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191部分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191部分

小说: 大明帝国日不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安心了,想着来年杀敌建功报效家主。

    快乐祥和的新年来到了,黄家湾岛的人口暴增三成,那是在黄家山岛、觉华岛、大小蝎子岛工作的许多人回家过年。

    如此富足热闹的城市让西班牙传教士大开眼界,他们实在想不出大明会有多少人口,这里只不过是一个小岛恐怕就有八万人以上在居住生活。

    传教士都在写信告知他们的同道中人,让他们也回禀大主教,争取以后多派传教士来大明,这里可能有超过整个欧洲的信徒。

    正在坐月子的赵蕊恢复得很好,奶水充足,小丫头睡了吃、吃了睡养得白白胖胖,荷香和顾铃儿最喜欢来逗孩子,她们也想给老爷留下一男半女,逮到机会就会缠上老爷争取造人。

    赵蕊幸福感陡增,她已知老爷如此在乎她,如今她率先跟老爷血脉相连了如何不喜?

    只是每每想到老爷用自己的血救她时都内疚不已,想到自己身体里流淌着老爷的血感到无限甜蜜,老爷的恩泽今生今世结草衔环也难报万一也。

    她只想着早日恢复正常,好替老爷管好这诺大一个家。

    正月初六,黄明道带着“辽东号”和五十艘战船护送大概二百余艘商船货船跑南海,一路上经过浮山港、岱山岛、厦门岛、临高终点站是费福港。

    跟随船队出发有许多退役军人为主的民事官、设计师和工匠,也有提拔的保长、甲长、里长这些基层管理者拖家带口去建设新家园。

    输送基层军官充实领地是这一次航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应大明商人委托做大明海上马车夫千里运输南北货物这就开始了。

    船队装载了许多北方商人委托运输去南方的货物,也有黄家需要运去新领地的设备和物质,当然还有去外贸的瓷器、松江布等产品。

    如何锻炼自己的水手和船长?没有其他好办法,理论结合实际,不断学习的同时不断出海远航会事半功倍。

    为了开拓麾下眼界,这一次派了胡建峰、曹虎成的重步兵百总随着船队出发,还带上了黑虎和他亲领的弓骑兵百总,他们当然不带马匹。

    火枪手、野战炮兵自然也一起出发,没有人不愿意,黄家人已经爱上了海洋,他们不会妄图征服海洋,只想能够适应大海。

    黄胜在刻意让体系里的人民开眼看世界,只有不畏惧大海汉民族才会永远领先世界。

    两天后,黄胜出发进京赶考去也,带上了亲兵队、装填手和四百新招募的少年火枪手,秘书荷香、边之名当然随行。

    四百少年虽然刚满十四岁,可是人人都最少读书识字一年以上,读了三年的也大有人在,他们最少参加了超过一百次的军训,如果发给他们燧发枪马上就会形成战斗力,而且比普通明军铳手更加勇猛顽强。

    这些少年都是听着英雄的故事长大的,人人都渴望成为英雄,他们都是懵懂少年不知畏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敌人也敢一直向前,所以少年兵其实是最忠臣的。

    还有二百余新火枪手是烈属或者伤退战士家人顶替入伍,他们拿公开招考的少年相比就差了一个等级,但是他们的忠诚度毋庸置疑,没关系勤能补拙。

第三百六十一章:高调进京

    黄胜安排顶替入伍的少年去学校开办的速成班继续学习、军训,半年后再亲自带。

    黄家的火枪手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家主亲自教育一段时间,他们人人都能够听到家主讲课,认可度、信任度、忠诚度自然会无与伦比。

    由于伤退战士的名额可以顶替,所以有些自认为在激烈竞争中难以胜出的战士转行时已经毫无怨言,他们会获得重要的工作,亲人还会成为家丁战士,双赢多好!

    黄胜低调进京,到达的日期只有妻子楚儿和爱妾篮彩儿知道,可是兴高采烈的楚儿忍不住告诉了哥哥张之极,张之极喝酒时无意中告诉了朱大成和几个勋贵兄弟,后来京师大多数官员都知道了。

    后来不知怎的,京师老百姓也都晓得了大才子要来京师考状元,老百姓又不知道八股文是多么难考。

    他们太多人见识了“血火辽东”大戏,听了许多大才子的词曲,心里已经认为大才子一定才高八斗,在大明应该无人能及,状元公非他莫属。

    黄胜没有想到低调进京变成了高调,自己来到京师受到了隆重的欢迎,当朝阁老还来了两位,当然是王之臣和高第。

    黄胜也比较另类,明明是正四品官老爷偏偏做举子打扮,麾下少年全部身着清一色文士袍跟随家主步行入京城。

    黄家在京师做了无数善事,这一刻京师百姓自发前来夹道欢迎,特别是那些京师好人,热闹程度简直直追上一次张之极带着骑兵凯旋而归时的景象。

    这就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升斗小民最懂得感恩也最容易满足,只要当权者不逼得他们走投无路他们会用汗水支撑起这个诺大的王朝。

    黄胜谦恭谨慎,对来迎接自己的官员礼敬有加,对街道两旁夹道欢迎的百姓抱拳表示感谢。

    也算巧合,这一天上午辽东经略刚刚离开京师去山海关,现在满朝文武都知道关前兵备跟袁崇焕势如水火,见黄大人此时来京师心知肚明了,看来朝廷实在无法让袁崇焕和黄胜这两位大人和平共处矣!

    紫禁城内的御书房,崇祯皇帝忽然笑了,道:“曹伴伴,朕准了袁崇焕所请,留中了黄胜的奏疏,这位大才子恐怕心里不痛快呢!”

    曹化淳正准备想个什么措辞帮黄胜说几句话,这时外面跑进来了王承恩,他奉皇命悄悄地去看看黄胜精神状态如何。

    王承恩回禀道:“启禀陛下,奴婢远远的看见黄胜大人了,他看上去气色不错,身边带着几百个十三四的少年郎,看样子都是黄大人收的学生。”

    崇祯皇帝笑道:“那些不仅仅是他的学生,上战场推火药车的有可能就是这些年轻人。”

    王承恩附和道:“陛下圣明,想必也是如此。可惜黄大人离开辽东了。”王承恩有水平帮人说话不过点到而止,说多了就适得其反也。

    “朕何尝不知黄大人有能力,可是朕实在等不及也!朕要励精图治,朕要大明早日抽身辽东战局,朕有太多大事要做也!”

    曹化淳和王承恩听皇帝如此说辞都放心了,原来圣上知道黄大人有能力,而是心里急实在不想久等,才选择了狂言五年平辽的袁崇焕。

    曹化淳可不是草包,他已经历经三朝,万历爷都没有能够奈何得了建奴,如今的建奴比那时又不知强了多少,而大明却是每况愈下。

    他心底里认为那个猥琐不堪的袁都督欺君,可惜皇帝被他蒙蔽,曹化淳无法证实自己的判断,只能选择沉默。

    “新九重天”,已经是主人的黄胜邀请诸位来迎接自己的大人喝酒看歌舞,新朝新气象,早就过了国丧期,如今又是暖风熏得游人醉,又是舞低杨柳楼心月。

    篮彩儿今天最高兴了,她亲自献唱一曲哀哀怨怨的“渡红尘”。

    “……我拿三生用来渡红尘,爱上你不问苦海多深,……荒烟孤城记忆深,爱勾走痴人魂……而关于你的回忆一步一生根……。”好词好曲好音乐,一时间陶醉了不知多少人。

    白牡丹、白芙蓉、蓝媚眉、如梦、如烟等等艺术家都纷纷主动献艺,一时间暗淡了铁马冰河,远去了炮火巨浪。

    筹光交错酒美歌甜,看着台上献艺自己的几个美人,黄胜此时此刻英雄气荡然无存,他甚至想就如此快乐逍遥一辈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黄家没规矩,女人也会出现在如此场合,楚儿和篮彩儿、荷香跟几个前卫一些的勋贵家的娘子也坐了几桌喝一点小酒呢。

    嘻嘻哈哈在笑闹的女人忽然安静了,一位举子来到这里的女主人身边微微欠身,做出邀请姿势,楚儿红着脸递给夫君柔荑,蹦擦擦的鼓点敲响,男男女女已经滑入舞池……。

    楚儿跟夫君离别了大半年,如胶似漆的少年夫妻被建奴的铁蹄破坏了蜜月,楚儿每夜都难以安然入睡,此时此刻的心情跌宕起伏由恐是梦中。

    听着夫君的柔声细语,感觉着他的体温,初为人妇的佳人觉得浑身都软软的,只求能够钻到夫君身体里才好。

    黄胜忽然发现女人多也不是好事,无他,太累尔,方方面面都要留心着,千万不要冷落了谁,还要分得清主次,整个晚上几乎都在陪兴致勃勃的妻子和爱妾们跳舞,还不失时机拉上情人白牡丹香艳一回。

    一直狂欢到三更天,黄胜才带着莺莺燕燕回家,发现已经有人在等着自己。

    那是亲兵队里的神枪手黎喜汉,他和黎喜明等人冒充广南国来朝贡使者的随从一直在驿馆住着,今日得知家主回京,乔装打扮后偷偷的来找家主汇报工作。

    阮诞年前已经被崇祯皇帝召见,天子仔细询问了广南国和大越国的关系,还问了许多风土人情,阮诞就是在安南长大的汉人,当然对答如流。

    皇帝和大臣没有人怀疑阮诞的真实身份,而是不知如何取舍。崇祯皇帝当天没有表态是不是认可广南国主的身份,至于是否承认广南国成为大明藩属国还有待与群臣商议。

    一直拖到年后,就在昨天才再次召见了阮诞,同意了广南国的纳贡称臣,给了价值远远大于广南国贡品的赏赐。

    因为经过询问礼部主客司、鸿胪寺的主官,少年天子发现大越国已经多年没有朝贡,他刚刚登基广南国来了国书表示的臣服,并且带来了价值不菲的贡品。

    他龙颜大悦厚赏第一个来崇祯新朝纳贡的广南国,并且好言好语宽慰阮诞给了他个人许多恩赏。

    这就是中华所有王朝的德行,只要人家捧场,不要任何好处,名义上是小国进贡,实质上全部是亏本加倒贴。

第三百六十二章:谋而后动

    黄胜跟所谓的广南国可不能有半点瓜葛,黄胜让黎喜汉通知伪广南国代表团回黄家湾岛各回原职,不要在京师跟自己联系,以免弄巧成拙。

    册封广南国主的恩旨当然要收好了,贪婪的黄大人可以在秋天去运大米时带给广南国主阮福源,顺便看看他今年是不是也准备了贡品。

    都快四更天,黄胜才来到楚儿的香阁,美人今天太累,强撑着等夫君,一大群侍婢也不肯睡,一群女人都在熬。

    看着哀哀怨怨的妻子,黄胜知道今天不应该让她久等,拿出行动吧!金风玉露一相逢,进进出出不知几度,美人的哀怨烟消云散……。

    黄胜来到京师后很低调,几乎不出王恭厂新区,每天都在教书育人。

    四百个少年都无比珍惜跟着家主学习的机会,他们这一次参加选拔,竞争又比去年激烈许多,以后还会愈演愈烈,因为黄家的人民每一天都在增加之中。

    这一次来报考火器部队的少年郎有一万出头,许多新来到黄家的子弟都处于逆势,因为他们的文化知识和军事技能比来到黄家一年以上的差了许多。

    估计参加一年军训读一年书,在明年的选拔中,这些年轻人就会有许多脱颖而出。

    黄家少年如今在京师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为只要这些大孩子上街都会被围观,太与众不同了,他们两人成列三人成行,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人人能写会算,哪一个老百姓看着都喜欢。

    为什么黄家少年会经常上街?因为家主布置社会实践课题,要他们学会和群众打交道,要了解民生,黄家名册上的京师好人家里不时来几位少年,他们不但来看望大家发现有力所能及的活计还帮着干。

    连紫禁城的崇祯皇帝都有耳闻,对黄胜教育少年的手段啧啧称奇。这当然是黄胜故意为之,经常安排少年们上街走家串户看望京师好人其实带着目的谋而后动尔。

    楚儿、荷香、蓝彩儿和白牡丹几个现在都达成共识,督促老爷读进士范文,可惜这个老爷不正经,美人往往读着读着就难以继续。

    老爷还恶趣味,让情人白牡丹只管读进士们的锦绣文章,自己在之乎者也的朗朗书声中,在美人的肥臀后面忙得不亦说乎,还不许美人停下来,一本正经告诉美人,这样的记忆刻骨铭心,听入耳里的文章一辈子也忘不了。

    白牡丹何尝不知老爷在骗自己,可是她不知怎的就是乐意让老爷伐,老爷喜欢这样的姿势,她当然愿意伺候……。

    时光荏苒,眨眼间一个月过去了,黄家来了几个客人,那是以叶成经和李文友为首的海贸合伙人。

    都是老朋友了,无需客套“人间仙境”泡澡去也。休闲完了也就把生意谈妥了,李家一切如故,叶家继续牵头准备跑南洋的货物,叶成经想多带几船货被黄胜婉言拒绝了。

    叶成经心知肚明,由此看来黄大人准备独自拿下广南国费福港的贸易份额。

    他不敢有意见,本来那里的商机就是黄大人突发奇想去买大米无意中获得,与海贸合伙人没有一丁点关系,要不是他一直跟着船队,黄大人又不有意隐瞒他,大明根本不会有人知道。

    如今以黄大人的实力完全可以撇开所有的海贸合伙人,但是他没有这样做,所有的合伙人都心存感激,能够保住以前的份额已经谢天谢地。而且跟着黄大人包赚不赔,这样的好事哪一家商号不眼馋?

    最后大家敲定了备货日期,李文友还是在八月前把五船货物送到黄家湾岛。叶成经争取在四五月份就要把去南洋的货物备齐送到岱山岛黄家已经修建完成的仓库。

    黄胜告诉合伙人,黄家已经开设了“华夏大钱庄”,可以办理异地存取,让他们帮着宣传告诉相熟的商家。

    在黄家山岛或者黄家湾岛存入银子,凭汇票可以到浙江岱山岛提取现银,汇水只收千分之五,以后还可以去福建金门岛、京师、南京提现,不久的将来争取汇通全大明。

    黄家会派战船护送带着大量现银来往的客商确保安全,只要一次性存取十万两银子以上,不想亲自劳神的可以委托黄家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如果丢失黄家包赔。

    这些商人听了叶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