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213部分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213部分

小说: 大明帝国日不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大明平均一个壮劳力一天能够吃二斤左右的粮食,这就是所谓的饭量大,其实之所以如此能吃是因为没有油水的缘故,现在黄家壮劳力平均一天有一斤粮食就够吃了,还一个个油光满面。

    黄胜来到日本,李国助当然热情接待,黄胜在平户岛李国助的私港逗留了三天。

    李国助在港口修建了一个跟忠明堡别无二致的棱堡,以他的姓氏命名为“李家堡”,布置了足二十门火炮,堡垒内的粮仓足以存粮二十万石,这些建筑物当然是黄家工程师的作品。

    黄胜出席了“华夏大钱庄”“李家堡”分号的揭牌仪式,从今往后在日本存取银子已经成为了可能。

    去大明做生意的各国商人可以凭借“华夏大钱庄”的汇票到有分号的任何地方提取现银。

    现在所有的商人都认为现银太不方便,他们都愿意使用“华夏通宝”的金银币来结算,因为没有了火耗,利润又多了不少。

    越来越多的商人和老百姓使用“华夏通宝”,不断落地生根的“华夏大钱庄”分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汇通天下已经不是梦想。

    黄胜已经考虑明年跟西班牙人派驻马尼拉的总督谈判,争取在那里开设“华夏大钱庄”马尼拉分号,费福也可以考虑如此办理。

    黄胜带着亚洲第一的海军从南洋、东洋转了一大圈抢了一百几十艘商船,得到的货值不少于三百万两银子,又俘获了三四千各国水手。

    再次回到“华夏岛”已经是十月中旬,经过一年的不间断移民,这里有军民两三万户,十几万人,屯田达到三十余万亩。

    由于“华夏岛”的温度适宜土地不但可以两熟,还可以套种许多经济作物,明年在满足“华夏岛”军民供应后可以有超过二十万石的稻麦结余。

    黄家体系军民的屯田产出已经足以自给自足,不断进口粮食完全是为了大明千千万万的汉人。

    华夏城已经初具雏形,很快会成为一个超过二十万人口的城市,由于一开始就是以开放的理念经营此地,“华夏岛”商业繁荣,商铺林立。

    商人当然是以大明人居多,因为不用担心运输问题,南直隶商人甚至可以在南京下订单交货款,黄家船队会在约定时间在望江门码头交付来自马尼拉的货物。

    商人们在“华夏岛”结算交割订单,说不定真正完成交货是在千里之外的京师,在几千里外的马尼拉也大有可能,现代商业模式在这里已经初具雏形。

    “华夏岛”在赵蕊、赵时敏兄妹的打理下可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里税率透明且少之甚少,西洋人、东洋人纷至沓来,自由贸易岛实至名归。

    洋人在“华夏岛”买到了价廉物美的货物只要雇佣“华夏海运行”送货万无一失,可以到达三千里左右的任何港口,商人不可能遭受损失,因为收到昂贵运费的“华夏海运行”包赔货值。

    “华夏大钱庄”的信用已经渐渐地为大明商人认可,华夏通宝也开始流通,连东洋、西洋商人都开始使用。

    “华夏投资商号”短短两个多月已经成功卖出三成房源,反而是中高档商品房率先售罄,顾客都是南来北往的商人,他们实在稀罕自来水和卫生间,更加稀罕一扇扇明亮的玻璃窗。

    没有人认为太贵,都觉得物有所值。这很正常,建造成本加低廉的地价,“华夏投资商号”只不过在成本价的基础上加了六成到一倍的润而已,拿后世的房价相比简直是白送。

    后世的房价为什么高?那是因为地价高是第一个要素,地价的钞票谁赚走了?天下乌鸦一般黑也!

    许多富贾豪商没有买到看上的别墅只好用提前订购的办法确保,“华夏投资商号”二期工程的中高档商品房才完成了基建就有一半房源收取了房价四成的定金,有些类似于卖期房也。

    赵蕊、白牡丹、蓝媚娘等等董事会成员瞠目结舌,她们这才想起老爷说过根本用不着完成整体建筑就可以买卖的笑话。一个个更加崇拜那个无所不能的老爷了。

    十一月十八日,从黄家湾岛赶来了哨马船,已经是将军的黑虎居然亲自担任信使劈波斩浪而来。

    黄胜什么事情都没问见到了黑虎劈头盖脸骂道:“黑虎,那小子还以为你是一个大头兵啊?许久不揍你皮痒痒了?一个将军居然乘坐哨马船急行四天三夜你不想活了?”

    黑虎知道错了,也知道大人是担心他遭遇不测,陪着笑脸道:“大人,军情紧急,卑职怕误事啊!”

    “军情,不就是建奴入关了,袁都督有五年平辽的本事要你瞎操什么心?”

    黑虎一下子就愣在了当场,他狐疑道:“大人,您怎么会知道建奴入关,难不成您能掐会算?”

    黄胜不是能掐会算而是知道历史,知道建奴会在崇祯二年底入寇,只不过不知道具体日期罢了。

    见黑虎这个将军火急火燎跑来“华夏岛”自然猜到大明出了大事,还有什么事比建奴打进关内来得大?

    “别说废话,讲讲你为何来此,北直隶形势如何,朝廷有什么异动。本官在丁忧呢,朝廷没有夺情也无法领兵啊!”

    黄胜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却是无比激动,自己搅局了历史,还好没有完全使历史变样,他一直在等着奴酋红歹是犯错误,最近有意让自己的队伍不跟建奴交战就是为了以骄其兵。

    等待的机会就看后金是不是如同历史上那样主力尽出绕行两千余里打进大明关内,如果八小胆大妄为还是这样做,黄胜的机会就来了。

    心急如焚前来的黑虎见家主一脸的自信从容也就不着急了,他开始细细讲前因后果。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

第四百零八章:后金入寇

    袁崇焕于崇祯二年五月二十五日自北汛口开洋出海,经大王山、风中岛、松木岛、小黑山、大黑山等等辽东湾岛屿与二十八日泊双岛。

    袁崇焕以议饷为名多次骗毛文龙见面,六月初五图穷匕见,他来东江镇的地盘的首要目的就是杀破坏跟后金媾和的平辽总兵官。

    他纯粹为了一己之私,因为这小子在年轻皇帝面前夸了海口“五年平辽”,想通过军事手段打垮建奴实现这个目标对于袁崇焕来说无疑是痴人说梦。

    因此他唯有媾和这一条路可以走,否则袁崇焕就是欺君之罪按律当斩。袁崇焕不想死,因此屡屡攻击建奴破坏袁崇焕和谈大计的毛文龙必须死。

    可怜的毛文龙不听黄胜忠告,被袁崇焕诓骗到了双岛,他没有被恨之入骨的建奴打死而是中了自己人暗算。

    “鸭绿江头建鼓旗,间关百战壮军威。青天自许孤忠在,赤手亲擒叛将归。夜静举烽连鹿岛,月明传箭过鼍矶。纷纷肉食皆臣子,绝域看君卧铁衣。”向蒙冤而死的毛文龙致敬。

    少年天子居然默许了袁崇焕矫诏擅自杀害守边大将,于九月戊申夺毛文龙世荫,冬十月戊午,进袁崇焕太子太保。

    消息传到东江镇,一时间群情激奋,东江镇分崩离析在所难免。

    黄家人马早就离开了鸭绿江如今那里波澜不惊,红歹是得知东江镇毛文龙被杀,东江兵人心惶惶已经自家打起来了,那个擅长偷袭的大明状元公在丁忧守制音信全无也不知道是不是病死了,他认为后方无忧矣。

    蓄谋已久的后金军兵分三路绕道蒙古劫掠大明,十月二十七日强盗们相继破关而入。

    后金军一路攻打入大安口,参将周镇以下全军覆没。一路攻入龙井关,游击王纯臣、参将张安德败走,一路攻打洪山口,明将张万春不战而降。

    巡抚顺天右佥都御史王元雅遣将援马兰谷,被士气高涨的后金蒙古联军全歼,军事重镇蓟州被围。

    朝廷乱了方寸,急召在高阳赋闲的孙承宗,在江夏钓鱼的熊廷弼两位前辽东经略进京。

    高第、王之臣保举在黄家湾岛丁忧的黄胜大人率领关前道兵马勤王。

    以为自己是尧舜禹汤的小皇帝此时此刻已经对袁崇焕恨之入骨,“五年平辽”言犹在耳,为了这个虚幻,朱由检给足了袁崇焕权力和钱粮甚至捏着鼻子认了他矫诏冤杀毛文龙,谁知建奴来关内平大明了。

    高第、王之臣这两位阁臣一开始就反对重用袁崇焕,他们一直要求朝廷重用黄胜大人,也由于这个原因这两位阁臣最近不怎么受待见,此时此刻朱由检知道错了。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崇祯皇帝下旨让关前道黄胜大人夺情,派出张之极渡海传旨让黄胜领关前道兵马来京师勤王。

    少年天子跟黄胜很熟,知道他带出的人马特别能打,由于被袁崇焕欺骗没有用黄胜主政辽东,如今建奴叩关而入这才急召在海岛丁忧的状元公回朝廷带兵卖命于情于理总要给些好处。

    于是乎,黄胜大人升官了,为了袁崇焕大权独揽罢而不设的辽东巡抚官位落到了他头上,还加了正三品右副都御史虚。

    右都督总兵官满桂根本不理睬袁崇焕的布置带着五千骑兵火速入援赶到京师,正在六神无主的崇祯皇帝见来了一支闻名遐迩的强军,安心了不少。

    崇祯皇帝亲自召见满贵,赐玉带、貂裘,封满贵总兵官东平侯世袭罔替。

    可惜大明如满贵、赵率教这样的勇将太少,战局每况愈下。

    蓟镇所在地三屯营城高三丈,周长七里,城上建有五座角楼和九座敌楼,可惜如此坚城由于副将朱来带着兵马连夜遁逃被建奴一鼓而下。

    总兵大人朱国彦怒不可遏,把不战而逃的文官武将的名字写在墙上,把所有钱财分给愿意打仗的战士,自己遥拜紫禁城方向跟大妇张氏一起自杀殉国。

    红歹是胆大妄为居然敢绕行两千余里破边墙打入大明腹地,历史上他这一次军事冒险是成功的,抢掠了价值千万两的财富,掳掠了几十万大明百姓回辽东。

    直接被屠杀的汉人有上百万,失去家园的有几百万。这一次冒险成功导致归附后金的蒙古人尝到了甜头,从此以后成为建奴第一帮凶。

    袁崇焕本应厚集兵力,将来犯之敌阻挡在蓟州至通州一线,实行关门打狗,以确保京城安全,但他却将各路援军分散到其他地方进行防守,以至于众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其行为值得商榷,大有有意纵容后金联军直逼京师好达成城下之盟的意图。

    袁崇焕部署总兵朱梅、副总兵徐敷奏守山海关,参将杨春守永平、游击满库守迁安、都司刘振华守建昌,参将邹宗武守丰润,游击蔡裕守玉田,昌平总兵尤世威返回原地驻守,宣府总兵官候世禄守三河。

    他自己率保定总兵曹雷鸣、辽东总兵祖大寿驻蓟州,居中拦截。

    如此部署,有些开门揖盗的意思,建奴打到京师城下已经在所难免。

    袁崇焕是能力不够根本不会排兵布阵,还是刻意为之都不可考证也,反正大明的损失是实实在在,导致几十上百万百姓罹难是不争的事实,袁崇焕死有余辜。

    此刻黄胜立刻发动总动员带领所有的陆战部队赶去京师也无法阻止建奴肆掠,以关前道才不到一万陆军正兵的实力还不足以在野战时完胜建奴。

    况且黄家私兵可不能出现在大明腹地,暴露了实力授人以柄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那是自找麻烦,因为黄胜名正言顺的私兵只有八百人而已。

    黄胜只带着八百朝廷默许的私兵和关前道人马入关,如果带着队伍来到京师郊外,不管是否愿意也不得不跟建奴血战,被不顾一切的红歹是吃掉大有可能。

    而且大明王朝的潜规则,外兵根本不允许进京师驻守。

    关前道人马说不定会在野战中面临鞑子、建奴联军十万人马的攻击,不全军覆没恐怕也会所剩无几,勤王?见鬼去吧,京师又攻不破,崇祯小皇帝安全得很,不需要去勤。

    黄胜准备各打各的,红歹是打大明的京师,黄家人马打他的都城沈阳,奴酋八小打了大明许多城池都占不到大明的十分之一。

    黄胜一路打到沈阳就打下了一大半所谓的后金国,最后看看究竟谁更加吃不消。

    八小这个奴酋采取**裸的军事冒险,大有顾头不顾腚的架势,黄家人马自然利用天赐良机狠狠地爆这个王八蛋的菊花。

    历史上建奴劫掠京畿百万余百姓罹难,黄胜没有能力阻止这样的悲剧发生,但是百万百姓占不到大明百姓的百分之一。

    黄胜救不了全部老百姓,只能给一部分敢逃跑的老百姓创造机会。

    北直隶军情处的特工已经发展了不少,他们大多数都是有一技之长的当地人,在大量亲朋好友被建奴裹挟之时,他们不会袖手旁观。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帮个人场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

第四百零九章:调兵遣将

    黄胜准备替罹难的父老乡亲报仇,让建奴以血还血。

    计划带着明军从盖州、三岔河两路并进杀进建奴伪都东京城辽阳、盛京城沈阳中卫,这一通杀下来恐怕要宰了三成后金国的通古斯野人。

    再把所有被奴役的汉人全部救回大明,所谓的后金国恐怕要失去一半人口和老窝里的所有财物,撤退时再好好搞搞拆迁,保证建奴回来时认不出他们的家在哪里。

    黄家火药本来就有不少库存,这几年跟日本贸易获得大量的硫磺、硝石,自己生产的火药不仅可以保证供应军前,还可以用来炸山取地。

    这一次多带火药,走一路破坏一方,炸水利设施、炸矿井、填水井,把看到的金属都运回去,把抢劫回来的红歹是活活气死才好呢!

    黄胜安排哨马快船分头通知浮山千户所鲁承祖和浙江舟山中中千户所金劲、周强带出所有可以机动的兵力来觉华岛集结。

    让他们跟各自的卫指挥使沟通,估计此时浙江、山东已经收到了勤王圣旨,有了主动请令北上勤王的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