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147部分

调教大宋-第147部分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的不敢说,单数学这一块儿,民学的那帮孩子绝对是碾压一切的存在。。。。

    有的儒生实在忍不了了,就算官家在此也管不了了!愤然起身。

    “怎么比?”

    唐奕一看,呦!面熟,这不是曾巩吗?

    “你随便出题考这些孩子,若答不出算你过关。之后,我再出一题,若答得出,也算你过关。”

    “好,听好了!”

    “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

    唐奕一拍脑门儿,“要不,你换一个?这个太简单了。”

    曾巩火气上涌!“简单你倒是答啊!”

    唐奕苦笑“王济,你来答吧”

    “我不答。。。”没想到唐奕点名的那个孩童一口回绝!众儒生心说,原来是吹出来的!第一个就卡住了。。。

    不想叫王济那少年下一句话能把人气死!

    “这题也太没难度了,老师还是让憨娃来吧。。。”

    赵祯万金之躯都没绷住,笑出了声儿“还真是什么人教什么样的弟子,大郎的弟子跟他一样。。。狂的紧呢。。。”

    而那里最小的那个娃娃正是憨娃,嘴边那条晶莹甚是惹眼,一听有人叫他奶声奶气的欢叫道:“我来,我来!”

    “是四尺五寸五!不就是勾股定理嘛,俺前天刚学会呢!数儿都和这题一样,都不用算!”

    。。。。。

    唐奕颇为同情的看了一眼曾巩,只不兄弟要踩你,你说你出这个头干麻?

    曾巩臊的脸色通红,本以为考几个娃娃,折竹题就够了,没想到连最小的都会。。。

    “我来!”程颢见曾巩败了下来,立刻起身,官家可是在呢,这是多好的表现机会啊!

    “听好了!有鸡鸭兔同笼,共首三十,脚七二,问。。。。”

    “停停停!”唐奕实在听不下去了“什第折竹题,鸡兔同笼题,这种从数术古书里扒下来的,就别往出说了。有没有新鲜的!?”

    程颢一声哀鸿,你倒是让我表现完啊。。。。

    。。。。。

    儒生们出的题,不是考校勾股定理的折竹题,就是从算经里扒出来的“鸡兔同笼题”。

    这种最基本的勾股定理和一元一次方程,早在民学幼童入学的第二年,就已经能轻松解出来了。而且,非是这种只认题,不认理的刻板解题。

    现在大一点的民学生,可以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再聪明好学一些的,平面几何难一点的题和‘因式分解’都可以试着解一解。

    下一步,唐奕就要让胡林教他们立体几何和高级数学的东西了。

    就上院儒生们学那点东西,不是唐奕瞧不起他们,真不够这几个孩子应付的。

    。。。。。

    如今曾巩已经在民学订下了坐位。

    程颢、程颐让几个娃娃好顿羞辱,去和曾巩作伴了。

    唐奕就想问问。。。。

    还、有、谁!(未完待续。)

第283章 第一堂经济学

    谢谢“书友150920150555692”的万赏!

    ——————————

    下面还有人想起身试试。

    宋楷眼尖,一见身边的小儒生有起身的意思,忙一把拉住他。

    “苏子瞻,你要干嘛?”

    小儒生一脸的兴奋,“我也出个题玩玩呀!”

    “老实呆着吧!你爹都不敢在唐子浩面有买弄数术,你逞什么能!?”

    宋楷他们几个纨绔唯一合得来的,也只有苏家兄弟,那也是因为早与其父相识的缘故。

    “哦!”小儒生悻悻然地缩了回去,他爹都不行,那他肯定也不行了。

    十四岁的苏子瞻还是脱离不了对父亲的盲目崇拜的。

    。。。。。

    唐奕见半天没人起来发问,不禁摇头。

    这个结果是他意料之中的,但过程却是出乎意料的差。

    当下,他也不浪费时间了,让他们一个一个起来受辱,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我出一题,谁答得上来,自不多说;答不上来,明天就去民学抄课表,自己挤时间去上学。”

    说完,拿起粉笔在墨板上写道:

    有铜钱,当五钱、当十钱各十枚,取其中十五,得钱七十文。问,铜钱当五、当十各几枚?

    “此题可以回去算,若不得解,去民学随便找个十二岁以上的孩子问问,也就知道了。”

    说完,唐奕欠揍地一笑,“咱们明天民学见哦!”

    靠!他也太贱了!

    众儒生无不绝倒。这是认死了咱们答不出来,明天都得去民学报道啊!

    可是,

    还特么真答不上来啊。。。。

    。。。。

    有的儒生已经开始用最笨的方法,一个数儿,一个数的去试了。

    “铜钱十枚,当五五枚,当十。。。。。不对!”

    “铜钱五。。。。。”

    好吧,唐奕进屋的时候说的一点没错,真都掰着手指头在算了。

    范仲淹暗暗点头,唐奕弄这么一出,虽有卖弄之嫌,但却成效斐然。

    最起码,百多儒生都收起了轻视之心。

    年青人其实很简单,年青气盛不假,但你有真本事,也很容易得到大家的尊敬。

    而赵祯则在感叹,唐大郎是怎么把那些孩子教的这么厉害的?民学的娃娃都这个水平?

    还真的都这个水平!

    如此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若他们还答不上来,那唐奕没法给他们讲什么统计学,更不用提基础的财会知识了。

    。。。。。。

    “好。。。。。”

    压住了场子,唐奕颇为满意。

    “回去慢慢数,手指不够,可以把脚指头也用上!”

    贱人!

    原来对唐子浩没什么恶感的儒生,现在也恨的牙痒。

    没这么挤兑人的就。这些可都是各地的人尖子,大家乡不说用下巴看人也差不太多。

    现在让唐奕说成,手脚并用才能算明白数儿的无知小儿,谁能乐意?

    。。。。。。

    “那咱们继续上课,接下来说——钱!”

    “谁能说说,什么是钱?”

    “哼。。。这有甚可说!”有儒生还没缓过来,悻悻然地嘟囔,“钱就是钱呗,买东西用的!”

    唐奕也不和他们计较,“太笼统了,有更具体一点儿的吗?”

    “。。。。。”

    见无人能答,拿起粉笑,唐奕在墨板上写下:

    钱,即——货币!

    是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帐单位的一种工具,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社会的商品价值观的物质附属物和符号附属物。

    下面的儒生们又傻眼了。。。

    就是一个钱,多简单点事儿,怎么让唐奕说的这么复杂,所用句子之中的名词听都没听过,看都看不懂啊?

    而后排的曾公亮等人却是另一番心情。

    唐子浩虽然用了许多新词,但是对于他们这些整天和民生、财税打交道的宰相们来说,却是看得懂的。

    而且,他们很明白,钱,看似简单,却正如唐奕写在墨板上的一样,一点都不简单,只是就连他们也没如此详尽的总结过什么是钱罢了。

    唐奕写完,知道很多人都看不懂,只能逐字逐句的去解释给大家听。

    儒生们虽不明白,为什么要把钱说的这么复杂,但都不是庸人,细心记下。

    “货币,也就是钱,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在远古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

    。。。。。。

    解释通了“什么是钱”,唐奕又马上开始讲钱的发展史。

    “秦赢政统一度量衡,统一币制。。。。。。”

    他讲了以物易物的原始社会,讲到秋春战国的货币混乱,再到秦统一货币的意义。。。。。。

    唐奕就像在陈述一段历史,只不过,这段历史之中记载的不是哪一朝,也不是哪个人,而是君子轻而远之的——钱!

    大家听着,开始只觉有趣,慢慢的就收起了轻视之心。

    唐奕讲了什么是钱,钱的意义,再把这些定义套用到钱币发展的历史之中,很多人这才猛然意识到:唐子浩所说的“钱”是一朝民生,和占满铜臭的“利”,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钱”并不是那么简单!

    随着唐奕细讲为什么单用铜制钱;为什么金银不以官方形势走入流通市场;为什么大宋会出会“钱荒”。。。。。。

    众人终于借着钱的概念,认识到货币的重要性,进而对整个大宋的经济形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然后,就听的更加认真。

    赵祯在后面眼冒金光,这些知识对于治国来说,可比一千一万首好诗来的有用的多。

    一众大臣则是目瞪口呆。

    直到此刻,他们终于知道,为什么上一科观澜出去的学子,有那般见识和能力。

    唐奕讲的这些,在大朝臣们看来,并不新鲜。能立于庙堂之上的文臣,要是这点见识都没有,也就不用混了。

    但是,这些东西都是他们为官几十年,从朝堂到地方走了几个来回,逐渐靠经验总结出来的“为政之道”。

    可以说是,书本上没有,老夫子不教的东西。

    唐奕现在把它总结出来,形成理论,再授于这些白衣儒生,使他们在没进考场之前,就对国家、对民生就形成一个笼统的概念,这份财富,可以说的无价的。

    再加上,范仲淹、杜衍这样的名臣把自己为官的经验传承下去,观澜的儒生怎么可能不高人一筹?

    这可比照本宣科的所谓名儒夫子强多了!

    。。。。。。

    唐奕要是听到几位朝臣的心声,一定嗤之以鼻。

    几十年的为政之道就想总结出来这些东西?这可是几百年,无数人,无数精力的结晶,这叫科学。懂吗?

    这可不是放眼一朝一地,几十年的光景就能总结得出来的。

    。。

    整整一个半时辰。

    原本半个时辰的课时,唐奕讲的起兴,下面听的也认真,一时没收住,唐奕把宋之前的钱币发展史,外加各朝货币政策,一气讲完。

    直到嗓子都冒烟儿了,唐奕才意识到,一个上午都差不多过去了。于是哑着嗓子苦笑道:“我觉得是时候放课了,若有疑问,课后可单独找我。”

    下面儒生一听“放课”二字,先是一怔,接着猛然一醒,随即嗷捞一声,夺门就跑。

    唐奕瞬间不淡定了。。。。

    咱讲的有那么差吗!?这么迫不及待的就逃了?

    见宋楷也使劲往门外挤,唐奕一把拉住他,压低声音道:“很没意思吗?怎么都跑的这么快?”

    宋楷一把甩开唐奕的手。

    “别特么挡我,老子憋不住了!”

    。。。。。。(未完待续。)

第284章 关于“钱”的推演

    好吧,本书大盟主“陈志扬”同学要征婚!!!

    年少多金会做饭,暖床嗨歌样样通。。。

    有意者可加书友群:492、610、427

    哦对了!非诚匆扰。。。。。。

    ——————————————

    一个半时辰啊!

    特么唐奕整整说了一上午,就算再好学的儒生,一听“放课”二字的第一反应也是。。。。尿急。

    不往出跑还等什么?走慢了连坑儿都占不上。

    。。。。

    唐奕愣愣地看着宋楷飞奔而出。

    而曾巩则一边往出挤,一边指着唐奕叫道:“别走,且等我回来,关于钱荒之议,尚有疑问请教!”

    我等你妹啊?

    唐奕猛然大叫,“让开,还有没有点规矩?先送陛下!”

    众人一怔,这才想起,皇帝还在呢,只得停下来,苦脸恭候。

    唐奕则是一揖到底,“送陛下!”

    赵祯欣慰点头,关键时刻,唐奕还是很分得清大小王的。最起码没忘了规矩。

    在范仲淹等人的陪同下,急步出了课舍。

    唐奕则紧随其后。

    课讲的不错,赵祯觉得还是得夸几句的,一边快走,一边道:

    “大郎今日。。。。。。”

    好吧,哪儿还找得到人,只看到一个冲向茅房的背影。

    这混小子是用赵祯给他开路,先去占坑儿了!

    不过,赵祯现在没时间和他计较这些,因为。。。。。

    皇帝也有尿急的时候啊!

    。。。。。

    唐奕第一次上课还是挺成功的,不但镇住了一众儒生,而且大家的听课热情十分高丈。

    主要是,天天都是看老夫子们摇头晃脑的讲经说典,换了谁,也都腻歪。

    唐子浩虽然爱挤兑人,但是讲的都是新鲜东西,且时不时还蹦出几句混不吝的玩笑之语,逗的大家颇为轻松,大伙儿爱听那是在所难免的。

    范仲淹也觉得唐奕讲的这些东西有用,最起码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而且只一上午有些意尤未尽的味道。

    遂决定,干脆让唐连讲三天,把财商之道的概略讲完,之后再按原本的计划每两天一课的进行下去。

    唐奕知道之后,一阵哀嚎。

    三天?一上午就够受了,三天不是要命吗?

    但师命不可违,下午,唐奕只得硬着头皮接着开讲。

    一进课舍,唐奕就心中暗骂,你们特么都很闲吗?

    原来,包括赵祯在内,上午那几人一个都没少。

    能少吗?唐奕所讲别说漟生们觉得新鲜,老大臣们也没处听去啊?

    而儒生们上午光顾着听,谁也没记笔记,下午就学乖了,笔墨纸砚拉开了架势,只等小唐教谕开讲。

    唐奕把事先准备的教案往讲台上一扔,“咱们下午就不讲钱的问题了。。。”

    众人一愣,我纸笔都准备好了,怎么不讲了?

    废话,再讲,唐奕的嗓子也受不了啊!

    “钱,或者说货币,这是一个大命题,估计没个三两个月是讲不完了,也不急于一时。”

    “咱们下午就用上午所学的东西来做一个‘假想题’。”

    假想题?

    后排的朝臣们对这个词很陌生,但观澜的师生们却十分熟悉。

    观澜授课受唐奕的影响,已经是十分科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