别检查了伤口和闭式引流管引流的血样,发现一切正常,到底这两人是八级强者,只要杨仙茅给他们打好了基础,康复还是很快的。
杨仙茅检查完毕,道:“我一方面是检查一下两位伤势恢复情况,再一方面想告诉两位,住在隔壁的杨继业杨老令公和他的几个儿子已经投降了大宋,是我大宋的大将,你们两个就不要再去找他麻烦了。”
两人吃了一惊,相互看了一眼,呼的一下坐起来,牵引到伤口,又重重倒回床上,一旁的弟子赶紧上前搀扶。
地虎尊者咬牙切齿说道:“原来那老东西就在隔壁,怎么没人跟我说?不然我一定取他狗命。”
蛇仙姑也说道:“这个债不讨回来,枉自为人!”
杨仙茅哭笑不得:“我已经跟你们说了,他已经投降大宋,现在是大宋的大将,跟你们一样,都是皇帝的身边的得力干将。皇上亲自让我劝降的,可见皇上对他有多重视。”
“一码归一码,他是大宋的大将,那也不妨碍他是我们的仇敌。这个仇一定要报,我还从来没有被人伤得这么重,差点老命都没了。”地府尊者拳头捏得嘎嘣响。
蛇仙姑也是一脸阴冷:“是,他在我肩膀上穿了个窟窿,差点要了我一条命,我也得给他个透心凉,这才扯平。管他是不是大宋的大将,就是大宋的人又怎么样?大宋也有很多敌人。”
杨仙茅叹了口气,双手一摊说:“拜托两位啦,你们三个已经拼得两败俱伤,你们俩伤得很重,差点死掉,杨老令公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不是我给他开膛破肚治病疗伤,他此刻已经死了。你们三个都是死了一回的人,又有什么看不开的?又何必非要斤斤计较什么恩怨呢!”
地虎尊者和小仙姑同时叫道:“不行,愁就是愁,一定要报!”
杨仙茅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瞧着两位,冷声说道:“既然这样,刚才两位不是说欠我一个人情吗?我跟杨老令公是朋友,我得帮他。好吧,你们欠我的人情我现在要你们还,那就是,你们不得找杨老令公和他几个儿子麻烦,要跟他以朋友相待,你们能做到就算还了我救命之恩,怎么样?”
地虎尊者和蛇仙姑相互看了一眼,同时道:“不行。”
蛇仙姑说:“我欠你的是欠你的,跟他的仇是他的仇,各不相干。”
地府中者也点头称是。
杨仙茅生气了,指着两人说:“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我警告你们,你们不听我的话,后面的伤你们自己管。我告诉你们,你们现在还没有脱离危险,别以为靠你们自己就能活下来,我要不管,你们不出三天就会死掉,信不信由你们。”
杨仙茅还不真是吓唬,因为这后面几天杨仙茅还必须使用大剂量的抗菌消毒的汤药来保证他们伤口不会发炎。如果一旦停药,伤口发炎,一样会要了他们的命。
第300章 北征大辽
两人又相互看了一眼。蛇仙姑赶紧扮了个笑脸说:“你不会说当真的吧?”
“我才懒得跟你们两个老家伙磨牙。你们口口声声说我是救命恩人,可是我说的话你们当放屁,我干嘛给你们好脸色?就这句话。你们要是听那就罢了,要是不听一拍两散。我不管你们,随便你们去自讨苦吃,反正你们要找杨继业拼命,死的多半是你们,既然你们要死,我又何必现在要救?”
一时间,屋里的人都安静下来,只有杨仙茅阴冷着脸,背着手瞧着两人。
过了好半晌,蛇仙姑才扮了个笑脸说:“好啦好啦,小兄弟,这么大脾气做什么?行啦,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们不找他晦气就是。”
地虎尊者也叹了口气说:“就像公子先前所说的,我们三个拼了个两败俱伤,都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道回来,若不是杨公子你救命,此刻在地府上去打架去了,既然都死过一回的人,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好,我也听从公子的吩咐,不找他麻烦就是,不过我欠你的人情还是要还的,一码归一码。”
蛇仙姑也巧笑嫣然说道:“这话没错,我答应了要把我那美女侄女许给你,那也是必须做到的。她很听我的话,我说什么就是什么。等伤一好,立刻带她来见你。”
杨仙茅团团作了个揖,说:“两位前辈这么说,那我就多谢了,你们俩好好养伤,我先去回禀皇上去。”
既然这两个人改变了态度,那杨仙茅当然就对他们客气了,好歹人家是八级强者,绝顶高手,皇帝的左膀右臂。
杨仙茅来到门口,跟外面的大内侍卫说了,让他们马上禀报皇帝,说皇帝交办的事情已经办妥了,杨继业愿意做伐辽先锋,随驾亲征大辽。
办完这件事,杨仙茅心情很好,悠悠然回到了屋里,太子妃傻傻的坐在床边的梳妆台上,当他进来,便一下扑到他怀里,紧紧抱着他说:“我听到外面说,皇帝要烧晋阳城,这可怎么办”?
杨仙茅搂着她安慰说:“傻妮子,担这个心干什么?咱们家里头还住着皇帝的左膀右臂两个八级强者,她们伤还没好呢,皇帝再怎么着也要等我们转移出去才会放火的。”
“我不是担心我们,我是说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处称心可意的地方,准备好好过日子,可是现在一把火烧掉,那我们如何安身,又该到哪里去呢?”
杨仙茅听了不由愣了一下,这倒是个问题,他先前还没想过,以前只是得过且过现在,跟太子妃有了鱼水之欢,自然要为人家前程做打算,不过现在,她名义上还是钱太子的妃子,虽然心已属于自己,可是自然是不能公然把人家娶过门的。得让他们散了之后,才能将她娶过门。所以在这件事办成之前,还不能把她往宣州家里送,只能先在什么地方安顿下来再说。
杨仙茅一时没有好的主意,便宽慰说:“放心,天下之大,难道还没有我们容身之地吗?皇帝封我为侍御医,但是让我陪他御驾亲征,将来皇宫中重要的至亲病重,需要我参与会诊之外,其他时间可以不在京城太医院供职,任我自在逍遥。所以,我们可以找一个中意的地方,再买一套中意的房子住下,你觉得怎么样?”
太子妃瞧着他,幽幽的说道:“你会不会把我一个人放在那里,然后自己去周游天下,那我宁可跟着你江湖漂游!”
“傻话,我说了不会把你放一边的。不过,御驾亲征幽州,两军开战,这个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先前也看到了,我们这被围了五个月,我们还没有亲上战场便已经被吓得魂不守舍,若是随军出征,两军混战起来,那更是不得了,而且军中有规矩,女人是不能随军前行的,所以得找个地方安置下来。等大军得胜还朝,我自然会来跟你相聚,这是不得已的,可不是我抛下你不管。”
太子妃神情黯然,点了点头说:“这个我自然省得,只要你心中有我就好,你随皇帝御驾亲征,可一切要小心才行。”
“放心吧,皇帝中军大营那是军中最安全的地方,不会有事的。再说大宋二三十万大军打大辽,就算不能取胜,也不会有什么危险,至少能保护皇帝平安回来,只要皇帝平安,我跟在他身边,自然也就会平安的。放心。”
太子妃缓缓点头,粉首靠在杨仙茅怀里,觉得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
很快,宋太宗便派了传旨太监到杨仙茅的府邸,召集杨家七子到杨继业身边宣读圣旨。
很凑巧的是,前来宣读圣旨的正是上次到宣州赈灾的那位黄公公,看来他颇得皇帝的恩宠,这一次来宣旨也是他。
黄公公和杨仙茅已经是老熟人了,两人一见面十分亲热。黄公公已经知道杨仙茅提任侍御医,所以笑呵呵连声表示恭喜。
寒暄几句之后,宣读圣旨的香案已经摆好,黄公公便让杨仙茅稍候,先宣旨,之后再来叙旧。
黄公公宣读圣旨。任命杨继业为右领军卫大将军,负责北伐大军的粮草押运。任命杨六郎为雄州刺史。对杨继业其他六个儿子都各有任命,随父亲负责运送粮草。
杨仙茅在一旁听黄公公宣读圣旨,听完之后有些奇怪,而杨继业也有些惊愕,瞧着杨仙茅。
因为圣旨中虽然任命了杨继业的为统兵官,却让他去运送粮草,并没有让他打先锋,甚至不让他参与作战。
在宣读完圣旨之后,杨仙茅便把黄公公让到自己屋里奉茶说话。
寒暄几句之后,杨仙茅低声问道:“杨老令公和其他七个孩子英勇善战,此次皇帝御驾亲征,正好可以带一同前往,而且他们也愿意做开路先锋,为何皇帝没有让他们随驾出征呢?”
黄公公神秘笑了笑,凑到杨仙茅耳边说道:“我们做奴才的可不敢枉自揣测上圣意,不过,大人既然垂询,咋家就给你说说咋家自己个人的想法。——这杨继业好歹是北汉的降将,北汉跟大辽是同盟,现在我们要去攻打大辽,你能担保他会全心全意拼死征战吗?他若是阵前突然来一个手脚,那岂不是麻烦。所以,倒不如先让他押运粮草,看看再说。反正在军中,随时可以调用。更何况我大宋能征惯战的将领也不差他们几个,你说是吧。”
杨仙茅经黄公公这么一点拨,立刻恍然大悟,原来宋太宗生性多疑,虽然非常赏识杨继业,但是对他并不十分放心,所以并没有叫他担任最重要的先锋,也没让他随驾为中军,而是他去押运粮草。
杨仙茅原来还以为杨家将会作为先锋,这样一来,大宋有八个绝顶高手护卫,那还真是高枕无忧,可现在,他们改为运送粮草,那对于自己来说就少了一个强有力的护卫,多少还是有些失望的。
到傍晚时分城里,大多数人都撤出了城外了,街上行人已经变得稀少,这时,一长队的马车来到了杨仙茅的宅院前。他们是来帮杨仙茅搬家的,同时将重伤的杨继业、蛇仙姑和地府尊者运送出城。至于其他在杨仙茅府上治病的百姓,则是不管的。
杨仙茅不会把他的病人抛下不管,于是要求兵士把在他这治病疗伤的伤者也运走,不然,他也不走。
那些侍卫当然不敢得罪他,便将那些受伤的病人也抬上了马车。
杨仙茅只捡了紧要的东西装上车,便随着车一起出城了,但是在出城路上,他还见到不少的老弱病残艰难的往城外走。
等到出城之后,径直来到了城外驻扎的大宋营地之中,宋太宗在距离他中军帐不远处给杨仙茅单独安排了一顶大帐,拨了几个兵士给他使用。
因为军中不让随身带着女眷,所以,宋太宗专门拨了一支人马,护送杨仙茅的女人太子妃返回京城。先暂时安顿在皇家驿站,等杨仙茅回京城之后再做安排。
临走之时,太子妃恋恋不舍,一直拉着杨仙茅的双手掉眼泪。
把太子妃送走之后,杨仙茅也觉得心里有些失落。不过,两军阵前交战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还是不要让她跟着的好。
在紧挨着杨仙茅的大帐旁边有数排帐篷安顿了受伤的杨继业和蛇仙姑、地虎尊者等人,而杨仙茅坚持带回来的受伤请他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