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149部分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149部分

小说: 大明帝国日不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以后的大明往内地走一路就会发现一路要救济的老百姓,没有便利的水运,如何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难民运出去粮食运进来?自己部队太少会被拖累垮了。

    黄胜连忙起身施礼道:“信王陛下过奖了,下官其实也是有报家仇的私心才一定要在辽东袭击建奴。唉!可惜手上人马太少,只能偷袭小打小闹,实在没有办法堂堂阵战。”

    “黄大人,你的家仇就是大明的国仇,本王知道你的兵马有限,还知道你每一次出击都是承受不小的伤亡,你如此忠心为国,本王感佩不已。”

    “下官发过誓言,建奴不灭下官一辈子都在辽东任职不离开,哪怕朝廷强调也不放弃,下官宁可辞官不做,以举子的身份带着家丁自己找机会打建奴,不能成功唯死而已!”

    “黄大人放心,朝廷不会让黄大人这样敢主动找机会袭杀建奴的好官调离辽东,如果皇兄做出这样的安排,本王一定死谏到底!”

    黄胜得到了金口玉言,心里乐开了花,不管以后崇祯皇帝会不会食言而肥,他想到今天的对话安排自己时应该会掂量掂量。

    这时英国公张维贤过来跟信王见礼,高第、王之臣、孙元化也来到这里拜见信王。这当然也是黄胜故意安排的,信王来此究竟在哪里看戏?外人无法得知。

    王恭厂大剧院外围有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守着,易发财、钱猛训练的二百多乡勇和黄胜带来的亲兵队以及五百火枪手少年都在大剧院维持治安临时充当服务生。

    当然没有给少年带上燧发枪,只有带军刺的模型,战斗力不行,维持治安绰绰有余。

    在这里伺候的是绝对信得过的欢儿和乐儿,她们守着卫生间根本不来包厢。

第二百七十四章:玩玩政治

    黄胜有意把信王的行踪跟一些交好的大人透露,就是让他们来跟朱由检见礼寒暄几句,这时候这些大人根本不知道这位信王马上会是皇帝,还只不过是礼节上的走过场。

    信王看见有许多大人来施礼问安很高兴,和几位年纪大的大人嘘寒问暖一番,还特地跟高阁老聊了几句辽东局势。

    高第是自己人,又在信王面前好好夸奖了大才子在辽东的所作所为,还感叹自己老了,以后国事全看这些后起之秀也。

    演出马上开始了,诸位大人纷纷告辞回自己的包厢,黄胜悄悄地把准备走的孙元化拽住了道:“孙大人,信王殿下这里还有一个空座位,你是久在辽东守土之臣,留下陪信王看戏,也好解释戏中几个战局啊!”

    朱由检听见了,同意道:“如此甚好,本王也可以向孙大人讨教一二。”

    朱由检跟东林党走得比较近,对于孙元化这个半吊子东林党人也另眼相看。

    老实人孙元化不得已只好坐下了,可惜他不太自如感到浑身不自在。

    灯光暗了,帷幕缓缓拉开,优美的旋律声中,一片欢乐祥和的辽东汉人的生活景象跃然与舞台之上,白牡丹扮演的士子岳公子玉树临风,蓝彩儿扮演的芸娘我见犹怜。

    开场第一幕在‘月圆花好’的歌声中拉上了帷幕,满场观众都被吸引了,他们人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

    没法不明白,因为舞台下方有对白和唱词的字幕呢,在场的大人们没有一个不识字,跟着来的夫人小妾也是如此。

    黄胜偷眼瞧朱由检,发现他毕竟是个孩子,刚才和大人们寒暄还在装少年老成,此时已经完全被剧情吸引了,眼睛一眨不眨看着舞台。

    第二幕‘饿狼嚎叫’上演了,丑恶的奴酋叫嚣七大恨反明的声音刺激了所有人。

    旁边朱由检的呼吸声开始粗重起来,他看得脸色铁青,拳头攥得死死的。

    随着剧情的发展,大剧院里已经充满了此起彼伏的啜泣之声,再看看朱由检,他已经泪流满面。

    剧情演绎到芸娘一家老小在和逃难的汉民一起艰难跋涉想逃离建奴魔爪,而追兵以至,一个个汉人被砍杀……。

    就在这时台下一个声音怒吼道:“杀建奴啊。”顿时大剧院里就乱套了,有些大人不管不顾挥着鞋底就要往舞台上冲,有好些大人把鞋子当做‘飞震天雷’纷纷扔向扮演建奴的演员了,舞台上一片狼藉。

    还好黄胜有安排,亲兵队立刻组成人墙出现了,他们异口同声大喝道:“诸位大人冷静,这是演戏,这里没有建奴只有优伶!”

    经过统一培训的口号由十几个龙精虎猛的汉子喊出如当头棒喝,一时情不自已的大人们冷静下来。

    随即就有人不满意了,他们嫌这些头脑发热的大人打断了好戏开始笑骂那些人土鳖。

    许多大人羞红了脸偷偷地回到座位,也乱哄哄指责干扰演出的人,反正大剧院的舞台下黑通通的大家看不清楚,谁知道谁啊?

    朱由检被这一打岔神智清醒了不少,他刚才也有冲上去杀建奴的冲动呢。

    旁边的小太监王承恩赶紧递过一方汗巾,因为刚才他发现王爷用袖子擦眼泪呢。

    这时蓝彩儿出现在舞台的帷幕外,灯光打在她身上。

    黄家在没有电的前提下可打不出如后世的聚光灯,只不过用镜子反射光线的原理,做成如天线锅那样的镜子,把猛火油灯的光线集中反射出去而已。

    八个这样猛火油灯的组合打出的光线也足以让整个大剧院的观众都能够清楚的看到了。

    美人开口了:“诸位看官,小女子有礼了,大明辽东百姓被建奴荼毒,诸位看官义愤填膺那是必然,可是这里没有建奴,那些丧心病狂的野兽在辽东呢,诸位可以资助朝廷军饷,好让王师早日平定辽东啊。”

    黄胜正准备来个夫妻俩一唱一和呢,谁知有人抢戏。

    “说得好,大明人人同心协力,何愁建奴不灭!姑娘,你们接着演戏,不会有人再放肆了。”

    原来是信王发话了,大明被封王还不就藩离开京师,朱由检可是独一份,大剧院里身份最高的就数他了。

    聪明伶俐的蓝彩儿知道发话的包厢里是谁在座,立刻对着那个方向万福道:“小女子谢谢信王了。”

    然后对着台下观众继续道:“我家老爷黄胜大人在辽东爬冰卧雪跟建奴死战,就是为了报效朝廷,诸位能人志士有意诛杀建奴可助我家老爷成功。

    我家老爷指点小女子演绎这部戏就是为了让大明百姓了解辽东汉民的疾苦,呼唤大明血性男儿不灭建奴誓不休啊!”

    篮彩儿多灵透,她当然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在京师达官贵人面前标榜自家老爷。

    舞台的一角,自家生意不帮着做,一直跟在篮彩儿身边忙前忙后的如梦大家,此时此刻眼睛里直冒小星星。

    曾几何时自己这样身份的优伶也可以在那么多的大人,甚至王爷面前谈笑自若啊,那些以前把自己的姐妹当玩物的达官贵人,今天在台下的眼神都完全不一样了。

    篮彩儿今天再次名扬京师,不日又会天下闻名,她脸上荡漾着的幸福笑容就能够看出,这一年多作为大才子的爱妾的日子过得有多滋润。

    唉!时也命也!我错过了天赐良机,再也不能放过这一次的机会了。

    哪怕做不成他的妾室,做个如白牡丹那样的婢女也行啊!白牡丹她们不也是那么快乐吗?

    如梦也早就给自己赎身了,现在是自由人,妈妈白赛雪知道女儿的小心思,不但不管她,还经常鼓励她。

    白赛雪见如今白牡丹的风光已经后悔了,她悔不当初自己也跟着大才子,如今'怡春院'已经换了东家,其实她已经不太吃得开了,新东家之所以不换她完全是考虑到她跟黄大人的关系。

    京师的买卖就是如此,商业活动跟政治斗争纠缠在一起,原东家是东林党人罩着,新东家是阉党的干将。

第二百七十五章:永远的痛

    女主角篮彩儿话音未落,台下众人立刻起哄叫好,有一位好事者振臂高呼道:“男儿当自强,为了消灭建奴奋不顾身,黄大人好样儿的!”

    “黄大人乃是我辈楷模,我家愿意为打建奴捐资助饷。”大剧院里附和声不绝于耳,只是不知道刚刚开始出声的是哪一位大人。

    这当然是比较厚黑的大才子刻意安排的观众互动,出声的都是自己人,手段太邪恶,目的太高尚,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本该如此。

    蓝彩儿连连万福后款款进入帷幕,很快帷幕拉开所有演员都已饱满的热情演绎将要成为经典的剧目。

    观众悲催了,接下来的几幕都是建奴肆掠,都是演绎芸娘和岳公子的不幸,台下的男人还要好一些,女人已经哭得稀里哗啦了。

    还有一个不男不女的王承恩也哭得不像话,也不知道给痛哭失声的信王拿汗巾了。

    没办法,黄胜大人只好亲自去外面卫生间。从等候在这里伺候的欢儿手里拿了热水洗过的汗巾,趁着一幕戏结束,递给信王,也给了王承恩一块。

    王承恩吓着了,连忙赔罪道:“黄大人,咱家只是一个奴婢,如何当得起您如此啊?”

    黄胜笑道:“你当得起,下官最钦佩忠肝义胆之人,王公公你是当之无愧的忠义楷模。”

    这样不伦不类的话好新鲜,张之极和孙元化都无法理解。

    黄胜认为王承恩堪比背着幼帝投海的南宋义士陆秀夫,他如果选择活着投靠建奴,日子肯定会无比舒坦。

    因为司礼监秉笔加提督东缉事厂的老大投降起到的政治影响该是多么巨大,建奴不可能不懂,无论如何也要让他过得好啊!

    可是王承恩抛弃高官厚禄毅然选择了陪皇帝上吊,自然是忠肝义胆,自然是汉民族的脊梁,哪怕他没有卵蛋也是存爷们儿。

    由此可见王承恩肯定不贪腐,贪官污吏怎么可能有慷慨赴义的勇气,所以黄胜对他很看重也很客气。

    可如今的王承恩只不过是一个一文不名的小太监而已,他如何受得了了闻名天下大才子的礼遇,一时间激动得眼泪模糊了双眼。

    朱由检也觉得好奇怪,他只不过发现王承恩机灵,又是出自内书堂而且一直跟着自己,用习惯了而已,没有发现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啊!

    很明显这位黄大人是这几天刚刚见到王承恩,俩人又不熟,这位大才子何出此言呢?

    他见闻名遐迩的大才子夸奖自己身边的人很高兴,问道:“黄大人谬赞了,本王很想知道何以见得啊?”

    黄胜发现自己乱讲话了,现在连忙开动脑筋自圆其说。

    辩解道:“启禀信王殿下,下官会一点点相术,能看出特别忠义之人,因此下官选兵有些道行,也是由于下官挑选的手下都是奋不顾身的忠勇之士,下官作战时无论多么危险,都没有发现一个兵丁调头逃跑。”

    黄胜纯粹胡扯淡,可越是八卦越是能够吸引注意力,这是人之常情啊!包厢里的人都被这样的话题吸引了。

    黄胜打仗的故事大明人都知道,大家脑海里留下的画面就是:一个个无谓的战士,推着一车车火药撞击敌军,留下的是满地残尸。

    多少人都不能理解,怎么会有那么多愿意抛头颅洒热血的汉家好儿郎愿意追随黄胜大人?

    而其他明军几乎每战必败,太多兵丁上了战场一窝蜂扔下主将掉头就跑,这是什么缘故呢?

    现在在场的人终于明白了,原来大才子他会看人啊!

    黄胜还是语不惊人誓不休,对王承恩道:“本官就能够判断,王公公如果发现信王有危险,肯定敢推着冒火星的炸药车,去撞敌人的骑兵阵。”

    王承恩头点得像小鸡啄米,道:“肯定敢,如果奴婢跟着黄大人打仗也敢推着火药车去撞建奴。”

    大家的思维被黄胜绑架了,这个时候又有谁会说,不行,我害怕,还有几个太监恨不能拉着黄大人,求他也问问自己敢不敢呢!

    可惜黄大人不说话了,因为下一幕戏又开始了。台上是自己的女人在演出,黄胜当然带头尊重她们的劳动,哪能你演你的我聊我的那么没有素质。

    又演了几幕,终于看到一幕喜剧了,还有了精彩的武打把式,大剧院都是欢声笑语。

    这就是最出彩的一幕,也是所有观众喜闻乐见的一幕,建奴牛录额真图布库什眼看会被明军擒获吓得自杀的好戏。

    朱由检也哈哈大笑,连声叫好。

    后面的情节催人泪下,复州被明军攻破,几千沦落为奴的汉人被解救,女主角芸娘惊喜的发现了已经成为明军总旗官的夫君岳相公。

    夫妻团聚了,互诉衷肠,芸娘告诉身边的一个五岁的男孩子,这才是你的父亲,那个丑恶的建奴巴牙喇是杀害岳家十七口的仇人。

    芸娘忍辱偷生就是为了肚子里岳家的骨血,如今见到了自己的夫君,她心愿已了……。

    芸娘的眼神流露出对人世间的无比眷恋,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自杀全节,帷幕在凄缓的音乐伴随着芸娘那天真烂漫的孩子呼喊娘亲的童声里缓缓拉上了……。

    观众们都石化了,呆坐在大剧院久久都回不到现实,散场的时候大家都是眼睛红红的,许多女人的眼睛都肿了。

    这是一部悲剧,黄胜在大明不可能搞喜剧,因为末代大明是亿万有良知的汉人心里永远的痛。

    这就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时代,不应该有喜剧存在!而随着汉人最后一个朝代陨落,曾经让四夷高山仰止的汉文明文毁灭了,几百年以后都没有能够浴火重生。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那血淋淋的痛一直到千禧年之后在真正有良知的汉人心里都没有愈合。

    大戏落幕,大剧院都是啜泣之声,这一刻人人都感到大明其实已经风雨飘摇,他们还不知道其实已经到了大厦将倾的地步矣!

    朱由检是被王承恩扶着回去的,他毕竟太年轻,又是个老实人,实在经不起这部戏剧的煽情,他知道自己今天失态了,样子一定很难看,跟谁也没有说话,直接坐上黄胜送的轿车打道回府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传递正能量

    第二天正好是大朝会,许多上朝的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