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203部分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203部分

小说: 大明帝国日不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鲜使者请求跟大明通商,为了结算方便肯请天子允许他们在大明开设“华夏大钱庄”,还表示愿意按照大明税率三十取一如实缴纳商税,在大明的商号和钱庄也全部雇佣大明百姓。

    朝鲜人愿意按章纳税又不是派大量的朝鲜人来大明经营,有什么不可以?皇帝正高兴呢,根本没多想就恩准了。

    有些大臣认为“华夏通宝”如果在大明流通恐怕不妥,但是他们一个个都得了朝鲜人的贿赂哪里好当面站出来反对,一个个选择了沉默。

    还好大明最痛恨的敌人是后金,这个朝鲜信海君胆敢斩杀建奴首级献给大明足以证明他不肯向建奴屈服的态度,有了这个前题大明也应该给信海君一些实惠,让他的钱庄得些便宜算作赏赐也罢!

第三百八十六章:情报收集

    大臣们想通了,更加没有人提出质疑,“华夏大钱庄”可以大大方方在大明存在也!

    崇祯皇帝虽然很穷,但是朝鲜人朝贡了价值十几万两的贡品,怎么着也不能丢了天朝上国的脸面,信海君使者得到大明天子恩赐了大量的绫罗绸缎、茶叶和官窑瓷器,价值远大于贡品。

    本来黄胜操作的信海君在朝鲜就具备合法性,大明承认并且给正名后就是双保险,“华夏岛”这个地盘成为海外根据地名正言顺已是必然。

    千里之外的黄胜很忙,黄家的大小海船已经有了一千二百余艘,单水手、炮手就有超过三万人。

    不管什么型号的船只都在黄家几个岛屿之间穿梭往来,黄家湾岛每个时辰都有几十艘海船到港离港,还好黄家湾岛天然良港众多游刃有余。

    济州岛上有现成的船坞两个,工匠和材料设备被完整的接收,黄家还在在江华岛抓了一千多朝鲜造船工匠,四成人留在“华夏岛”工作,三成人去了岱山岛船坞,三成来到了黄家湾岛工作。

    “华夏岛”以前朝鲜人现成的船坞在十一月初就开工了,朝鲜工匠当然是在黄家大师傅领导下工作,黄家永远保持异族是少数民族,不管在领地还是在任何工厂。

    黄胜知道发展趋势,不肯在某一地区让汉人成为少数,用这样的办法巩固领地,消除民族矛盾才是根本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

    因为汉人接受了儒家思想熏陶,根本没有欺负人的概念,让汉人成为绝对的大多数也就避免了被一小部分异族欺负的可能性。

    除了蝎子岛、黄家湾岛在生产战船,其他船坞全部生产商船、货船,材料太多,朝鲜最大的船坞被洗劫一空,那里的家当都运去了“华夏岛”。

    东江镇夏天可没闲着,趁着控制住鸭绿江沿岸的良机运了太多木排沿江而下送到黄家湾岛换粮食,今年岛帅日子好过许多,多了粮食少了许多吃闲饭的,麾下可以吃得饱了。

    赵时敏已经在考虑完成了三艘‘战列舰’的建造后把黄家湾岛的战船制造船坞全部搬迁到“华夏岛”。

    因为黄家湾岛的军民不断增加,地盘明显促襟见肘,他搬迁了造船厂会让出大量地皮民用。

    地方是黄家湾岛二百余倍大的“华夏岛”有四百里海岸线,可以发展造船厂的天然深水港太多,这一次搬迁后再也不会受地理条件的束缚。

    这里还有一个黄家湾岛无法媲美的优越性,没有严冬,因此海面没有结冰的可能,省去了一到数九寒冬就必须不间断破冰的工作量。

    赵时敏已经亲自去实地考察了“华夏岛”,选中了一个天然深水港建造应该是亚洲第一的大船厂,届时会有万人以上在那里工作。

    “华夏岛”安全无虞,朝鲜水师已经被黄家、李家打得七七八八,他们的陆军又被建奴揍得满地找牙,他们失去了许多优秀造船工匠,估计要重新积蓄起战斗力恐怕没有五年以上办不到。

    五年后济州岛应该会有七八万户超过三十万汉人在济州岛生活,乡勇民壮不会低于五万,港口会修建棱堡有正规军长期驻守,小小朝鲜举国前来也不是对手。

    况且黄家发现朝鲜水师有了重建的迹象完全可以接着去缴获他们的战船接收他们的船坞。

    今年尘埃落定,应该论功行赏了,黄家所有战士都拿到了六个月的双饷太多战士得到了军功赏,大多数工匠都得到了超过两个月工钱的奖金。

    银子到手所有人都十分好奇,他们有些舍不得花那些银钱,因为这些亮晶晶的银币太漂亮。

    这当然是黄家湾岛铸币厂出的产品,金币、银元、铜板一个个都是畜力、水力机械化大生产的工业品,自然质量上乘标准统一,这些钱币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华夏通宝”。

    黄家人民信任家主,没有一个人提出要领银子,人人都乐呵呵使用新货币“华夏通宝”,因为黄家湾岛的所有商铺都被告知必须收新货币。

    害得顾铃儿的“华夏大钱庄”黄家湾岛分号白准备了许多现银,白留了许多准备应对兑换的工作人员。

    经过几年积累黄家黄金储备已经有了四十万两,发行货币已经水到渠成,以后跟大商家交易无需把银子抬来抬去,直接可以汇票结算。

    篮彩儿结束了南直隶的巡回演出要带着剧组回黄家湾岛过年,腊月初七黄胜派去的五艘草撇船战船和五艘二号福船商船来到望江门码头。

    在南京公干的易发财寻访了许多好工匠,他们拖家带口乘坐海船准备去黄家服务。

    船队在腊月十八回到黄家湾岛。由于各方面宣传到位,彩儿在南直隶带着团队巡回演出一百五十场叫座又叫好,场场爆满,票房收入达到六十万两,抛去投入成本和各项开销挣了二十余万两银子。

    黄家在秦淮河边拥有了一个“秦淮河大剧院”、一个“华夏大钱庄”南京分号和一个娱乐会所以及几十个店铺。

    蓝彩儿还不满足这样的成绩,她又在筹备排演新戏,剧本的创作已经接近尾声,边之名、尚慕明、荷香等都参加了创作。

    时代背景依旧是建奴肆虐的年月,主角仍然是苦难深重的辽东老百姓,内容照例是控诉建奴暴行和讴歌英雄。

    由于边之名他们见到了锦州城下的实战,情节的描述比较生动,里面的武打戏不少,明军斩杀几个建奴牛录额真的戏幕应该会让大明观众喜闻乐见。

    回家的彩儿兴高采烈,给主母和姐妹们带了不菲的礼物。

    她的“谢馥春”化妆品在南直隶一炮走红,太多官宦家的女眷都以互相馈赠瓷罐包装的花粉,玻璃瓶装的头油、洗发水为时尚。

    “谢馥春”成为了大明化妆品第一品牌,获利太丰厚,订货量倍增,生产计划已经安排到了次年春天。

    腊月二十二,京师王恭厂新区的安全保卫负责任人钱猛亲自带着三千多流民来到了黄家湾岛。

    因为他发现流民越来越多,家主只要求他们物色收留可靠的流民收留没有给上限,他知道黄家地盘不大,看中一个要一家子恐怕黄家会难以为继,他准备面见家主陈述利害。

    来到了黄家湾岛,见到了已经成为军官的许多前战友,他发现自己多此一举了。如今的黄家地盘比两年前多了百倍有余,如果不担心建奴袭扰辽西走廊,单单在那里安置百万人口都做得到。

    黄胜接见了钱猛、易发才给他们增加工作量,不仅要收留难民,寻访好工匠,还要秘密收集情报。

第三百八十七章:杜绝军阀

    黄家实力猛增,马上就会引起太多猜忌,是时候布局情报网了,情报战就此打响。

    黄胜专门召开会议,成立一个专门处理情报工作的部门军情司。

    火枪手主官黄东山和第九百总主官张有禄、秘书荷香、边之名兼职副司长,司长由黄胜亲自担任。

    下设若干军情处,负责人享受正五品千户待遇,手下的情报工作人员给予正兵待遇。

    目前先在京师成立北直隶军情处,也是军情一处,负责人钱猛。在南京成立南直隶军情二处,负责人易发才。

    麾下的各小组负责人分别领从七品到正六品军官待遇,左守权、武义和上一次执行保护曹化淳的两个相当机灵的火枪手王成恭、祝福勤带着伤退军人二十位组建南、北两直隶军情一、二处。

    他们要不断吸收情报人员,招募有一技之长的武术家,还要收买卧底,争取尽快把情报网撒开。

    各地军情处的任务是及时发现不利于黄家的蛛丝马迹,秘密抓捕建奴在各地活动的奸细,收集朝廷官员贪污受贿的证据,记录下他们的恶事和丑事。

    北直隶军情处还有一个特别任务,立刻组建张家口军情局,用最快的速度调查山西商人的商业网络和他们的商路,黄家准备让他们为了抗击建奴贡献出一些财产。

    明末晋商卖国众所周知,他们要把粮食运到后金可不容易,无非三个办法,一是自己组建庞大的骡马大车运输队,出张家口边墙经过蒙古控制区送到辽东。

    要不就是贿赂山海关守将直接经过辽西走廊去辽东,再者就是走海路。以黄家的实力无论晋商从哪里走都完全能够劫杀。

    前题是能够获得准确的情报,如今辽西走廊已经被黄家掐断,辽东湾有黄家上千海船在活动,晋商唯有出张家口走草原这一条商道。

    骑兵在茫茫大草原设伏不知道商队的具体行进路线和大体经过的时间恐怕会无果而终。

    这一次是家主亲自布置任务,而且亲自担任主官,参加会议的人员不多,黄明理、黄明道也只是列席,他们无权干涉情报人员的工作,但是必须配合。

    易发才、钱猛、武义、左守权他们一共二十六人,最起码都给了七品总旗官的待遇,军情处的主官都享受正五品、从五品待遇,由此可见家主是多么重视军情司的工作。

    给这些情报主官充足的资金让他们自主发展下线,一般情报员都可以享受正兵待遇,而且男女不限一切为了工作需要。

    他们的财务支出由荷香具体负责,黄胜会特地安排专项资金归情报司使用,不设上限。

    钱猛、易发才这两个第一批伤退的战士如今又回到了军队体系,还得到了正五品的官位,激动得无以言表。

    大明手上有些武功的汉子太多,有了足够的钱粮,收几百可靠的人来执行秘密任务不在话下,军情处的这些主管都保证会细心发现任何异动,为黄家蓬勃发展尽心尽力。

    黄胜与腊月二十六召开大会,与会的军官自七品实授总旗官以上,民事官自里长以上,会上明确了黄家体系的军队和所有民事官都由“华夏大钱庄”代为发放军饷和月钱,粮店发放米粮。

    黄家的官员本来就不存在如大明官场那样克扣粮饷喝兵血之事,所有的官员都无条件服从,他们只需要提供名单和发放数额送到就近的钱庄,战士们凭腰牌签字按手印领取饷银。

    因为黄家兵马越来越多,为了杜绝新军阀的产生,黄胜把财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上。也潜移默化体系的军民在钱庄走流水,参加储蓄会得到利息收入。

    会议形成决案刊印后成为内部文件下发到每个七品以上级军官,未能到会的军官由参加会议的军官回去后开会传达,并且传达全军。

    黄家军官不养私兵只拿自己的俸禄,以后即便被皇帝策反也只有个别人而已,军队他们拉不走。

    忙忙碌碌的崇祯元年过去了,黄胜在蛰伏,新领地“华夏岛”的建设如火如荼,岱山岛已经功能齐备。

    正月初三易发才和钱猛就带着军情处的领导班子高高兴兴赴任,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联络跟黄家交好的官员和豪商二月初来“华夏岛”参加一个重要的聚会。

    正月初五,以广南国交趾郡王阮诞为首的朝贡船,带着广南国主精心准备的奇珍异宝和南国特产再次去大明京师纳贡,广南国态度如此端正简直是一副年年纳贡岁岁来朝的架势,年轻的皇帝应该很高兴。

    因为这一次广南国主认为朝贡有得赚,因此本钱下得比去年大,大明官员识货,来朝贺的贡品优劣足以证明化外蛮夷的态度,广南国主肯定是朝贡积极分子。

    不会弄巧成拙,因为上一次阮福源是在黄胜的威逼下不情不愿纳贡,相关文书也是草草了事。

    这一次不一样,他是自发朝贡一切事宜都认真准备,连感谢大明皇帝允许他称臣的如感谢信那样的国书都是精通汉语的高手撰写。

    这就是谋而后动,广南国交趾郡王不断出现在大明群臣的视野,如果忽然有一天这位郡王实实在在得到了封地想必大明上上下下也不会觉得奇怪也。

    都督袁崇焕得到了黄胜的承诺和让出的战功倒是没有刁难关前道,钱粮给了有足七成,大家相安无事,朝廷似乎已经把黄胜这位官员遗忘。

    黄胜乐得如此,每日教书育人调兵遣将,黄家战士都在苦练三九。

    年底继续招募优秀少年,四百人参加火枪手训练,一千五百人成为水手、炮手学员,军属顶替的有三百多也进入学校学习,以后成为火枪手。

    今年又挑选了一百二十位不能顺利通过考级成为总旗官的老战士提拔为卫所总旗官,其中有火枪手六十人,他们会去临高、舟山、浮山、“华夏岛”驻守。

    届时会把暂时驻守这些地方的火枪手百总调回黄家湾岛,因为如果不出意外,崇祯二年底会跟建奴大战一场,只是不知道历史是否依旧?

    如果后金还是不远千里奔袭大明内地,黄胜准备倾尽全力给予建奴痛击,现在厉兵秣马就是为了一年左右的大战做准备。

    武器、火药、铠甲的生产满负荷运行,争取一年左右能够让八千正兵、辅兵都能够装备缠绕钢甲和全钢胸甲,燧发膛线枪要做到每一位火枪手战士有人拥有三支以上。

    眨眼间冬去春来又快到了料峭春寒的二月,去年入伍的一千六百青年已经补充到各百总和战船服役。

    陆军小规模扩军已经完成,许多老战士抽调出来成为水师军官,也有一部分转入民政,他们空出的位置由去年入伍的新兵顶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