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奋斗在晚明 >

第202部分

奋斗在晚明-第202部分

小说: 奋斗在晚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居正神色一变:“陛下是听谁说的?”

    万历皇帝这才反应过来,连忙道:“不过是几个宫人随口提起,被朕听到了。朕想他们应该有陕西、河南的亲戚吧。”

    他心中暗道好险好险,差点就说漏了嘴。要是被张居正知道他在内阁之中安插太监监视,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大的风波呢。

    “哦。”

    张居正似乎也无意深究,继续道:“陕西、河南的官员已经上表,请求免除两地明年赋税,老臣就是为这事来请示陛下。”

    万历皇帝心道你这老家伙好生的虚伪,明明心里已经有了计较,还要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

    你们拟好的票拟,哪个朕不是直接用印批红,又何必多此一举,惺惺作态呢?

    可这些话他又不能对张居正说,只得叹了一叹道:“朕觉得就免除两地来年赋税吧。”

    张居正则跟道:“只是若如此一来,明年朝廷赋税吃紧,恐怕国库岁入会比今年还低。”

    万历皇帝心中暗道你这老家伙果然虚伪,两地百姓都快吃不上饭了你还想着自己的政绩名声。

    赋税渐长你倒是保全名声了,可却得朕来背这口黑锅。不行,绝对不行!

    “陕西、河南两地的百姓都是朕的赤子,朕不忍心看到两地的百姓挨饿啊。”

    张居正以为万历皇帝真的是在心忧百姓,心道若朝廷不及时赈济,恐怕就不仅仅是挨饿的问题了。历朝历代旱灾蝗灾之后都会有许多易子而食的惨剧,不少人还会饿死,从而引发疫病。

    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当,陕西、河南恐怕会死很多人,在有心人鼓动之下扯旗造反也不是没有可能。

    “陛下,赈济之事事不宜迟,臣请陛下降旨,调湖广粮赈济两地。”

    稍顿了顿,张居正用满是深沉的口吻接道:“至于尽数免除来年赋税一事臣以为万万不可。臣已和几位同僚拟出了个条陈,还请陛下御览。”

    万历皇帝心中冷笑,好嘛还是已经都计划好了,朕就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你们把朕当作是什么了?

    “冯衫,读来给朕听听。”

    冯衫连忙领命,从张居正手中接过条陈朗声读来。

    他出自于宫中内书堂,识文断字没有任何问题,读起条陈更是琅琅,可万历皇帝却觉得心烦意燥,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臣以为当全免春税,夏税免去三成,所免三成为地方所留部分。。。”

    原来张居正计划只免掉陕西河南的春税。至于夏税还是得交,只不过打了个折扣,按照往年的七成即可。

    乍一看十分有诚意,但仔细一想就是个文字游戏。

    因为各地征收赋税一般会分为两块,一部分地方留存自用,一部分上缴国库。

    张居正是把免去的三成摊到了地方那部分里,而朝廷的七成一分一文都不少!

    。。。

    。。。

第三百九十二章 海税

    万历皇帝不是傻子,这种背黑锅的事情自然不愿意做。

    可他又不能直接拒绝张居正,只得问道:“此事次辅他们怎么看?”

    “陛下,这是内阁一起拟出的章程,非臣一人之意。”

    张居正也明白万历皇帝的意思,直接堵死了万历帝的话头。

    “咳咳,兹事重大,让朕且在想想。”

    万历皇帝咳嗽一声,岔开话题道:“朕听说那宁修任职广东海防道按察使以来,搞得有声有色,元辅举荐的人果然不凡。”

    张居正不知万历皇帝为何会突然提起宁修,但既然皇帝提到了,他也只好顺着说道:“陛下,这宁修确实不错。但还是太年轻了些,需要在地方多历练历练。至于老臣不过是为国举贤,当不得陛下如此夸耀。”

    “宁修建议全面开海,元辅先生以为如何?”

    万历帝有些兴奋的问道。

    “这个。。。”

    张居正皱了皱眉。

    其实他打心眼里是愿意看到放开海禁的。

    当年隆庆开海时他也曾出过力。

    只是要全面放开海禁,难度极大。

    且不说沿海那些富商以及与他们勾结的官员会极力反对,便是朝廷自己也可能收不过来税。

    毕竟大明海岸线之长举世罕见。辽东、天津、山东、浙江、广东、福建每一处都能下海,难道每一处都设立市舶司收税?即便真的在每一处设立市舶司,那么以怎样的方式收税?

    是按船收税还是按照货物多少收税?

    “老臣是支持全面开海禁的,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张居正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老臣以为可以在一处先开试点。”

    万历皇帝极为失望的道:“月港不是已经做过试点了吗?”

    “老臣的意思是以一省为试点。”

    万历帝这才稍稍打起兴致,追问道:“元辅先生以为在何处试点?”

    “无非福建、广东、浙江三地择其一。”

    对此张居正也是做过一番深入研究的。

    在他看来,这三处各有优势,但共同点都是利于海贸。

    尤其是广东、福建,下南洋十分便捷,最适合做开海试点。

    “老臣觉得广东最合适。”

    “为何?”

    万历帝一脸茫然。

    “因为陛下在此设立了海防道啊。”

    张居正解释道:“在别处开海禁试点,即便开始收税也缺乏人手。可广东不同,此处有海防道,宁修前不久就募兵数万人,足以完成收税之举。”

    “哦。那便在广东试点吧。全省之内放开海禁!”

    万历皇帝大手一挥便定下了一件大事,仿佛他真是说一不二的千古一帝,而不是一个被皇太后禁足在乾清宫的傀儡皇帝。

    “朕觉得便按照船头收税好了,这样直观便捷。”

    万历皇帝甚至连收税方式都想好了,他背负双手踱起步来,过了良久点头道:“一艘船按照四十两来收,这样一年怎么也能赚个几十万两。陕西、河南的赋税不就有着落了吗?”

    张居正直是惊了。

    他不曾想皇帝陛下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最终还是绕回到这里。

    “这个。。。海税之事犹未可知,而且老臣觉得仅靠广东一地不一定能够收到这么多赋税啊。”

    张居正可不打算冒险,万历皇帝闻言面色立刻拉了下来。

    “元辅先生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陕西、河南的百姓饿肚子吗?难道要看着朕做个不疼惜子民的无道昏君吗!”

    张居正有些愕然。他想不到万历皇帝会把话说的这么重。再怎么说他也是为了皇帝好啊。

    “陛下,若陛下执意如此也不无不可,但前提是保证广东海税能填补上陕西河南夏税。”

    张居正还是不肯松口。虽然他知道海贸利润丰厚,但对于能收多少税还是心里没底的。

    要是他现在答应了皇帝,将来广东收的海税却不能填上窟窿,那朝廷可就得勒紧裤腰带了。

    “朕。。。朕答应元辅先生就是。”

    万历皇帝终究还是叹了一口气服了软。

    “那即刻便颁旨吧,在广东开海禁!”

    。。。

    。。。

    对于突然前来一名传旨的太监宁修是很惊讶的。

    因为前不久才有一名太监来到香山县传旨。在那道圣旨中,宁修被授予广东海防道按察使的官衔,全权负责广东水师编练事宜。

    那么在时隔不久后,皇帝陛下为何又下了一道圣旨?这道圣旨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宁修还来不及想这些,他急忙命人设香案接旨。

    待他跪倒后,那太监便取出圣旨朗声念了起来。

    宁修听的很仔细,圣旨的大概意思便是要在广东全省做试点开海禁,对下海船只收取赋税。

    皇帝陛下的意思是一艘船收取白银四十两。

    这当然不是一个多么好的选择。因为商贾们可以钻空子把船造的大一些。

    可万历皇帝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个漏洞,作为臣子宁修又不能在圣旨刚刚降下后就提醒。

    看样子只能等过些日子找个机会上疏向皇帝陛下提醒一下了,就说广东的商人把船只造的越来越大,按照船头收税容易被这些奸商钻空子。

    宁修知道万历皇帝是出了名的贪财,不然历史上他也不会派出那么多太监去收矿税瓷税,更不会彻底放开全国海禁。

    这么一个贪财的人自然不会允许商贾把他当傻子耍,不老实交税。

    宁修只需要一段时间,让商贾们自己暴露,再让万历皇帝看到他们的丑态。

    不过宁修记得万历皇帝开海禁是在亲政以后,也就是张居正去世后。

    为何在这个时空万历皇帝会提前下旨开海禁呢?

    难道是因为他这只小小蝴蝶扇动翅膀产生了蝴蝶效应?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对宁修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收来的海税没有一百万两也有几十万两,即便七成交给国库,地方也能截留一部分使用。这可不是什么陋规,而是大明的分税比例。

    当然海税是不是像普通赋税那样分税宁修还不知道。只能等明年户部的文书。

    宁修知道这个时代是大航海时代。彻底放开海禁可以有效的帮助大明发展造船技术,又能解决财政问题,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

    。。。

第三百九十三章 春江水暖鸭先知

    “听说了吗,圣上要在广东开海禁啦,这海税就交给咱宁大人收!”

    乌猪山岛食堂内,吴二狗得意洋洋的向陈麻子和小猴子吹嘘道。

    “嘘,二狗兄弟宁小点声说。这些八字都没一撇的事情可不能乱讲啊。”

    陈麻子吓得连忙捂住了吴二狗的嘴,气的吴二狗一把拨开他的手,斥责道:“什么叫八字没一撇?你是说我说胡话传谣?”

    “倒也不是那个意思,军中多多少少也有传闻。”

    陈麻子缩了缩脖子。方才吴二狗的样子实在是太可怕了,着实把他吓了一跳。

    “那不就得了。依我看,宁大人就会在这两天宣布这事。到时候你我弟兄还不是跟着吃香的喝辣的。”

    小猴子听的一脸向往。

    他砸吧砸吧嘴道:“真要是那样,咱们这些最初的老人肯定是收税的主力啊。嘿嘿,这海税可是个好东西,咱爷们下半辈子就靠它吃饭了。”

    “去你的,真没出息。”

    吴二狗笑骂一声,拍了拍小猴子的肩膀道:“年轻人,吃相还是要好看一些的。”

    “不过二狗兄弟,要真是收海税,广东这么大咱们弟兄是不是就要分开了?”

    “这算个啥?好男儿志在四方。再说了,咱们可都是新军出来的,将来还是会在一起的。”

    吴二狗夹了一枚芸豆送入口中,有滋有味的嚼了起来。

    “到时候咱在乌猪山岛一人买上几十上百亩地,娶上个好生养的媳妇,小日子美滋滋的。”

    “为啥一定要在乌猪山岛啊?”

    “你他娘的真傻还是假傻?你现在的一切不都是宁大人给的。离开了宁大人,你就是个屁!”

    “那倒也是。”

    陈麻子挠了挠头道。

    “都他娘的快点吃,再过半个时辰在校场集合。”

    突然训导官崔贵实走到食堂里扯着嗓子喊道。

    “这老不死的又在出什么幺蛾子。”

    见到崔贵实那张死驴脸,吴二狗便觉得憋气。

    “要是他又要让我们加量训练,老子就往他的饭里加上巴豆,叫他跑肚拉稀直不起腰!”

    “得了吧二狗兄弟,你要是被抓住准得打个屁股开花。那老崔就是这个性子,没必要为了他给自己找不痛快。”

    “你倒是看的开。”

    吴二狗悻悻的说道。

    半个时辰后众人在校场集合。

    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戚文将军当众宣布广东将全面放开海禁。而宁大人作为海防道按察使则全权负责税收之事。

    我了个天,还真让老子猜到了。

    不过啥是分区划片管理?

    戚文将军讲完话表示由各管队官、训导官分别讲话。

    直到此时吴二狗才明白,宁大人准备命各营分别管一府。

    吴二狗他们所在的玄武营管理的就是广州府海税征收。

    这让其余诸营士兵羡慕不已。

    要知道无论是香山县还是乌猪山岛都在广州府辖制内。

    换句话说,玄武营的将士等于不用挪窝,在原地管理海税征收,这种好事情真是叫人羡慕不已啊。

    吴二狗则有些失望。他原本希望借助收税搞一些灰色收入。谁曾想却分到了广州府。就在宁大人的眼皮子底下谁敢肆无忌惮的敛财?

    陈麻子心情却不错。他是一个十分将就的人。只要不是迫不得已,他是不愿意挪窝的。

    “至于这具体的收税方法,由各训导官讲解。”

    玄武营管队官扯着嗓子喊了一通,又把球踢给了崔贵实。

    这是吴二狗最不愿意看到的。

    但这事他也做不了主,只得耐着性子和其他士兵围在一起,等着崔贵实讲解。

    “具体来说,我们会对每一艘下海的商船收税。”

    崔贵实环视一周,继续说道:“暂定是四十两一艘船。不过这是朝廷的价格,宁大人说用不了多久他便会写奏疏请求朝廷改进收税方案。”

    吴二狗心道乖乖,一艘船收四十两,不加以区分,这朝廷是傻吧?

    那些商贾们要是知道了这个收税方式得乐得合不拢嘴。

    他们只需要把船造的大一些,就可以淡化税收影响。

    吴二狗早年做过海员,知道走一次海贸一艘船能赚到几万两。

    与之相比,四十两银子税收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啊。

    怪不得宁大人说过一阵子就会上疏朝廷,请求改进收税方案。

    可见宁大人也认为朝廷的收税方式很不合理。

    不过宁大人为何不现在就提出来呢?

    “咱们队则负责香山县的海税征收。”

    崔贵实继续说道:“这就是说,我们要做到最好,因为宁大人就在这儿看着我们,我们必须给其他袍泽做出表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