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大唐-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户部尚书高静明急切地问道:“为什么呀?”大家也都盯着李。
李说道:“土豆产量太大,如果不加以限制,农户们都进行种植,家家都生产出几万斤、甚至几十万斤的土豆。请问,这些土豆卖给谁去?
土豆储存期也就半年多,到了开春就放不住了,只能烂掉,农户们将会受到巨大的损失,社会也会因此而动荡。”
太子李承乾吃惊的说道:“是啊,真想不到,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众人也都觉得是个问题。
李世民好像看到了农户家里、地窖里堆积着大量的土豆,眼睁睁地看到土豆烂掉,农户那一脸的悲伤,他感到很恐怖。他担忧地问道,:“各道不是都派人来了吗?你们向他们说清楚了吗?”
李说道:“这件事已经通知了下去,让各地的官员,告诉农户,一户农户种植不得超过2亩地。除了自己食用,留出少量的部分,供应市场。”
“很好,你们研究所考虑得很周到。”李世民赞道。
李乘机给这些大唐的顶级决策者,灌输了一些现代商业理论,最后使他们同意了,以长安城部分有实力的商户,经销工业城的产品。
李来自后世,知道工商业的力量有多大。现代社会,农业已经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了。而大唐目前主要的经济支柱就是农业。
他原本想提出改变商业税收的问题,他经过交谈,发现这些人对于商业,历来不重视,了解甚少。李也不能够跟他们说太多,就事论事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行了。
这些事情,不能急于求成,要慢慢来,潜移默化,逐步进行。
李说得很累,大家也觉得无趣。
李好不容易让李世民把这些重要人物组织起来,不来点干货是不行的。他说道:“父皇,各位大人,刚才所谈到的问题,只是今天的议题之一。
下面,是今天要讨论的最主要的议题。”
说到这里,他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出去一下,马上进来。”
李世民点头同意了,李就走了出去。
李世民听了半天,脑袋有点晕,他一看其他人,也差不多是这样。就说道:“王德,去拿一些雪糕进来,大家都提提神。”
自从有了冷饮厂以后,李世民发现,冷饮这东西提神,比起喝茶管用,无论是困了,倦了,吃一根雪糕,人就立马精神了。
首领太监王德出去了,很快就端来了一大盘雪糕。冰冷的刺激,令这些人精神了起来。
这时,李也进来了,他的身后,跟着杨康和工部的几个官员。
这些人,抬着一个箱子,一个官员手里还拿着一柄大锤。李出去主要是因为这柄大锤,没有他亲自出去,这个物件,是不可能拿进来的。
就这样,李世民的卫队长马宣良还紧紧跟在后面,随时准备护驾。
在李的指挥下,工部的几个官员,从箱子里拿出了一个铜盆,接着拿出了一个袋子,随后又搬出了一块灰扑扑的物件,放在了地上。
李说道:“父皇,各位大人,请移驾过来。”
李世民等人走过来,好奇地望着地上的东西。
第七十四章 战略物资
一个工部的官员,又取出了一个方砖大小的盒子,放进了铜盆里,然后从袋子里,取出了一些灰色的粉末,倒进了那个木头盒子里面,再倒上水,进行搅拌。
官员们动作很轻,防止粉末飞起,搅拌均匀后,用抹子将表面刮平。
李说道:“这叫水泥,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他把水泥的相关知识,给这些大唐顶级土老帽科普了一遍。
他大约讲了十分钟,工部的官员,端起那个木头模具,磕了几下,将里面已经初步凝结的水泥取出来。李说道:“这只是给大家演示了水泥凝结的过程,因为时间太短,这块水泥暂时还不够坚硬。”
接下来,他指着地上的另外一块,早已准备好水泥的说道:“这就是完全凝固的水泥。”然后,让一个工部官员用铁锤来砸。
马宣良哪里能够让别人在皇上面前挥舞铁锤。他急忙上前接过铁锤,按照李的示意,砸了下去。
“嗵”,马宣良一锤下去,厚达三寸的水泥块子,上面留下了一个白点。
马宣良没有想到,这东西如此坚硬,他运起内功,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又砸了下去,这才将水泥块子,砸出了裂痕。
不等大家发表意见,大将军李靖就激动了起来,他用手抚摸着水泥块子,说道:“好东西,比起坚石一点不差!皇上,要是用这个东西修建城池,构筑堡垒,对付草原上的铁骑,可是利器啊!”
大将军不愧是军神,他立马就想到了水泥在军事上的用途。
工部尚书皇甫睿,虽然提前已经知道了水泥的存在,可是他仍然激动地说道:“皇上,用这水泥来修建道路,就再也不怕雨雪天气了。用它来修建房屋,也便捷得多了。”
户部尚书高静明首先考虑的是成本,他问道:“这水泥的成本如何?”
李说道:“很便宜……”他给大家算了算账。
高静明也激动地说道:“皇上,这比从山里采石,运到长安的成本还低呢,太划算了。”
李世民也很激动,他的眼前又浮现出一抹画卷:大唐到处是宽广整齐的水泥道路,车马穿行,一派繁荣景象。
太子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和梁王商议过了,要将长安城里面的地面全部用水泥硬化,城里就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一下雨下雪,就肮脏不堪了。”
大将军李靖说道:“皇上,臣建议修建通往边关的道路,朝廷再调动军队、运输粮草就方便多了。”
户部尚书高静明是掌管钱粮的,他考虑问题都是从钱粮上出发的,他一听说要修路,那肯定是要出钱了,脸色发白,马上说道:“这恐怕不行,今年户部可是没钱,要知道,到年底,还要兑付国债呢。”
太子李承乾说道:“高大人,这件事你不用发愁,梁王已经有了对策,不用户部出钱。”
高静明听说不用户部出钱,脸色马上回复了本色,笑道:“那敢情好,臣支持修路。”
蜀王李恪心中不爽,说道:“恐怕还是不妥,修路要征调大量的劳役,不利于朝廷的安定。”
魏征点头说道:“是啊,现在正是农忙季节,从那里征调民夫呢?”
太子李承乾有些兴奋地说道:“父皇,梁王有个办法,不仅不需要户不出钱、也不需要征调劳役,还能赚钱。梁王,你快给大家说说吧。”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世民,望着李说道:“还有这样的好事?梁王,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说来听听?”
“诺,父皇。”李应道。
李走到黑板前面,在上面写上:“以路养路。”
他说道:“臣的建议是,由工部主持,首先修一条从长安到洛阳的公路。一方面解决长安联通内地的交通问题,一方面培养人才,积累经验。
李大将军说得对,水泥是战略物资,生产技术暂时不宜对外公布。可由工部派人,在公路沿线各个主要地区,分别建立一家水泥厂。生产出来的水泥,除了供应公路建设,还可以对外销售。这就可以筹集部分修路的资金。
如果资金还有缺口,还可以开放对勋贵、商贾参与公路建设的股份制经营,公路建成后,制定合理的价格,对车辆进行收费,让参与经营者得到利益。朝廷也可以得到持久的利益。”
这时,李世民问道:“股份制是什么意思?”
李就用了半个小时时间,给大唐的高层,进行了股份制经营的相关科普。
高静明兴奋地说道:“这可是个好办法呀,今后很多大型的工程,都可以采用这种办法,就不用户部出钱了。”只要是不让他出钱的办法都是好办法。
大将军李靖也说道:“这样的话,等这条公路修完后,通往各道、州的公路也可以修建了。军队的调动就快捷多了。”
李恪问道:“就算是资金的问题解决了,那劳役的问题如何解决?”对于李,李恪现在是条件反射,只要是他提出来的,李恪第一感觉就是要反对。
李不理他,对着李世民说道:“农户的家庭情况不用,有些人家是有富余劳力的。儿臣的意见是,采用募工的办法。
朝廷规定合理的酬劳,在道路沿线各县,招募劳工,这样就能招募到相当数量的劳工。为了让当地官府积极配合,每名劳工收入的十分之一,作为当地官府的收入。”
“等一下,臣反对。”魏征说道:“这不是鼓励官员变相收钱吗?此风不可长。”
“魏大人,我认为梁王的意见是中肯的。朝廷各县的官吏的素质,你不是不清楚,没有一点好处的事情,他们会积极配合吗?
你就是不允许他们收费,他们也会变着法子收费的。与其这样,还不如明确规定收费标准,反而减少很多麻烦,同时让官员们得到一些好处,让他们积极配合呢。”
长孙无忌掌管吏部,对于基层官吏的德行,一清二楚。他听到魏征反对,就出言劝说。
李世民点头说道:“长孙无忌的话是对的,此事就这么办吧。”
李说道:“这些劳工,修建完这条公路后,就都成了熟练工人,工部可以增加一些工钱,从中招募一批优秀人才,派往各地指导公路建设。”
这条大家也没有意见。
接下来,李提出了一条意见,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第七十五章 出行
李接着说道:“要是劳工仍然不够,臣有一个建议。沿途各县的监狱里,关押着不少罪犯,每天养着他们吃闲饭,实在是浪费。
可以组织部分老实的、身强力壮的囚犯,到工地参与修路。对于那些在劳动中表现好的,可以适当的减刑。
这样既能为朝廷减少开支,由有利于朝廷对这些囚犯进行改造。这种办法就叫做劳动改造。”
李的这个建议,立马就遭到了魏征的反对,魏王李泰也支持魏征的意见,他们认为,强迫囚犯劳动不人道。
太子李承乾和李穿一条裤子,绝对支持。
大将军李靖平时都是惜字如金,对于与军事无关的事情,他一概不发表意见。
户部尚书高静明听说可以省钱,表示支持;工部尚书皇甫睿听说可以增加劳力人数,也表示支持。
长孙无忌和岑文本都不说话,随时准备劝架。
李恪性格强悍,认为劳动改造可行,他难得地支持了李一次。
李世民在一边看着这些人争论,准备等他们吵完了乾纲独断。
此时的李,就像没事人一样,拿起两个不同的雪糕,研究要先吃哪一根。现在的事情已经与他无关了,他惦记着去骊山的事情,到了大唐以后,他还没有出去郊游过呢。
两天以后,李再次组织好了人马,准备出门去骊山考察建立水泥厂了。他刚刚上了马车,就听见一阵马蹄声,有人喊道:“等一下。”
马车上的李凝儿双手捂住耳朵,担心又听到什么不好的事情,让李出不了门,她又得回家等着,她可是盼着出去游玩很久了。
来人是杜荷,他来到马车旁边,直接掀开帘子,钻了进来。他一脸贱兮兮的样子,说道:“哥,你要出门,也不告诉我一声?”
李好奇地的问道:“你不是在长安县种植基地吗,怎么回来了?”
杜荷苦着脸说道:“别提了,
那儿什么都没有,蚊子那么多,没劲儿透了。”也真难为他了,自从他负责种植基地以后,经常呆在那荒僻的乡下,日子的确不好过。
杜荷接着说道:“哥,我跟黄(琪)主任说好了,这几天他在基地值班,我来保护你出门考察。”
李笑道:“保护个屁呀。你想出去玩就直说吧。”
杜荷说道:“你同意我去了?”
李问道:“我不同意行吗?”
“不行!”杜荷斩钉截铁地说道。
李问道:“你要不要回家拿点东西?”
“嘿嘿,我早准备好了,盯了你两天了。”杜荷嬉皮笑脸地说道。
李凝儿笑道:“杜荷哥哥,你吓了我一跳。我以为又是皇上伯伯找梁王哥哥有事儿呢。”
杜荷笑笑,掀开门帘,对着外面喊道:“杨康,出发了。”
车身微微一晃,行驶了起来。
梁王李带着工部的人,一行9辆马车,在程处默带队护卫下,前往骊山,寻找适合建立水泥厂的位置。
太极殿里,李世民的书房。
中书侍郎(秘书长)岑文本,从李世民的书房出来,就看见李世民的卫队长马宣良匆匆走来,他看到岑文本,给他施了一礼,就进入了李世民的书房。
在大唐朝,可以不经过通传,就直接觐见李世民的,就只有长孙皇后、长孙无忌了和马宣良了。
岑文本望着马宣良消失的背影,沉吟了片刻,迈步离开了。
书房里,马宣良禀报道:“皇上,臣派出去的人,在长安县种植基地附近,多方探查,粮食基地的确是遭到了大批人马的火攻,程处默等人没有说谎。”
“查到是什么人干的了吗?”李世民问道。
“暂时没有,但是臣可以肯定,这些人不是蜀王和魏王的人,而是一伙来历不明的人。臣的手下打听到,附近的农户,在那天夜里,发现了大约数十人的骑士,为首的是两男一女,因为天黑,相貌、年龄都没有看清楚。
这些人不是在江湖上走动的人,否则,臣一定能够知道他们的蛛丝马迹。”
李世民脸色阴沉地说道:“这么多人,做事这么隐秘,而且能够迅速消失不见,来头不小啊。”
马宣良说道:“臣一定尽力追查,力争早日摸清楚他们的来历。”
骊山位于长安城东北约18公里处,是中国名山之一,她是唐华清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森林景观独具特色,有千亩侧柏林、骊山拧拧柏、八戒显形树等。其山势峻峭断层地貌别具一格。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在骊山均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