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兵王-第3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可见高树勋的厉害之处,轻轻几句话即为新八军和第六十九军争取到了相应的利益,又顺利将八路军和他绑到了同一驾战车上,至于军队的领导权那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现在既然从谢文生口中套出了不少有用的信息,高树勋自己心里已经很满足了,于是很爽快地就同意了双方的合作。
按照马铮制定的合作计划,高树勋作为冀南的国民政府的代表,八路军会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帮助高树勋所部在冀南站稳脚跟,并且还按照和石友三的约定将邯郸等重要城市交给他们管理,但是高树勋以及整个新八军必须在明面上掩护八路军在冀南的发展。(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六章:汪伪政权成立(第五更!)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七百二十六章:汪伪政权成立(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马铮这样做也有自己的难处,国民政府对于***的防范远远高于对日军的警惕,八路军每占一块地盘国民政府就要嘶一次牙,国共矛盾就会进一步加深。
马铮所部想要明目张胆地在冀南发展甚至是将冀南永久性的占据那是不可能的,不说小鬼子在一旁虎视眈眈,就说国民政府那边也会找马铮的麻烦的,除非现在就和老蒋翻脸。
处于这方面的考虑,所以马铮就想到了在明面上扶植一个亲共的代理人,而八路军就躲在其身后发展,只要在和日军开战的时候帮一下忙,其他时候只需要闷声发大财就可以了。
在马铮看来高树勋最适合做这个代理人,一来是高树勋此人很爱国,二来是此人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并不受老蒋待见,还有就是新八军现在的处境很危险,高树勋也需要八路军的帮助。
至于怎么解决眼下的危局,双方是这样约定的,新八军现在依然占据着邯郸城,而第181师继续在武安死守,吸引日军大军继续围困。
而冀南的八路军乘机向武安悄悄开进,在武安外围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将独立混成第三、第四旅团包围在武安。然后同181师内外夹击日军被围困的部队。而沙河、永安一线的新六师等部队再坚持三天,等到八路军的包围圈合围后就可以撤出战斗了。
这个作战计划实施起来虽然很麻烦,但是说起来确实很简单,是我们老祖宗的行军作战总结出来的精华,典型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冀南的日军怎么也想不到原本就不是一个系统的部队竟然可以联合起来和他们死磕,不管是木村兵太郎中将还是武安前线的佐佐木到一少将都是一副信心十足地样子,只和高树勋所部交手不到一个星期就将高部的一个步兵师全歼了,同时又将一个步兵师包围在了武安,被包围的181师覆灭也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现在虽然大部队依然被阻挡在永安一线不得寸进,但是这两天木村兵太郎中将明显感到对面阵地上的火力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这只能说明支那军队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边缘,完全是一副强弩之末的样子。所以木村相信只要再发起两个冲锋,对面的支那军队绝对会崩溃的。
然而就在中日双方在华北地区鏖战的时候,南方传来一个消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了。新成立的国民政府虽然也叫国民政府,但是其实质却是国民政府内部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亲日派,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在日军卵翼下建立的傀儡政权。
所以这个新成立的国民政府既不被现在重庆的蒋政府承认,更不被***承认,因此这个新成立的国民政府也被叫做“伪南京国民政府”或者“汪伪政权”。
1940年1月15日,在日军的保护下伪南京国民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成立仪式,仪式上不仅有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烟俊六大将,而且还有远在东北的伪满政权派来的代表。
汪伪政权遥奉重庆国府主席林森为主席,汪精卫任行政院院长兼代主席。立法院院长陈公博﹑司法院院长温宗尧﹑监察院院长梁鸿志﹑考试院院长王揖唐、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克敏、苏浙皖三省绥靖军总司令任援道﹑华北绥靖军总司令齐燮元、财政部长兼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周佛海。
这一次成立仪式办的很风光也很隆重,而历史上汪伪政权成立之时却要比这凄惨得多。当时由于原南京国民政府的旧址被前傀儡政府成员梁鸿志占着不给,汪精卫只好把新政府的地址选在了战前的考试院。
那一天天气很晴朗,在警察的督促下,南京的家家户户都挂了新旗子。这个旗子形状极不规则,上面是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下面挂上了一个有“和平、***、建国”字样的三角巾,南京民众看到青天白日旗很高兴,看到这个三角巾则又是义愤又是酸楚,于是称这个三角巾是日本人的裤衩。
在这种气氛下,汪精卫在国歌之后宣读了《还都宣言》,之后发表了演讲。一向善于演说的汪精卫,那天的感觉也许很复杂,所以演说也变得很低沉,苍白无力。
这是一个不被重视的成立典礼,演讲结束后,典礼就匆忙结束了。日本方面甚至没有派来事先答应好的出席官员。这厢举行就职典礼的时候,大街上的日本兵看到青天白日旗后激动了,他们的很多战友就是死在这面旗帜下,这面旗帜让他们吃够了苦头。南京市的鼓楼和市中心新街口地区的日本兵,开始指着青天白日旗大骂,骂的不过瘾,于是开始纷纷向国旗开枪。
但是这一次却不一样,由于这两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和激情远要比历史上强得多,反抗的力度也要大得多。日军在中国死亡残疾的士兵逐年以及快的速度递增着,所以迫使日军不得不重视起汪伪政权这个傀儡,因此汪精卫才算是被日军重视了很多。
马铮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关注华北的战局,根本就没有精力关注华中的局势,所以当汪伪政权成立之时他并不知道。直到徐英辉和八路军总部发来的紧急电报放到他的书桌上的时候,他才想起来自己竟然忘记了这么一件重要的事情。
其实这倒不是马铮自己大意疏忽,而是历史在这一刻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按照这两年的惯例,由于马铮的出现,所以历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几乎都是在时间上发生了偏差,几乎所有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大事件到最后都发生了,只不过绝大多数都延迟了将近一年。
就像武汉的沦陷,虽然国共两党都出了大力气,原本应该在38年就陷落的武汉最终还是沦陷了,只不过沦陷的时间变成了39年。所以马铮原以为汪伪政权成立的时间应该是在41年以后,最不济也应该是历史上的1940年,满打满算还有几个月多的时间,所以马铮才会将这件事情放置于脑后。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原本于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正式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却提前三个半月成立了,一下子将马铮打了个措手不及。
历史上日本人在侵华战争一开始就打算利用傀儡政权统治中国,然后再慢慢地将中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为此,1931年,日本在中国东北扶植清王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了伪满政权。1937年12月日军又在占领区北平筹建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38年3月,日本又在沦陷区南京组建了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随后,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偕曾仲鸣﹑周佛海等逃离重庆。到越南河内后,发表降敌“艳电”。随后由日本特务秘密护送汪等进入上海﹐著手组织伪中央政府。经日本方面的策划,北平﹑南京两地伪政权取消,于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正式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汪伪政权沿用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为“国旗”,其组织机构仍用国民政府的组织形式,汪伪“国民政府”一度遥奉重庆国府主席林森为主席,汪精卫任行政院院长兼代主席。立法院院长陈公博﹑司法院院长温宗尧﹑监察院院长梁鸿志﹑考试院院长王揖唐、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克敏、苏浙皖三省绥靖军总司令任援道﹑华北绥靖军总司令齐燮元、财政部长兼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周佛海等,在形式上和名义上将整个占领区连成了一片。(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七章:压力骤增(第六更!)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七百二十七章:压力骤增(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对于日本来说,成立汪伪政权对抗重庆的蒋政权是日军既定的策略,在日本外务省上呈给内阁的报告中详细报告了汪伪政权成立的经过。
1938年日军攻占了徐州,在当时就大陆上的战局说来,虽然是一个很大的进展,但鉴于事变处理的前途还很遥远,为了集中国力今后直接解决事变,以期在本年内达成战争目的的前提下,1938年6月13日,日本政府的五相会议在东京召开。
此次会议决定了“今后中国事变指导方针”,并且根据情况接受第三国的友好斡旋的条件。如果旧南京政府投降,便把它合并于新兴中国中央政权之下;如果不投降时,便倾全国的力量把旧南京政府击溃或迫使其投降。
同时,扩大并加强亲日各个政权,尽快使这些政权集其大成地统一为一个政权,形成为中国中央政府,以此使内外不能不承认新政权代替旧南京政府。
而老蒋主导的国民政府自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在正面战场节节抗击日军,虽然几大会战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由于老蒋政府开展初期的这种坚持才迫使日军不得不转变对华政策,并且开始策划组建一个新的政府以代替老蒋的国民政府。
其实对于和汪精卫这样一个中国的政客合作,日本国内高层的意见并不统一,军部内也有人从作战的角度表示反对汪精卫工作的。
但是经6月6日五相会议决定,为了配合对现阶段全面战争的指导,基于自主立场处理问题,建立新中央政府,可以作为一般的方针。新中央政府以汪、吴(佩孚)、既成政权、以及翻然悔悟的重庆政府为组成分子。
根据当时的会议记录,日本方面就此问题的叙述是这样的:“虽系中国方面的问题,但我方应适当协助其建立。同时将来的政治形式,应按照历史和现实情况,采取分治合作原则。至于其内容,除根据“日华新关系调整方针”外,内政问题,由中国方面自行处理,并决定承认以放弃抗日容共、采取亲日“满”防共为方针的三民主义。”
汪伪政权的成立,不管是对马铮来说还是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都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汪伪政权的危害是巨大的,比之前的伪满洲国以及王克敏等人在北平组建的伪国民临时政府的危害还要大得多。
虽然马铮对于汪精卫成立傀儡政权的原因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不妨碍马铮对于汪伪政权成员的痛恨,汪对抗战本无信心,虽然写过装点门面的抗战八股,但他的得意之作,还在骂游击队,说他们是游来游去,游而不击。
汪精卫、陈璧君夫妇俩深感寄人篱下,十分抑郁,如果一朝独立为王,朝廷虽小,终胜牛后,所以民族软骨病在他身上起了作用。汪精卫等设法秘密脱离老蒋的控制,逃到越南河内,然后由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发表一个对中国招降的声明,汪精卫便发电响应,对日停战投降,进而商“和平”。
汪伪政权成立以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便迎来了最最艰难的时刻,成批成批的国民党部队投降几成老蒋的噩梦,拒不完全统计从汪伪政权成立到45年解散短短五年的时间就有一百余万国民党部队投降了汪伪政权。
而且汪伪政权的防区极大,对于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其他抗日部队的限制也极为严厉,汪伪政府的辖区包括苏、浙、皖等省大部,沪、宁两市和鄂、湘、赣、鲁、豫等省小部分。
日军侵占我东北地区后,步步向关内进逼,先后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华北军政府”、“临时政府”(北京)、“维新政府”(南京)、“察南自治政府”、“晋北自治政府”、“蒙疆联盟自治政府”等伪政权,但所用之汉奸皆无足够号召力能达成日军“以华制华”的目的。
直到汪精卫叛国后,方由其于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将由伪北京“临时政府”改制的“华北政务委员会”,以及由“蒙疆联盟自治政府”合并“察南自治政府”及“晋北自治政府”而成立的“蒙疆联合委员会”统合起来。
汪伪“国民政府”名义上虽统有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及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然事实上仅直辖江苏、淮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及南京、上海、汉口、厦门等市,且除了江苏、淮海、安徽三省形势较为完整外,其他省区往往仅占有少数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管辖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及北平、天津、青岛等三个市。
汪伪政权的危害是巨大的,其在政治上收编国民党降日部队并收买流氓地痞建立“和平建**”和特务组织﹐在其辖区内实行法西斯统治﹐捕杀抗日爱国人士。配合日本对重庆国民政府进行诱降,妄图瓦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而1941年3月,汪伪政权还成立清乡委员会,集结大批伪军伙同日军实行剿共清乡,妄图消灭坚持敌後抗战的新四军和游击队。
在经济上,滥发纸币,圈占土地,“委托经营”某些工矿企业﹐强征粮棉,实行物资统制,并收取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还公然开征鸦片捐。在文化教育上,施行奴化教育。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专门协助日本人残害中国人的伪政权。
在接到汪伪政权成立的消息后,马铮便有点懵了,汪伪政权竟然提前成立了。出于对于汪伪政权的了解,马铮深感身上的担子突然重了不少。虽然马铮对于汪精卫卖国投敌的罪行深感不齿,在接到八路军总部送来的电报后甚至还有一种冲动,准备派一支精锐的特战部队前去刺杀汪精卫。
不过马铮现在也清楚,就算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