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第15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一旁的韩艺很担忧,轻咳一声,道:“皇后,你看完了没有,你看我都还没有换衣服的。”
“那你先去换吧。”
武媚娘直接一挥手。
我要去换衣服,我还能见到这画么。韩艺呵呵道:“那我就将这画收起来了。”
“等会!”
武媚娘道:“你去换你的衣服,这画我再看看。”
韩艺呵呵道:“那可不行,这画对于我的意义非常重大。”
武媚娘愠道:“难道你还怕偷你的不成。”
“当然不是。”韩艺道:“我是害怕,皇后你待会三急两短,被其他人给偷走了,这里可不是皇宫,闲杂人等太多了。”
武媚娘瞧了眼他,道:“不。。。不瞒你说,我也挺喜欢这画的。”
就知道是这样。韩艺道:“要有两幅的话,我就送给你一幅。”
武媚娘道:“我用王羲之的书法与你换,如何?”
韩艺道:“就我那书法,王羲之的字落在我手里,那就暴殄天物啊!”
武媚娘道:“那你也不会画画啊!”
“哎。。。!”
韩艺手一抬,道:“我可是会画画的,我还帮皇后你画过,难道皇后你忘记了。”
武媚娘又道:“那我拿顾恺之的真迹跟你换。”
“不换。”
韩艺兀自摇头道:“那些我看不懂,我就看得懂这个。皇后,你千万别提钱,我怕你伤心。”
武媚娘当然不会提钱,她没有这么傻,问题这厮油盐不进,气得只想拍桌子,激动道:“这画得明明就是我,理应是属于我的。”
靠!就知道女人信不过。韩艺道:“我也在里面,皇后不能光顾着自己。”
武媚娘道:“可你只有半张脸,而且还不清楚,说是郑侍郎,也会有人信的。”
韩艺道:“郑侍郎明明在这里,这明显就是我的脸。皇后,你还是收起你那点小心思,这画我绝不会给你的。”
武媚娘眼眸突然一划,道:“这画你不能要,会害了你,也会害了我。”
韩艺翻着白眼道:“皇后,你这个套路,我经常拿来忽悠人,你还想忽悠我。”
“我绝非是忽悠你。”
武媚娘道:“你虽然在这画中,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画中是谁,这画只能在我手里,或者是在王蕴图手里,你收藏这画,若被人发现,那可就说不清楚了,你夫人若问起来,你如何回答?表面上,我们之间还是有恩怨的。”
韩艺听得眉头一皱,道:“皇后,你拿这话来吓唬我,真是太卑鄙了。”
要是他们没有关系,那韩艺根本就不会怕,问题是他们还真有床笫之盟,不说还好,一说出来,韩艺还真有些虚。韩艺作为忽悠老祖,他当然知道武媚娘就是在吓唬他,但是他真有些忐忑,而且,床笫之盟应该是羞于启齿的,武媚娘拿这个来吓唬他,不是卑鄙是什么。
武媚娘道:“我只是以防万一,要不你就拿去还给王蕴图,这样对你,对我都好。”
韩艺道:“你当我傻呀,我要还给王蕴图,你立刻就会要来,难道王蕴图不会给你么,我还不如自己送给你,还能有个人情。”
武媚娘点头道:“正是如此。”
卑鄙!韩艺狠狠瞪着武媚娘,挣扎半响,道:“王羲之的字加顾恺之的画,换不换,随便你。”
武媚娘愣了下,道:“你不是说王羲之的字落在你手里,就是暴殄天物,顾恺之的画,你也看不懂么?”
韩艺道:“我拿去送给我女儿,不行么?别给我讲条件,不然的话,我就撕了这画。”
武媚娘轻轻一笑,道:“好吧,就依你之意。”
韩艺看到她得意洋洋的神情,不禁是咬牙切齿,气冲冲的就往外面走去。
“你去哪里?”
“换衣服。”
韩艺头也不回的咆哮道。
武媚娘愣了片刻,等到韩艺出门之后,不禁咯咯大笑起来。
仿佛将胸口那股积压已久的恶气,狠狠的吐了出来,真是说不出畅快。
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以工代赈
在魏州城南的一座旧宅中。
“我想我明白,韩小哥为何会让你将这些画拿出来展览。”
郑善行将目光从桌上的画卷移开,若有所思道。
卢师卦也是笑着点头。
王蕴图却是一脸困惑,问道:“善行哥,是为何?”
郑善行笑道:“蕴图,你的画技早已经是今非昔比,不负你王家盛名啊!”
王蕴图谦虚道:“善行哥哥过奖了,蕴图还有许多要向善行哥哥学习的。”
“我早已经入得那世俗之中,成天与那金钱打交道,这些东西,也都忘得差不多了。”
郑善行不禁自嘲一笑,曾几何时,他也着迷于字画,并且鄙视那些唯利是图之人,遥想当年那个充满志气和理想的自己,心中难免有些伤感,但很快,他便从伤感中走出来,又道:“但这只是最基本的,若是你画的难看,也不会吸引他人的目光。主要是,以往那些大画家,画得都是山水,追求的是一种意境,而你的画,多半画的人物,但是却更加迷人,你画中的每个人物的神情,都好像迷一样,让人想知道其背后的故事。”
卢师卦点点头,笑道:“我曾今也走过不少地方,包括你画中你的一些地方,当我看到这画的时候,诸多回忆会冒了出来。但有许多人,一生都未出过门,而我大唐幅员辽阔,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都大不一样,当他们看到这些画的时候,我想他们一定会觉得非常新奇,也想去看看,去走走。不,应该是每个人看到你的画,都可能产生不同的想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是非常有趣的。我觉得你真有必要将这些画拿出来。”
王蕴图道:“其实拿不拿出来,我倒是无所谓,我就怕会让人笑话。”
郑善行笑道:“只要韩小哥出力,就没有人敢笑话你。”
“为什么?”
“你是不知道,如今长安的百姓都有一种共识,那就是韩小哥拿出来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
“我倒是不认同。”
卢师卦摇摇头,道:“好得自然就会有人喜欢,你这画绝对会深受大家的喜欢,至于那些笑话的你,只不过是一些心胸狭隘之辈,他们之所以笑话你,也只是因为嫉妒你,你又何必去在乎那些人的看法。”
“卢侍郎言之有理啊!”
忽听门外有人笑道。
三人抬头看去,只见韩艺从外面走了进来,道:“早知道你们会这般说,我就不用急着赶来。”
郑善行呵呵笑道:“如今我总算知道我与韩小哥的差距在哪里。”
韩艺哦了一声,道:“此话怎讲?”
郑善行笑道:“你一眼便看出其中价值,而我等还需要仔细去琢磨,就这一天功夫,先机已经被你占得。”
韩艺哈哈一笑,道:“可见你并未完全进入世俗之中,还有保留着一份纯真的理想。”
郑善行诧异道:“你究竟听了多久?”
“外面的廊道有些长。”
韩艺呵呵一笑,又上前来,拍了拍王蕴图的肩膀,道:“以如今你的画技,已经无人再可以教你们什么,是要靠你自己去领悟,领悟画的真谛,当你明白这些画的意义,画的价值,画的真谛,你就知道什么画面值得长存于世,这才是一个画家的最高境界。有些人画技惊人,但是他画的东西毫无意义,看一眼就足够了,但是有些人画技虽然不是那么的出色,但是他画的东西值得人们深思,这才是一幅好画。”
王蕴图凝眉思索半响,突然抬起头来,激动道:“多谢韩小哥的指点,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韩艺笑着点点头,道:“如果有空的话,我真想待在这里几天几夜不出门。”说话间,他游目四顾,看着那一卷卷画卷,眼中透着一丝期待,但旋即又遗憾道:“只可惜我如今还有许多事要做,等我们回到长安,我再慢慢欣赏。”
王蕴图谦虚道:“到时还望韩小哥能够继续指点蕴图。”
韩艺笑道:“当然,我会将那一套画技传传授于你,虽然你已经领悟得差不多了。”
王蕴图惊喜道:“真。。。真得么?”
韩艺道:“如果你答应我,不俗气的叫我一声师父,我想我应该会这么做的。”
“啊?呵呵。。。。。。。”
“哈哈!”
郑善行、卢师卦哈哈大笑起来。
几人聊得一会儿,郑善行、卢师卦便与韩艺一块出得门来,但是他们也没有走多远,就是在院中站着。
“如今老天是终于下雨了,我想商人也再无后顾之忧,而商人投资力度,将会影响到未来一年,这里百姓的生存问题,因此我们要做得事还很多,我们必须保证河南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商人来此,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规划好,真正忙碌的时候已经来临了。”
卢师卦点头道:“是啊!未来一年,才是最难的时候。”
韩艺道:“但是我跟皇后不会留在这里,过几日,我们还要去别得州县看看,这里就得依靠你们两个了,韩复那人,比较传统,行政能力虽然出色,但是对于商业发展比较陌生,所幸的是,他目前还挺自责的,应该不会干预。”
郑善行道:“说到干预,我想当地的那些士绅有可能会干预?”
韩艺道:“这就需要你们去跟他们沟通。”
郑善行叹道:“这我当然也明白,但是这里的士绅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韩艺道:“但你同时也是户部侍郎,以及枢要大臣,所以,这是你分内之事。”
郑善行苦笑的点点头。
在那场雨后,陆陆续续又下了几场大雨,旱情总算是得到缓解,关键是水资源变得丰富起来,粮食可以运,这水可是运不了,有了水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可以开展起来。
但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因为韩艺一方面要帮助这里的百姓度过危机,但是另方面,他又要借此危机,令河南地区走向商业化,还要开展太原计划。
首先一点,当然是要解决粮食问题,温饱要是都解决不了,那就什么都不用谈了。
而小农经济在解决粮食问题上,那就是救济,没有别的办法,而且通常是需要朝廷的救济,只有朝廷有这能耐,但是通常都会饿死不少人,因为救一日两日,这还能行,但是救一年,朝廷可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小农经济的收成是一年一年算的,一旦今年没有收成,那明年就会非常难过。
但是商业经济,就不是这么搞,而是投资,给百姓提供工作,简单来说,也就是说以工代赈。
朝廷先投资修路,修建学院,韩艺打算加大对于河南地区的教育投资,因为这里有着文化底蕴,这里的百姓接受能力也比较快,在这里投资教育,是能够获得大量的人才。
这个一旦规划好,那么商业区基本上也就划出来了,没有占有一寸耕地,都是选择贫瘠之地,倒是道路是以商业区为中心修建,商业要的就是道路。
商人们就开始大规模的在商业区投资,其中关中集团是最狠的,直接就砸了价值十万贯的粮食进来,他们这些天一直都在山东、汴州收购粮食,因为根据韩艺的规划,在这里建造旅店是一定发财的,这里是中原贸易的中心,当然,这十万贯可不仅仅是扔在魏州,是用于整个河南地区,显然,关中集团希望垄断这一代的旅店,就跟在凉州一样。
但是山东集团也在投资旅店,贸易兴盛,旅店就兴盛,而旅店又能够涉及到一些商业信息,这可是一块肥肉,山东集团怎么可能会让给关中集团。
其余商人也纷纷投资作坊,尤其是丝绸作坊,因为丝绸还是与少数民族交换的最大宗商品,在这里投资纺织作坊,去哪边都近,这是纺织业的战略要地。自由之美也是对这里进行大量投资。
你要在这里大兴土木,需要的是木材,虽然韩艺将会在这建设中,大量使用砖瓦、水泥,但木头还是不可少的。
但是先前武媚娘就说了,蝗灾也是因为过度砍伐造成的,并且还承诺,一定要维护河南生态环境,因为河南是最早开发的,生态环境肯定不如江南、岭南等地。当然,这不是武媚娘提出的新理念,保护生态的理念在中原是自古就有,最早应该可以追溯到齐桓公、管仲的时代,而且,你要将这里打造成贸易的中心,这环境太恶劣,那也是不行的,但这个就很矛盾。
最后韩艺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拨出一些林地来给商人,但是,你砍一棵树,必须得种上五棵树木,费用由朝廷与商人平摊,光让商人出这钱,商人也不答应,是你让我来投资的,还不准我砍伐,那我怎么建设。
一比五,这就等于是在植树造林。
韩艺又规划处许多的林地来,要将这些地方种满树木,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防止洪灾。
这个是同时进行的,你要种树,就需要人工,这里又可以促进就业。
韩艺是将所有的事都放在这一块做,因为这人力多,又便宜,现在不修路什么时候修路。
与此同时,一些涉及到南海的商人,开始大规模的招人去岭南那边。
“啥?我能拿两贯钱一个月,还包吃住,你这是骗人的吧。”
一个模样憨厚的大叔,一脸震惊的看着一个年轻的小哥。
那年轻的小哥道:“郑大叔,皇后就这里,我们如何敢骗你啊!”
“可是我凭啥拿这么多钱?”
“就凭大叔你这二十来多年的种地经验啊!”
“这也值钱?”
这郑大叔已经蒙了,他祖祖辈辈都是农夫,他也就会种地,但是从未听人说过,种二十多年地,就能拿两贯钱一个月,还包吃包住,这种地怎么跟读书成一回事。
那年轻的小哥耐心的解释道:“大叔,尚书令说得不是很清楚了么,那边可都是荒地,需要开垦,人力的话,那边有不少奴隶,我们就缺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农,我们雇佣你,不是让你去种地,而是让你去教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