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411部分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411部分

小说: 大明帝国日不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还心存侥幸的“大顺”军彻底绝望了,南王成为了大明中兴大帝,怎么可能不夺回京师?“战神”军人融入明军,所有的明军都会脱胎换骨,战斗力岂是“大顺”军能够抗衡?

    新大明根本没有后顾之忧,曾经在辽东横行无忌的建奴已经飞灰湮灭,咱们如果不选择投降,下场恐怕比建奴好不了多少!

    宣传队的喊话还有漫天飞舞的传单配合,没多久京城内的居民和贼兵都知道大明换了帝王,建奴已经亡国灭种,京师老百姓得知消息人人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

    “大顺”文武和士卒确认了这个消息人人如丧妣考。

    正喝着闷酒的李自成得知噩耗一脚踹翻了饭桌,随即歇斯底里咆哮起来,状如一匹受伤的狼。

    “大顺”军更无战心,组织偷袭的是两位猛将,选拔的人马都是精选的老营兄弟,他们杀出城池连一朵浪花都没有泛起就全军覆没,这样的打击任谁也难以承受。

    接下来选择攀越城墙投降的不仅仅是前明军了,“大顺”军也开始多了起来,对前明军的监督也变成人浮于事,缴械投降已经蔚然成风。

    城里贼兵在焦急地等待最后时刻降临,他们实在受不了惶惶不可终日的煎熬。

    可是“战神”依旧围而不攻,每天都在打心理战,连贼兵都认为实属多此一举,他们根本没有准备负隅顽抗,都等着束手就缚,干嘛天天打嘴仗就是不动真格的?

    黄明理又何尝不知京城唾手可得,但是他知道深浅,如此滔天大功他不敢争,夺回大明京城的荣耀当然要归于英明神武的中兴大帝。

    一切准备就绪,夺回京城拿下闯贼结束旷日持久的内乱恰是时候。

    炎黄子孙的发源地中原被兵祸糟蹋得十室九空,应该结束这毫无意义的内战给中原汉民休养生息的时间。

    崇祯十七年六月中旬,黄胜带领没有外放的文武百官经京津高速大马路来到了广渠门外中军大营。

    信王也是一身戎装亲自策马奔腾,他身边有以保卫朱慈突围班底组建的一营人马,这些人的主将依旧是英国公张之极。

    为了确保信王的安全,有足一百位特种兵组建的卫队不离他左右,这是为了安全考虑也是为了不让信王失控。

    信王当然是自由的,他可以去任何地方,只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身边少不了一个百总特种兵护驾。

    来到广渠门外大营之时天色已晚,急性子的信王没有看到京城被重兵围困千万重的场景心痒难耐,第二天清晨他就迫不及待跑去了前沿阵地查看布防。

    他被闯贼戏弄了十几年,屡屡都是在紧要关头功亏一篑让李自成逃之夭夭。自从得知闯贼和大部分贼兵重要头目都被包围在京师之时,朱由检就一直想亲眼看看。

    围着京城转悠了一个多时辰,见到了围绕京城戒备森严的阵地,信王目瞪口呆,简直是立体的防线恐怕连飞鸟都难以逾越,众志成城的军人谈笑风生流露出的自信,让他觉得畅快淋漓。

第八百四十六章: 发动总攻

    朱由检亲自登上一座钢铁望哨用望远镜远眺紫禁城,“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他一时间百感交集,禁不住泪如雨下。

    旁边陪同的黎喜汉笑道:“信王殿下,其实大明军队要入城旦夕之间,估计可能遭遇的抵抗也微乎其微,只不过皇上要把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交给殿下才拖延至今。”

    “南……皇上真的准备由本王下达总攻命令?”

    “是啊!所有的将士都知道大明崇祯皇帝没有死,现在已经禅让了皇位成为大明信王,当今天子为了给信王复仇的机会,把下令总攻的权力交给信王。”

    “真的是这样吗?黎爵爷不要骗本王啊!”

    “确实如此,本爵骗你干嘛?”

    “哈哈,那么本王就不客气了,传达命令总攻即刻开始。”

    “慢着、慢着,殿下要下令也要赶去中军击鼓聚将啊,就随随便便一句话哪里会有人听。”

    知道了万事俱备只等待一声令下千军万马就会夺回京城,急性子的朱由检一刻都不愿意等,急急忙忙爬下望哨上马狂奔,还好他乃是信王,否则在军营里无故骑马疾驰会被打三十军棍。

    许多文武发现一骑绝尘纷纷注目而视,看见策马奔腾的居然是信王,许多前大明文武立刻低下头,毕竟忠臣不事二主乃是儒家教条,大多数人还是要脸面的,跟前老板面对面还是有些尴尬。

    大家发现当朝天子真的神经粗大,不仅留着废帝还给予亲王爵位,还不限制他的自由,在中军大营打马疾驰也没有人上前制止。

    黄明理早就安排工程兵搭建了供黄胜使用的中军行辕,中军营帐也准备充足,黄胜带着一大群文武到来没有一丝忙乱,一切按部就班。

    黄明理的中军跟总赞画部联络不断,京畿的大事小情黄胜了然于胸,他知道闯贼连困兽之斗都做不到,“战神”军人早就准备好了,大家都在等着总攻击的命令。

    这个时代都讲究出门看黄历,总喜欢选择黄道吉日,黄胜也不知道是不是要定下一个好日子让崇祯下达夺回京师的命令。

    刚刚来到中军,一路鞍马劳顿,晚上又召集诸将喝酒聊天一直到深夜,黄胜此时刚刚起床,舒舒服服在坤兴伺候下泡澡,刘应坤来报,信王有急事求见。

    这位信王还没有已经是人臣的觉悟啊!黄胜很无奈,只得穿上浴衣滴着汗水带着坤兴来见年轻的老丈人。

    没办法,正是六月中旬,**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帆布帐篷里也是无比炎热,黄胜实在不喜欢这个冬天太冷夏天太热的京畿之地,在想着大明以后的国都选在哪里最合适。

    见到了信王,黄胜哑然失笑,这么热的天气,原崇祯皇帝居然一身戎装站得笔直。

    崇祯搞得如此正式,随随便便穿着浴衣的黄胜倒是有些尴尬,他自我解嘲道:“朕视信王为一家人,故而不拘礼仪,信王也不要拘谨,想要什么尽管开口。”

    见皇上说得客气,坤兴偷眼瞧瞧父亲抿着嘴笑了。

    朱由检见到黄胜总是有些不自然,他还真的不太习惯向别人行礼,他僵硬着身体抱拳道:“陛下,臣请命下达攻击京城的命令,臣对于夺回京师已经望眼欲穿了。”

    听着崇祯在自己面前称臣黄胜感觉很爽,既然用不着选日子总攻,撞日子也行啊!

    反正黄明理已经进行了不下于十次攻城演习,城外大军、城内特工早就时刻准备着只等一声令下。

    今天就今天吧,谁让人家崇祯已经开了金口。

    黄胜道:“朕准了,信王可以即刻聚将下达军令。”

    不一会儿,中军鼓响如雷,号角声惊天动地,文官武将纷至沓来。

    两个时辰后,绚丽的烟花在京师升空爆燃,有规律的号炮声如雷动,英勇的大明军人按照早已演习多次的进军路线踏着早就制造好的攻城云梯登上了京师城头。

    几乎没有遭遇像模像样的抵抗,连枪声都是那么稀疏,遇到的“大顺”军大多数都高举双手,许多人还自豪地告诉明军,他们已经临战起义。

    都临阵倒戈了,还等什么?赶紧去劳动啊!成千上万降卒立刻转变成随军壮劳力,马上着手搬运堵城门的材料。

    不过半个时辰,城门洞就被清理出来,城门大开千军万马鱼贯而入。

    与此同时,京师内城、外城喊杀声四起,那是得到大军总攻信号的军情处暗桩发动了,许多准备反戈的前明军当然临阵起义,连许多普通老百姓都拿起了门杠准备打闯贼。

    包围京师两个月,城外大军早就跟城里潜伏的钱猛取得了联系,在完全控制了城墙后,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容易,总攻开始时烟花如何放、号炮是几声城内知道的人太多。

    而且还不怕泄密,闯贼即便觉察到明军发动了总攻又当如何?

    他们已经穷途末路又能够做出什么部署?又能够有什么伎俩发动反击?

    束手就擒已经是“大顺”军最好、最容易选择的结果,负隅顽抗者当然杀无赦!

    两个多月的宣传战,贼兵早就失去了战斗意志,炮声隆隆,喊杀声阵阵,噼里啪啦的枪声交织的总攻旋律更加让贼兵胆寒。

    “投降免死,明军只诛首恶!”

    “扔掉武器跪好,胆敢不老实送你见阎王!”

    明军犀利的攻势如摧枯拉朽般,贼兵的抵抗大多数是一触即溃,京师满大街都是抓俘虏的呐喊声。

    贼兵无处藏身,因为他们作恶多端人神共愤,京师老百姓哪怕没有能力袭杀他们也会瞄好他们的隐藏地点和逃窜方向,一旦发现明军来到即刻自告奋勇带领“战神”军人去歼灭顽敌。

    空军全部出动了,这一次没有带一张传单,热气球内不仅仅有一位飞行员,还上去了三个特种兵,升空的热气球多达两百,也就意味着有六百特种兵即将空降。

    这次空降并不代表特种兵是从吊篮里跳向地面,而是热气球尽可能接近计划中的着陆点皇极殿前广场。

第八百四十七章: “大顺”朝的丧钟

    空降兵直接空降在金銮殿前,主要任务当然是缉捕李自成,次要目标就是针对伪“大顺”文官武将。

    如此中心开花的布置,会让本来就不堪一击的闯贼雪上加霜。

    就在城里打得热闹之时,景阳钟敲响的声音穿透了喊杀声和枪声响彻京师上空,亲自带着人马入城的崇祯听见钟声不由得恍如隔世。

    朱由检眼中噙着泪紧咬牙关在战马上挥舞佩剑大吼道:“流贼已经穷途末路,将士们随本王奋勇杀敌,冲啊!”

    “当、当、当……”景阳钟声依旧在京城上空随风飘荡,那个驿卒居然也知道为自己敲响“大顺”朝的丧钟,可笑可叹!

    被围城的日子不好过,虽然李自成什么也不缺,但是他缺德啊!

    他知道自己作恶多端乃是头号通缉犯,如果落在明军手里千刀万剐铁定逃不了。

    这小子本来就是个混世魔王,从一个下岗驿卒混成“大顺”皇帝,杀过朱明王爷,吃过山珍海味,玩过大家闺秀,他从来就不认为自己坏事做绝会有什么好下场。

    既然被困在京师无计可施,李自成干脆不去苦思冥想,等到明军攻城之日冲上去拼得一死而已,没什么大不了。

    闯贼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神经粗大的他也有办法,喝得酩酊大醉就可以一觉到天明。

    六月十七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没有任何征兆,正在喝小酒的李自成忽然间听见炮声隆隆转瞬间喊杀声四起。

    虽然事发突然,李自成还是反应过来了,他知道应该是明军开始夺城,马上想到要召集麾下御敌,可是派出去传话的人一个也没见着回来,“大顺”朝的文武百官也瞧不见。

    这不奇怪,钱猛早就做好了预案,每一个通缉令上的贼头都给他们精心准备了盯防小组。

    总攻的号炮声就是开始执行任务的信号,也就意味着提前部署的斩首行动立刻进行,其实用斩首行动来形容不太准确,特工们都是以生擒敌将为主,因为打死贼头的军功没有抓活的功劳大。

    炮声是攻城的信号同样也是所有的暗桩发动信号,不仅仅局限于通缉令上的五十几人,伪“大顺”朝数得上号的文官武将都有专人盯防,目标一旦出现立刻实施抓捕,胆敢负隅顽抗当场斩杀。

    扑克牌通缉令上的五十四个一级战犯乃是重中之重,刘宗敏、李过、刘方亮已经被擒获,还有五十一人不能让他们逃脱,第一目标李自成一定要盯紧看牢,跑了这小子所有的特工都没脸见人。

    束手无策的李自成等着和手下众文武商议接下来怎么办,可是迟迟不见人来,还是一个原大明宦官提醒可以敲响景阳钟试试,于是乎,“叮叮当当”的钟声回荡在京城上空,惹得前崇祯皇帝泪眼朦胧。

    崇祯自告奋勇要带兵杀入京城,黄胜当然会成全他,一百余特种兵不离左右,由张之极率领的一营人马负责信王安全。

    黄胜成为中兴大帝,虽然英国公张之极选择回避没有拥立之功,但是张之极还有一个当朝国舅的身份,张家以往也有许多功劳,因此他还是大明一等公爵。

    张之极顶盔掼甲时刻不离崇祯左右,此时听见了景阳钟声,想起了三月份的突围之战,一时间热血澎湃挥,他口中呼喝挥舞马着刀直冲上前。

    崇祯皇帝不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之辈,恰恰相反他骑得烈马舞得刀枪,也算文武全才,此时一身钢甲意气风发的样子很有卖相。

    朱由检为了掩饰自己将要夺眶而出的泪水,再次举起宝剑高声呐喊:“将士们,奋勇杀贼的时刻到了,随本王冲啊!”

    这一刻崇祯无疑是最激动的人,他真的打马如飞渴望身先士卒,他甚至于期望战死在夺城之战。

    一直陪着崇祯的黎喜汉见他如此有些好笑,知道他们经过的路线上不可能出现敌人,想着是不是联络前面的“战神”将领适当地放几个贼兵过来让崇祯亲自斩杀。

    由于崇祯的迫不及待,明军发动总攻的时间充满了随意性,这也歪打正着,午时发动的总功让闯贼和麾下大头领都措手不及。

    午饭吃了一半的宋献策听见炮声就急急忙忙带着几个心腹准备赶往紫禁城见“大顺”皇帝,谁知牵马刚刚出门就被一群脖子上系着红丝带的“大顺”军围住。

    正准备摆出官威呵斥的宋献策被一个大麻袋套得结结实实,随即一顿拳打脚踢差一点要了他的狗命,几个心腹手下也被打得动惮不得。

    伪“大顺”泽侯田见秀带着几十个亲卫打马疾驰紫禁城,在路上遭遇钢弩袭击摔下战马跌掉了满嘴牙齿,他还没有回过味,旁边巷子里冲出几十同样“大顺”军打扮的士卒,只不过他们手里的武器不同。

    一次小规模伏击战布置得有章有法,参加伏击的特工射出钢弩后立刻冲锋,近战时双管短铳太占便宜,胆敢挥刀顽抗的都被近距离击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