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凤回巢 >

第419部分

凤回巢-第419部分

小说: 凤回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贤妃终于笑不出来了,目中满是恼怒:“我是你祖母。我若有难,难道你要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吗?你这样对我,如何对得起九泉之下的太子?”

    孙贤妃再也维持不住慈祥的神色,露出了本来模样。

    太孙没有动怒,只淡然说道:“日后我自会令娘娘衣食无忧,安然度日,让父王在地下也能安心。”

    也只是衣食无忧安然度日罢了!

    想荣登皇后宝座,执掌宫务大权在握威风八面……却是绝无可能!

    孙贤妃听出太孙的话中之意,气得全身直哆嗦,你了半天,也没说出第二个字来。

    太孙彬彬有礼地说道:“我有些困倦,想休息片刻。贤妃娘娘不必在此陪我了。”

    孙贤妃铁青着脸,愤然离去。

    ……

    太孙目送着孙贤妃的身影离去,嘴角扯出嘲讽的弧度。

    太子在世时,对孙贤妃颇为孝顺,算得上是言听计从。太子一死,孙贤妃大度地“既往不咎”,摆出了慈祥的长辈嘴脸,要来为他“出力”……

    这世上,除了他的母亲和妻子之外,还有谁真心待他?

    元佑帝只能算半个。

    身为祖父的元佑帝,是真的心疼喜爱他这个长孙,处处庇护他偏疼他。身为天子的元佑帝,要顾虑的事情就多了,对他不免就挑剔了几分。

    前世太子死后,立齐王为储的呼声颇高。元佑帝足足犹豫了半年之久,才下定决心,要将皇位直接传给他。

    这一世他率先出手,除了齐王世子,齐王也受了牵连,短期之内无力再和他相争。魏王韩王却又蹦出来了……

    那张万人之上的龙椅,对萧家儿郎来说,诱惑实在太大到了。但凡有一丝可能,都想拼力一搏。

    孙贤妃今日出的主意,倒是和他不谋而合。

    太孙略一思忖,叫来小贵子,低声吩咐数句。

    小贵子应了一声,便悄然退下。

    太孙又叫了穆韬进来:“穆韬,你让人送信回府,就说我腿伤没有大碍。再过几日,我就回去。”

    穆韬有些无奈地看了太孙裹得严严实实的左腿一眼:“殿下,太医说至少也得养上一个月才能下榻走动。这才三天,你这般传信回去,岂不是要让太孙妃空等?”

    太孙无奈地叹道:“我怕阿宁着急。”

    “这样说谎,太孙妃知道了会更着急,也会更生气。”

    穆韬也没客气,说得直截了当:“到时候,殿下不知要花多少心思,才能哄得太孙妃回心转意。倒不如现在实话实说,日后也好向太孙妃交代。”

    夫纲不振的太孙:“……”

第七百八十五章 野心(二)

    太孙善于“纳谏”,很快便采纳了穆韬的“谏言”。

    打发人回府,实话实话。

    顾莞宁知道后,略一点头,神色间没什么异样。只叮嘱道:“让殿下安心养伤,不必惦记回府。”

    内侍点头应是,退了下去。

    “娘,”阿娇仰起清秀中带着英气的小脸,愤愤地挥舞着拳头:“是谁打伤爹的?阿娇要去揍他!”

    阿奕一脸严肃地附和:“我也去。我们一起揍他!”

    顾莞宁听着姐弟两个的童言稚语,不由得哑然失笑:“你爹自己自会打回去。爹一个人力气不够,还有娘亲。你们姐弟两个就不必操心了。”

    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自己的亲爹,当然是好事。不过,打打杀杀之类的事,不宜让孩子们过早接触。

    他们两个已经三周岁了。这个年龄,正是精力旺盛活泼好动的时候。

    顾莞宁想了想,又温声道:“阿娇,阿奕,你们两个都到了开蒙之龄。娘亲原本打算亲自给你们开蒙,可娘亲现在身子不便,不宜操劳。所以要为你们姐弟请一位博学的夫子。”

    两个孩子还不知道读书是什么样子,俱都高高兴兴地点了头。

    就在此时,熟悉的脚步声在门口响起。

    两个孩子一抬头,立刻欢喜地扑了过去:“祖母,三叔四叔。”

    太子妃大病一场,如今虽然病愈了,却比往日瘦了不少。掉下去的肉一时半会儿养不回来,脸上的皱纹便显得多了起来。此时扬眉笑着,眼角满是细纹。

    如今就是太孙,也无法一手抱一个。太子妃身体大不如前,便先抱了会儿阿娇,再换阿奕。

    顾莞宁立刻道:“阿娇,阿奕,你们两个这么大了,沉的很,别让祖母总抱着你们。”

    太子妃却笑道:“祖母还没老,能抱得动。”

    顾莞宁无奈地笑了起来:“母妃,你总是这般惯着他们。”

    那是当然。

    亲孙女亲孙子,她不惯着谁惯着?

    ……

    四个孩子手拉着手,到一旁去玩耍。

    太子妃这才走到顾莞宁身边,照例先问顾莞宁的身体:“你今日胃口还好吧!有没有觉得哪里不适?”

    顾莞宁笑道:“徐沧每日都来诊平安脉。珍珠每日变着花样做好吃的,我比以前还胖了一圈。”

    这就好。

    太子妃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才问起了宫中的太孙:“阿诩又打发人回来送信了吧!他的腿伤可好些了?”

    “要养上一个月左右,才能下榻走动。”顾莞宁也未瞒着太子妃。

    太子妃面色白了一白,神情顿时紧张起来:“什么样的伤,怎么要养这么久?不行,我现在就进宫看看。”

    顾莞宁本想拦着太子妃,转念一想,母亲探望儿子天经地义。元佑帝不准她随意进宫,太子妃却是无碍的。亲眼看一看也好。

    “母妃进宫多加小心。”顾莞宁低声提醒:“探望过殿下便回来。宫中诸事,不需理会。不管是静妃淑妃还是贤妃,她们若寻母妃说话,母妃只管推辞。”

    太子妃点点头。

    这几个一个比一个精明难缠。她这点脑子对上她们,根本不够用,惹不起总躲得起。

    ……

    顾莞宁所料没错。

    太子妃刚一进宫,王皇后窦淑妃孙贤妃便得了消息。

    不过,王皇后被废了后位,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摆出婆婆的谱。窦淑妃其身不正,不愿轻易来招惹。

    只有孙贤妃,依旧死心不息。特意命人在福宁殿外等着。太子妃探望过太孙后,便被请到了景秀宫。

    孙贤妃对着太子妃,倒是简单直接多了。并未哭啼抹眼泪,直截了当地说道:“眼下窦淑妃执掌宫务,韩王父子进宫便捷,也更易接近皇上。你这心中也该有个成算才是。”

    太子妃一脸迷惑:“什么成算?贤妃娘娘有话不妨明言。”

    装傻充楞!

    孙贤妃暗暗冷哼一声,果然明言了:“难道你要眼睁睁地看着韩王父子风光得意,抢走太子府的风头?眼下太子不在了,你也得为太孙多多筹谋打算才是。宫中和前朝息息相关,朝堂那些官员,都在观望,闻风而动。”

    “难道你就傻等着不成?”

    “该出手就要出手。不能坐失良机!”

    太子妃一脸茫然:“贤妃娘娘的意思是?”

    “用计除掉窦淑妃。”孙贤妃一字一顿:“由我执掌宫务。以后,我便能和你们守望相助,也能扶着太孙继位。日后,我们婆媳便是大秦最尊荣的女子。”

    太子妃终于听懂了,然后一脸为难地说道:“我如今在府中为殿下守孝,宫中之事,实在不便插手过问。而且,我就是有这份心,也没这个力。贤妃娘娘实在高看我了。”

    孙贤妃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儿媳:“太子在时,你就是这副窝窝囊囊的样子。怎么到现在也没改一改。”

    太子妃不吭声。

    自太子妃嫁进门之后,孙贤妃从来没看她顺眼过。

    以前太子在世时,孙贤妃没少在太子面前说她的不是。太子耳根子软,又为于侧妃所迷,对她便愈发冷淡。

    她的窝囊憋屈,有一半都是来自眼前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婆婆。

    孙贤妃还在不停地说着:“……总之,你凡事都听我的就是了。”

    太孙妃忽地张了口:“我有儿子儿媳,遇到事情,我自会听儿子儿媳的。为何要听贤妃娘娘的话?”

    孙贤妃:“……”

    孙贤妃不敢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太孙妃淡淡道:“宫里的事,我管不着,也不想管。娘娘找错人了!我还有事,先行一步。”

    说完,转身便走。

    孙贤妃气得青筋直冒,怒喊一声:“你给我站住!”

    顾莞宁从未将她放在眼里。太孙对她置之不理。现在就连最软弱的太孙妃也敢冲她甩脸色发脾气了。

    太子一死,她这个贤妃娘娘,竟拉拢不住太子府里能主事的任何一个人。

    太孙妃转过头,对怒火冲天的孙贤妃说了句:“娘娘一把年纪,享享清福多好。何必操这些闲心。”

    然后,转身走了。

    ……

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孙(一)

    原来怼人是这么一件愉快的事情。

    太子妃听着身后传来的茶杯摔碎的清脆声响,不由得扬起嘴角。不疾不徐地走出了景秀宫。

    明朗的阳光洒落在身上,既温暖又舒适。也将她心里最后一丝阴霾驱逐得一干二净。

    太子妃一路好心情地回了府,回府之后,便去了梧桐居。

    “我今日进宫见过阿诩了。”

    太子妃告诉顾莞宁:“阿诩当日被重重地撞倒在地,腿骨脱臼,正了骨敷了药,没什么大碍。前一段日子,阿诩日夜操劳辛苦,如今卧榻躺一段时日也好,正好养一养身体。”

    受些轻伤,换来萧睿锒铛入狱,斩断齐王的一条臂膀,显然颇为划算。

    太子妃虽心疼儿子,也清楚太子府此时面临的困境。

    顾莞宁眉头微微一松:“殿下的身体真无大碍?”

    太子妃笑道:“确实无碍。我放心不下,特意叫太医来仔细问过了。”

    也可能是太孙授意太医这么说的。

    看着太子妃神采奕奕的脸,顾莞宁未将此言说出口,顺着太子妃的话音说道:“既是如此,我们也能放心了。”

    太子妃又说起了景秀宫之行:“……她一张口,便命我们助她对付窦淑妃,还想着重掌宫务,真是可笑。我若是答应了她,只怕她接下来就要我们助她坐上凤位了。”

    顾莞宁讥讽地扯了扯唇角:“贤妃娘娘对凤位颇有执念,这么多年来,一直未曾放弃。”

    可惜,太子在位时孙贤妃都未能如愿。如今太子死了,太子府再无人和孙贤妃一条心。孙贤妃的如意算盘是打不响了。

    太子妃舒展眉头:“她怎么想,是她的事。总之和我们无关。”

    说得斩钉截铁,颇为霸气,很有太子妃风范。

    顾莞宁抿唇,微微一笑。

    ……

    一个月后。

    顾莞宁孕期满了三个月,胃口比之前好了不少,每日变得格外能吃。脸颊也丰润了一些,肤色白皙中透着红润,看着气色颇佳。

    太夫人拉着顾莞宁的手仔细打量几眼,目中流露出满意之色:“这一胎倒是顺顺当当,半点都没折腾你。”

    自从知道顾莞宁有喜之后,太夫人便做好了随时到太子府来“小住”的准备。等了一个多月,也没等到有人来接自己。心里还是放心不下,索性亲自登门来看望顾莞宁。

    “嗯,这一胎确实平顺。”顾莞宁笑着应了一声,反手握住太夫人的手:“我身子好的很。祖母不必时时惦记。”

    哪能不惦记?

    太夫人笑了一笑,目光落在顾莞宁美丽的脸庞上,悠然叹了口气:“一转眼,你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娘了。祖母也不知还能陪你多久……”

    顾莞宁最不乐意听这样的话,立刻嗔怪着打断太夫人:“祖母定要长命百岁,一直陪着我。”

    太夫人也不恼,笑呵呵地附和:“好好好,祖母一定活到一百岁,到那个时候,你也做了祖母,祖母就成老祖宗了。”

    祖孙两个亲昵地说笑一番,然后才说起正题。

    “宁姐儿,殿下的腿伤应该快养好了吧!”太夫人低声问道。

    顾莞宁点点头:“前些日子,我将徐沧送进宫伺候殿下。徐沧配的药膏效果极佳,殿下的腿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他前两日就想回府,可皇祖父放心不下,坚持不允。他只得在宫里多住几日。”

    太夫人目光一闪:“皇上对殿下这般上心,也是好事。”

    朝堂风云暗涌,奏请立储君之事,迟早要被人提起。

    太孙圣眷浓厚,自是好事一桩。

    在祖母面前,顾莞宁也没什么可隐瞒的,点点头,轻声道:“祖母放心,殿下早有成算。”

    太夫人嗯了一声,又低声叮嘱:“不管如何,都要谨慎仔细,万万不可疏忽大意。齐王世子虽被关进天牢,齐王还健在。他可不是什么善茬。自己的儿子说弃便弃,委实心狠手辣无情凉薄。”

    齐王世子一事,元佑帝曾下严令不准任何人泄露出去。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久了,也就悄悄传了开来。

    大家明面上不便议论,私底下少不得要闲话几句。

    到最后,谈论得最多的,不是齐王世子谋害太子之事,而是齐王的反应。

    这些日子,齐王虽然未进宫伴驾,在府中却也没闲着,时常召集幕僚议事,或是邀些官员登门。

    太子丧期,不宜饮宴作乐,喝些清茶闲谈却是无妨。齐王行事颇有分寸,御史言官们也挑不出不是之处。

    这样的齐王,怎能不令人忌惮?

    见太夫人一脸忧色重重,顾莞宁笑着安抚:“祖母不必忧心,齐王确实是一大劲敌。我和殿下会小心行事。”

    顿了顿又道:“我们能看明白的事,以皇祖父的睿智,又岂会看不明白?”

    齐王的冷血凉薄,元佑帝看在眼中,也一定会觉得寒心。

    两相对比,太孙的温和宽厚,愈发显得难能可贵。

    当年元佑帝犹豫许久,最终决定将皇位直接传给萧诩,想来也是出于这样的考量。

    太夫人略略一想,便明白过来,不再提齐王,转而又说起了韩王和魏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