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4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还没说完,众人便已笑弯了腰。
琳琅笑着嗔道:“今儿个是你出嫁的日子,你就少说几句吧!待会儿李山进来,可别被你吓跑了才好。”
正说着话,李山已经到了门外。
听到琳琅的声音,李山立刻道:“放心,我不会被吓跑的。”
顾莞宁莞尔一笑。
丫鬟们都掩嘴笑了起来。
玲珑在盖头下甜丝丝地笑了起来。
……
隔日清晨。
玲珑和李山新婚夫妻一起跪在顾莞宁面前,磕了三个头。
顾莞宁笑道:“快些起身。”
“多谢太孙妃。”李山毕恭毕敬地谢了恩,然后才站了起来。他身形高大,玲珑人如其名个头娇小,站在一起倒是意外的和谐。
玲珑也有了初为人妇的娇羞,乖乖地站在李山身边。
顾莞宁笑着问道:“李山,你到府中来,三叔身边可有合适的人顶替你?”
李山恭敬地答道:“奴才这两年带了两个人在身边,如今他们都能顶替奴才。”
那就好。
顾莞宁点点头,吩咐道:“你们两个今日回侯府,之后半个月,也不必到我身边来当差。就当是我给你们两个放的婚嫁。半个月之后,玲珑还是在我身边当差。李山我也有要紧差事给你。”
两人一起应了下来。
……
半个月后,玲珑到顾莞宁身边当差,不同的是梳上了妇人发髻。
珍珠几人故意绕着玲珑打转。饶是玲珑面皮雄厚,也被看得羞涩起来,瞪起一双圆溜溜的杏眼:“你们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珍珠挤眉弄眼地笑道:“我们在看你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现在果然看出来了。你成亲之后,竟也会脸红了。”
玲珑红着脸拧了珍珠一下。
至于李山,也领了新差事。
“……我出嫁之时,祖母给了我数十处田庄商铺。这几年来,一直是由季同兼着打理。以后,这些事务都交给你。季同也能腾出手来,安心地做他分内之事。”
顾莞宁温言说道:“除此之外,阿言名下还有几万亩良田。以后也都交给你一并打理。”
李山早已料到自己会被委以重用,可在听到这番话时,还是颇为震惊。
顾莞宁这是将名下所有的产业都交由他来掌管打理。
就像太夫人当年提携大管家顾松一般。
他在顾海身边做了数年长随,颇有眼界见识。自然清楚这份信任是由多难得可贵,更清楚等着自己的,是一条宽阔坦途。
李山只震惊片刻,很快反应过来,敛容应道:“奴才一定不负太孙妃所托。”
没有推脱,也无半句嗦废话,应得干脆利落。
顾莞宁对李山的反应很是满意。
三叔调教了多年的心腹,果然精明干练,好用的很。
以后,季同掌管侍卫守护她的安全,李山负责打理所有庶务。有他们两个,外间事务她不必再烦心了。
……
四个月之后,琳琅和穆韬成了亲。
穆韬本就住在府中,两人成亲之后,顾莞宁从下人房中挑了一个单独的小院子赏给他们两人。琳琅李山住在隔壁,另一侧,住着季同。
琳琅和玲珑成亲之后,顾莞宁不让她们两个再值夜,到晚上便吩咐她们回去。
两人都不肯。任凭顾莞宁板着脸孔摆出主子架势,也不肯回去。
顾莞宁只得退让一步,让她们两人轮流留下值夜。
眼看着别人成双成对,唯有季同形影单只。
陈月娘也有些着急,私下问季同:“阿同,你也老大不小了,也到了成亲的年龄。总不能一直这么孤身一人。我明日就去和太孙妃说一声,为你求亲。”
季同心里一紧,想也不想地说道:“娘,你别去。我现在还不想成亲。”
陈月娘看了季同一眼,忽地说道:“主仆有别,你的那点心思,也该彻底收起来了。”
季同呼吸一顿,霍然抬头看了过来。
第七百四十七章 姻缘
季同犹如一只被猛然刺伤的野兽,目中满是痛苦。
陈月娘看着他,喟然轻叹:“傻儿子,你真当自己瞒得好,谁都看不出来吗?别说我这个亲娘,就是小姐,只怕也早就猜出来了。”
季同脑海中紧绷的弦瞬间断了,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他听到自己僵硬的声音:“小姐真的知道了吗?”
这怎么可能!
他明明一直隐藏得极好……
陈月娘又叹了一声:“若不是知道你的心思,小姐这一两年又怎么会从不单独见你?哪怕是当日在静云庵,小姐也未单独和你待在一处。想来是怕太孙殿下心有芥蒂。”
季同心乱如麻,脑海里闪过顾莞宁平静的俏脸。
小姐竟然知道了……或许,一直都知道他的心意。小姐是怎么看他怎么想他的?
还有太孙殿下……
太孙殿下竟也知道了!
难以言喻的难堪从心头涌起,脸上如火烧一般。
“阿同,太孙和太孙妃都是仁厚之人,一直没有说穿这一层。是要给我们母子留一份脸面。”
陈月娘的声音在季同耳畔响起:“我原本也不想说穿此事。可如今你已经二十多岁,早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一直这么孤身一人,也不是法子。”
季同喉咙动了动,费力地挤出几个字:“我知道。”
他一直都知道。
太孙妃是天上的云,他是地上的尘泥。此生永不可能有交集。能守在她的身边,听她号令差遣,守护她的安危,他已心满意足。
陈月娘凝视着季同:“你知道就好。既然迟早都要成亲,索性早些定下。既安了殿下的心,你也能彻底将心思都收回来。”
“我想过了。太孙妃身边的丫鬟里,琳琅和玲珑都已成亲,剩下四个丫鬟也都各有长处。不论求娶谁回来,都配得上你。”
“你好好想想,心中更中意谁?”
季同沉默了下来,脑海中忽地闪过一张清秀安静的少女脸孔。
陈月娘实在太了解他了,见他神色微动,立刻猜中了他的心思:“珊瑚?”
季同深呼吸一口气:“是。”
“我和珊瑚最熟悉,她话语不多,聪明细心,性子又沉稳。若能娶她为妻,也是我的幸事。”
陈月娘欣慰地笑了一笑:“你能想明白就好。珊瑚确实是个好姑娘。不瞒你说,我心中中意的,也是珊瑚。”
“我明日就向太孙妃提亲事,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
隔日,陈月娘特意支开其余丫鬟,将此事说了出来。
顾莞宁看着陈月娘,目光有些复杂微妙:“夫子,这是你的心意,还是季同的意思?”
陈月娘坦然道:“奴婢早就有此心意。昨日也特地问过了季同,他点了头,奴婢今日才来向太孙妃提亲求娶。”
“承蒙太孙妃器重,季同如今统领数百侍卫,他身手好,为人也算能干。太孙妃若是点头应允这门亲事,奴婢向太孙妃担保,季同一定会对珊瑚好。奴婢也会善待珊瑚。”
顾莞宁默然不语。
玲珑和琳琅的亲事俱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可珊瑚和季同……
她若就这么点了头,对珊瑚未免不太公平。
陈月娘颇为敏锐细心,见顾莞宁沉吟不语,便猜出了顾莞宁的顾忌,很快又道:“亲事需你情我愿。太孙妃若有顾虑,不妨亲自问一问珊瑚。她若不愿意,奴婢焉敢强求。”
这倒也是。
成与不成,总得问过珊瑚才知道。
顾莞宁很快做了决定:“好,等我问过珊瑚再说。”
……
陈月娘退下后,顾莞宁便唤了珊瑚进来。
“太孙妃召奴婢前来,不知为了何事?”珊瑚目光清亮,态度恭敬。
顾莞宁略一迟疑,忽然有了不知该如何张口的感觉。
珊瑚颇沉得住气,顾莞宁没张口,她便一直安静地等着。
过了许久,顾莞宁才问道:“夫子为季同提亲,想求娶你为妻,不知你可愿意?”
珊瑚:“……”
冷不丁地听到这么一句话,饶是珊瑚冷静镇定,也被吓了一跳。还未及细想,一张俏脸便已嫣红一片。
很显然,珊瑚对季同也是有好感的。
否则,听到这样的消息,绝不会是这样的反应。
顾莞宁心中暗叹一声,温声道:“终身大事,非同儿戏。你回去仔细想上几日再给我回音。”
珊瑚咬了咬嘴唇,忽地说道:“不用想了,奴婢愿意。”
顾莞宁:“……”
“说句不知羞的话,奴婢一直对季同有些好感。”珊瑚脸颊微红,声音倒是平静如常:“以后总要嫁人,奴婢自然愿意嫁一个喜欢的人。”
顾莞宁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季同对她的心意,珊瑚可知晓?
如果日后察觉,会不会对她心生怨怼?
偏偏这些话,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的。
珊瑚等了片刻,大着胆子抬起头来,看了神色复杂的主子一眼:“太孙妃心中的顾虑,奴婢也能猜到一二。这门亲事是奴婢心甘情愿点头答应的。以后不管如何,奴婢都不会心生怨怼。”
顾莞宁深深地呼出一口气:“你想明白就好。”
……
温暖的烛火下,顾莞宁侧身而坐,神色静默。
听到熟悉的脚步声,顾莞宁转过头来,微微一笑:“你今日倒是回来得早。”
“宫中无事,我便早些回来了。”
太孙笑着走了过来,略略打量顾莞宁一眼,眉头忽地皱了起来:“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这么明显吗?
顾莞宁哑然,下意识地问了句:“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太孙伸出手,轻轻抚摸她的脸颊:“我的心都在你身上,你稍稍蹙眉,我便心中慌乱。不用看也知道。”
顾莞宁忍俊不禁,笑着啐了他一口:“肉麻!”
太孙挑了挑眉,笑了起来:“我说的都是实话,哪里肉麻了。”
夫妻亲昵地调笑几句,才又回归正题。
“……珊瑚已经点头应了亲事。”顾莞宁三言两语将事情道来:“这本是件喜事。可我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
隐隐地有愧对珊瑚的感觉。
第七百四十八章 归否(一)
太孙听出她的话中之意,不以为意地说道:“你看着冷硬,实则最是心软。”
“这桩亲事,是陈夫子亲自张口相求,季同点了头,珊瑚也满心欢喜。横看竖看都是一桩大好姻缘。”
“你在此耿耿于怀,岂不是庸人自扰?”
顾莞宁略略蹙眉:“我是担心珊瑚日后察觉到季同的心思,心生怨恨,对我这个主子也会心怀不满。”
太孙挑了挑眉:“说不定珊瑚早就知晓,只是装着不知道罢了。”
顾莞宁哑然。
“行了,你别想这么多了。”太孙故意摆出拈酸吃醋的嘴脸:“我巴不得季同早日成亲,心里别再胡乱惦记不该惦记的人。”
顾莞宁白了他一眼:“胡言乱语!”
太孙咧嘴一笑,缠了过来。
顾莞宁也没更多心思琢磨此事了。
珊瑚和季同的亲事,就此定了下来,婚期便定在年底。
丫鬟们轮番去恭喜珊瑚,珊瑚羞红着一张脸,垂着头不吭声。
陈月娘平日也在顾莞宁身边当差,笑吟吟地看着这一幕,心头的一块大石也就此落了下来。
顾莞宁笑着打趣陈月娘:“珊瑚是我身边的人,夫子以后做了婆婆,就是看在我的颜面上,也要多包容一二。”
陈月娘立刻笑道:“太孙妃放心,奴婢一定将珊瑚当成自己的女儿一般疼爱。”
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珊瑚心中俱是甜意。
顾莞宁目光一扫,将珊瑚的娇羞欢喜尽收眼底,心中终于释然。
正如太孙所言,既是珊瑚心甘情愿,这门亲事也没什么可挑剔的了。
……
隔日,顾莞宁去了罗府道贺。
一个月前,姚若竹生下了一个白胖可爱的儿子。罗府添丁进口,自是一桩喜事。今日是孩子满月,顾莞宁自是不能缺席。
前来罗家道贺的宾客着实不少,举凡京城有头脸的女眷都来了。
顾莞宁一露面,众人的目光立刻都看了过来。
这大半年来,顾莞宁深居简出,平日在府中照顾一双儿女,很少在人前露面。众人私下议论纷纷,当着顾莞宁的面,却无人敢露出端倪。
王家人的教训历历在目,荣耀光鲜的后族也被顾莞宁拉下了马,谁还敢对顾莞宁有半点不敬?
哪怕元佑帝态度冷淡,顾莞宁到底还是回了京城,依旧安稳地做着太孙妃。但凡有些脑子,也不会轻易开罪顾莞宁。
顾莞宁对众人或敬畏或惊疑或含着嘲讽奚落的目光一律视若未见,神态自若地和罗夫人寒暄。
昔日恩怨,早已成了过去。罗夫人如今有了宝贝孙子,整日喜笑颜开,对着顾莞宁也格外亲热:“淳哥儿还在睡觉,阿萱陪着若竹在屋子里说话,太孙妃若嫌这里人多口杂,不妨也去屋子里,和她们姑嫂说说话。”
顾莞宁含笑点头。
正要迈步,耳畔忽地有人低语:“快看,傅家也来人了。”
顾莞宁略一回头。
来人可不正是郁氏和徐氏婆媳两人么?
郁氏身为傅阁老的正妻,是正一品的诰命夫人,除了顾莞宁之外,在场的女眷无人能及。罗夫人对傅家纵有不满,也不敢怠慢,忙含笑上前招呼。
郁氏和罗夫人打了招呼,然后上前来给顾莞宁行礼。
顾莞宁虽厌恶徐氏,对郁氏却无恶感,微笑着说道:“傅夫人快些免礼起身。”很自然地忽略了一旁的徐氏。
徐氏这一年多来,日子过得十分气闷,老实地站在郁氏身后。
“太孙妃是想去看谦哥儿吧!”年过五旬的郁氏笑着说道:“老身这把年纪了,也最是喜欢孩子。老身便陪太孙妃一同前去如何?”
顾莞宁目光微闪,随口应了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