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小郎中 >

第240部分

大宋小郎中-第240部分

小说: 大宋小郎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我们这些当兵的,好些人都抽到河边来准备猎捕那吃人的大鳄鱼,可是我们在江边守了这一两个月了,也没见到那鳄鱼露面,反倒是人人都淋得跟落汤鸡似的,在这大雨里这么泡着可真不是滋味呀。”

    这军校给杨仙茅吐苦水,指望着这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说不定能把这话传到知州大老爷儿朵里去,使得大老爷知道他们的辛苦,即便不能调换防守,多给他们些赏钱也是好的。

    杨仙茅点点头,道了声辛苦,等马车下了渡船之后,便各自上了马车,驱车前往徐州。

    在车上,璇儿对杨仙茅说:“我有个主意,等一会儿你去见知州,不要说我的身份,只说你自己,就说你奉我父皇的旨意来督促他们剿灭这大鳄鱼,让他们加派人手,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河边看猎杀鳄鱼了。我以前跟父皇出去打猎,都是他在前头,生怕我被猎物惊扰。甚至是小兔獐子什么的也不让我靠近,根本见不到他们打猎,只听说十分的好玩,我可没有见识过怎么好玩法。这一次我一定要见识见识,你可一定要满足我这个愿望,让我在河边亲自看你们猎杀这大鳄鱼,为民除害。”

    杨仙茅想想说:“猎杀这个吃人的鳄鱼当然很有必要,只不过你就不必到河边去观瞧了,鳄鱼是可以上岸的,很吓人,所以你就在城中等着,把鳄鱼猎杀之后,你再出来瞧一眼也就是了,又何必要到河边来冒险呢。”

    璇儿摇头说:“我来就是要亲眼目睹你们猎杀这害人的大鳄鱼,光看他的尸体有什么意思啊。放心吧,我原本就是捡回来的命,既然老天爷都不让我死,想必也不会让我死在这丑陋的家伙的嘴里的。再说了,那么多兵士,难道还保护不了我吗?他们保护不了我,还有姐姐和你呀。特别是你,上次我们被大鹏鸟都吞到肚子里了,你都能把我救活过来了,还意外地治好了我的病,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怕的事情呢。我相信我们的运气会很好的。”

    杨仙茅只好苦笑,心中已经打定主意,即便让她到河边来,也要离得远远的。

    至于如何猎杀这吃人的鳄鱼,的确要费一番脑筋。既然自己已经知道了鳄鱼危害一方的事,那就不能袖手旁观。皇帝让自己巡医天下,可不仅仅是让自己给人治病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宣扬王道,广布皇恩,让百姓能感受到皇帝的恩泽。猎杀鳄鱼当然就是其中的体现。

    说话间,他们终于进了徐州城。这徐州城也是千年古镇,里面人口繁多,商业发达,只是在连月的暴雨中,城里内涝积水很严重,水都已经漫到脚脖子了,有些低矮地方甚至已经淹没了房顶,那些地方的百姓都迁移到了地势较高的地方结庐度日。

    城里还来了很多城外各村寨的村民,大多是靠近白沟河边地势低洼地带的,洪水淹没了村庄,逃难到了城里。

    杨仙茅他们前往徐州衙门,要与知州商议猎杀鳄鱼的事情。

    徐州城知州衙门在城中心。到了这里,杨仙茅很是惊讶,因为知州衙门被高高一道沙袋围墙围了起来,将衙门与城里的洪水全部都隔开了。为了阻挡洪水,所有车船都无法直接进入衙门,都只能在沙袋围墙外停下,然后人步行越围墙进入。

    他们越过沙袋到了里面,才发现积水很少,想必是把里面的积水全都舀到外面去了。

    杨仙茅冷哼一声,说:“这知州倒还真会享受,自己的衙门弄得没什么积水,反倒把积水让老百姓来享受,什么样的官儿可想而知。”

    待到见面之后,杨仙茅心中更是感慨。原来这知州跟自己心目中所想的那种溜须拍马的贪官污吏形象差不多,肥头大耳,满脸油光,一脸的媚笑,专拣爱听的说,拍马屁十分在行。

    这位徐州知州姓张,他已经收到朝廷公文,知道这爵爷是钦差大臣,手里有尚方宝剑,生杀予夺可以自行决定,哪里还敢怠慢,赶紧将杨仙茅他们先安置住驿站。等他们换了湿衣服之后,在花厅相见。

    璇儿跟着杨仙茅巡医天下的事并没有在公文中说,所以张知州不知道跟着杨仙茅这少女是谁。杨仙茅介绍时也只说她是自己的师妹,一起来各地巡游的。介绍蛇仙姑是自己的师姐。

    杨仙茅说:“本官路过白沟河,见到了两件事情很是紧急,一件事你已经安排人手处置,就是那白沟河出现的吃人的大鳄鱼的事情,你已经在河两边安排了床之弩猎杀,这一点本官很是欣赏,但是另外一件事,没见到大人如何安排,那就是防守河堤的事情。还是要提醒一下,请知州大人尽快安排民壮上河堤巡查,防止管涌河堤开裂什么的,同时加固加高河堤。”

    张知州听了这话,肥头大耳晃了晃说:“爵爷有所不知,并非下官不组织人巡视河堤,加固堤岸,而是这之前下官已经派人访问了河边居住的渔夫多人,搞清楚了历史上河水曾经到达的最高的高度,按照这个高度修的这个河堤。”

    说到这,张知州又无可奈何地晃了晃大脑袋,说:“至于巡视河堤的事情,河边的兵士同时也就负责河堤的巡防。这加高加固河堤嘛,也不是下官抠门,实在是不得已的苦衷。朝廷拨给徐州修建堤坝的钱就那么多,若是有钱,下官当然愿意修得越坚固越大越好,可是没办法呀,就现在这河堤,那还是我张某人在徐州为官多年攒下的脸面,让徐州上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捐款而来。都是为保大家的家在平安。大家给了我一个薄面,所以捐了不少款项,征集民工,这才完成的。要单靠朝廷那点钱,那只怕洪水早就漫过堤岸冲进徐州城来了。”

    杨仙茅淡淡笑了笑,对肥头大耳的张知州夸耀自己的功绩颇不以为然。因为每个地方官其实都会这么做的,朝廷拨付的修建河堤钱款不可能太多,都需要当地的知州征发民工义务劳动修建堤岸,这本来就,每个地方官都会做的事,到他这儿却成了他的功劳了。

    至于向乡绅们摊派捐款用来修建河堤,这个可就看怎么说了。朝廷对这种事情是睁只眼闭只眼的,只要不闹事,能办成事,当然也就不会过问。但是,如果有谏官说知州利用修建河堤摊派苛捐杂税,那可就成了一项罪过,朝廷往往会因此追责官员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朝廷并不鼓励向百姓摊派捐税。

    因为这种摊派其实很多情况下并没有落在那些有钱的乡绅的身上,那些人官吏惹不起也不愿意去惹,平素在他们那得到了不少的好处,所以就把这些任务摊派在普通百姓的头上,报告朝廷时却成了乡绅主动捐款。

    杨仙茅说道:“这暴雨不断,河水猛涨,河堤加强巡查和加固的事情张知州要记挂在心上,不管用什么办法,要确保徐州的平安。本官既然巡查到此,丑话可是要说在前头的,若是徐州河堤出了什么事,洪水冲出河道百姓遭了殃,我可是要追究你责任的。”

    徐州眯着一双鱼泡眼,把胸脯拍得山响,说道:“爵爷尽管放心,下官也不是初出茅庐之辈,自然知道轻重缓急,这洪水猛兽可是半点不能掉以轻心的,下官一定竭尽全力加以防治,务必把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杨仙茅点了点头,说:“猎杀大鳄鱼的事情也要用心,要日夜坚守,一旦发现坚决追杀,务必斩草除根。另外,一旦有大鳄鱼消息之后,要马上飞马来报,本官要亲自到河边督战,切记切记。”

    张知州赶紧连声答应:“谨遵爵爷号令,在爵爷督战之下,一定能出此大恶,为民除害。”

    杨仙茅又叮嘱张知州:“本官这次到徐州来的事情一定要对外保密,切不可张扬出去。”

    张知州自然是满口答应。笑嘻嘻道:“爵爷放心,下官绝对守口如瓶,便是飞过一只蚊子去,下官也抓住它不让走漏爵爷的消息。桀桀桀”

    杨仙茅听他笑得跟猫头鹰似的难听,说话油腔滑调,特别是在徐州城防洪形势如此严峻,而又有大鳄鱼当前的情况下,这一副做派就很不合时宜,便皱了皱眉,起身告辞回驿站了。

第394章 淤泥河堤

    杨仙茅回到驿站,璇儿兴奋地跑上来对他说道:“大哥哥,你跟知州说好了吗?我们什么时候到河边去看他们猎杀大鳄鱼啊?”

    杨仙茅说:“我临时想了一下,我们还是守在驿站里等消息的好,因为两岸的兵士都已经守了一两个月也没见到那鳄鱼出来,那鳄鱼不知道是死了还是到别的地方去了,如果我们老实巴交的蹲在河边守着鳄鱼的话,那不知道猴年马月才等得到了,倒不如等在驿站里。你看这连绵不断的雨水一天就没停歇过,冒着雨到河边,一两天还行,时间长了可是要生病了。所以最好还是坐等消息。我已经告诉知州,一有消息立刻飞马来报,我们骑着我的赤阳驴去,片刻间就能赶到。那大鳄鱼如此难缠,一时半会儿只怕杀不死他的,所以足够你有时间赶去看热闹的。”

    听杨仙茅这话,璇儿不禁撅起嘴来,不过,想想他说的也是对的,就算现在守在江边,也未必能看到那怪物,那么多当兵的架着床之弩守在江边两个月都没找到呢,又怎么会自己一到就能出现呢?先前也看见江边空旷地没有什么遮风挡雨的地方,总不能象那些当兵的一样住在帐篷里吧?想想只能叹了口气说:“好吧,那你一定要叮嘱他们一有消息马上报告我。”

    杨仙茅自然满口答应。

    当天晚上,他们住在驿站之中,暴雨如注,又下了整整一晚。

    听着雨水噼噼啪啪打在瓦片上的声音,杨仙茅已经感觉不到哪怕片刻的诗情画意。他只有满心的焦急。这样下去,不成滔天大水,那还真是没天理了。他当然不相信李绪的鬼话,整个世界不可能有滔天洪水,要想淹没山脉,这点洪水远远达不到,但是,眼前徐州只怕要面临滔天洪水了。

    所以,在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杨仙茅按捺不住,决定到河堤上去巡视一番。皇帝交给他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巡查官员政绩,这可是最关键的事情了。如果确有必要加固堤防的话,他必须拿出钦差大臣的身份,迫使张知州继续加固堤防才行。

    杨仙茅跟璇儿和蛇仙姑说了之后,璇儿一听要到河边,那当然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她才不想闷在驿站的房间里,也嚷嚷着也要跟杨仙茅一起去。杨仙茅只好答应。这一次,他们没有坐马车,而是直接骑着赤阳驴,穿着蓑衣,杨仙茅撑了一把大油纸伞,遮住了两个人,蛇仙姑举着一把伞御器而行。

    他们出了城往白沟河边走,不多时便到了河边。

    这时,他们看见沿着河堤来了一些人,扶老携幼,推着架子车,挑着担子好像是要逃荒的样子。

    杨仙茅不由心中一动,徐州可也是鱼米之乡,只要没有天大的事情,百姓是不可能背井离乡外出逃荒的。这是为什么呢?杨仙茅勒住小毛驴,等他们靠近之后,弯下腰和颜悦色问道:“请问几位这是到哪里去呀?”

    那拖家带口的十几个人站住了,抬头望向杨仙茅,见他衣着华丽,背后还带着个小姑娘,旁边一个少妇举着油纸伞,好像也是一家人外出,不由长叹了一声,说道:“还能去哪呢?自然是逃荒啊。”

    “逃荒?你们是要逃到哪里去呀?徐州城不好吗?”

    “好固然是好,可在好的地方也得有命去享受才行,没有命,又有什么用呢?对了,你们不打算离开吗?”

    杨仙茅心中一动,看了看旁边的蛇仙姑,然后对老者说道:“不知道有什么灾难要来临了,老人家若知道的话,能否透露透露一二?我们一家人也好有个计较,免得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那老者看了他们两一眼,点点头说道:“既然你们问了,老汉不说又不好,救人一命胜过七级浮屠啊。——老汉劝你们还是赶紧走吧,能走多远走多远,远远的离开白沟河,到高一点的地方去,要尽快,最好马上走,只怕再晚了就来不及了。”

    杨仙茅忙起身,问道:“究竟是什么事情?还请老人家明言相告,我才好有个计较,毕竟我们一家老小的还有宅院,我是纠结呀,须得有充分的理由才行啊。”

    老者点点头,回头指了指河堤,压低声音说:“这河堤顶不了多久了,很快就会垮塌,你不跑,那不是等着喂鱼吗?”

    杨仙茅吃了一惊,瞧了瞧那又厚又高的河堤,说道:“我看十分厚实,高度也够,怎么可能会坍塌呢?而且河堤上还有巡查的官兵,发现问题会及早进行封堵筑坝。”

    “没用的。”那老汉摇了摇头,说道:“你是只知道其表不知其里呀,我告诉你吧,我家就在河堤边住,几十年了,这河堤怎么修的我看得清清楚楚,那河堤的里面啊……,唉,不能说,说出去官府知道要坐牢的。唉!要是一般洪水倒也罢了,像现在这样的洪水已经浸泡了一个多月了,再不垮塌不可能啊。好啦,我能说的就这么多,信不信由你,我们走了。”

    说到这,老者带着家人沿着河堤上了官道朝远处走去。

    杨仙茅怔怔地望着他们的背景,想着刚才老者的话,一时没有言语,倒是他身后的雪儿公主扑哧一声笑了,用手刮着小脸蛋,对蛇仙姑和杨仙茅说:“羞不羞?你们俩还自称夫妻。”

    杨仙茅有些不好意思,蛇仙姑却羞了个大红脸,嗔怪地瞪了杨仙茅一眼,说:“我可没说,是他自己忽悠,胡说八道。”

    杨仙茅讪讪地笑了笑,转开话题说:“刚才老者说的话,话里有话,我们得赶紧到河堤上去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一听到杨仙茅说到了正事,蛇仙姑这才点了点头说:“的确是,既然这老者在河堤边呆了那么多年,又见到河堤的整个修建,他说的话,我们得好好查看一下才行啊。”

    杨仙茅驱动小毛驴,直接上到了河堤之上。

    这时河堤上巡视的兵士看见有人上了河堤,便小跑过来,老远就大声说道:“知州大人有令,任何人不得在河堤上停留眺望,免得增加河堤的负担。要是河堤垮了,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