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561部分

调教大宋-第561部分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主司刑狱律法、一个翰林馆阁,还有一个管钱袋子的,怎么就把他们凑一块儿了呢??

    殊不知以后像这样的多衙联动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常规。

    现在的改革,与范相公的庆历新政已经完全不同,不再是几个相公罗列出诸多陈条就算完事。

    多衙参与,集思广益,因地制宜,这才能保证少走弯路,多办实事。

    。。。

    司马光等人,听了唐奕的表述,才算勉强明白,原来是要给雇佣童工,还有坊间用工关系立法。

    不过这倒是新鲜,谁也没明白为什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出。

    有这个必要吗?

    唐奕没办法,解释了半天,可大伙儿还是不大理解。

    最后这货来了个狠的。。。

    让司马光还有一帮文臣。。。。下基层。

    离先帝入陵还有半个月,这半个月司马光也就别干别的了。就到皇陵附近各村镇的作坊里去体验体验。

    深入群众、融入群众。。。。了解群众!

    结果。。。。

    司马君实在心里差点没把唐奕骂死!!

    “特么损不损啊你?”

    堂堂朝廷命官,你让我们下去看一看也就算了,还特么深入、融入、了解??

    那不就是。。。。让他们也去作坊里去看纺车吗?

    。。。

    司马君实发现,自从认识了唐子浩,怎么就从来没顺当过。

    这孙子是一个坑接着一个坑的埋他。。。

    现在可好。。。。直接发配到作坊里体验生活了。

    。。。。

    不过埋怨归埋怨,还真让司马光等人下去之后,还真就看出很多的问题。

    比方说唐奕一再强调的童工。

    看纺车并不需要过多的体力,接线添纱七八岁的孩子就能干。

    当的活一点不比大人少,可是很多作坊主,却只给童工相当于成人一半的佣资,有的甚至更少。

    而百姓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其中利害。

    反倒觉得十来岁的小孩,能为家中添一份收入,虽然少,但也聊胜于无。

    是好事。

    而且,幼童务工还远远不止佣资的问题,其滋生出另一项巨大的隐患,让司马君实这种见过大场面的人都暗暗心惊!

    那就是。。。。人贩子。

    短短几日,司马光居然就在皇陵边上的一个小镇上,发现了十几个无名无姓,也说不清来路的幼童。

    这些都是捣子从外地拐骗贩卖过来的。专卖给毛纺作坊务工之用。

    这些孩子可是没有工钱,作坊主只管饭,还不一定吃饱,且没日没夜的盯着纺车,惨淡至极!

    这可只是一个不到万人的小镇啊,就被司马光发现了十多个!!

    而且这十几个还是罢在明面儿上一眼就能看穿的,那些被恐吓不敢说出来的,或者司马光没看到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而在整个长江以北,广阔的大宋疆域之上,像这样的纺织小镇,众若繁星!!

    司马光都不敢往下想!!

    那得有多少孩童被拐卖??

    长此下去,还了得?!

    。。。

    这还只是所谓童工的问题。

    另一方面,成人佣工也如唐奕所料存在着诸多弊端。

    而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劳作时间!

    每月三贯多钱的佣资确实不少,可是这份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一来是作坊主有诸多条陈克扣佣资,有些甚至荒唐的理由都被他们搬了出来。

    比如说,为了让佣工多干活,坊主规定佣工们每半日只许去一次茅房,超过要扣钱。

    而每日劳作都有定额,达不到也要扣钱。

    甚至因为没有管束,劳作的时间也是由作坊主随意规定的。

    司马光在一家作坊里居然发现,这里的佣工每日最少也要干八个时辰的活计,忙的时候甚至九个时辰!

    佣工们为了赚那三贯多的佣资,只得忍气吞声,任由坊主盘剥。。。

    总之,都不用去别处,单单这一个小镇的佣工之务。

    一个字便可形容

    乱!!

    如唐奕所料,现在各个作坊为了抢夺劳力所以佣资高。可是高佣资带来的成本增加,使得作坊主只能在别处找补回来。

    若不加以规制,将来必成大患!

    回来之后,司马光根本就不用唐奕嘱咐,与刑部还有昭文馆的官员已经动了起来。

    结合大宋律例,财税情况,还有民生国情。亦针对发现的问题,准备制定出一套新的佣工法规。

    当然,这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出结果的事情。

    别说八月十五先帝入陵之前,就算是回京之后,也要经历相当长的论证和探讨才可颁行全宋。

    。。。。

    八月十五当日,赵祯灵驾吉日吉时,入土为安。。。。

    大宋君臣,于永昭陵前,送先帝最后一程。

    唐奕、赵曙、赵宗麒,三人一同落下帝陵封门,又亲手将第一块填路石推入墓道。宣告着为期七个月之久的大丧,终于告一段落。

    当然,也只是告一段落,远没有完事,之后还要为赵祯立庙等诸多礼节。

    但也不似之前这般繁冗了。

    。。。。

    唐奕望着永昭陵之前的那块新碑。

    心里也说不上是个什么滋味。。。。

    从十七年前开始,发果范仲淹是唐奕的拐棍儿。。。扶着他往前走。

    那赵祯。。。。

    则是唐奕的天。

    偶有风雨,却为他挡住了一切!

    与其说唐奕天纵英才,改变了大宋,不如说赵祯慧眼识人,相中了唐奕。。。

    现在。。。。这片天,永远的长眠于此。

    反过来,“天”把他的责任交给了唐奕。。。

    唐奕成了大宋的“天”。。。。

    他才发现,做“天”是多么的不容易。

    士为知己者死!

    虽然如今的种种困难,让唐奕心生畏惧。

    可是。。。

    站在赵祯面前,他知道。。。

    他不能!

    为了这个老人,他也不能退一步!

    。。。

    “会不会太招摇了?”

    章靠到唐奕身边,也看着那块新碑。

    “是有点不把千古帝王看在眼里了啊。。”

    唐正平也在一旁搭腔。

    这次,文扒皮留守京中,却是让这两个家伙随灵而来。

    估计是文扒皮让这两个家伙给折腾的不轻。。。否则外务省正是用人之季,文相公是不会把这两个货都撵出来的。

    章是明着坏,书院的时候就敢和唐奕抡拳头,适合干外交。

    而唐正平正适合,因为这货是蔫坏,还记得小的时候唐奕他们这一帮人出去打架。结果就这货袖子里藏家伙。

    。。。。

    望着石碑,唐奕反问“有吗??”

    “有点儿。。。。”章纠结着一张脸,“你要是在碑上写‘千古仁帝’。”

    “这还算实至名归。。。。”

    “可是这。。。。”碑上只有八个大字

    千古一帝,万世福泽!

    这就有点太大了吧?始皇帝也不敢在他的碑上这么写啊?

    而唐奕闻声,却只是淡然一笑回身而走。

    “所以我们得努力了啊。。。”

    “努力什么?”章怔怔发问。

    他完他就后悔了,以他去唐奕的了解,这货要是话说一半儿,那后半句绝对是个坑!

    果然!

    唐奕扯开嗓子,让所有陵前的文武都听得见。“努力把大宋治理好!”

    “让先帝。。。配得上这八个字!”

    得。。。

    不光章,大伙儿心里都在吐槽,最特么坏的就是唐子浩!!

    他这一嗓子不要紧,以后谁要是不好好干活。。。就成愧对先帝了。

    。。。。

    憋了一天,只憋出这么一点儿,很纠结,苍山只是想把故事讲的精彩一点。

    。。。

    没改错字,脑袋乱遭遭的,将就看吧。。。。

    对不住大伙儿。

第942章 老妈子

    先帝入陵,大宋文武也该还朝开封了。

    可惜,唐奕却是不能随大队回京,之前已经答应了萧家,等这边的事一了,就北上辽阳的。

    。。。。。。

    临行前一晚,福康,还有君欣卓为唐奕和萧巧哥准备行装。

    按说,家里丫鬟婆子也是一大堆,根本不用福康她们动手。

    不过,亲手为唐奕收拾东西,仿佛已经成了这些年唐家的传统。每次远行,要穿哪件衣服,带什么东西,她们非要亲手备下才肯安心。

    。。。。。。

    “这次又要去多久?”

    君欣卓细心的叠着衣物,轻轻摞入行囊,一边有意无意的发问。

    “很快!”

    “哪一次夫君都说很快。”

    唐奕怔了怔,知道君姐姐这是有些不高兴了,靠到她身边,轻声安慰,“这次真的很快。”

    “随便你吧。。。。”

    扔一这么一句,君欣卓便低头继续打理,却是再不理唐奕了。

    君欣卓其实是在气自己,成亲之前,唐奕也是这么忙忙碌碌,可那时她可以随时陪在身边,倒也不觉得,如今有了唐颂,却是再也不能天涯游走了。

    。。。。。。

    此时,福康也在一旁自顾自的发泄着怨气:“父皇也是。。。。非把这担子压在你肩上,换了谁不行?却是扰得这个家连一起吃顿安生饭都难了。”

    “。。。。。”

    唐奕一阵无言,这些年尤其忙碌,还真不如成亲之前与三人相聚的时间来得长久。

    慢慢的把君欣卓和福康手里的活计夺下来,又把萧巧哥叫到身边。

    “是我不好,冷落了娘子。”

    “我也不是。。。”福康欲言又止,知道今天这些牢骚会让唐奕为难。

    可是,却又实在憋不住了。

    “这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萧巧哥也来帮腔儿,低着头小声嘟囔:“干脆和贾相爷拜堂算了,他更像是你的娘子。”

    唐奕不乐意了,这番婆子怎么说话呢?

    眼前不由浮现出贾相爷那张老脸,忍不住打个了寒颤。

    “他是我老妈子!”

    。。。。。。

    结果,刚走到门前,还没来得及拍门的老贾差点没载地上:

    “老。。。。。。老妈子?”

    把老贾气的,恨不得上去把唐奕掐死,这倒霉孩子,怎么说话呢?

    不过,贾相爷还是有眼立见儿的,本来是准备和唐奕说说他不在时朝廷的几项安排,现在看来,这倒霉蛋儿家事还弄不过来,哪有时间搭理他?

    忍着怒气,恨恨的想着:等你回来的!!

    调头走了。

    。。。。

    屋中,唐奕看着唯一没有说话的君欣卓。

    “你呢?你是不是也不想我干这苦差?”

    君欣卓道:“只是不想你这般操劳。”

    唐奕一拍大腿,“好!”

    三个女人这么一闹,让他也想明白了。

    儿女情长我所欲也,家国大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

    那就特么想办法让它兼得!

    “爷答应你们,从辽阳回来咱就撂挑子,不干了!”

    三女一怔,真的假的?

    福康拧着眉头,“那父皇的嘱托。。。。”

    唐奕则是一撇嘴,“他闺女过的不开心,老头在天上肯定也在自责自己安排错了。”

    福康一翻白眼,知道这家伙又开始胡说了。

    “不求夫君一心顾家,只愿你多陪陪孩子们。”

    “好!”唐奕满口答应。“等回来,老子就当个全职奶爸,天天陪着老婆孩子!”

    说来也巧,四个小崽子赶在这个时候冲进来了,显然听到了一些爹娘的交谈。

    唐吟举着木剑,“爹爹,爹爹,我要骑马打仗,你来做马好不好?”

    “好!”

    唐奕现在就会说一个好字,俗话说,先有家后有国,家事都摆弄不明白,还何来国事?

    不过,唐吟这个要求有点过分啊,堂堂辅国布衣、权平天下的唐子浩,让儿子骑在脖子上当马。。。。

    殊不知,还有更过分的呢。

    唐风见大哥的要求爹爹已然应下,自不甘落后。

    “爹爹,爹爹,我要看花灯!”

    唐奕脸色一黑,“好是好,不过花灯要等来年上元才有哦。”

    “我不管,我就要现在就看。”

    “爹爹,爹爹,范纯粹那厮天天缠着苏小妹。”二哥还没说完,唐颂就等不及了。

    稚声稚气,一脸严肃,“不要脸!小妹姐姐比他大那么那么多岁,怎么会看上他?”

    “你把他赶走,小妹姐姐是我的,不许他碰小妹姐姐。”

    唐奕有点头疼了,这都什么逻辑?

    立时也严肃起来,“那是小妹姑姑!”

    “不对,是小妹姐姐。”

    唐奕一掐腰,和唐颂杠上了,“你爹我的妹子,你是不是得叫姑姑?”

    “才不是喱。”唐颂寸步不让。“自己论自己的,咱们爷俩互不干预。”

    “是爹爹的妹子不假,但也是我的姐姐没错。”

    “噗!!!”唐奕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

    这不脸的功力,倒有他的几分真传啊!

    。。。。。。

    正在这时,唐雨的一句话彻底把唐奕雷的个外焦里嫩。

    “爹!!本姑娘要做大姐头,你去给我找好多好多小弟行不行?我要行侠仗义,打遍开封!”

    “。。。。。。”

    “。。。。。。”

    “。。。。。。”

    。。。。。。

    唐奕无语问苍山,造孽啊!!

    一脸挫败,转头看向三位娘子。

    “当我没说,我还是老老实实。。。。上朝去吧。”

    。。。。。。

    第二天一早,唐奕起程北上。

    范师父、贾相爷,还有朝中诸臣前来送行。

    唐奕也就奇了怪了,贾相爷这是。。。。。。

    这是昨晚没睡好?怎么一脸的不高兴呢?

    可是人太多,唐奕也不好多问,向众人作别。

    “朝中诸事,拜托各位了!”

    “贾相公!”眼看唐奕就要上船了,三司使司马光有点绷不住了,出声提醒贾昌朝。

    还有事儿呢,都这个时候了,贾相爷怎么还不开口呢?

    没想到老贾眼珠子一立,“叫老夫干嘛!?自己说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