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第281部分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281部分

小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天举行的所有活动,由学生们自己编成《毕业典礼特刊》,同样靠拉广告赞助来解决费用问题。

    等钱学森拍完照片,校长黎照寰立即喊道:“学森,坐这边来!”

    钱学森放下手里的照相机,笑呵呵走来说:“校长好,周先生好。”

    黎照寰带着些炫耀的口吻,笑着对周赫煊说:“周先生,我来给你介绍一下。我们这边坐的,都是交大今年最优秀的毕业生,他们还当选了中国斐陶斐荣誉学会会员。这是钱学森,这是张光斗,这是安定一,这是徐人寿,这是袁祥,这是鲍成佐,这是壮怀,这是倪文杰。”

    斐陶斐荣誉学会是民国时期最重要的学术团体之一,由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美籍教授j。h。ehlers发起成立,在全国各大高校都设立了分会。每年只有品学兼优的毕业生,获得全体会员的投票通过,才能够当选斐陶斐荣誉学会的新会员,缺一票都不行。

    在以往的十多年里,**每年只有2到3名毕业生能够入选这个学会。但今年的毕业生显然特别优秀,一口气就入选了八个。

    这八人当中,钱学森就不用再说了,大家都应该知道他的事迹,而其他七人也有格外突出者。

    比如说张光斗,未来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水利水电的开拓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清华副校长、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光斗梳着油光可鉴的大背头,英武潇洒又帅气,此刻正坐在钱学森旁边。他们都已经考取清华大学的公费留美资格,等到了秋天就要一起前往美国。

    二人低头窃窃私语,不时悄悄地朝周赫煊一指,似乎在说跟周赫煊有关的话题。

    另外几人虽然没有那么大名气,但除了英年早逝的以外,以后要么从政、要么搞科学研究。例如张光斗旁边的徐人寿,此人在大陆名声不显,但未来将担任“台湾铁路管理局局长”(相当于铁道部长)。

    民国时期的**毕业生,那含金量是真的高。

    毕业晚宴上没有酒,周赫煊笑着举杯道:“诸位栋梁,我以水代酒,敬大家一杯!祝愿诸君前程似锦,也祝愿中国繁荣富强!”

    “干杯!”

    学生们纷纷倒水,有人干脆把汤舀到碗里当酒喝。

    钱学森突然起身,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把吉他,说道:“周先生,我很喜欢你创作的那首《兰花草》。今天毕业在即,我就唱一首兰花草给大家助兴留念。”

    好吧,钱学森不仅参加了学校的铜管乐队,还是小有名气的铜管乐手。

    “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钱学森扫着吉他轻轻低唱,而其他同学则打着拍子应和。

    此时坐在周赫煊面前吃散伙饭的,并非印在书上的科学家,而是一个个鲜活的青年。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多才多艺,只从这些学生身上,就能感受到未来中国的巨大潜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不是说说而已。

    等钱学森唱完歌曲,徐人寿突然怂恿道:“周先生也唱一首吧!”

    “对对对,周先生也唱一个!”张光斗立即附和,看热闹不嫌事大。

    校长黎照寰坏笑道:“周先生,同学们的盛情难却啊。”

    周赫煊只好找钱学森借吉他,抱在怀里说:“那我就献丑了,唱一首《鸿雁》吧。”

    “好!”

    虽然大家没有听过歌名,但在热闹的气氛之下,不管唱什么,先拍手叫好再说。

    周赫煊清了清嗓子,扫弦清唱起来:“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鸿雁,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于佩琛和孙永振两人,做为周赫煊的随从,他们此刻也坐在宴席上。

    孙永振根本不管学生们如何热闹,他自顾自的吃着,两只眼睛不时乱瞟,随时防备着可能的危险。

    于佩琛则手托香腮,斜倚在桌上,聚精会神的听周赫煊唱歌。她还是第一次见到周赫煊唱歌,出人意料的好听,不但如此,唱歌时的周赫煊更有种特别的气质。

    此时此刻,于佩琛不是地下工作者,也不是什么秘书。她完全站在一个普通女人的角度,欣赏一个优秀的男人唱歌。

    这首歌忧伤、空灵而又缥缈,曲风超前至少半个世纪。但又不属于摇滚那种超前,因为这首歌带着些古风韵味,比较类似李叔同的《送别》,是完全能够被民国时期的人们接受的。再加上唱的是思念之情,而同学们离别在即,非常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啪啪啪!”掌声响亮。

    黎照寰感慨道:“周先生不愧是诗人,这哪是一首歌啊,分明就是一首离别诗。可惜今天没有酒,不然一定像歌里唱的那样,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哈哈,黎校长谬赞了,拙作而已。”周赫煊笑道。

    同样入选斐陶斐荣誉学会的鲍成佐说:“周先生,你的《松花江上》,唱的是东北流亡群众。你的这首《鸿雁》,句句都扣着草原,应该是在唱半沦陷的察哈尔吧?”

    “额……算是吧。”周赫煊其实很想说:同学你想多了。

575【唱片公司】

    清晨。

    周赫煊正在书房写小说,于佩琛突然敲门道:“周先生,有个假洋鬼子找你,他说自己是百代唱片的经理。”

    “百代唱片找我做什么?”周赫煊起身开门。

    于佩琛说:“我问了,但他没说明白,好像是跟录制唱片有关。”

    周赫煊吩咐道:“把他带到会客室。”

    “好的。”于佩琛立即退下,她已经渐渐适应了秘书这个角色。

    片刻之后,周赫煊见到了于佩琛所说的那个假洋鬼子。

    此人很年轻,30多岁的样子,西装笔挺,还拄着根绅士文明杖,他微笑握手道:“hello,周先生,我是李楷生,emi中国公司华经理,英文名jerry。”

    “你好。”周赫煊心头暗笑。

    jerry(杰瑞),老子还tom(汤姆)呢,要不一起来玩猫和老鼠?

    李楷生动作优雅地把文明杖放下,寒暄道:“周先生,鄙人非常仰慕先生的才华,很早之前就想来拜访,可惜一直无缘得见。”

    “李先生,有什么事情就明说吧。”周赫煊不想绕弯子。

    “是这样的,”李楷生笑道,“我有一个晚辈,也是交通大学的毕业生。他昨晚听到周先生唱歌,唱的是一首新歌,记下了几段旋律哼给我听。我觉得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想要请周先生录制唱片。当然,如果周先生愿意的话,百代唱片还想买下《兰花草》和《松花江上》的版权。”

    《兰花草》是周赫煊“改编”胡适白话诗所作,这两年已经流传甚广,不过周赫煊一直没卖过版权,外头流传的唱片严格来说全属于盗版。

    至于《松花江上》,虽然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但是没有一家唱片公司敢发行。因为这是一首典型的抗日歌曲,严重违禁。

    周赫煊好笑道:“《松花江上》你也买,但你敢发行吗?”

    “当然敢,”李楷生下意识的挺直腰杆,自豪地说,“我们是英国公司,背后有大英帝国撑腰,中国和日本政府都不敢拿我怎样。”

    李楷生,新一代买办,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并赴美留学,历任天新、万泰、义泰、康盈等多家洋行的华经理,并跟人合股开设多家丝绸厂,家业颇丰,此时担任百代唱片中国公司华经理。

    说起民国的唱片业,有三家公司不得不提,分别是百代、胜利和大中华,号称民国唱片三巨头。虽然还有其他数目繁多的唱片公司,但那些公司顶多算是工作室,连自己的录音设备都没有,灌唱片的时候还得去找三巨头租借。

    大中华唱片公司创立时间最早,是孙中山和日本商人合办的,现在已经变成完全的华资企业,自称“唱片界的三民主义”,可谓根正苗红。

    胜利唱片公司是一家美国公司,创立时间最晚,但其业务已经超过了大中华唱片。

    至于百代唱片公司,如今实力最强,资本构成也最复杂。它最开始是一家法国公司,但四年前被英国哥伦比亚公司收购,而英国哥伦比亚公司又是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的分公司。就在今年,英国留声机公司(hmv)又收购了英国哥伦比亚,其股份构成已经很难说得清楚。

    百代唱片其实已经不叫百代唱片,而叫英商电气音乐实业有限公司(emi)。只是由于百代在中国的名头很响亮,所以一直沿用了下来。

    至于老百姓的叫法,则更加形象直接。

    大中华唱片的标签是两只鹦鹉,所以被俗称为“双鹦鹉”。胜利唱片的标签是一只趴着听歌的狗,所以被俗称为“卧狗”、“狗听戏”。百代唱片的标签是一只红色雄鸡,所以被俗称为“大公鸡”、“红公鸡”。

    一般情况下,如果某人买了百代公司的唱片,他会说:“我买了一张大公鸡。”

    此时的中国唱片行业很难做,一是竞争太激烈,二是受到广播电台的冲击,三是时局动荡。

    就拿百代唱片来说,两年前的“一二八”事变,搞得这家公司亏损严重。而胜利唱片又趁机捣乱,互相挖人,降价促销,两家公司的竞争矛盾闹得人尽皆知,被戏称为“鸡犬大战”。

    这场“鸡犬大战”两败俱伤,“大公鸡”虽然保住了自己的行业领头地位,但却被“卧狗”弄得元气大伤。

    倒是“双鹦鹉”混得还不错,毕竟这是三巨头当中唯一的民族企业。常凯申的讲话如果要录成唱片,必然找大中华公司录制,机关单位肯定也找大中华合作,人家主营的是政府业务。

    “李先生在百代唱片做了多久了?”周赫煊突然问。

    李楷生笑道:“三个月前刚刚上任。”

    “难怪你不走寻常路,居然跑来找我买《松花江上》的版权。”周赫煊笑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嘛,李楷生刚刚当上emi中国公司的华经理,自然想要做出一番业绩,这样才能赢得英国老板的认可。

    如今这年头,流行歌曲还不太流行,市面上销售的唱片,有99%都是戏曲内容,歌曲唱片非常少见。

    李楷生说:“《松花江上》是周先生的心血之作,你也想让它广为流传吧。也只有我们emi,才敢顶着南京政府和日本人的压力,在全国发行这种抗日歌曲。”

    “如果你能保证《松花江上》的顺利发行,我可以考虑卖版权给你。”周赫煊说。

    李楷生笑道:“我想请周先生亲自献唱。”

    周赫煊摇头道:“我不专业,你还是找专业的歌手来唱吧。”

    李楷生劝道:“周先生,你可以这样想。如果你亲自献唱录歌,肯定能够获得极大的关注,这对宣传抗日是很有好处的。你我都是中国人,我虽然是买办起家,被人骂成洋狗腿子,但我也是爱国的。我也希望,一首优秀的抗日歌曲能够广为流传。”

    “或许吧。”周赫煊呵呵一笑,他可不相信对方的爱国精神,恐怕主要还是为了提高唱片销量。

    “如果周先生亲自献唱,说起来也是一件雅事,不如再考虑考虑。”李楷生继续劝说。

    周赫煊不置可否,笑问道:“如果我亲自录唱,演唱和词曲创作的总版税能有多少?”

    李楷生试探道:“10%?”

    周赫煊挑挑眉:“我的声音那么不值钱?”

    “周先生觉得该多少?”李楷生问。

    “30%。”周赫煊一口气就涨了三倍。

    “嘶……容我想想。”李楷生倒吸凉气,现在轮到他犹豫不决了。

    周赫煊也是资本家啊,在钱财方面,哪有那么好说话的?

576【音乐大才】

    在英国留声机公司收购百代以前,百代唱片在中国主要有“总发行所”和“中国唱片公司”两个机构。

    仅在去年上半年,“中国唱片公司”的毛利润就达到10万元,但“总发行所”却亏损足足8万元。抛开各种支出成本,百代唱片其实已经连续亏损四年。

    主要原因是时局动荡,从中原大战到一二八事变,搞得百代唱片的发行业务困难重重。

    要知道,百代唱片的“总发行所”,可是承担了整个中国将近一半的唱片公司的发行业务。由于战乱原因,唱片在上海灌录出来,别说卖了,简直都没法运输到外地市场,能不严重亏损吗?

    就在今年初,英国留声机唱片收购了中国百代唱片的母公司,随即进行了一系列公司结构整合。原本的“总发行所”和“中国唱片公司”合二为一,行政效率大大提高,而李楷生这个华经理也是在那时候被聘任的。

    一般情况下,民国外资企业的华经理只是摆设。因为政府规定,每家洋行(外资公司)都必须聘任华人经理,洋鬼子们只好找一些买办当经理。

    这些华人经理的主要责任,其实是负责沟通人脉渠道,基本上是不管公司经营的。

    但在历史上,李楷生却是百代唱片扭亏为盈的关键。

    此君上任做百代唱片的华经理后,立即选贤任能,招聘音乐人才。同时,又借中国人的抗日救亡心理,积极发行大量的爱国歌曲。比如新中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最初就是由百代公司推出的。

    现在的李楷生处于关键时期,他刚刚走马上任,必须尽快弄出一两张热卖的新唱片来。

    30%的唱片版税分成,实在是太离谱了,即便包含词曲作者和演唱分成,还是一个无法接受的价码。李楷生皱眉道:“周先生,恕我直言,你要价太高,我最多能给15%的版税。”

    周赫煊也不着急,只是淡定的笑道:“你知道我现在出版小说,出版公司给的版税是多少吗?”

    “多少?”李楷生还真不清楚。

    周赫煊递了一支香烟给李楷生,自己也点上一根说:“50%。”

    “那可真是……厉害。”李楷生已经找不到形容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