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郎中-第5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仙茅用手指天说道:“我五年之内一定会娶药香郡主过门,如若我做不到,天打五雷轰死,无葬身之地。”
说到这里,顿时药香郡主慌的赶紧用小手捂住他的嘴,说道:“好端端的发这种毒誓做什么,我相信你,可是为什么要等五年呢?你还有什么事情要做吗?”
杨仙茅说道:“我回家跟我娘商量了,我娘出了个主意,我觉得挺好,所以特意来跟你商议。白芷郡主和你我都要娶过门,因为我跟你们俩都有了肌肤之亲,我真心喜欢你们两个。但是因为你们俩的身份又不能同时嫁给我,所以我娘就说,先娶一个,然后另一个在想办法,生米煮成熟饭,让王爷不得不答应把女儿嫁给我。这不就两个人都能进门了吗?”
药香郡主冰雪聪明,一听这话立刻便猜出杨仙茅的用意。她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沮丧,幽幽的说道:“也就是说,你要先娶姐姐?”
杨仙茅捧着她的脸亲了一下,说:“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你年纪小一些,能够等。白芷年纪大些,在等几年,王爷一定会把她许配给别的人家,那可就全完了。”
药香郡主神情黯然的点点头,问道:“那什么叫生米煮成熟饭呢?”
杨仙茅对这个懵懂的姑娘还真是有些无可奈何,看来她并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也不知道杨仙茅对她这一块是怎么个计划,也正是她感到沮丧的原因。
于是杨仙茅解释说道:“所谓生米煮成熟饭,就是让你怀上我的孩子。”
“怀你的孩子?怎么怀啊?”
杨仙茅有一种想用脑袋去撞墙的冲动,这个已经没办法再解释了,只能含糊的说道:“这个以后我再教你,现在,我要问你,你愿不愿意等我?我一定在五年之内娶你,因为我要在五年之内成为天下扬名天下的名医。那样,我们生米煮成熟饭之后,你爹才没有办法处罚我,而同时,我的名声地位也才足以让他和皇帝接受,两个郡主都嫁给我,你明白了吗?”
药香郡主点点头说:“我明白了,但是就是怎么个生米煮成熟饭还不明白。”
杨仙茅心疼的亲了她一下,说:“以后你会明白的,你放心,我已经跟你爹说了,你的病没断根,我会借着给你看病,经常来跟你相会,以后我们就能够时时刻刻在一起了。”
对于杨仙茅远大的计划,药香郡主没有多深的感觉。但是感受到杨仙茅在想办法把她和姐姐一起娶过门,她相信杨仙茅是发自真心的。
但是现在杨仙茅说会借着看病的机会,经常来与她幽会,这可是眼前的事,顿时高兴起来,伸手搂住他的脖子说:“你可不许哄我,你可是要常来看我的。”杨仙茅苦笑道:“我就怕我一旦娶了你姐姐,润王爷对我只怕没什么好脸色。”
“放心吧,我会跟爹娘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他们不会拿脸色对你。不过失望是有可能的,但是很快他们就会放下这一切的,我相信,因为他们都是爱我的,会为我做出让步。”
有了药香郡主的这番承诺,杨仙茅心里更踏实了。
两人又一番亲热之后,杨仙茅这才告辞离开。润王还是带着夫人一起把他送到了门口,并多次表示了对杨仙茅的欣赏,似乎想用这一点来增加杨仙茅选择她女儿的动力。
回去之后,杨仙茅很低调的请了媒婆,并让自己干娘带着媒婆亲自到吴王府登门求亲。
吴王哈哈大笑,很是开心,似乎中了大奖似的。其实他更在意的是,自己女儿跟三弟的女儿都面临选择的时候,对方选择了自己的女儿,说明自己女儿更优秀。这种相互攀比的心理,反倒比这门婚事更让他开心。
毕竟他对杨仙茅还不大了解,只是他早就放出话,女儿的婚事由女儿定,女儿喜欢谁,他就找谁做女婿。现在女儿告诉他,自己喜欢上了这个郎中。即使这郎中还只是个平头百姓,他也无所谓。不过,据说这小郎中医术很好,还治好了三弟那身患绝症,连太医院的太医都无法治好的女儿,这一点倒是让吴王很是有些赞赏。他并不要求女婿跟自己一样,想要门当户对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女婿一定要有出息,不靠家族来撑腰。
对他来说并不需要锦上添花,只需要这个人是够本分,有本事,同时又是自己女儿真心喜爱的,这就足够了。现在终于找到了,虽然吴王还没见到过杨仙茅,但是那不重要,因为哪怕他再平庸,只要女儿喜欢就好。
当即吴王夫妻与唐氏商定了婚期,对了八字。八字也刚好,然后下了聘礼。
唐氏尽管出身微寒,但是做事非常稳健。知道该出手时就出手,现在是给儿子撑脸面的时候,因此拿出了巨额的聘礼,向王爷家下聘,这让吴王很是惊诧。
他原来以为女儿喜欢的一个平头百姓,应该只是喜欢他的才华。这人家里不会有什么钱,可是现在他知道他想错了,原来对方的经济实力并不弱,单就这聘礼来说,便完全拿得出手,即便是达官显贵家说亲,聘礼也不过如此。
这让吴王对杨仙茅有了一种新的感觉,至少心里更踏实。女儿嫁给这样的人,至少不会吃苦。
杨仙茅向吴王家求亲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润王的耳朵中,把他气的拍桌子大骂。而他夫人则更担心女儿想不通,出什么事,整天陪着女儿宽慰她,同时骂杨仙茅没眼光,这样的人不嫁更好。
他们却不知道,女儿心中早已吃了定心丸,跟杨仙茅有了约定,所以完全不当一回事,笑呵呵的反过来安慰母亲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倒把润王妃说的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是不是女儿气糊涂了,不过细细观察,又不像。这让吴王夫妇搞不懂,女儿究竟怎么想的。
第797章 迎亲
不过既然女儿想的开,润王的气也就慢慢消了。他也不敢跟杨仙茅撕破脸,或者找人上门教训杨仙茅,毕竟杨仙茅已经明确告诉他,女儿的病没有断根,还有复发的可能。这样一来,自己还得求着这位让他颜面扫地的小郎中,好让他继续给女儿治病,这才是最紧要的。
尽管对方有眼无珠,没有向自家求亲。但是看着对方救了自己女儿两次的份上,润王也没有做任何对杨仙茅不利的事。
杨仙茅跟白芷郡主两人的婚事上报到了皇帝那里,宋神宗还多次询问自己的弟弟吴王,是不是真心要把女儿嫁给一个小郎中。吴王说是真的。而且这人是女儿的救命恩人,同时医术很高明,很有前途。皇帝这才答应了这门婚事。
婚事进行顺利,举行婚礼的那天,在京城引起了轰动。
亲王嫁闺女,这阵仗那绝对小不了。迎亲的队伍差不多有一里长,挑着各种各样的陪嫁物品,在鼓乐声中,跟中了状元似的,在城里绕着圈的走。引来了很多的人围观。
看见杨仙茅骑着高头大马,披红带彩意气风发地走在队伍前面,不少人都在相互打听这娶了吴王女儿的年轻人究竟是谁家的公子,有这样的本事。当得知只不过是一个年轻郎中,既无家世,也没有官宦背景时,这些人都惊呆了。似乎看见了一个只有在传说神话故事中才能看到的传奇人物。
而杨仙茅也通过这场婚事,迅速把自己的名气在京城扩散开了去,很多人都知道仙茅医馆的小郎中娶了亲王的女儿。洞房花烛夜时,杨仙茅喝的晕晕乎乎的。
把贵客都送走之后,在刘冬雁的搀扶下来到了新房,跟白芷郡主两人喝了合欢酒后,白芷郡主还有些羞涩的对杨仙茅说道:“你娶了我,我妹妹那边肯定很伤心,咱们找时间去去看看她吧。我觉得将来如果有可能,你还是把她娶过来,真的很喜欢你。”
杨仙茅打了个酒嗝,把她搂进怀里,把自己跟药香郡主两人商议的事情告诉了她。
白芷郡主毕竟年纪要大上几岁,对男女之事已经比药香郡主那懵懂少女要知道多一些,一听杨仙茅说要与药香郡主生米煮成熟饭,逼迫润王府去把女儿嫁给他。不禁又好笑又羞涩,啐一杨仙茅口,说道:“亏你想出这龌龊主意,不过也只有这个办法才能达到目的。既然有这么个打算和安排,我就放心了,不然我心里总对妹妹感到愧疚。”
…………
杨仙茅娶到了郡主,这使得他的知名度迅速攀升,而他的医馆也比以前客量大得多。生意一下火爆了不少。当然很多人来医馆,主要是瞧瞧这位娶到亲王女儿的小郎中到底是啥样子。
吴王在此之前曾经带着夫人来过杨仙茅的医馆和家里,临走时不着边际的提醒杨仙茅,如果经济允许的话,还是置办一座新的大的府邸。要不然让自己闺女待在这么简陋的屋子里,而且还是租来的,实在有些不妥。
杨仙茅当然也有这个想法,因为将来他要娶两个郡主的。虽然娶到郡主之后便要穿越离开,而这些钱能不能带走还是回事,倒不如先把钱花在享受上,现在有了唐氏这位干娘,自己赚的钱便稳稳当当的落进自己腰包。所以他马上在京城物色房子,若是要临时修建,一来工期太长,没有个一两年是修不出一个好宅子来的,二来这地皮也不好找,所以找个已经建好了的府邸是最适合的了。
很快,找到一个即将退隐返回老家的官员要卖住宅,占地很宽,也很豪华。杨仙茅看后很满意,立刻拿出钱把这豪宅买了下来。好在里头各种丫鬟仆从也都有,都是连在一起卖的。
杨仙茅选择将这些丫鬟仆从都留下,将来发现不中意再退掉就是。如此一来,他们便有了一个新的安身之所。
这处豪宅有一面墙是临街的,杨仙茅便把这面墙拆了,修了一个医馆,把自己仙茅医馆的门面搬到了这里,重新开始。
这新开的医馆比原先的要大得多,杨仙茅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当然只能这样做,必须要先弄一个大的场所才行,然后他又花巨资请了十来个坐堂郎中,重新把仙茅医馆开了起来。
整个这些事情也就在几天之内完成的。就连杨仙茅的医馆也是如此,因为临街墙内就有不少房舍。直接把墙打掉,重新围成一个单独的院子,并把这些房舍稍微加以改造便可以用了。
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只不过有一件事,让杨仙茅心中很是不安。那就是这些日子京城的雨水非常的大,除了杨仙茅迎娶白芷郡主那天天晴了一阵子之外,算是老天爷给他面子了。
那天他带着迎亲队伍在京城里兜圈子的时候,只是偶尔下了点淅淅沥沥的小雨,甚至都不用打伞。但是迎完了亲一回到家,那小雨立刻变成了瓢泼大雨。幸亏杨仙茅的喜酒都是安排在了酒楼之中,因为他没有足够大的院子可以容纳前来贺喜的宾客。这种安排也使得这些宾客门免受了暴雨倾盆被淋成落汤鸡的命运。
这几天里,杨仙茅每天都要花一定时间炮制麻沸散和消毒生肌汤,装好瓶提供给周馆主。周馆主每次都是用现银付钱,这条路给杨仙茅带来了滚滚财源。
看着钱财成箱成箱的不断运到自己库房里,杨仙茅心头的担忧更重了。想起了几天前他们在峡谷遇到的可怕的洪水。特别是他那次乘坐大鹏鸟的时候看见的那可怕的云层。他相信,那可怕的云层应该是造成他们在大峡谷里面遇到的几乎带来灭顶之灾的洪水的原因。
而现在京城的雨越来越大,很多低洼地带已经开始出现积水。但似乎京城的官员对此并不太在意,他们虽然也听说了大峡谷地带突然降下的暴雨,洪水冲毁了不少民宅。但那是相隔一百多里以外的山区,与他们没关系。而且,京城的城墙又厚又高,即便有洪水,只要把城门一堵上,洪水是进不了城的。因此,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没有对此警觉。一些文人墨客甚至还将这场远远大于往年的暴雨为绝佳命题,题诗作赋。呼朋唤友,一边欣赏雨景,一边喝酒赋诗。
杨仙茅新婚燕尔,与白芷郡主耳鬓丝磨,好的蜜里调油一般。但是他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时常想起那场可怕的洪水。最终他还是决定未雨绸缪,准备好应对措施。一旦出现洪水,也能有个应对之策。
他的应对之策就是造一艘有船篷、船舱的大船,以免将来城里闹洪水,可以救命。只有杨仙茅这个经历了那场可怕的洪水同时又看见那高达万丈的积雨云的人才能下决心。杨仙茅聘请了无数的木匠,白天黑夜感造这艘船。
这艘船是在他新买的豪宅的花园里修建的。
在造船期间,杨仙茅的医馆改造工作也已经完成了。于是杨仙茅让唐氏帮忙,选了一个黄道吉日,重新开张。
杨仙茅没有大张旗鼓的举行仪式,但周馆主还是带来了一个人,来拜访杨仙茅。这人就是上一次杨仙茅的医馆开张时,给他题写过匾额的蔡京。
蔡京在数十年后会成为宋朝奸臣之首。但这时候,他还只是是一个小小的推官。
杨仙茅承继了凌霄尊者的记忆片段,知道蔡京将来会成为大奸臣,不喜欢跟这种人打交道,所以对他很冷淡。
蔡京知道杨仙茅是吴王的女婿之后,极尽巴结之能事,送礼央求周馆主带他到杨仙茅府上拜访,并主动提出要帮杨仙茅重新题一副匾额。
因为现在新的医馆占地面积比以前大得多,门面也大得多,原来的匾额再用的话实在是有些小气了。
杨仙茅不能不给周馆主一个面子,所以勉强点头答应。当下蔡京打起了十二倍的精神,给杨仙茅重新写了一副匾额。
杨仙茅看他的字,觉得这人虽然品行不端,但这手字却还真是相当不错的。杨仙茅原本应该设宴款待,感谢蔡京的这幅字,但是杨仙茅并不想跟他一起喝酒。所以找了个借口,说自己还有应酬,一会儿要出去。
这蔡京也不是愚笨之人,赶紧便要告辞。
临出门前,蔡京说:“杨公子,在下已经调任京城为官,具体官职还没有确认下来。官家让我先出使辽朝,回来之后再安排职位。届时就有更多时间与杨公子多多往来,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