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209部分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209部分

小说: 大明帝国日不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火枪手有两个车夫轮换推着装载八百斤的装备和物资的独轮车跟着,他们发挥的作用大于六个战士,所以黄家的后勤保障是打损失小收获大的胜仗的保证。

    炮兵、掷弹兵更加离不开后勤支持,炮弹、火药、“飞震天雷”的重量可不轻,连炮车都需要分解后由几两独轮车分装通过险恶路段。

    在路况不好的战场能够随军的火炮只能是六磅炮以下口径的火炮,黄家六磅炮由于使用了桶式箍技术又是全铸钢制造,使总量比拿破仑炮轻了两成,六磅炮的炮身重六百斤完全可以分装用独轮车运输。

    负责训练独轮车车夫的是锦州血战伤退的十个英雄马车夫,他们同样是参加独轮车设计和定型的研究员,他们亲自试用独轮车,并且已经训练了四十个来自东江镇的壮汉。

    以莫怀武、甄汉志为首的十个伤退马车夫发现家主相当重视独轮车运输队的建设,一下子送来了五百壮汉接受训练,他们积极性空前,每天都带领手下满载八百斤各种不规则的物资在黄家湾岛转一百里。

    独轮车的车轮跟四轮马车通用,本来就有库存,黄胜布置了尽快生产五百辆的任务,负责人张来富表态四十天保证完成,并且质量上乘。

    家主告诉大家,黄家有可能要在潮湿的南方打仗,大家一定要有思想准备,还要有应对之策。

    这一段时间,每逢阴雨绵绵,所有军官就带着部队进行冒雨长途行军训练,黄家生产的雨衣、雨棚和行军帐篷完全可以满足十万人马的需要。

    训练要求是让热兵器部队要确保连阴雨一个月火炮都必须能够正常发射,火枪必须能够打响,哑火率不得高于正常天气情况下二成,也就是阴雨绵绵也要确保燧发膛线枪有七成发射率。

    所有的战士都要集思广益如何在阴雨天保证火枪、火药不受潮,如何用安全的办法烘干受潮的火药,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这个多雨的春天黄家私兵经过训练已经不怕连阴雨。

    光阴似箭,眼看着过了五月端午,黄胜准备再次跑南洋,这一次楚儿不缠着跟路,因为由于夫君辛勤耕耘,美人开花结果了。

    才两个月而已,根本看不出楚儿有了肚子,可是美人太在乎太小心了,她每天都注意养生和保胎,说一定要给夫君生一个健康的胖小子。

    消息传出黄家自然喜气洋洋,大妇怀孕如果生下儿子就是嫡长子,名正言顺的黄家继承人。

第三百九十九章:布置沿海

    还有一个好消息,去年三月开始建造的三艘战列舰已经成功完成一艘可以交付海军服役。

    黄胜得到战列舰下水的消息比获知楚儿怀孕还要高兴,立刻带着将军们来看看效果。

    这艘有三层全通炮甲板的战列舰全长十九丈,水线长十一丈,龙骨长十二丈,宽度四丈五尺,吃水两丈,排水量一千五百吨,装备七十七门火炮。

    炮甲板装备十六门三十二磅、十六门二十四磅火炮,其中线膛炮各四门,中炮甲板装备二十门十二磅火炮,其中线膛炮四门,上炮甲板装备二十门九磅火炮其中也有四门线膛炮。

    舰首甲板装备一门三十二磅滑膛炮两门二十四磅线膛炮,舰尾甲板装备两门十二磅线膛炮。

    这艘战列舰应该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战船,英国人的“海上君王号”虽然更大,排水量达到一千七百吨,但是他们现在还没有开始建造,成功下水那是八年后的事情。

    黄胜要求亲自试航去“华夏岛”,赵时敏没有阻拦,而是跟着上船,他们已经在黄家湾岛和“华夏岛”之间跑了几个来回,对这一艘战列舰有信心。

    黄明道和一群武官为了有备无患,让刘良才的“辽东号”带着十几艘新式战船装上许多密封浮船跟着出发。

    一路劈波斩浪,船速可以达到八节,加上人力驱动螺旋桨可以超过十节,这艘战列舰不带陆军乘员就达到六百,黄胜给这艘战列舰命名“华夏海权号”。

    黄胜手里现在就有了八十万石粮食的结余,自然要布局。

    马上的南洋之行又会有最少八十万石粮食运回,加上自己屯田的产出,今年让黄家体系二十几万人民饱食后又再次会有超过八十万石粮食可以用来帮助大明老百姓。

    黄胜安排船队去大明沿海港口运回海贸货物时运去大米,京师王恭厂新区的粮仓可以先存放二十五万石,抚宁县可以存放十五万石,天津卫存放十五万石,淮安府海州后世的连云港存放十万石。

    粮食在乱世可以救太多老百姓的性命,这就是黄胜能够为大明百姓做的,有了这些提前准备的粮食完全可以在春天青黄不接之时救几十万甚至百万大明子民。

    黄胜准备不断从灾区接受流民进入自己体系做工屯田,因为灾民留在灾区不会恢复生产,陕西那些贼寇不会提供让老百姓生产自救的机会。

    他们就是要摧毁脆弱的平衡,因为只有产生出大量的无产者,流贼才会不断壮大,这些贼寇肆虐一个地方,会有意把一切都打烂,侥幸逃脱的百姓回家后也无法活下去。

    在后世也有这样的王八蛋言论,叫做什么逼迫自由民成为无产者参加伟大的革命!

    **裸的强盗逻辑,那些因为饥寒交迫而死的一个个无辜老百姓被这些恶毒的政治家无视了,因为他们成为了轰轰烈烈大革命后的既得利益者。

    黄胜多从灾区解救一个老百姓,流贼就有可能少了一个兵源,不断有拖家带口的百姓进入黄家体系工作,又会使黄家逐渐强大形成良性循环。

    对粮食的渴求使得跑南洋很重要,不断从外国进口粮食会让整个汉民族受益,在恶劣的小冰河时期会使许多汉人能够存活。

    崇祯二年的南洋之行在五月二十一日出发,不仅仅是黄家和海贸合伙人的货物需要运输,还承接了各路商家互通南北的货物。

    出海的有战列舰“华夏海权号”“辽东号”,小型战列舰“扬州号”系列二十四艘,二号福船、草撇船五十艘,哨马船三十六艘,马船、福船、盖伦船、朱印船等等货船二百艘,总吨位十五万。

    留在“华夏岛”黄家湾岛维持航线安全的以“江阴号”为首的小型战列舰还有十二艘,其他各种战船多达一百余艘。

    留守力量如此强大,足以应付突发事件,黄明理的任务比较轻松,虽然家主带走了五个弓骑兵百总、所有的火器陆战部队。

    因为黄胜布置他重点保证“华夏岛”的移民,暂时不跟建奴接触,让后金军觉得这一支神秘的人马凭空消失了。

    后金的红歹是相当忌惮黄胜,他多次派出未剃发的汉人奸细妄图潜入黄家体系获知黄胜的实力,可惜黄家的保甲联防做得太好,大部分奸细根本来不了黄家的岛屿,在忠明堡就会被发现。

    黄家对于来到岛屿上的可疑之人都采取监督劳动让他们与世隔绝三年的做派,这样的效果太好,红歹是派出了一百多奸细,如今都在黄家体系劳动改造。

    这就是以海岛为根据地的好处,敌人想渗透谈何容易,这里的邻里守望相助,来了陌生人马上就会被发现,不能证明清白的无法在三年内离开,情报工作具备时效性,红歹是当然一无所获。

    后金只能通过四处漏风的大明官方获知黄胜的近况,红歹是掌握的情报就是黄胜在丁忧退出了大明官场,大概三年都不会领兵。

    红歹是下令密切注意大明朝廷的举动,发现大明皇帝下旨让黄胜夺情复职第一时间回禀自己。

    而黄胜好像早就被大明朝廷遗忘,根本得不到跟他有关的消息,红歹是得到的情报还是好久以前的,内容是这位大人积劳成疾,貌似很严重,后金上上下下都在诅咒黄胜早死。

    黄胜不知道八小已经盯上自己,他带着远航船队一路南下,沿途停靠浮山、岱山、台湾,再次路过魍港展示军威威慑郑一官后直接去马尼拉交易,然后来到费福港。

    第三次来到广南国,大明船队受到热烈欢迎,胡明山代表国主阮福源来求见黄胜,上一次大明表态愿意提供武力帮助广南国往西拓土后,广南国舆论哗然。

    国主阮福源认为自己的领土太过狭长,早就在往西攻伐,澜沧王国那个小乘佛教为思想基础建立的国家战斗力不行。

    澜沧国王帕武吧玉瓦拉的麾下大将每一次都是凭借一座周长七八里的石头城坚守,广南国每次都是久攻不下不得不放弃到手的地盘含恨退兵。

    这座名叫下寮的石头城扼守要冲,如果大越国取得此城往西拓土二百里完全可以有,并且有了坚城驻守,完全可以巩固得到的土地。

    澜沧国王同样知道下寮城的重要性,驻守的大将是他的心腹,军队有五千,发现敌国入侵,来到下寮城避难的人民可以达到十万,协助守城的青壮不下两万。

    因为澜沧王国重视此城,故而物资准备充分,水源、粮食、木材足够十万人使用一年以上,因此每一次被敌人包围都能够以时间换空间。

第四百章:雨季行军

    入侵的敌**队在绵延群山的补给线不断被袭扰,师老兵疲之时会面对澜沧王国的生力军前来救援,最后的结果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损兵折将而归。

    太多想征服那片领土的君王受阻于下寮城,广南国主阮福源同样尝试过,最后依旧铩羽而归。

    明军有协助广南国拓土的意思,阮福源动了心,只不过大明出兵要价太狠,因此广南国上上下下议论纷纷,最后国主要胡明山在大明船队再次来到时问一问价钱。

    北方的郑氏消停了两年,阮福源由于海贸的利益又积累了实力,他不管大明是不是提供雇佣军协助,自己已经调遣了一万五千正规军和两万民夫在六月初就开始往西推进。

    澜沧国依旧是凭借下寮城固守,广南国选择雨季围城是因为敌军守城炮火会受到影响,援军的进军速度也不会快。

    广南国跟澜沧国已经接上火了半个月大明船队才来了,胡明山迫不及待来跟黄胜大人谈出兵夺取下寮城的价钱。

    黄胜准备谋夺交趾,哪怕没有钱可以赚,能够获得跟广南国并肩作战攻取澜沧国的重要城池这样的实战机会也不能放过,演习也同样要成本啊!

    这里一年有半年雨季,自己的部队如果得不到在阴雨绵绵的气候下作战的经验,如何能够夺取且固守交趾?

    如果不能适应那些在山地里窜来窜去游击队的骚扰,以后如何维持自己占领地的长治久安?

    自己的军队要能够适应各种地形全天候作战,雨雪交加就打不了仗当然不行。

    胡明山详详细细讲解了将要攻取城池的地理位置和双方兵力对比,最后试探道:“黄大人,上国如果愿意助小国一臂之力,小国愿意提供所有军需和伤亡将士的抚恤,您看任何?”

    “我军的补给不是尔等小国可以供给,伤亡将士也无须尔等抚恤,只不过有一个小小条件。”

    “不知黄大人有什么条件,广南国小民穷,太多钱粮真的拿不出。”

    “本官不要广南国一两黄金一石粮食,而且保证协助广南国人马拿下下寮坚城,如果拿不下不管损失多少人马都不要广南国一两银子抚恤。”

    胡明山来了精神,有些迫不及待,急忙问道:“黄大人还请您快讲需要何等条件?”

    “破下寮城后所有的缴获和人口都是交趾郡王阮诞私产如何?”

    “这,下官无法做主,还需请示我王。”

    胡明山快马加鞭回去,晚上又赶来了,还带来了广南国高级文武官员七八个,在黄胜的旗舰“海上主权号”议事舱继续谈条件。

    他们的国主见明军如此托大,拿不下下寮城自吞苦果,拿下下寮城要全部缴获,有些好笑,想极力促成此事。

    因为结果如何已经不重要,明军拿不下下寮也会跟澜沧**队打得两败俱伤,广南国就有机可乘。明军受到了教训从今往后应该收敛许多,再也不应该有如此嚣张气焰。

    阮福源派出大臣协助谈判,目的就是让明军出兵,条件好说好商量。

    几个大臣开始讨价还价,理由不少,广南国已经围了下寮城,给明军提供了方便,还会派出三千民夫和几百驮马帮助转运给养。

    因此他们有理由要一部分胜利果实,黄胜认为言之有理,最后达成协议,明军获取八成战利品,所有的土地城堡不染指,明军无法带走的战利品可以作价卖给广南国。

    价钱谈妥,黄胜准备亲自带领队伍进行夺城之战,黄明道留守旗舰。

    参加登陆作战的有九个百总火枪手,九个百总重步兵,掷弹兵全部带上,炮兵也全部参加实战,但是只带二十六门六磅炮,其中有八门线膛炮。

    黑虎的五个百总弓骑兵可惜只能够满足一个百总有战马骑乘,这些战马还是临时借用葡萄牙商人的,广南国的马有些像驴子,黑虎他们无法骑乘,其余四个百总弓骑兵全部算作步弓手。

    黄胜带着骑兵来充任步弓手也是不得已,万一敌军在狂风大雨时主动进攻,燧发枪的情况可不妙。

    而精钢滑轮弓每天保养,在暴雨如柱时也可以从容开弓放箭,黄家弓骑兵人人都是好射手,敌军连皮甲都装备不全根本经不起他们箭发连珠。

    莫怀武、甄汉志带领五百六十车夫推着五百两独轮车运送装备和补给,朱荣国带领集中使用的一百辆装甲战车全部满载燧发枪、火药、飞震天雷跟随,在翻越富良山脉东坡时恐怕要拆卸用独轮车分载,险要地段必须肩挑背扛。

    三千余黄家私兵,两千临时充当劳力的武装水手,一千工程兵,三千辅兵劳力冒雨出发,人人都是步行,连正兵战士都要轮换着帮忙搬运物资,才二百四十余里直线距离整整走了十天才到达下寮城外五里安营扎寨。

    虽然路途不远,但是每一位战士都消耗了大量体力,人人都疲惫不堪,黄胜也无法乘坐四轮马车,步行了有一百里曲折险峻的山路。

    随军出发的还有广南国派遣的劳工三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