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秀才的逆袭 >

第148部分

秀才的逆袭-第148部分

小说: 秀才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抬眼望向江北,任思齐长叹口气。他知道,虽然江北的明军时清兵的数倍,可战争从来就不是谁人数多谁就能赢,数十万的明军面对几万清兵竟无人敢抵挡,刘泽清刘良佐等人手握重兵,却在清兵到来时纷纷逃避。

    刘泽清奔淮安,刘良佐手握十万大军却根本不理史可法的求援,仓皇难逃,任凭史可法被围在扬州孤城。而原高杰的手下徐州总兵李成栋已经投降了满清,充当了攻打扬州的急先锋。

    当史可法带着少数军队被围在扬州时,四周的几十万明军竟然无人肯去救援,任凭扬州被清兵贡献,数十万扬州人死于清兵的屠杀,是为“扬州十日”。

    等扬州被攻陷,史可法被杀之后,刘泽清、刘良佐等人便毅然降清。。。。。。

    而如今,自己还能眼睁睁看着惨剧在眼前发生吗?这一刻,任思齐真的想下令全军北上,协助史可法守城。可很快他就控制住了自己。

    对扬州来说,自己这两万军队不算太多,去扬州的话,也许能延缓扬州陷落的时间,可根本于大事无补。

    而且自己没有朝廷的命令私自前往扬州,史可法是否会信任自己?这一刻,任思齐非常的犹豫。

    “将军,属下以为,咱们现在应该做的是立即下令收集长江上的船只,建立起长江防线。如此,即使清兵攻下扬州,咱们也可以据江而守。”李彦直看出了任思齐的犹豫,低声建议道。

    李彦直也是野心勃勃之人,岂能允许岱山军白白消耗着江北。岱山军是水军,拥有很强的水战能力,只要能在长江之上打败清兵,任思齐必然会受到朝廷的重用,如此岱山军的势力将会从岛屿发展到陆上。

    任思齐深深的吸了口冷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李彦直说得对,自己现在该做的事不是赶往扬州,而是迅速收集船只,布置长江防线。把所有的船只都收集到长江南岸,即使清兵攻下扬州,也无法越过长江。

    而且现在清兵还未到扬州,增援的事情不用那么急,可以留到以后考虑。

    在任思齐的命令下,岱山军士兵乘船出发,收集镇江附近所有船只。

    明末的江南水运极为发达,南北运河又是在镇江与长江交汇,附近的船只不要太多。

    对于普通的渡船客船,岱山军不去管它,凡是所有大船,所有速度快适合作战的船只,统统夺下,连同船上的船夫一起弄到了水营。

    几日的功夫,收集到了五百余艘江船。

    就在任思齐积极布置长江防线之时,从南京的命令到了镇江,朝廷的命令让任思齐大吃一惊!(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八章 风雨飘摇的弘光朝廷

    南京,位于皇宫内的内阁值房。

    首辅马士英和内阁大学士王铎、蔡奕琛相对无言,处于极度的震惊之中。

    在他们面前的案几之上摆放着一份军报,可是三人谁也没有勇气拿起军报仔细阅读。

    靠着拥立之功、靠着阴谋把史可法排挤出朝廷,马士英成了南明朝廷的首辅。可是他的才干根本不足以撑起这天下的乱局,他的能力就连朝堂都无法稳定。

    自弘光登基,短短的一年内,南明朝廷先后发起了三次大的党争,大悲案、伪太子案,童妃案,朝廷之上一片混乱,大臣们整日争吵不休。东林党人在礼部尚书钱谦益的带领下不断向马士英发起了攻击。

    而弘光帝酗酒好色,逐欢追乐,其昏庸程度比大明历代君王都甚,根本不已国事为念。

    军国大事都是马士英一言而决,可是朝堂政争马士英无比的熟稔,靠着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卢九德勾结,把东林党等一派反对势力牢牢压制住。

    可是对于真正的军国大事,马士英却完全抓了瞎。

    此刻看着面前的军报,马士英只觉得眼前发黑,就想一下子昏睡过去。

    南宁侯、平贼将军左良玉率领二十万大军离开武昌,顺江而下,要清君侧!

    清君侧,清的可不就是自己吗?

    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破船又遇打头风,满清大军已经自归德南下,即将兵临扬州,左良玉又率令部下二十万大军造反,难道大明要亡了不成?

    “首辅,你要快拿个主意啊!”大学士王铎在一边连声催促着。

    听了王铎的话,马士英苦笑了起来。大明的重兵都在江北,南京城内的都是战斗力低下的杂牌部队,虽然还有好几万人,可是战斗力都差得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己又有什么办法!

    “调靖南侯黄得功部赶赴芜湖,堵住左良玉大军。给史可法传旨,让他火速派遣军队奔赴芜湖,会同黄得功一起抵挡左良玉!”仔细沉思良久,马士英下令道。

    “首辅啊,清兵即将到达扬州,史阁部恐怕没法分兵啊!再说,扬州到芜湖千里之远,恐怕到达芜湖就晚了。要不我亲自带兵去芜湖算了。”王铎毛遂自荐道。

    王铎一介文官,哪里有勇气领兵去和强大的左军厮杀,他不过是想借机掌握兵权而已。乱世之中,只有掌握一支军队才能抱住自己的性命。

    马士英没想到一向文弱的王铎竟然有如此勇气,心中不禁有些感动。可感到归感动,把南京城内不多的军队再交给王铎是马士英所不愿意的,城中有军队,马士英才能有安全感。

    “就不劳觉之兄辛苦了,有靖南侯在,想必能挡住左良玉军。”

    “可是靖南侯手里才四万多军队,怎可能挡住左军二十多万大军啊!”王铎急道。

    “对了,新封的宁波总兵任思齐不是带来两万军队到了镇江吗,让他去芜湖吧,听说任思齐部都是水军,船队溯江而上,速度会比步兵快得多。”

    “好吧。”见无法得到兵权,王铎悻悻道。

    于是马士英下令拟旨,交由司礼监盖印之后,派人火速赶往镇江,调宁波总兵任思齐部往芜湖,抵挡左良玉大军。

    用人之际,对于前不久任思齐请调的粮饷,马士英慷慨了许多。下令调集十万石粮食,二十万两纹银,犒赏宁波军。

    天下的赋税九成出自江南,丢失了北方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减少了许多的负担,现在的南京朝廷粮饷倒是非常的充足。

    。。。。。。

    接到圣旨之前,任思齐正在紧张训练新征的水兵。这几日在镇江收集了五百余条江船,顺便把船上的船员也接收了过来,足有一万多近两万人。

    当然这种强行征集惹得船只的主人们极度不满,纷纷抗议,可是在岱山军士兵的刀兵面前,这种抗议是那么的软弱。

    而对于船上的普通船员来说,就更不敢反抗了,不过任思齐也没亏待了他们,大批的银两发放下去,每个人都拿到两三两银子,这让船员们的心安稳了下来。

    跟着船的原主人跑船,一年也就挣个几两银子,现在岱山军如此大方,给谁干不是干啊。

    就这样,任思齐把近两万船员编入了军队,军队的规模一下子扩大了一倍,达到近四万人。

    对于任思齐这种近似明抢的做法,镇江知府李涛亲自前来抗议,抗议岱山军的暴行。可是嘴上的抗议管什么用,就连呆在岱山军中的沈廷扬都站在任思齐一边。

    “南田兄,任总兵征集船只并非为一己私利,而是为了抵抗清兵,为了大明啊。至此社稷为难之时,咱们当戮力同心,岂能只考虑一己之私?”沈廷扬劝解道。

    “季明兄你说的道理我何尝不知,可那些船主天天在我耳边嚷叫,我不得不来啊。”李知府苦笑道。

    部队扩充了一倍,并不意味着战斗力就上去了。新征募的这些船夫根本没有进行过训练,战斗力极差。

    这几日任思齐便忙着整编他们,按照岱山军的编制对他们编组,派出岱山军老兵充当骨干,勉勉强强把他们糅合到一起。

    好在有李彦直在,他带着参谋司众人全盘负责新兵编制之事,任思齐才轻松了许多。可他也并不是没事可敢,每天里带着茅十八等水军将领在长江江道上巡弋,考察着长江的水文,制订着将来海战的策略。

    就在这时,朝廷的使者又来到了镇江。

    带着众将从乘船匆匆回到水营,见到朝廷的使者仍是太监卢芳。

    左良玉二十多万大军顺江而下,要清君侧。卢芳宣了圣旨时候,众将一阵大哗,任思齐也目瞪口呆。

    虽然他脑中有前世的记忆,可是前世那个企业高管并非历史学家,对明朝的历史也一知半解。脑中对南明的记忆只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样的大事,熟知的历史人物也就是史可法阎应元张煌言郑成功这寥寥数人。

    左良玉虽然也有印象,可对他的事迹任思齐脑中根本就没有印象。

    北有清兵攻打扬州,西有左良玉二十多万大军东下,原来南明的局势如此之危!怪不得弘光朝廷轻而易举的就覆灭了。

    面对如此复杂危险的局势,任思齐顿觉一阵阵无力。就凭自己这几万人能力挽狂澜,挽救汉家河山吗?(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至芜湖

    接到圣旨的第二天,任思齐即带领全军启程,乘船逆江而上,向着芜湖进发。

    岱山军走后,镇江的官府士绅总算松了一口气。然而还没等他们来得及庆祝,又一支更加庞大的船队来到镇江,却是福建郑家的船队。

    五百余艘大小船只在郑鸿逵的率领下来到了镇江,他们和岱山军一样是得到了朝廷勤王的命令。当然由于福建路途较远,他们来的要比岱山军晚了一些。

    郑鸿逵军的军纪要比岱山军差了好多,刚到镇江,郑家的士兵纷纷上了岸,在四下里开始抢掠。若非镇江城门紧闭,他们敢到城里去抢劫。

    走了一只猛虎,结果来了一群更加凶狠的恶狼,这一刻镇江知府欲哭无泪。

    走后的事情任思齐就不知道了,此刻他督率着船队沿江而上。江岸两边郁郁葱葱,宽阔的江面上却船只寥寥,除了行驶的岱山舰队很少见到其他船只。

    不过这点也能理解,上游左良玉军数十万大军正沿江而下,下游岱山军刚在镇江附近拦截过往船只,也难怪江面上船少了。

    船队行进到南京附近时,见到的船只多了起来,不过多是隶属于南京军队的战船。

    三桅帆船“公主号”排量足有一千吨,用这个时代的说法是一艘五千料的大船。放在海船中已经无比巨大,更别说是在长江之中了。

    “公主号”和其他九艘三桅帆船带头,庞大的舰队行驶在长江之上,江南岸的明军战船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南京明军水军的战船倒是不少,可是都是些较小的江船,见了公主号自然害怕。

    站在船头,能看到南岸那巍峨的南京城墙。

    南京城,这座大明开国定都的都城,从开建到建成足足用了二十多年。周长近百里,共有外郭、府城、皇城、宫城,内外四道城墙。西南有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西北更有长江天堑。

    钟山水之灵秀,虎踞龙盘于江南。太祖定都之时,号称要建造一座永不陷落的雄城。

    事实上南京城也当得起这个称呼,若是有十万士兵守城,任你百万大军进攻,也攻不进城去。

    可是城墙总是会从内部打破,再坚固雄伟的城墙都有陷落的一天。终明一朝,南京城并没有表现出它的坚固。前有成祖朱棣靖难,后有清兵下江南,两次南京都被攻陷,而且都是城池从内部被攻破。

    直到两百年后,一支起义军以南京为都城,和清朝对峙了十多年,南京城才真正表现出它坚固雄城的面貌!

    看着南京城墙,任思齐感慨良多,这么雄伟的城池,若南明朝廷稍有战心的话,又怎么会被清兵轻易占据?若是南明朝廷稍争点气的话,又怎么会让十多万满人轻易夺取了江山?

    岱山军舰队在南京稍作停留,主要是接收朝廷拨付下来的粮草补给,然后便继续沿江而上。

    由于是逆流行驶,船速不是很快。像“公主号”等海船,唯一的动力就是风帆,不管是顺风逆风,只要有风就能行驶,可是没风的话就抓了瞎,只能停在江中。

    好在三四月的天气,风力倒是很足,逆流船速虽慢,用了两天时间也就到了芜湖,与已经到达这里的靖南侯黄得功部汇合。

    黄得功的驻地就在庐州,滁州、和州、全椒、来安、含山、江浦、**、合肥、巢县、无为州十一州县都是在他的治下,辖地和位于长江南岸的芜湖相邻。

    可是他的兵马分布在各州,召集起来需要一段时间,而芜湖长江两岸就是他军队的集结地。

    船队到达芜湖江面,就见江上舟楫往来不断,长江两岸兵营连绵、旗帜招展。

    见到岱山军船队到来,黄得功部一队水军乘船迎了过来。

    “可是宁波总兵任将军?”一名黄得功部下的军官,被引到“公主号”甲板上,强忍着对庞大的公主号心中产生的震慑,向任思齐抱拳行礼。

    见过礼后,任思齐得知他是黄得功部下水军总兵李顺。

    黄得功辖下共有十一州,部下士兵四万余人,共有八名总兵,李顺是负责黄部水军的将领。他能亲自前来迎接,可见黄得功对任思齐部的看重。

    在李顺的引领下,任思齐部舰队驻扎在南岸江边,任思齐则乘坐下船来到黄得功大营,亲自拜会靖南侯黄得功。

    黄得功四十余岁年纪,身材高大魁梧,满脸的胡须。出身行伍的他十多年来久经沙场,活跃在剿灭农民军的战场之上。剿灭了马光玉、格里眼、闯世王、三鹞子多部农民军,就连大西皇帝张献忠也多次被黄得功打的落荒而逃,可谓是战功赫赫。

    崇祯十七年,黄得功又讨伐平定叛将刘超,被封为靖南伯。然后又以拥立之功,被加封为靖南侯。成为了弘光朝江北四镇军阀之一。

    若论军队数量,四镇中数黄得功的少,可是战斗力却首屈一指。

    面对这样的沙场悍将,任思齐不由得恭恭敬敬,姿态放的很低。

    “末将任思齐拜见侯爷。”任思齐双手抱拳,深深的躬下身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