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394部分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394部分

小说: 大明帝国日不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太监曹化淳见内军今天给太监们长脸了,他激动不已也大呼小叫道:“儿郎们,咱家誓死保卫太子身先士卒跟闯贼血战到底,大明有你们这些忠臣庇佑大有希望。”

    亲身经历血战的倪元璐此时血脉喷张,他振臂高呼道:“忠义千古,节义千秋,成功成仁皆是英雄,我辈奋勇杀贼啊!”

    “杀贼啊!……”两三千人发出振聋发聩的怒吼,闯贼残兵败将更加难敌兵锋所指,突围的明军终于冲出京城。

    一路冲杀伤亡很大,一千多人没有能够跟出来。至于他们是战死还是负伤掉队张之极根本顾不上了。

    两千多人成功突围,还有战斗力,张之极不敢逗留连夜往天津卫进发,他知道天津卫是“南明”经营多年的商埠,哪怕没有“战神”军人,单撤退到这里的各大钱庄警卫的战斗力也足以坚守城池。

    刘国正救下崇祯也不敢耽误时间,连夜杀奔东直门,这一条路线早就计划好并且经过多次演练,所有的特种兵和参加行动的特工都滚瓜烂熟。

    一行人有备而来行动迅速一路上无惊无险,因为早就有接应的特工和特种兵清理了撤退路线,夺门之战也在刘国正到达东直门前半个时辰完成。

第八百零七章:迎接新的曙光

    出了京城当然如龙入海,马跃带领亲兵营精锐骑兵两千人早已等候多时。

    见到了接应的人马,刘国正更加放心了,他大笑着拍了拍前来见礼的马跃肩膀。

    此刻亲兵营兵将都知道是来接应营救大明皇帝的特种兵,他们人人与有荣焉腰杆挺得笔直,见到了主将和大明皇帝也没有人下马,单手敬以军礼。

    一路上崇祯都是一声不吭,他警惕地打量四周,发现救下他的这一彪人马一个个身手矫捷,杀人时悄无声息。为首之人似曾相识。

    从紫禁城跑到东直门,崇祯终于领教了什么叫做战斗力,一路上斩杀的贼兵有大几百人,而这一彪人马几乎没有出现伤亡。

    哪里来的强军?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战神”人马?崇祯太好奇。当他骑着战马通过满地贼兵尸体的东直门时,知道自己有可能捡回一条命。

    这时发现城外还有如此多的骑兵接应,瞧着这些人马的精气神就和明军不可同日而语,他从容了许多,也不介意这些兵将不下马接驾,对他们挥手致意。

    这时已经了解情况的王承恩打马上前禀告皇上,他道:“陛下,是南王派遣心腹大将刘国正、黎喜汉两位爵爷前来救驾,所带之兵都是千里挑一强中选强的高手。”

    已经死了一回的崇祯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死亡那一刻的痛苦,他总是觉得脖子下面还有勒得透不过气来的难受,惊魂未定的皇帝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勇气再自杀一回。

    但是现在的皇帝自由呼吸着凌晨的空气,只觉得这种感觉前所未有,还是活着好啊!

    崇祯看了看愿意陪着他赴死殉国的王承恩,听了他的回禀,想起自己还是信王之时,黄胜就曾经断言,王承恩乃是忠肝义胆之人,值得信赖。

    怪不得小二十年时间,黄胜一飞冲天,“南明”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兵近百万辖民数千万的泱泱大国,南王真的有独到之处,最起码他能够识人、用人啊!

    普天之下哪里还有如此强军?崇祯智商值不低,他早就断定这些人马应该是南王麾下。

    只是他不知道已经自成体系封藩建国的南王为什么布置人马救他与危难时刻,南王既然有这样的布置,为何不早一些出手阻断闯贼大军攻取京城。

    崇祯虽然能力不足,但并不表示他智商值有问题,十几年的帝王生涯,他作为上位者考虑事情立足点和常人大不相同。

    很明显流寇攻打大明京师,“南明”采取置身事外的态度,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无可厚非,南王为自己国家的利益考虑无可指责。

    可是南王为什么要布置人马救驾,他的目的又是什么?这里有些令人费解,按理说,自己死了岂不是更加有利于南王?

    已经死了一回的崇祯看开了许多也沉稳不少,再也不是那个只听东林党忽悠就逼死了魏忠贤的懵懂少年。

    多大事啊?还有比国破家亡自己玉碎还要大的事情吗?既来之则安之吧。

    瞧着劫后余生的王承恩眉飞色舞讲述南王救驾之功,

    崇祯脸色平静点头道:“南王忠义朕铭记于心,以后朕的大明会跟‘南明’平等交往,朕支持南王面南称帝,以后两国永结秦晋之好。”

    遭逢变故果然最能够给人启发,也能够快速让人成长,崇祯居然主动提出支持黄胜称帝,而且言下之意是大明、“南明”两个帝国平起平坐不分大小。

    王承恩见陛下终于想通了无比欢喜,道:“南王成就帝业乃是众望所归,陛下英明,待陛下从头收拾山河后,大明与‘南明’携手并肩气吞万里不是梦想。”

    王承恩还是把未来想得太美好,已经被残酷的现实教育过多次的崇祯已经成熟了,他当然知道实力决定成败,大明众叛亲离,还有实力跟“南明”并肩而立吗?

    这时刘国正来到崇祯面前抱拳行礼道:“‘南明’亲兵营主将一等汉威侯刘国正见过陛下,此处不能久留,待到我们到达天津卫时再从长计议。”

    崇祯道:“刘将军辛苦了,此去天津卫还有几百里,贼兵到处都是,刘将军还需小心为上。”

    刘国正道:“陛下放心,我们已经成功出城,接应的骑兵都是南王殿下身边精锐亲随,忠诚度和战斗力都无与伦比,区区贼兵拦下我们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刘国正的话语斩钉截铁充满了自信,让崇祯和王承恩安心不少。

    崇祯道:“如此甚好,朕既然随军自然听从将军号令。”

    刘国正道:“不知陛下是否需要稍息片刻?如果陛下还吃得消,我们马上往天津进发。”

    崇祯瞧了瞧周围龙精虎猛的“南明”骑兵,不愿意失了大明天子的气度,挺直身子大声道:“朕身体硬朗不在意鞍马劳顿,刘将军即刻出发吧!”

    “南明”骑士簇拥着崇祯踏上了京津高速大马路,清脆的马蹄声响打破了寂静的黎明,穷途末路的大明皇帝将要迎接新的曙光……

    大明京城内已经二百余年没有遭遇战火,如今哭喊声、笑骂声、冷兵器撞击声、火铳声交织成了一片。

    王恭厂新区“王恭厂大医院”灯火通明,里面不时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嚎,不断有人抬着或者架着流血的伤者来这里救命。

    吴有性、方以智、胡建亚真的是道德高尚之人,在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带的学生也都以他们为榜样,一百几十人的医疗团队在京师防控瘟疫治病救人已经一年多。

    大明京畿在崇祯十五年爆发的疫情让胡建亚、吴有性等等“南明”大医师寝食难安,还好“南明”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不仅仅提供药品,还提供资金让他们就地招募大量郎中以弥补人手不足的困难。

    这个时代中医只能采取强身固本增强老百姓抵抗力来对抗瘟疫,吴有性几人用的几个药方都具备科学性,白虎汤、泻火方和吴有性的原创“达原饮”都起到了不错的防治效果。

    由于宣传到位,京师和京郊老百姓都自觉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大家都知道隔离治疗传染源,死亡病例尸体要用生石灰做消毒处理后深埋。

    对病例排泄物呕吐物也要进行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京师疫情遏制,这将要救活多少汉人?可是还没等吴有性、胡建亚等等大医师喘口气,比瘟疫更加可怕的兵灾又来了。

第八百零八章:志愿者

    胡建亚坚持在京城治病救人一直到二月底才接受钱猛劝说带着一部分医师退往天津卫。

    他毕竟是“南明”首屈一指的医学家,输液、输血治疗的奠基人,外科手术的创始人之一,属于国宝级科学家,不可能让他身处险地。

    固执的吴有性却无论如何也不肯离开京师,他理由充分,京师疫情有可能还会反复,自己不在这里有可能前功尽弃。

    他也力劝胡建亚、方以智带领一部分医师撤往天津卫,认为不要都冒险,有他一个人带着十几个自愿追随的学生留下足以。

    吴有性和十几位坚持留下的学生不肯在京师最需要医务工作者的时候,抛弃京师军民撤退,他们每天都在认真工作,这里凛然成为一方净土,连闯贼暗桩都不愿意来这里杀人放火制造混乱。

    王恭厂大医院外面火铳声此起彼伏,不时还传来“震天雷”的爆炸声,吴有性依旧专心致志在给伤员清理伤口进行缝合,连手都没有抖一下。

    这时北直隶军情司千总包猛子带着十几个特工赶到了,他不由分说冲进手术室,向正在给一位明军缝合的吴有性敬军礼道:“本官接到可靠情报,闯贼已经攻破内城,吴大人,你们不能再耽搁了,必须马上撤离。”

    吴有性坦然道:“包将军,你们走吧,我不是什么大人,那个大人的头衔是南王给的殊荣罢了,我是一位医生,救人是我的本分,这里有太多伤患需要医师,我留下并且坚持王恭厂大医院不关门。”

    包猛子急了,向手下使眼色,几个特工心领神会,上前就要架起吴有性跑路。

    吴有性不干了,甩开特工的手道:“我虽然是个医生,但也是‘南明’正四品赞治尹中议大夫,你们不可无礼!”

    人人都会尊敬道德高尚之人,几个孔武有力的特工立刻不敢动粗了。

    包猛子无奈,只能劝道:“吴大人,贼兵杀人不眨眼,他们可不会管你是不是个救人的医生啊,您不为自己安慰考虑,也要为跟着您留下的那些医生考虑啊!”

    吴有性马上大声宣布道:“所有的医生、护士都立刻跟随包将军撤离。”

    有几位医生连忙道:“吴教授,我们不走,这里有许多伤员很不稳定,现在抛下他们必死无疑。”

    马上有十几位年轻人道:“我们也不走,这里伤患太多,是我们难得的实践机会,我们一心一意救治伤患,不会跟交战双方起冲突,我们又不是女子也没有财物,贼兵如果没疯应该不会对我们不利。”

    吴有性哈哈大笑道:“这位同学说得好,我们救人不分彼此,明军伤患和流寇伤员只要送到这里,我们都会本着南王殿下在视察医务工作时讲到的人道主义精神来做事,我们尊重所有人的生命。”

    这些医务工作者如此迂腐,包猛子有了抓狂的感觉。

    他跺脚道:“人道主义也得跟人讲!杀红眼的贼兵不能算人啊!吴大人您不能决策失误导致这许多人因为你的固执而枉死啊!”

    吴有性看了看身边的医务工作者道:“我选择留下,不要求任何人追随,你们赶紧跟着包将军撤退吧!”

    马上有一个医生道:“我负责的几个伤者需要进一步治疗,我也自愿留下。”

    又有人道:“算我一个,我也是志愿者。”

    “我留下。”

    “还有我”……

    最后的结果,吴有性带着六位医生和十几位即将成为医务兵的男护士坚持留下继续治病救人。

    包猛子没辙,只能带领一部分人撤退,他叮嘱还继续留在城里工作的齐大山密切注意王恭厂大医院的情况,万一发现医务工作者出现生命危险要果断布置营救。

    如果需要调动更多隐藏在京城的特工协助,可以采取紧急方案联系北直隶军情处最高领导钱猛。

    齐大山是北直隶军情处的起家兄弟之一,做事从来不拖泥带水,他会以大明京营把总的低级军官身份主动向闯贼投诚,目的当然是潜伏下来策反更多人在关键时刻倒戈。

    低级军官不引人注目,带上百八十明军主动投诚被怀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况且军情处也不是浪得虚名,早就完善了齐大山的身份,凭闯贼那帮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来反间谍简直是痴人说梦。

    闯贼很注重招降纳叛,历史上连投降的大明太子和几位皇子李独眼都没有亏待,李独眼还册封朱慈为“大顺”朝宋王,封朱慈炯为定安公。

    闯贼最恨士大夫阶层,对大明中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采取为我所用的一贯方针,“南明”特工当然会利用好这个漏洞,大量在闯贼部队里埋下暗桩。

    到了“战神”大军把京师包围得水泄不通之时,闯贼夺取大明京师的战术将要历史重现,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南王乃是大明、“南明”军民心中的救世主,“南明”大军所到之处当然民心所向,闯贼部会成为过街老鼠。

    黄明理没有回“新杭州”他也没在旅顺口坐镇,他在年底就集中了“战神”子弟兵和前来参战的几万一级乡勇进驻山海关,一部分人马已经悄悄地运动到了永平府。

    黄明理在等待出击时机,他的任务是在闯贼拿下京师之时带领“战神”军人和一级乡勇夺取京师外围,人手不够可以发动忠明堡、永平府所有可以动用的乡勇。

    终于等到了收官之战,黄明理信心满满,他可以指挥的“战神”骑兵不下于三万,车载步兵有八万之多,凭借这些人马把闯贼打得连他妈都不认得完全不成问题,况且还有数万已经换装燧发膛线枪的一级乡勇可以拾遗补漏。

    但是家主的命令是聚歼还要力争不战而屈人之兵,要以对阵双方最少的伤亡完美结束战斗。

    要达到这一战术要求,在战略部署上就必须给闯贼部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让贼兵们人人自危不敢战,最后成群结队举手投降。

    成功围困闯贼部,让贼兵人人看到没有逃出生天的可能性是不二选择。

第八百零九章: 螳螂捕蝉

    黄明理的任务是部署京师西、北两个方向的包围圈。

    京师东、南的包围由何可纲、成大事麾下原班人马一部分和陪同大明官宦、皇后归来的“南明”子弟兵登陆天津卫后完成,届时黄胜会亲自带十营人马参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