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第124部分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124部分

小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嘛,原来是发聘书的。

    周赫煊当即拒绝道:“我很忙,而且住在天津,实在没时间。”

    “那就当客座教授,每周只需上一堂课如何?”罗家伦锲而不舍道。

    “真没空,罗兄的好意我心领了。”周赫煊苦笑道。

    然而,周赫煊还是低估了罗家伦的决心,这人太特么轴了!

    当晚周赫煊吃饭,罗家伦跟着,周赫煊回到客舱睡觉,罗家伦还跟着,连上厕所罗家伦都守在外头。

    周赫煊郁闷得想一脚踹过去!

    咱们先来说说罗家伦此人,他当年也是北大毕业的,入学考试数学零分,但因为作文漂亮被蔡元培和胡适破格录取。他和蔡元培一样,积极策动并配合清党,从而得到常凯申的赏识,30岁不到便晋升少将,现在又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

    历史上的清华大学,就是在罗家伦手里真正做大做强的。

    此君刚刚主掌清华的时候,清华还是一所教会学校,拥有丰厚的美国庚子赔款做支撑。他一上任就发大招,将三分之一的清华教授解聘掉,其中还包括许多洋人教授。

    至于原因嘛,罗家伦认为那些教授不合格,要么学术水平不行,要么个人品行太差。

    紧接着,罗家伦又亲自聘请各种学者和大师任教,并且大兴土木,许多清华后来的建筑都是他在任期间修的。本来偏文科的清华,在罗家伦手里疯狂发展理工科,为日后清华优秀的理工专业打下基础。

    罗家伦当清华校长时,清华一年花掉的钱,比平津两地其他九所公立大学加起来还多。

    有钱,任性!

    罗家伦是认定目标就不撒手,他有次为了请一位学者去清华做教授。对方不同意,他就直接赖在别人家不走了,硬生生软磨硬泡把人请到了清华。

    至于结果嘛,清华虽然在罗家伦手里从教会大学变成公立大学,而且迅速发展壮大。但罗家伦本人,却被清华师生给赶走,狼狈不堪地落荒而逃。

    因为罗家伦在清华玩党化教育,号召人人信奉三民主义,而且还搞军事化管理。他把全校分为四队,每队设有大队长,队长与学生一起生活,早晚都要点名。别说何时起床、何时睡觉,就连何时吃饭都有硬性规定,男生还必须穿统一制服,每周除了操场训练还有野外演习。

    谁他娘受得了啊?

    许多学生都有晚上看书的习惯,到早晨根本起不来。后来著名的哲学家张岱年,本来是考入了清华的,就因为适应不了每天六点半的早操,生生转学到北师大。

    周赫煊也是受不了的,他本以为轮船靠岸后,罗家伦就会去北平当校长。

    谁知道,罗家伦居然跟着周赫煊走,一直追到周赫煊家中。

    “周大哥,你回来啦?”婉容欣喜地说。

    周赫煊问:“就你一个人?”

    “雅泉还在上班,小冬在天台晒太阳,”婉容疑惑地看着罗家伦,“这位先生是?”

    “你别管他。”周赫煊都懒得介绍了。

    幸好他没介绍,否则被罗家伦知道婉容的身份,恐怕惊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

    晚上吃饭时,几个女人共坐一桌,其中孟小冬还有些显怀了。

    罗家伦也不感到惊讶,民国娶姨太太的事情太常见。他如军人般坐得停止,三两下把饭吃完,就在那儿静静地看着。

    周赫煊哭笑不得地说:“罗兄,这都开校一周有余了,你就不急着去清华上任吗?”

    “不急,不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罗家伦语气颇为悠闲,“周先生一天不答应做清华教授,我就一天不走,学校的事自有副校长安排。”

    这人属狗皮膏药的,黏住了就甩不掉。

    周赫煊好笑地叫来佣人:“帮这位罗先生安排一间客房,以后每顿多煮一个人的饭,他要在这里长住。”

    “好的,先生。”佣人立即去收拾客房。

    你以为事情就这么简单?

    当天晚上,周赫煊走到哪里,罗家伦就跟到哪里。就连周赫煊进了婉容的房间啪啪啪,这家伙都站在外面听墙角,第二天甚至跟着周赫煊一起去报社上班。

    仅仅一天时间,周赫煊就直接崩溃,他举起双手无奈地说:“我服了,罗校长,我答应做清华的客座教授还不行吗?”

    罗家伦就像打赢胜仗的将军,哈哈大笑:“那我就在清华等着周先生,告辞!”

    这瘟神终于走了,周赫煊长舒一口气。

257【又要抄书了】

    周赫煊回天津的第一件要事,就是让朱湘担任中华希望教育基金会监事,专门负责监督基金会钱款流向。

    朱湘属于骨子里的愤青,这辈子都改不了。而且他有着浪漫激情,早就在《大众》编辑部待烦了,一被周赫煊委以重任,立即就大张旗鼓地着手查账。

    基金会那帮高层,以前都是张学良的亲信,因此对周赫煊和朱湘的举动极为不满。但他们也没有办法,张学良都退回东北了,根本没人出来帮他们撑腰。

    九月中旬,周赫煊带着新编好的讲义,前往清华大学上课。不去不行,他生怕罗家伦那个狗皮膏药再找上门来。

    好在天津到北平距离很近,半上午坐火车出发,还能在清华大学吃顿午饭。

    “还我学校,还我学堂!”

    “我们要读书,不要游行!”

    “……”

    半路上,周赫煊很凑巧的碰到游行学生。事实上也并非凑巧,这些学生天天闹,因为学校无法开课,他们整天闲着没事干。

    周赫煊本不想管闲事,却被眼尖的学生一眼认出来。

    “是周校长!”

    北大学生纷纷脱离游行队伍,跑过来将周赫煊乘坐的黄包车围住。

    周赫煊只好下车,笑道:“同学们好。”

    一个男生期冀地说:“校长,你回北大吧。我们只认你是北大校长,不承认那个李石曾!”

    “对啊,校长,你回来吧。”众学生齐声说道。

    被人信任的感觉很好,但需要承担的责任也很大。周赫煊无奈地说:“同学们,北大已经被除名了,以后只有中华大学。这是中央大学院的决定,我也没办法。”

    学生激动地说:“狗屁的大学院!把我们北大强行并校,新任的校长、副校长现在都没露面。难道他们一日不来北平,我们就一天不开课吗?”

    周赫煊头疼无比:“同学们,我不是神仙,真的无计可施。”

    有学生建议说:“周校长,我们现在缺个主事人。只要你回北大主持工作,肯定有老师愿意讲课,以前半年不发工资都能坚持,为什么现在不能坚持?”

    “是啊,现在北大停课,就是因为没有主心骨。周校长,你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我们只认你。”

    “校长,你回来吧。只要你在,很多老师都愿意上课。”

    “周校长,你能忍心见我们荒废学业吗?”

    “……”

    面对众多学生的哀求,周赫煊实在不知该怎么回答。这些学生是无辜的,就因为南京那边搞什么教育改革,又玩什么派系争斗,把九所公立大学的学生都给耽误了。

    周赫煊沉默良久,终于开口道:“你们选几个代表出来,以我的名义去联系老师。我别的不能保证,只能保证老师们能够吃得起饭,不至于饿着肚子教书。”

    “校长万岁!”学生们顿时欢呼起来。

    周赫煊摇头叹息,默默地坐车离开。

    这年月,读个书都那么难啊。

    北大学生们的欢呼,把其他几所大学的学生吸引过来。等问明情况后,另外八所大学的学生纷纷叹息:

    “周先生是北师大的校长就好了。”

    “是啊,我们北洋大学也想开课,可惜没有敢站出来做主的校长。”

    “周先生真是好人,他若是做教育部长就好了。”

    “哪还有教育部,现在只有大学院。”

    “去特妈的大学院!”

    “大家也别游行了,等北大开课以后,都去北大旁听吧。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共同度过难关。”

    “对,去北大旁听!”

    “……”

    周赫煊一路上也没闲着,脑子里思考着该如何把事情闹大。

    首先必须装得惨一些,越惨越好,再利用报纸掀起舆论,引得社会各界同情。

    常凯申还是要脸的,狠狠地扇他几耳光,这家伙自然会站出来干预。

    转眼到了清华大学,周赫煊先去找王国维、吴宓、陈寅恪等老朋友叙旧,聊到开课时间才慢悠悠地走向教室。他教授的属于选修课,每周只开一节,学生爱来就来,不想来拉到,反正不影响毕业成绩。

    所谓新校长、新气象,罗家伦这个校长刚上任,就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如今清华历史系主任已经被撸了,由罗家伦兼任系主任。另外还有个教音乐的洋人教授,因为对女学生动手动脚,直接被罗家伦勒令滚蛋。

    清华大学的校园也将成为大工地,教学楼、教职工宿舍那是想修就修。这土豪的做法,跟北大比起来完全是两个世界,一边富得流油,一边穷得没法开课。

    周赫煊端着讲义走进教室,这是间大课堂,虽属选修课,但学生却坐得满满当当。他名气够大,学生们都是慕名而来的。

    “老师好!”上百名学生齐刷刷站起来。

    周赫煊抬手道:“坐下吧,以后我上课不用起立,大家就当是朋友之间互相交流。我呢,连小学都没毕业,上的也不是正经历史课。你们愿意听就听,觉得我讲的有错误,也随时可以提出来。好了,现在开始正式上课,课本暂时没有,内容是我临时编出来的。勤快的就用笔自己抄写,觉得自己记性好的,坐着听即可。我们第一课讲文明的起源……”

    “老师!”突然有学生举手。

    “请说。”周赫煊道。

    那学生问:“你讲的课,课名叫什么?”

    “额,”周赫煊想了想说,“你觉得《人类文明史》这个名字如何?”

    众学生狂汗,读书那么多年,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开课后临时取课名的。

    “很好,既然没人反对,那我们的这门课,就叫《人类文明史》了,”周赫煊在黑板上写下几组关键词说,“这门课总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即文明的起源、文明的成长、文明的衰落、文明的解体、文明在空间中的接触、文明在时间上的接触、国家和宗教。”

    周赫煊有够无耻,准备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鸿篇巨著《历史研究》。

    这是一本非主流的历史书,却在现代历史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一个哲学家的角度来阐述人类历史,探讨文明的兴起与衰落,籍以思考未来的人类命运。

    汤因比去年就开始写这本书了,但他是想点写点,以论文的形式在媒体上发表,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会写多少内容。他在未来几年内撰写的论文,编撰起来后只是这本书的绪论。

    而周赫煊直接抛开绪论,从此书的正文讲起六年后汤因比才会发表相关内容。至于本书的最后几部分,还得等30多年才能问世。

    汤因比花了近40年时间来写这本书……

    周赫煊都还没开讲,学生便已经兴奋起来,只听“文明起源、文明衰落、国家和宗教”这些大标题,就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258【非主流课程】

    汤因比毕竟是英国人,他跟大多数欧美历史学家一样,都是以西方世界为中心展开学术研究。

    原版《历史研究》以英国为起点,逐渐扩大到欧美,最后推及全世界。而且在论述古印度和古中国时,汤因比是有成见和偏见的,思维的局限性也不小。

    比如,汤因比强行把欧洲的大统一宗教那套理论,生搬硬套挪置在古中国身上。他的原话是:古代中国社会也是通过一个教会,即大乘佛教才成为今天远东社会的亲体社会。

    这就有点扯淡了,包括汤因比对中国先秦思想的一些论述,也表现得似是而非。

    周赫煊必须进行修改,在原著大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删改增添部分自己的思想理念。

    周赫煊在黑板上写下汤因比的名字,开始讲述道:“英国有位历史学家叫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他以前是《曼彻斯特卫报》记者,后来转行研究历史。1925年成为伦敦经济学院的国际史教授,并担任伦敦皇家国际事务学会的研究部主任。他去年发表了几篇论文,讲的是世界各大文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关于研究领域和术语的定义。这些论文对我启发很大,我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就是基于汤因比教授所提出的理论……”

    “当我们接触到文明社会,就会产生一种疑问,文明社会为什么会产生?它又是如何产生的?汤因比教授把有史以来的文明,大体上归纳为21个社会。在我看来,这21个文明社会可以分为两类,其中15个文明是另外7个文明的子体,那7个母体文明是直接从原始社会产生的。是哪七个母体文明呢?它们分别是古埃及、苏美尔(两河文明)、米诺斯(古希腊之前的青铜文明)、古中国、玛雅、安第斯(南美古文明)和古印度……”

    在座的大部分属于历史系高材生,当周赫煊讲到这里,立即有人举手道:“老师,不是四大文明古国吗?怎么到你这里就成为七大文明了?古希腊在哪里呢?”

    周赫煊笑道:“米诺斯文明,就是古希腊的前置文明,我们接下来会将两者一起探讨。”

    又有学生问:“老师,米诺斯是什么文明?”

    “南美自生自长的古文明。”周赫煊解释道。

    不愧都是些高材生啊,立即就有学生举手道:“老师,可现代史学界一致认为,美洲古文明起源于中美洲和墨西哥的一些地方。玛雅文明传播到南美洲后,才在安第斯引发了几次印第安文明的兴起。按照你刚才的理论,安第斯文明应该算玛雅文明的子体吧?”

    周赫煊笑道:“你说的是七八年前的考古史学观点,而今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南美古文明是独立发展出来的。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