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小郎中 >

第566部分

大宋小郎中-第566部分

小说: 大宋小郎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病用土方偏方都治好了,杨仙茅相信他用古书上记载的黑狐的心脏同样可以治疗见到鬼这种病。

    可是有一个问题让杨仙茅心中并没有轻松下来,因为他不像第一次那样,在完全治愈之后便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也就是说他还没有完成任务。既然没有获得完成任务的心理提示,那就证明这解救罗老汉的生命的任务并没有彻底完成,那么这老人还会遇到什么可怕的事情呢?

    杨仙茅的心里拿不准,他必须在这里留下去,可是如果罗老汉的这病治好了,自己又有什么理由留下来呢?

    好在这个担忧很快就被罗老汉化解了,因为罗老汉欣喜地对杨仙茅说道:“我听小女说你是个孤儿,现下无处可去。正好我这绸缎铺少一个掌柜的,如果你愿意便留下来,就与我女儿一起帮我打理这绸缎铺吧,不知你意下如何?我给你的酬金绝对会让你满意的。”

    罗大匡有些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会把绸缎铺的掌柜这位置让给杨仙茅来做。因为在此之前父亲生病的时候,都是他和妹妹打理这个绸缎铺的。他一时没回过神来,于是瞧向了父亲。父亲却朝他眨了眨眼,又朝着女儿努了努嘴。

    这下罗大匡这才回过神来,原来父亲想给妹妹和杨仙茅创造一个在一起的机会。因为杨仙茅虽然无家可归,似乎对罗小妹也有些兴趣,但是这种事最好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不要提出,免得一旦提出之后被杨仙茅拒绝,整个堵死了后路,还不如让罗小妹先跟杨仙茅在一起,两人有了感情再说。

    到那时候,杨仙茅自己主动来求亲,那样一切就会顺理成章了,这才是罗老汉打的主意。

    罗老汉见杨仙茅没有马上答应。便以为他是担心金兵打来的事。于是又说道:“我这绸缎铺在陇州算是最大的,里面的绸缎各种各样,堆跟小山似的。这是我最放心不下的,所以一直没有带他们逃走的原因。我想着既然知州大人和守备大人如此严密的防守,又组织了城里这么多的精壮参加防守,而且还囤积了大量的粮食。我们陇州应该能够固守,一直等到援军到来。所以我想来想去还是决定留下,跟我的绸缎铺在一起。不然抛下这千金家业,那我就什么都没有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判断,我不知道小神医你是不是也这样想的?如果你觉得对守住陇州城不抱希望,担心金军入城之后的生命安危,想要离开,我也不会阻止的。你自己做主好了,若是那样,我也会重谢你一笔钱。你救了我的命,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必须好好报答你。”

    杨仙茅并不担心金军围困陇州或者将来破城,他经历的战火太多了,甚至直接在战场上与辽军厮杀都未曾怯过,此刻当然也不会害怕。不过他现在需要留下来的理由,虽然他知道罗老汉要把自己留下来是想与自己女儿将来有个发展。但是自己还是得答应,以便自己能完成任务。

    于是点头说道:“太好了,多谢老丈的信任,我一定会勤恳做事,不辜负老丈的厚望。”

    说这件事的时候,在一旁的罗小妹便已经猜到了父亲的想法,她心头像装了一头小鹿似的,怦怦乱跳个不停。只是低着头站着,连脖子都绯红一片。耳朵却竖起来,仔细听着杨仙茅的回答。心里患得患失,很担心杨仙茅会婉言拒绝,坚持要走。

    当罗小妹听到杨仙茅愿意留下的回答之后,心里一下子乐开了花。羞羞答答的想要直接走到杨仙茅身边去,不过她却没发现杨仙茅瞧她,有些失望,心里却在帮杨仙茅解释,杨仙茅之所以没有看自己,是因为旁边有父亲和哥哥,他不可能跟自己太过亲热。反正他愿意留下,那来日方长。

    罗老汉虚弱的笑了一下,又对杨仙茅说道:“见你有些疲惫了,我听小女说你们去为我寻找药方,辛苦了一夜,都没有好好睡觉。要不你回去好好休息吧,我的病已经不要紧了。”

    杨仙茅还真的有些困了,于是便点头答应。说道:“不过我去休息之前还有几件事,第一个就是我们的粮食够不够,因为根据我的推测,这场仗不会在短时间之内结束。所以我们至少要保证够我们四个人吃的粮食,而且至少要能够坚持一年。第二件事是我们需要干净的水源,这水源最好是我们自己的。因为现在金军的细作很可能已经混进城了,很有可能会在城里的水井中下毒。最后一件事就是,我们还需要一些常见的药材,免得到时候生了病却没地方医治,或者找得到地方医治也没有药材。”

    这几句话让罗老汉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他疑惑地瞧着杨仙茅说:“我们需要那么多粮食吗?家里粮食我觉得已经够了,不过估计也只能坚持三个月,就在后面的粮仓里头。”

    杨仙茅摇头说道:“那肯定不够,因为这一次金朝是倾巢出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一次跟去年不一样,他们不会打不下就去攻打别的地方的,他们一会全力攻打下来,因此战斗将会异常的残酷。如果说我们没有足够的粮食,我建议我们还是撤离,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罗小妹马上接着说道:“我同意杨大哥的说法,我也听说金军这一次来势甚猛,援兵比以前要多得多。”

    罗老汉神情有些尴尬的笑了笑说:“不会吧,金国人哪来的这么多军队?”

    “别忘了,金国人刚刚灭了辽朝,而辽朝的很多军队是不战而降的。他们将这些军队收编之后,派他们打先锋。所以他们的兵力比以前要强大得多,数量也多得多,可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罗小妹劝解父亲说:“要不我们听杨大哥的,钱财乃身外之物,我们还是离开吧。”

    罗老汉瞪了女儿一眼,说道:“你可真是说的轻松,你知不知道这份产业是从祖上传下来的,怎么能够在我手里头断送?而且你知道我们的绸缎铺子值多少钱吗?说抛弃就抛弃,这要换成银子能装满这栋屋子的,你知不知道?有很多布料是相当珍贵的,虽然一时半会卖不掉,但总要卖掉的。反正要走你们走,我是不会走的。这是我们祖上的产业,我要守着它,即便是将来金国人真的破城了,我就守着我的绸缎铺,一把火连我一起烧死算了,你们走吧。”

    说罢,罗老汉竟然把眼一闭,把头扭到一旁,根本不予理睬了。这一下罗小妹无助的望向杨仙茅,她原本也知道,父亲是不会同意离开的。但是既然杨仙茅这么说了,她就想帮着杨仙茅劝劝父亲。明明知道这个基本上是没有可能的,可是还是想要试试。现在罗老汉果然断然拒绝,她只好无助地望着杨仙茅。

    杨仙茅苦笑着摇头,自己必须救这老头。毕竟他关系到自己被禁锢在通道里的亲人的安危,怎么可能抛下他们独自逃生。于是杨仙茅只好叹口气说道:“我并不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既然老汉你将绸缎铺掌柜之位托给我,我肯定会尽最大的努力保证它的平安。也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所以我才提出建议,我们必须要筹集更多的粮食,干净的水源以及一些常用的药材,这都是必须的。”

    听到杨仙茅这话,罗小妹顿时高兴起来。忙不迭的向父亲解释说:“杨大哥不是要非要走,他只是说我们要准备得更充分些才好。我觉得这也是对的,万一真的被围困超过三个月,而我们的粮食又不够吃的话,那怎么办?”

    听到杨仙茅说不走,而且还要全力维护绸缎铺的安全,罗老汉这才把紧绷的脸放松,扭过头来对杨仙茅说道:“你说的未尝没有道理,可是自从金朝大军南下,知州和守备就已经开始筹集粮食了。城里的米和陈粮都已经被强行全部采购,收入到军营去了,哪里还有粮食出售啊。”

    杨仙茅苦笑着摇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还相当棘手。不过从这知州和守备在这之前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看,这要守住城倒是有很大可能的。

    当下之际只有走一步算一步,实在不行自己还可以凭借超强的功力,进入军营偷些粮食出来的。对于杨仙茅来说,这应该不是很难的事。既然杨仙茅已经打定了这个主意,他也就不再提这个话题了。

    而干净的水源这一点,罗家倒是没问题,他们后院就有一口水井,水井不算很大但水很干净。药材的话,这之前罗老汉生病就买了不少药,大部分的常用药,家里基本上都有。所以除了粮食还不能达到杨仙茅说的至少一年的要求,其他两项条件都具备了。

    杨仙茅没有回房休息,既然他决定了留下来,那他就必须要对全城的情况做个了解,以免遇到危险的时候对四周的情况不熟悉。

    杨仙茅花了一天的时间将整个陇州城四处都看了一遍,然后才回到了罗家。

第879章 神箭难敌

    经过这一天继续服用杨仙茅留下来的药丸,罗老汉的病情有了进一步的好转。到傍晚时分,他甚至已经可以下床,自己拄着拐杖慢慢行走了。一家人都很高兴,特别是罗老汉,不住嘴的夸赞杨仙茅医术高明。

    金军来的比杨仙茅所预料的还要快,几天之后仅一夜之间便将陇州城团团包围。杨仙茅曾经登上城楼观察过敌情,发现敌军一眼望不到头。旌旗招展,军纪严明,并且携带了大量的攻城设备。正如杨仙茅之前所料,他们的确是有备而来。

    杨仙茅虽然发现城楼之上守城的器械一切准备得都非常充分,但是面对如此强大的军队,杨仙茅不知道这个城能够守多久。

    战斗很快就开始了,每天喊杀声震天,从白天一直到夜晚,再从夜晚持续到第二天,中间就没有停歇过。

    金军一直在猛烈的攻城,由于这一次金军有收编的辽军做先锋,因此他们有足够的兵力轮番的发动进攻。而守城的宋军只不过是宋军中战斗力最差的厢军,数量也不过万余人,虽然知州和守备都做了拼死的决心。也从城里征集了大量的民壮,包括衙门的衙役都上城进行守卫。但是这些严格的说都是临时纠集在一起的,虽然经过了几个月的战备准备,但相比骁勇善战的辽军和金军来看还是远远不够,所以城里这段时间全是人心惶惶。

    不过当战争打响之后,原来还非常害怕金军的厢军,以及只进行了几个月战备训练的衙役和征集的民壮等这些杂牌军,却迅速的适应了战斗。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城池被攻破,那他们的命运将会是及其悲惨的,甚至连跪着生的希望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几乎是人人拼命,个个争先。而他们利用守城本来就具有的先天优势,在经过长期的守城专门准备之后,居然牢牢地将城池守住了,经受住了金军和收编的辽军一波接着一波的猛烈进攻。

    战斗进行得极其残酷,杨仙茅也加入了战斗。因为他知道城池要是守不住,那罗老汉只怕也是老命难保,那他的目标就落空了。

    他在铁匠铺专门打了一张硬弓,这张弓恐怕只有他才能拉得开。他直接上到了城门楼,坐在房顶上专门朝攻上城楼的金军放箭,还将箭射向了城楼下骑着战马指挥作战靠的很近进入了射程的金军将领。

    杨仙茅在这场战斗中发挥着远程狙击的作用,他的箭羽从来没有落空,一箭一个。即便是那些在下面作战的金军将领也躲不过,被突然飞射而来的利箭穿心而过。

    在连着几个督促攻城的将士被杨仙茅射死之后,金军的将领便不敢太过靠前,他们发现从城楼上射来的箭又准又狠,而且非常远。就连正常情况下弓箭根本无法达到的射程外也会被这城楼上飞来的飞箭所洞穿。

    因此这些金军往往要保持城墙以外三倍以上的距离才能确保安全,而这样攻城的效果显然就没有靠前指挥来得更好。但这也没有办法,因为就算拿着盾牌,对于城楼上这突然飞射而来的利箭也是防不胜防。

    这个人主要是在城楼顶上,但是如果需要,他便会出现在城墙守卫的任何地方。而一旦发现利箭飞来,这些靠前的金军将领便无法躲避。

    杨仙茅连续射杀了十几个靠前指挥的金军的指挥将领,使得宋军士气大振,而那些攻上城楼来的金军也往往会被杨仙茅准确的弓箭射死在城楼之上。这使得知州和守备异常的兴奋。

    可是他们想寻找这个神秘的狙击弓箭手却怎么也找不到。因为杨仙茅神龙见首不见尾,根本不给他们找到自己的机会。现在的他也不想跟这些当官的打交道,他只想尽他所能来守住城池。

    战争持续了一个多月,虽然杨仙茅在守城中发挥了重要的狙击手的作用,但是杨仙茅只有一双手,他没办法兼顾到所有的地方,而陇州实在太大了。

    金军在前期一个月的攻城中吃了亏之后,迅速调整了作战方式。金兵不再集中在一处,而是利用了金军骑兵的快速移动的特点,将兵力快速调配到全城的四个方向,不停的变换攻击的主攻的方向。

    主攻和辅攻经常交叉进行,有时见到声势浩大的金军攻城往往只是佯攻,真正的主力攻城却在另一侧。这使得守城的宋军疲于奔命,他们没办法将有限的兵力和人力集中在金军主要的进攻方向上。

    而杨仙茅也没有办法在主攻的方向上,发挥他的作用,因为他也无法洞察金军究竟从哪个方向发起主攻。

    就在金军强大兵力的轮番攻击之下,陇州城终于被攻破了。

    当金军犹如潮水一般,杀进城来的时候。杨仙茅便知道大势已去,他迅速奔回了罗家。

    在此之前他已经估计到城池可能守不住,所以已经叮嘱了罗小妹和罗大匡兄妹俩,把家里的金银细软和干粮准备好,随时准备走。

    杨仙茅狂奔回到罗家之后,罗大匡和妹妹还不知道城池已经被攻破了,正在跟父亲坐在客厅里紧张地议论着战事。罗大匡曾经扶着父亲上城楼去查看过,当罗老汉看见了金军强大的攻势之后,他也脸色大变。心中开始有些后悔,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倔强害了儿子女儿和未来女婿的性命。但现在他们已经没有办法反悔,只能希望老天爷能够帮帮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