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202部分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202部分

小说: 大明帝国日不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皮吹得很大,以十二艘朝鲜特有的龟船打败了拥有一百三十多艘战船的日本水师,击沉敌船三十多艘,歼敌四千余人。

    这就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鸣梁大捷“也被他们吹成了世界海军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但是稍微有一点点军事常识的人只要看到双方军力对比就会笑喷了。

    在后世五六十年代,朝鲜又诞生了一位姓金的英雄,他们在中国人的那位姓彭的将军乱指挥下,还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部队,为此他们最伟大的金将军不知多少次扇中国那个愚蠢彭将军的耳光。

    诸位如果不信去朝鲜问一问,那里的老百姓都会讲这个耸人听闻的故事。中国死了超过四十万志愿军,借了前苏联无数的武器干了什么?悲哀啊!近几年朝鲜又出了天赐一神将,就无需作者嗦了。

    其实朝鲜的龟船根本不能远航,连真正意义的火炮都没有,只能在近海作战,根本没有摧毁真正水师战船的能力,用来夺去码头攻击沿海、沿河的陆地目标倒是有些战斗力。

    龟船的许多部位装备了铁板做装甲,里面躲藏着许多浆手和火绳枪手相当拥挤很笨重,它的风帆又太小,速度倒是名副其实如同一只大海龟。

    李家叔叔的水师来打江华岛,朝鲜水师倾巢出动在近海抵抗,一边倒的海战开始。

    黄家哨船一对一都可以轻轻松松击沉朝鲜水师的龟船,也只能用哨船的四磅炮打他们,如果战船采用十二磅炮轰击,几炮下去龟船就散架了。

第三百八十四章:不做孙子

    哨船采取接近打两炮先把龟船的风帆打掉,然后慢慢的一炮一炮敲乌龟壳的办法打仗。

    朝鲜水师的龟船连还击的机会都没有,眼看着自己被敌人一炮接着一炮造成伤亡谁受得了?最后乖乖地做了坏叔叔人马的俘虏。

    这一次朝鲜人的抵抗意志更加薄弱,因为来打他们的同样是朝鲜宗室李家的人马,朝鲜人认为这并非国战而是内战同室操戈而已,谁输谁赢无伤大雅。

    由此可见李国助冒充人家叔叔简直是神来之笔,黄家私兵伪装成高丽军队作战更加妙不可言。

    江华岛海岸线陡峭而险峻,易守难攻。因此高丽和朝鲜时代,每当国家面临危难之际,国王都会沿着汉江避难到江华或迁都江华。

    黄胜明明知道江华岛东有朝鲜人修筑的几个炮台还是从这里开始进攻,因为黄胜看到过后世遗存的几门这个时代朝鲜铸造的火炮,它们最大口径的火炮射程不过四百余步,不会超过七百米。

    江华岛鼎足山城外围的南障炮台和德津炮台是朝鲜人赖以抵抗的防御工事,在他们心目中举足轻重,黄胜就是打掉他们所有的幻想,让高丽棒子乖乖地接受城下之盟。

    射程决定一切,在开花弹的肆虐下,两个炮台如同摆设,一炮未发就被黄家炮火覆盖,黄家人马轻轻松松完成登陆。

    拉着三十门野战炮,近一万人轻轻松松登陆江华岛,不是朝鲜人不抵抗而是抵抗无效,他们的武器太落后,根本打不到黄家人马,都一直在挨打。

    朝鲜军队一万余一窝蜂退守岛上万历四十六年时朝鲜的国王光海君修建的广城堡,妄图坚守城池。

    黄家人马尾随包围了广城堡,当天就开始攻城,一轮炮火就打掉了所有墩台,然后黄家战士就上了城墙居高临下用燧发枪和朝鲜守军对话。

    结果不言而喻,朝鲜军都一个个双手抱头跪在地上,他们已经知道了是前国主叔叔的部队打来了,如果孙子的部队不跪下投降死路一条。

    这就是上一次祸水东引入朝作战时抓捕的汉人喊话的结果。他们都会高丽语言,在黄家接受训练了大半年,每人都配发了明军制式长枪,成为随军工作队。

    尚慕明、黎喜明几个已经有了太多甄别俘虏的经验,他们挑选了八个可靠的汉人领导这八十个会汉字和朝鲜文字的随军工作队。

    这八个会朝鲜文字的汉人曾经成为汉奸替建奴工作,在后金军担任相当于书吏的工作,他们都是大明的童生有两人还是生员。

    自从被黄家解救后,所有为奴的汉人都获得了新生,两个生员郭孝廉、汪如海特别积极,主动配合黄家宣传队的工作,如今的家小已经获得了工作,他们也有了月钱。

    黄家私兵进攻的速度太快,朝鲜群臣根本没有想到如此坚固的城池半天都没有守住,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统统堵死在城里。

    不想死只有投降,没有遇见硬骨头,也没有人自杀,朝鲜王公大臣经常被邻国被欺负,不是被你逮就是被他捉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况且这一次还是内战,如此凶猛的战士也是李氏血脉的朝鲜兵马,他们更加投降得理直气壮。

    两个生员郭孝廉、汪如海带领着会朝鲜话的工作队分别跟朝鲜俘虏交流,表示咱们也是朝鲜王室的军队肯定不会滥杀无辜,只要大家不妄图反抗和逃跑保证不会被虐待。

    由于黄家工作到位,一切都是从细节入手,朝鲜俘虏们都乖巧得很。

    江华岛战役最终结果,活捉了朝鲜国主李这个小孩子以及二百多文官武将,得到了朝鲜最大的船坞。

    才九岁的国主在群臣的哀求下承认了李国助是朝鲜宗室成员,但是死也不肯承认他是叔爷爷。

    承诺可以册封李国助为信海君,也可以把济州岛作为封地给他世袭罔替,但是要李磕头认叔爷爷办不到。

    朝鲜方面来了几个老臣跟黄胜谈判,表示国主这个孩子态度坚决,恳求坏叔叔帐下的将军们网开一面。

    行!只要给了济州岛就行,做不做孙子这不重要,咱们只要实惠不在乎虚名。

    信海君的人马攻入江华岛还算克制,不杀人放火只抢掠财物,还比较仁义,不抢朝鲜老百姓的口粮专门抢大户人家的家当,发现衣食无着之人还发放口粮。

    黄家私兵不抢掠升斗小民不侮辱妇女的做派,让朝鲜的贫苦老百姓都以为信海君李国助真的是朝鲜王室,因为很明显信海君的兵马跟后金、日本那些敌国部队大不相同。

    得到朝鲜小国主承认信海君的一切权力和领地后,那些足以灭了朝鲜国的人马信守承诺退出江华岛。

    朝鲜军民松了口气时发现船坞里的所有器械、材料和工匠都被信海君的人马卷走了,富人们发现自己已经家徒四壁也!

    十月十七日,黄家船队来到了济州岛,随行的有带着朝鲜国主王旨的文武官员十八位。

    济州岛的抵抗军没有盼来援军,而是见到了朝廷的十八位大臣,他们宣读了王旨。

    守军将领知道这里已经成为那个莫名其妙信海君李国助的封地,人人都泄了气,他们在此地打仗还有什么意义?

    整个济州岛不战而降,这里的军民既然不愿意效忠信海君,就没有留在信海君封地的必要了,仁义的信海君派船送他们回江华岛每人还发放口粮三斗。

    李国助得了许多战利品和一个相当于朝鲜郡王的头衔乐滋滋带着黄家要运去日本贸易的货物回去做生意,他还有一个任务,把回头货大米和铜锭、硫磺、铅等等送来济州岛。

    济州岛到手了,上面几乎没有朝鲜人,黄家需要大量船只进行移民只好让李国助帮着跑运输。

    现如今不大不一样,济州岛离日本鹿儿岛才二百余海里,李国助来往太方便,他当然乐意为黄大人效劳。

    济州岛收入囊中,祸水东引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黄胜宣布偃旗息鼓,暂时不和建奴发生任何冲突,免得袁崇焕认为是关前道坏他和建奴媾和的百年大计。

    这段时间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消化济州岛这个大蛋糕,由于几乎完整获得整个济州岛,这里许多住房在黄家大规模改建前可以成为新移民的过渡房。

    黄胜火速从忠明堡、黄家山岛、黄家湾岛、浮山所和岱山岛迁来了八千户近五万人在济州岛常住,以后还会有大量人口入住。

    因为有海量物资、人口要运送,黄家所有人忙忙碌碌一直到了腊月二十才告一段落。

第三百八十五章:王道乐土

    济州岛成为汉人领土毋庸置疑,这里地理位置太重要,和岱山岛、黄家湾岛如同三足鼎立,离岱山岛只有四百海里左右,面积近两千平方公里,是舟山岛的四倍大。

    黄胜给济州岛重新命名为“华夏岛”,主港为“华夏港”。

    同意西班牙传教士在岛上修建“华夏大教堂”,自己出资在岛上修建“华夏禅寺”,“华夏书院”,道家的三清观也开始修建,三年内拆除一切有高丽文化背景的所有建筑物。

    “华夏岛”的发展方向是自由贸易港,海纳百川是必须的,宗教信仰也要多元化,不排斥西方的传教,不丢弃汉人的传统。

    建设新领地赵蕊经验丰富,“华夏岛”刚刚到手她就被老爷调来主官钱粮物资和整体规划,地标建筑“华夏大钱庄”立刻破土动工。

    细心的赵蕊当然会在“华夏岛”再次修建一个美轮美奂的黄家住宅,这一次不一样,可以越制,以一个大明郡王的标准建造。

    因为朝鲜的海信君相当于大明的郡王,比大明信王、福王、鲁王等等这样的亲王低一个等级。

    “华夏岛”可以明目张胆修建官衙,样式和大明的巡抚衙门差不离,这里在大明眼里是外国,名义上是朝鲜信海君李国助的领地,跟黄胜没有半毛钱关系不怕言官御史弹劾。

    有了这个大岛屿在手才算有了黄家真真正正的领地,自然要把这里经营成王道乐土。

    “华夏岛”是大陆性的海洋性气候。夏天不太热冬天也不冷,几乎没有霜冻期,全年都可以施工,现在几万人都在热火朝天忙着搞建设,修建水利设施、工厂、船坞、港口、集体宿舍、粮仓等等不一而足。

    黄家有了飞跃式发展,大明却是屋漏偏遇连阴雨,一个个灭了伟大汉文明的元凶粉墨登场。

    九月三日,从朝鲜饱掠而归的后金军于沈阳会盟归附的蒙古诸部,奴酋红歹是会盟的目的就是为了征讨林丹汗的察哈尔部,这也是第一次形成满蒙联军。

    十一月十七日,陕西闹起来了,白水县民王二首举反旗,聚众攻蒲城之孝童,韩城之淄川镇。接着,府谷王嘉胤、宜川王佐挂并起,攻城堡,杀官吏无恶不作。

    安塞高迎祥、汉南王大梁,都聚众响应一个个跳了出来,高迎祥自称闯王,王大梁自称大梁王。由此揭开了明末乱民大暴动的序幕。

    崇祯在干什么呢,他傻傻的在家里搞民主选举呢!

    十一月初三日,崇祯皇帝下诏会推阁员。廷臣列吏部左侍郎成基命及礼部右侍郎钱谦益等名以上。同时被会推者郑以伟、高第、孙慎行、何如宠、薛三省、盛以弘、王之臣、王永光、曹于汴等共十一人。

    才当上了阁老没几天,钱谦益就被新官上任的礼部尚书温体仁弹劾科举作弊下台了。

    这位东林党大佬被崇祯皇帝削职为民引起了激烈的党争,一时间朝堂上都在搞阴谋诡计,都在想方设法暗箭伤人。

    朝廷重臣都在琢磨人,哪有闲工夫琢磨事,国事就是那个孩子崇祯一个人的事,偏偏这个孩子喜欢想当然,太偏激,他想励精图治,结果却是把国家往亡国的方向推。

    十一月二十七日,朝鲜国信海君李国助派出三艘龟船来到天津卫港口登岸,这里有黄家破冰后用密封浮船延伸拼接的码头,数九寒冬海船靠岸已经不是障碍。

    这是朝鲜信海君朝贡大明的特使,他们一行八十几人带着十几辆大车来到京师驿馆住下要求面见大明天子。

    朝鲜信海君可不简单,这一次派使者来是表明自己臣服大明的态度,控诉前国主自己的侄子绫阳君李首鼠两端居然跟后金结盟。

    怀着对大明感恩之情的信海君李国助不肯臣服后金,屡次袭击建奴,这一次来大明称臣,就是告知大明皇帝,他仰慕华夏礼仪之邦大明上国,已经把自己的封地济州岛改名为“华夏岛”。

    朝鲜忽然冒充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朝鲜信海君李国助来朝贡,大明的那些大员们都相当意外,一时间不知深浅,根本没有人出面接待信海君的使者。

    高第、王之臣、孙元化和英国公张维贤马上就见到了黄胜的书信,得知朝鲜这个国家已经被建奴彻底征服,而黄胜对信海君有救命之恩,因此他还是对大明忠心耿耿,期望几位大人帮忙让信海君的使者能够面见天子。

    与此同时信海君的使者也在黄家王恭厂新区工作的家丁指引下开始活动,太多大明的重臣得到了价值不菲的厚礼,都是高丽特产,如高丽参、东珠、鹿茸、熊掌之类的好东西。

    有钱有人好办事,崇祯皇帝在百忙之中召见了朝鲜国信海君的使者,崇祯皇帝发现朝鲜国的贡品太丰厚,除了高丽特产还有价值十万两白银的叫做“华夏通宝”的货币。

    仅仅这些财物还不可能打动年轻天子,最关键朝鲜人献上了七十七级建奴首级,其中有拔什库一级,白甲兵四级。

    这些首级是黄明理一直在鸭绿江边袭击后金军的斩获,这一次算作信海君不臣服后金的证据太有杀伤力,两位使者当然是穿着高丽官服的郭孝廉和汪如海,他们本来就是在朝鲜生活的汉人,对高丽风土人情当然对答如流。

    大明朝中许多大臣是得了好处帮着信海君美言,根本不知道信海君留了伏笔单等着见到天子才亮底牌。

    他们一个个摇头,认为朝鲜人太傻,只要来到京师出示一下建奴的首级马上就会得到皇帝接见,干嘛还要多此一举贿赂自己啊!

    崇祯皇帝见信海君如此真诚龙颜大悦,根本不管朝鲜还有另外三李,立刻承认朝鲜册封的信海君,认可他的封地,并且表态信海君的封地从今往后大明官方称其为“华夏岛”。

    朝鲜使者请求跟大明通商,为了结算方便肯请天子允许他们在大明开设“华夏大钱庄”,还表示愿意按照大明税率三十取一如实缴纳商税,在大明的商号和钱庄也全部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