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唐朝小闲人 >

第1528部分

唐朝小闲人-第1528部分

小说: 唐朝小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事谁也不敢隐瞒,因为这个锅没有人背得起,于是这些枢要大臣立刻将这事告知了李治。

    李治在得知此事之后,是立刻赶到了东宫,他是身患慢性病,可不是瘫痪,一旦发病,就需要静养,这几个月静养下来,他身体也恢复一些,至少是能够下床行走,但是身体还是非常虚弱,尤其是视力下降的非常厉害,如今可没有眼镜这玩意。

    来到东宫,李治得知李弘为了让他可以养好身子,竟然将自己的病情隐而不报,当即感动的落泪,他们父子又都爱哭,结果两人是哭成一团。

    从李弘的房里出来时,李治的双目都还是红的,这一看到韩艺,便好生懊悔道:“朕当初真是后悔没有听从爱卿的建议,让太子先养好身体,以至于今时今日连累了太子,朕真是枉为人父啊。”

    他为什么这么后悔、内疚,不是因为他没有听韩艺的建议,而是因为当初他让太子出来,历练太子只是其中一个理由罢了,还有着非常多的政治因素,也就是说他主要还是为自己,而不是为了太子。

    韩艺忙道:“陛下勿要自责,这也非陛下所愿,其实臣当时也赞成殿下监国摄政,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历练机会,殿下能够从中受益匪浅,在新政的颁布过程中,殿下提得几个建议,也都非常好,国家和百姓都因此受益,只不过。。。。。。”

    李治又是摇头,又是叹气,又向卢师卦问道:“卢侍郎,太子的病要多久才能好?”

    卢师卦道:“回禀陛下,殿下的病因,主要还是因为殿下的体质天生就较弱,要想彻底痊愈,这恐怕需要长时日的调理。”

    李治道:“多长?”

    卢师卦沉吟片刻,道:“臣认为应该持之以恒。”

    李治皱了皱眉头,道:“依你之意,太子岂不是永远都不能处理政务?”

    储君要是都不能处理政务,那就很尴尬了。

    卢师卦忙道:“臣绝非此意,臣的意思是,即便他日太子的身体恢复过来,可以处理政务,也应该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身体,不可能像这一次一样,掉以轻心,以目前太子的身体情况,若是染上重病的话,可能就难以痊愈,这期间一定要主意,决计不能再染上风寒。”

    李治听得不禁满面愁绪,叹气不语,过得好半响,他才问道:“对了,新政执行的如何?”

    韩艺忙道:“回禀陛下,新政执行的非常顺利,目前朝廷已经做了该做的,接下来就是要依靠百姓自己去奋斗和努力,从困境中恢复过来。”

    李治稍稍嗯了一声,沉默好一会儿,才道:“这期间可就得劳烦你们了。”

    他很不想将权力给宰相,但是现在也没有办法。

    韩艺拱手道:“陛下请放心,臣定当尽心竭力。”

    李治道:“你们先退下吧。”

    “微臣告退。”

    韩艺、卢师卦刚走不久,武媚娘就急匆匆的赶了过来,她还牵着一个小孩,正是次子李贤,刚一进屋,见李治坐在屋内,武媚娘不禁一愣。

    在这一年中,两人可从未照过面,这猛然一见面,夫妻两都觉得十分尴尬。

    但是李贤见到父亲当然很激动,急忙上前来,行礼道:“孩儿参见父皇。”

    武媚娘这才惊醒过来,也赶紧上前行礼道:“臣妾参见陛下。”

    李治见李贤精神奕奕,双目炯炯有神,将来一定是一个美男子,稍稍感到一些欣慰,难得露出一丝笑容来,拉起李贤来,又朝着武媚娘道:“你也免礼吧。”

    武媚娘直起身来,一脸心急道:“陛下,臣妾听闻弘儿他。。。。。。!”

    李贤仰着小脸,皱着眉头问道:“父皇,太子哥哥生病了么?严不严重?”

    李治笑着摸了摸李贤的脑袋,道:“放心,你太子哥哥只是小病,不碍事的,过些时日就会好的。你们去里面看看弘儿吧,他也很想见你们。”

    因为他也不知道说什么,这气氛很尴尬。

    “是。”

    武媚娘赶紧拉着李贤往里面走去。

    过得半个时辰,武媚娘才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走了出来,见李治还坐在屋内,双目微合,似在沉思,犹豫再三,才出声道:“陛下还没有走呀!”

    李治微微睁开眼来,看了眼武媚娘,问道:“贤儿呢?”

    “在里面陪着他哥哥说话。”

    李治稍稍点头,随即叹道:“弘儿是因朕病倒,朕现在哪里也不想去,只想在这里陪着他。”

    武媚娘道:“陛下,弘儿的身体要紧,你的身体是更要紧呀,弘儿为何隐瞒自己的病情,不就是希望陛下你身体健康么。如果让弘儿看到陛下你却为他恁地伤神,他心里也定不会好过的,陛下,臣妾看你如今还未痊愈,就先回去休息吧,这里有臣妾看着,臣妾一定会照看好弘儿的。”

    不得不说,最了解李治的,还是武媚娘。

    李治闻言,神色有些动容,点点头道:“你说得很对呀,弘儿做这么多,就是希望朕早日能够康复,朕可不能辜负弘儿的一片好心。”说到这里,他突然抬头看着武媚娘,隔了片刻,才道:“那这里可就拜托皇后了。”

    其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李治都在有意的防止武媚娘过多的接触太子,但是如今他知道李弘需要的就是母亲,他也不放心别人来照顾李弘,他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李弘。

    武媚娘眼眶又聚起一层雾气,道:“其实这一切都是因臣妾而起,臣妾。。。臣妾。。。。”

    李治摆摆手,叹道:“这以前的事,就不要再去想了,皇后,你可得保重自己的身体。”

    “多谢陛下关心。”

    “嗯。”

    李治站起身来,道:“那朕就先回宫去了。”

    “臣且送陛下。”

    “不用了,你多陪陪弘儿吧。”

    李治摆摆手,然后便出门去了。

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资本下的长安

    李治虽然没有让武媚娘送,但是武媚娘还是默默的来到门前,目送着李治离开,可是,即便李治已经消失在她的视野中有一会儿了,但她兀自没有回过神来,只是呆呆的看着屋外,目光显得有些散漫。

    过得好一会儿,武媚娘才收回那散漫的目光来,低眉思索半响,才回到李弘的寝宫,但是她只是悄悄的站在外屋,若有所思的看着屋内聊得正起劲的兄弟俩。

    而那边李治回到自己的寝宫后,半躺在卧榻上,眉宇间满是愁绪。

    其实在中国历史的守成之君中,李治绝对算是数一数二的,根据史书记载,他在位期间,唐帝国的国力一直都是处于上升的状态,并未出什么大乱,反而还一直都在开疆扩土,版图也是最大的,别扯什么武媚娘,他活着的时候,国家大事都是他来拍板决定的,不管是消灭西突厥,还是消灭高句丽,武媚娘后期掌权,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如果李治身体健康的话,那不可能有武媚娘什么事。

    可惜人无完人呀,这身体情况拖累的李治的雄才大略,如今儿子又是这样,这让李治更加头疼。

    忽然,他开口道:“德胜。”

    “小人在!”

    “皇后这一年中都在干些什么?”

    张德胜先是愣了一下,才答道:“回禀陛下,皇后这一年来,一直都是深居简出,就连那魏国夫人也少有来,忙得也都是后宫的一些琐碎之事,哦,皇后倒是一直都在节省后宫的支出,又将节省出来的钱又充入了府库。”

    李治却好似没有在听,沉思不语。

    张德胜小心翼翼道:“陛下,要不要让中书省那边将奏章转到两仪殿这边来。”

    太子监国摄政的时候,大臣的奏章都是送到东宫,如今太子已经病倒,看这情况,李治好像也要出来重新处理政务,那么就应该转到两仪殿这边来。

    李治凝眉思索片刻,道:“还是先放在那里吧,朕现在也无法批阅奏章。”

    “是。”

    。。。。。。

    。。。。。。

    韩艺从东宫出来之后,在尚书省与枢要大臣开了个小会,主要就是安排了下大家的任务,然后便乘坐马车回去了。

    马车中的韩艺,随着马车微微摇晃,哼着小曲,那是一脸轻松。

    回到萧府,只见萧无衣正与韩蕊下着围棋。这韩蕊一碰围棋,就仿佛入定一般,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呆呆的,萌萌的,从小就是如此,除非韩玄牝在边上吵闹,她才会偶尔分神。萧无衣最初跟韩蕊下棋的时候,还显得非常轻松,但是如今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就连韩艺入得厅内都不知道。

    “这么认真呀!”

    韩艺笑道。

    “爹爹!”

    韩蕊回过头来,见韩艺回来了,立刻下得塌来,乖巧的喊道。

    韩艺弯身抱起她来,坐在卧榻上,笑道:“乖女儿,可得让着你无衣姨娘一些,你看她,汗都出来的。”

    萧无衣立刻道:“我这是热的。”

    这才刚入春,你就喊热?韩艺知道她要强的性格,也没有在打趣她,左右看了看,道:“对了!怎么没有见到玄牝呀?”

    萧无衣道:“和飞雪在屋里温书了。”

    韩艺惊讶道:“他在温书?蕊儿坐在这里下棋?”

    萧无衣好气好笑道:“你儿子是在临时抱佛脚。入学可得参加入学考试,他生怕比蕊儿低一级,因此是他让我陪着蕊儿下棋,他拉着飞雪去温书了。”

    这混小子!韩艺哈哈一笑,道:“看来那小子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学习方面,可不是咱们蕊儿的对手。”

    韩蕊一本正经道:“弟弟其实很聪明的,学什么都比我快,只不过就是贪玩了一点,等他长大之后,就会懂事的,到时他的学习一定比我要好。”

    萧无衣笑道:“他永远都不可能有你这般懂事。”

    韩艺点点头道:“就跟你与你跟牡丹一样。”

    “你作死呀!”

    萧无衣当即凤目一瞪。

    “玩笑,玩笑。”

    韩艺立刻高举双手。

    萧无衣轻轻一哼,又问道:“对了!朝中发生什么事呢?这么急着叫你过去。”

    韩艺叹道:“倒也不是大事,就是吐蕃那边又有一些闹腾。”

    萧无衣哼道:“也就你能够忍住,要换我的话,我早就建议陛下出兵了,别以为站得高便可以目中无人。”

    韩艺只是笑了笑,没有接话。

    。。。。。。

    这李弘病倒,对于朝中还是有不小的影响的,但是对于百姓而言,真是毫无影响,如今根本就没有人关注朝廷,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

    在秦岭以北渭水流域,有着一处峡谷,清澈的河水从中急湍流过。

    以前很少人来这里的,来也就是看看这附近的风景,但是如今这里可是一块宝地呀,因为水力纺纱机的出现,令水流变得异常珍贵,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附近没有农田,是在山里面的,也不会妨碍灌溉。

    去年的时候,元家就在这峡谷边上建造起一个实验室来,专门用来研发水力织布机。

    没有去送韩蕊报名的元牡丹,就是赶这里来了,因为第一家水力织布机已经诞生。

    只见屋中除元牡丹、元修、元哲之外,还站着二十余人,有男有女,都是身着工匠服装。他们围聚在一抬大机器面前,但见那机器的外架都是木质,但是核心部分都是钢铁打造而成的。

    哐当哐当的声音,令人说话都得提高几分音量。

    但见一把铁梭子来回飞快运动中,机器最前端的滚筒缓缓转动着,在没有任何一个人伸手的情况下,一尺尺布,就这么给织出来了!

    错过这个疯狂开始的元哲,看到这一幕,那真是目瞪口呆,过得半响,兀自不敢相信,直摇头道:“不可思议,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一个留着浓浓八字胡中年男人介绍道:“根据我们的初步估算,我们的这水力织布机,比手工织布要快了四十多倍,另外,我们还制作一套备用设备,即便是在水流干枯的季节,我们还能用牛马拉着机器运作。”

    边上一个妇女补充道:“我们还在为这织布机制作配套的提花机,虽然目前还没有成功,但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到时可以直接装在这机器上面,而且可以织出更多种纹路来。”

    元牡丹笑道:“荣叔,荣嫂,真是想不到你们这么快就将水力织布机给制作出来了,而且还想的这么周到。”

    那荣叔忙道:“夫人过奖了,这其实大家的功劳,另外,其中主要技术还是来源于曹氏兄弟的水力纺纱技术,是他们的图纸让我们懂得如何借用水力,运转这种复杂的机器。其中最难的就是这梭子,我们试过很多种方法,但是很难让梭子顺畅的来回穿梭,哪怕是将它放在非常光滑的丝绸上面,但是不到半日,那丝绸便磨破了。”

    说到后面,他指着身边一个年轻人道:“还是犬子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在这梭子上装上一个小铜轮,然后再装上一条特别的轨道,如此梭子便可顺着来回得运动,不需要再为此犯愁。”

    “是吗?”元牡丹道:“先停下来。”

    荣叔立刻将控制杆向下扳动。

    机器立刻停止了下来。

    元牡丹凑近弯身看去,果然如那荣叔说得那样,那铁梭原来是固定在一条铜轨上面,要是韩艺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感到非常惊讶,因为这轨道跟后世的单轨铁路是非常像似的。看得一会儿,她又直起身来,面露微笑道:“这些日子真是辛苦各位了,我们元家会拿出一笔丰厚的奖金来犒劳大家的,绝不会亏待各位的。”

    “多谢夫人,多谢夫人。”

    那些工人面色一喜,连忙向元牡丹道谢。

    这些人中,很多都是元家的奴仆,但是目前的大环境,手艺高超的工匠就是牛,元家虽然不会傻到解除主奴关系,但是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待遇,给予他们一些自由。

    在屋里待了片刻之后,元牡丹又与元哲、元修,还有那荣叔来到屋外沿着河边往前慢步走着。

    元牡丹问道:“荣叔,以咱们目前的人力和技术,可否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