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410部分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410部分

小说: 大明帝国日不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何轮战?怎么才是量力而行?这里的分寸不好拿捏啊!”

    “哈哈哈,这有何难,只要做到以战养战,以战练兵,厚待为国征战的将军们……”

    ……

    ……

    刚开始,气氛有些尴尬,但是有了酒这个增味剂,渐渐地崇祯就放开了胸怀,接下来就开始无话不谈,最后喝得酩酊大醉……

    两人喝了两个多时辰,都谈了些什么连坤兴都记不清了,她只知道自己一直跟着傻笑,后来也喝了几杯晕乎乎的。

    第二天,崇祯,不不,应该改称呼了,信王朱由检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醒,周皇后,不对,现在应该是周王妃,她问信王昨天究竟怎么了,为什么会醉得不省人事?

    信王道:“男人的事情你们女人瞎打听干什么?朕……本王以后还会有许多重要的大事要做,儿、炯儿都要去考大学,就是读新学,以后要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周妃有些听不明白,问道:“陛下准备做什么?儿又要去哪里读书啊?”

    信王笑道:“这就得问你跟儿几个的意思,咱们一大家子以后是留在京师居住还是去‘新杭州’安家大家商量着拿个主意,说实话,本王倒是想去‘新杭州’看看。”

    谈到‘新杭州’周王妃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接下来的日子,黄胜跟信王来往频繁。

    大明中兴皇帝得到了崇祯亲笔书写用印的禅让诏书,登基大典暂时不进行,等到夺回京师后会把这个仪式举办得旷古绝今。

    崇祯颇有心计,他居然把禅让诏书交给嫂皇后张焉亲手送交黄胜。

    见到了天启皇帝的遗孀张焉,往事一幕幕涌现,黄胜赶紧虚扶盈盈下拜的张焉,然后高调宣布她依旧是、永远是大明帝国的懿安皇后。

    张焉得到了新帝册封,她依旧是大明无比尊贵的懿安皇后,可以自由选择在紫禁城居住或者是去“新杭州”皇城居住。

    当然,她愿意选择海南岛、“新苏州”的皇家宫阙安家也可以,总而言之她是自由的,可以轻车简从到处旅游,也可以乘坐邮轮远渡重洋去美洲殖民地观光。

    想不到新帝如此恩厚,张焉激动得不能自已。

    嫂皇后何去何从是崇祯的心病,如今大明江山易主,唯一一位地位身份不发生变化的居然是嫂皇后。崇祯得知这个结果真的是喜出望外,心中又对中兴大帝增加了几分好感。

    黄胜开始使用皇权,王承恩没有被束之高阁,成为了司礼监五大秉笔太监之一,还有四人分别是曹化淳、刘应坤、纪用、王廉。

    但是新大明帝国的司礼监实际上相当于机要秘书,管着印信、批红没有决定权,如果以天子近臣的身份索要贿赂被即将升级为锦衣卫的亲兵营官兵觉察后,他们的命运就是去贝尔湖畔牧羊。

    黄胜不会傻兮兮自废武功,上位后会更加注重皇权的威慑力,锦衣卫、东厂这些监督群臣的特务机构不仅不裁撤还会加大预算。

    让这些特务机构类似于廉政公署、克格勃、督察般存在。

    只不过需要改一改章程,以后东厂未必都是以太监做厂督,因为未来的汉民族不许存在太监。

    前大明锦衣卫、东厂班底还在,这些人里有不少能人异士,也有许多犯罪天才,不能任由他们失去组织混迹江湖。

    如此多的特务没有了组织就会是一场灾难,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超过盗匪、马贼。

    及时让这些人回归组织很重要,给予他们能够通过努力工作得到前程、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更加重要。

    刘国正已经着手收编原大明锦衣卫,把有能力、有武力的留下跟亲兵营混搭组建全新的天子亲军,以后锦衣卫的足迹不仅仅要踏遍大明的山山水水,还要把情报机构布局到全世界。

    后期的大明锦衣卫里混编制的太多,混日子的也不少,把这些人清洗出来送去参加乡勇训练,能够完成课程后再考虑是否让他们归队。

    为了制衡,东厂也有一套班底,刘应坤为副厂督,曹化淳为东厂副总镇抚官。

    新东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军情处特工和原大明东厂番役,厂督这个举足轻重的位置当然应该给钱猛,总镇抚官自然是易发才莫属。

    第一个因为光荣负伤脱离战兵队伍的老兵钱猛确实对黄胜忠心耿耿,这些年在京师潜伏成绩斐然。

    他在京师的行为已经被调查,事实证明完全具备一个厂督的素质,他只对黄胜负责,面对大明皇帝也敢下黑手的狠劲儿无与伦比。

    天子亲军锦衣卫的人数最多,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负责保卫皇帝和所有的七品以上文官、六品以上武将。

    新大明延续“南明”文官武将不得豢养家丁的一贯作风,文官武将身边的亲兵、警卫都是锦衣卫担任。

    东厂人数少而精,只对当朝皇帝负责,他们重要的职能之一是监督锦衣卫和勋贵、王室以及封疆大吏的一举一动。

第八百四十四章:牝鸡司晨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要透过表象看本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没有第一手的情报收集如何透过表象?没有情报证实得到情报的真实性来确保不被人蒙蔽,如何兼听则明?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人是最难以琢磨,为了强大的大明帝国长治久安就必须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不许任何官员鱼肉乡里,也不能让哪位权贵无法无天。

    锦衣卫、东厂就是悬在文官武将头上的天子剑,在警钟长鸣下,避免某些文武欲壑难平生出贪念。

    锦衣卫、东厂只对皇帝负责,他们是皇帝的耳目,他们的对手就是敌国和本国的官僚权贵,他们不管理民间诉讼。

    黄胜还争取把锦衣卫的办公地点北镇抚司、南镇抚司打造成老百姓倾诉冤屈、倾诉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地方,为民告官开辟绿色通道。

    新大明帝国虽然谈不上高薪养廉,但是给予的俸禄已经达到原大明同样品级官吏俸禄的五倍以上,治理好了官员才是治理好了国之根本,国家得到大治才能够水到渠成。

    黄胜已经开始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诸多劝进的原大明文官武将也得到了相应的职务,有些没有真材实料的文武给他们一个虚衔一份俸禄混退休。

    新大明帝国财大气粗不在意这些俸禄,只要把这些人手上的田亩赎买归于国有即可。

    管理偌大的帝国,国家机器当然要完毕,原“南明”机构当然会升级改造。

    大明帝国户部尚书当然是过目不忘的成大事,礼部尚书是徐光启,工部尚书非赵时敏莫属,刑部尚书给了卢象升,吏部尚书的人选是茅元仪,兵部尚书肯定是黄东山。

    都察院左都御史乃是孙传庭,右都御史是李中正。孙元化当上了工部左侍郎。

    除了保留原大明六部,新朝还增加了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商贸部、铁道国道部、教育部、宣传部、国资部、证监部。

    这八部的官员大多数来自“南明”起家人马,胡建亚、吴有性、方以智、边之名、黎喜明、顾山海等等都得到了重用。

    新朝还有一个举措让人大跌眼镜,有大量女性成为正四品以上级大员,居然有皇妃兼官职。这不奇怪,顾铃儿、赵蕊本来就是“华夏大钱庄”的董事兼高管,如今隶属于国资部,她们是当仁不让的尚书大人。

    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离不开管理和监督,白牡丹、蓝媚娘几个管理股票交易所多年,成为证监部尚书、侍郎理所当然。

    宣传工作一直都是蓝彩儿、如梦、徐佛家、柳如是等等精心策划,成效有目共睹,如今设立宣传部,她们成为第一任高官实至名归。

    如此多的女性成为大明高官,原“南明”文武、百姓乐见其成,人人津津乐道,导致太多女孩子更加认真读书。

    于此相反原大明文武都觉得牝鸡司晨人心不古祸福难料。

    可是他们家中的女眷得知新朝真的用女人当官,一个个兴奋莫名,小妾、女儿纷纷缠着老爷,要求送她们去读新学,她们想以后获得高官厚禄,争取成就超过老爷。

    男尊女卑的礼教岌岌可危,原大明的士大夫亚历山大,他们还不便公然反对女性为官,因为他们发现几位皇妃也是当朝重臣,自己家中的女眷全部趋之若鹜。

    新朝新气象,封公封侯者不知凡几,封王者也会屡见不鲜。

    黄胜不搞异姓不可以封王的把戏,因为新大明的爵位只不过是荣誉和级别工资,连荣誉都吝啬不肯给劳苦功高的部下,这个皇帝肯定不是好皇帝,连多发点工资都舍不得的老板当然不是好老板。

    黄胜为了当好皇帝,做好大明帝国的大老板,舍得给手下的管理精英发高工资,舍得给他们崇高的荣誉。

    虽然还没有进行登基大典,但是合二为一的新大明已经开始运转。

    以后历史学家为了区分,把自洪武元年起崇祯十七年止,先后经历了十六位皇帝共二百七十七年的大明称作“朱明”,把自中兴元年起的大明称作“黄明”。

    大量文官武将被重新任免,外放的文武也以最快的速度赶去官署所在地赴任,两广、福建早在黄胜担任两广总督巡抚福建之时就已经被完全渗透,现在以皇权委派文武遭遇抵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云南、贵州是“战神”子弟兵长征路上重点宣传区域,太多云贵子弟投奔了“南明”,现在两国合并成为新的大明帝国,黄胜成为皇帝肯定能够得到云贵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黄胜派遣官员去大明南方省份落地生根,带去一些服役超过五年的战士荣归故里。

    籍贯大西南的“战神”子弟兵不少,有了他们去乡、里担任里长、亭长,新大明地方官建立保甲联防体系进行土地改革就容易太多。

    不出两三年,保甲体系就会发挥效用,这时地方官已经立足稳健,接下来再徐徐图谋各地土司就会事半功倍。

    最后的目的就是打破如同小王国那样的土司格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大明国土上都必须采用一部法律准绳。

    改土归流治标不治本,只不过地方官不是土司老爷而是朝廷委派的知县、知州老爷而已,地方上依旧是宗族势力在统治社会。

    黄胜领导的大明会从根本上打破西南土司明面上服从朝廷管理,暗地里自成体系的隐患,大明中央政权的政令可以一直传达到保甲。

    历史上,大明爆发的奢安之乱从天启元年至崇祯十年,前后持续十七年之多,波及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四省,死伤军民高达百余万。

    期间数万人以上的大规模交战持续了九年,耗费了太多粮饷,毁掉了许多州府,导致大明国力急转直下,间接地成就了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实实在在的便宜了满清。

    土司为什么能够造反?因为他们有人口、有地盘、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还有自己的民族特征。

第八百四十五章:围而不攻

    中兴大帝执政的大明帝国只有汉人才会拥有武器,所有的汉人男丁都有义务拿起武器听从国家的召唤。

    没有任何私人武装的存在,更加没有任何地方是法律的盲区。

    土司老爷们识相给他富贵,胆敢不识抬举,没收他们的田产、财产迁徙他们的三族去澳大利亚重新开始。

    一个强硬的大明帝国以不容分辨的强权推行保甲联防,以不可抗拒的义务教育法推行全民汉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杀几个冥顽不灵的土司还是有必要的。

    宣传队大力宣传南王已经登基成为大明中兴大帝,京畿之地的军民得知这个消息无不欢欣鼓舞,人人期待新生活的开始。

    参战的将士们当然精神百倍,中原大地上的清剿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各路明军攻城拔寨势如破竹。

    闯贼的主力被“战神”子弟兵困在京城,山陕、河南的余孽更加不堪,他们哪里挡得住明军兵锋。

    京城已经被团团包围长达一个多月,每天对“大顺”军的策反都在进行中。

    李自成不会轻易放弃垂死挣扎,在这期间他又派出两员心腹大将刘芳亮、李过组织了一次夜袭。

    他们抱着试探虚实的态度,存着能跑出去一个算一个的心思,期望值是突破包围圈杀往昌平方向。

    可惜京城内到处都有“南明”军情处暗桩,天上还不时有热气球飘过,城墙边还有望哨上成百上千架望远镜全天候监视,闯贼要神不知鬼不觉进行兵马调动简直是难于上青天。

    闯贼为了严防死守早就把城门洞堵得严严实实,现在要出城发动偷袭又不得不在夜间偷偷地搬运堵城门的石头、沙包,动静如此之大,怎么可能做到神不知鬼不晓。

    结果可想而知,本来准备发动偷袭的“大顺”军反而落入“战神”军人的圈套,一万余老营马队被截断归路,形成反包围的“战神”人马打得很轻松。

    刘芳亮和李过在混战中受伤,他们很不辛被自己人出卖了,成为了“战神”俘虏。

    此战收获颇丰,战马缴获了超过两万匹,那是由于闯贼下了大本钱,出城一战的老营马军都是一人双马,这些妄图杀出包围圈的积年老匪在京师当然抢了不少财货,备用马的褡裢里大部分都是携带的黄金。

    最后经过镇抚官汇总统计,确认缴获的贵金属以白银计高达二百万两有余。

    第二天,宣传队纷纷喊话告知城内贼兵昨夜战果,经过教育的刘宗敏亲卫刘二声嘶力竭参与喊话,他告诉城内的同乡们,汝侯刘宗敏、左营制将军刘芳亮、亳侯李过已经成为阶下囚。

    刘二毕竟是刘宗敏的本家侄子,在“大顺”军中地位不低,也有些口才。

    他用乡音讲述被俘后的所见所闻,告诉城内的袍泽,南王已经是大明的新皇帝,“战神”军人现在都是明军,他们已经把伪“大清”打得亡国灭种了,伪“大顺”军转世重新投胎也不可能打得过新明军。

    本来还心存侥幸的“大顺”军彻底绝望了,南王成为了大明中兴大帝,怎么可能不夺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