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2006 >

第808部分

重生之2006-第808部分

小说: 重生之200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恒很明白,想打消这种质疑,只有交给市场和时间来检验。

    不过市场的反馈对于网约车行业来说,是比较慢的,为此,陆恒准备了一个后手。

    他相信,这个后手一出,官方就会彻底倒向恒成集团,而滴滴打车隶属于恒成,也就自然而然会得到相应的支持。

    汽车道路救援!

    这个由赵根提出来的项目,积压在陆恒桌子上,已然过去很久了。

    久到赵根都已经以为陆恒放弃,不再抱有念想了。

    可开年重新开始上班之后,陆恒在管理层会议上,再次提起了这个项目,并且具体探讨了一番可实行性。

    赵根在惊讶过后,就是惊喜。

    按照陆恒的口风来说,如果真的启动这个项目,那么他赵根,将毫无疑问会是第一负责人!

    虽然从短时间角度来讲,这个项目盈利是不可能的,但长期坚持下来,还是可以获得巨大回报。

    陆恒考虑的不一样,或者说更加全面。

    长期利益,他自然纳入心中。

    但是短期的利益,他也看得很明白。

    一旦实行这个项目,官方资源就将倾斜,来自于政府的支持,无疑会让恒成集团披上一层厚而有力的防护面纱。

    在这种支持下,集团其他开展的项目,也将获得不小收益。

    不过要想获得这种官方力量的支持,项目的规模,就绝不能小气,一开始,就得奔着全国范围去。

    自然,资金也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也正是这一点,这个项目当陆恒想要启动的时候,除了赵根之外,几乎所有集团高层,都持以反对意见。

    面对众人的反对,陆恒只给出了一个答复,所有人都不再反对,甚至说,变得期许起来。

    “集团发展这么多年,从没接受过外部融资,如今也是时候敞开怀抱了。”

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冷淡反应

    三月,草长莺飞时节。

    作为恢复正常工作后的第一个月,生意场上,一个个大动作逐渐展开。

    恒成集团,这个因为创始人的经历而略带几分传奇味道的公司,对外敞开怀抱,寻求大额融资的消息开始逐渐流传。

    对于投资界来说,现如今更加青睐新兴正旺的互联网高新行业,他们的目光在恒成集团上简短停留后,就放到了风头正盛的唯品会之上。

    中国互联网界和投资界的人都看见了,唯品会已经开始寻求上市,甚至已经在香港、纽约等地路演,准备启动上市流程。

    他们关注唯品会上市的原因很简单,经历去年那个中国互联网行业投资寒冬时期之后,所有人都在等待有人站出来打破僵局。

    而唯品会国外上市,无疑就是一个风向标。

    一旦成功上市,获得足够好处,就代表着国外投资者们依旧看好中国的互联网企业。

    那么接下来,他们就可以不再压抑自己,放开手脚对其他互联网企业进行投资。而一些发展到了瓶颈的互联网企业,也可以跟随唯品会的脚步,展开上市计划。

    对于这种“冷淡”的反应,恒成集团高层中人,产生了不同的心绪变化。

    一直以来,恒成集团都没有外界资本涌入,但这不代表恒成不受投资者欢迎。

    恒成内部人士都清楚,不过是董事长陆恒刻意压制了这个事情。

    实际上,对恒成进行投资报价的人,绝不在少数。

    只不过在陆恒那里,都吃了闭门羹而已。

    也正是如此,如今陆恒松开了口子,大家都以为会引来一群贪婪的投资商。

    一旦巨额资金涌入,集团内部的股权激励方案,或许就该理所当然的再度启动,给一众高层带来福利。

    可市场的冷淡反应,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一时间,大家都有些不知所措,开始惴惴不安。

    那么处于事件中心的几个当事人呢?

    陆恒、赵京、赵根他们三人,又是怎么想的?

    听完赵京反馈的公司其他管理人员的心态变化,陆恒放下手中的球杆,从球童手中接过毛巾擦了擦手。

    站在这个矮小的土坡上,举目远眺,蓝天白云,一片晴朗。

    “陆董,我也没想到,为何投资界会对我们的反应,那么冷淡。”赵根拄着球杆,疑惑的说道:“原以为怎么也该有几个投资报价递上来吧,如今消息发出去一周了,居然一个联系上门的都没有。”

    陆恒回头看了他一眼,目光转到赵京身上。

    “你呢,怎么想的?”

    赵京淡淡说道:“这个反应其实并不算冷淡,只不过是山雨欲来前的慎重而已。”

    赵根张了张嘴,有些不解。

    陆恒微微一笑,伸了个懒腰,“那赵京就解释一下吧,看样子,你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赵京点了点头,在赵根疑惑的目光中,给出了他的分析。

    “投资界的冷淡,并不是恒成不受欢迎,也不是恒成不被他们看好,主要还是出在恒成的成功上。”

    赵根十分讶异,“成功的潜力企业不应该让那些人疯狂追逐吗?”

    陆恒眨了眨眼,赵根如今的想法,应该就是公司内部,其他管理层的疑惑吧!

    不过就自己的了解来看,当中应该也有部分人在冷静下来之后,可以得出正确的分析。

    赵京耐心的答道:“成功是一回事,过度成功又是一回事。而且我们公司已经不是潜力企业了,而是一家将潜力转化为实力的大集团了。”

    赵京这般一说,赵根若有所思,也就渐渐明白了过来。

    “你的意思是说,公司目前已经实力雄厚,对外寻求融资的门槛也就高了起来。如此一来,无形中,就会让一些资金不充裕的投资者却步。所以,造成了冷淡的反馈。”

    赵京嗯了一声,“是这么回事,毕竟我们放出去的消息,足够吓跑一大群小风投机构了。”

    想到那个令人瞠目的数字,赵根也不由咋舌,那还真不是没实力的投资商,敢于插手的。

    赵京继续说着,听着他的话,赵根也慢慢不那么着急,变得安静起来。

    “如今这个时代,有钱的风投,更喜欢在高新互联网企业进行投资。国内几家大公司,投资方向,也更着重于产业布局,生态建设。恒成集团主体经营业务范围,主要是汽车零售、配件研发制造。即便是柚子科技与小水滴科技两家公司,也多是游离在主体之外,关联程度并不足够紧密。”

    “最重要的原因,其实还在于我们公司身上。集团目前对于资金需求,没有想象中那么高。融资,更多的是寻求最佳的合作伙伴。如此一来,对于新股东的要求,就比较高了。”

    “不仅仅是资金充裕,新股东那边还必须得拥有与我们的业务范围进行交叉的资格,这样一来,融资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化效果。”

    。。。。。。

    赵根皱着眉头,试探的问道:“汽车厂商?”

    赵京点头,陆恒轻笑。

    对于两人的回应,赵根也就明白了,为何会是现今局面。

    国内那几个实力雄厚的汽车厂商,不少都是国有企业,任何大项目,都需要经过许多流程。

    效率缓慢,迟迟不联系恒成集团,也就说得过去了。

    赵京目光一闪,对陆恒问道:“陆董,让我想不通的是,去年广汽集团就流露了投资恒成的意向。既然这次我们公司开始寻求融资,为何你不直接联系他们?”

    陆恒偏头看了他一眼,然后转过身去,复又拿起球杆。

    “只是一个广汽,那格局就太小了。”

    赵京眉头一皱,随即眼皮子跳了跳。

    与赵根对视一眼,看着陆恒缓步前去的背影,默不作声的点头示意。

    老板所谋甚大啊!

    。。。。。。。

    正如陆恒他们所聊的那样,真正关注,且有心参与进这场生意的人,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除开早就有心的广汽,老牌的北汽、一汽,甚至连上汽、东风,这些大型汽车集团公司,都已经将投资恒成集团这件事,摆上了会议桌。

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摔跟头

    一直以来,厂商和经销商的地位,都是不对等的。

    厂商有定价权,旗下销售渠道众多,因此,经销商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是不可逆转的。

    一旦经销商做大做强到一定地步,就能提升在厂家心中的地位,甚至主客颠倒,令一些小的厂商开始卑躬屈膝。

    恒成集团,走的就是这么一条路。

    初期发展时,门店少,渠道小,想要追求热销品牌的代理权时,都得求上门去。

    但是随着这几年科学发展下来,辅以陆恒巨额资金支持,规模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生畏的地步。

    诸如力帆、江淮这些相对弱势的汽车品牌,想和恒成合作,都得给出足够优惠的条件。

    即便是大型一点的汽车厂商,也不敢如当年那般轻易拿捏恒成集团。

    这一点,从去年广汽的张访友与陆恒的会面就可见一斑。

    虽不至于卑躬屈膝,但已然是以平等对话的态度合作。

    甚至,在广汽集团这种层次的领导层来看,若是有机会,他们更是想要将渠道众多,业务能力极强的恒成集团,掌握在自己手中。

    若是真的手握恒成集团,凭借其强大的汽车销售能力,完全有机会将自己旗下的各类汽车推向市场,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只是在那些老谋深算的生意人看来,陆恒这个年纪人,着实琢磨不透。

    按理说,年轻人都没什么耐性去沉下心来做实业,往往做出点成绩,就想着融资、上市,获取真金白银。

    但是陆恒偏偏就不按常理出牌,愣是坚持了四五年,没有接受任何投资。

    说他愚蠢?

    那也不可能,蠢人怎么可能将一个小小的销售公司,做成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尤其在主体的汽车销售这一块儿,拼了命一般发展线下门店,结合网络优势,更是将将有了品牌的雏形。

    除此之外,陆恒还在积极拓宽业务范围,甚至都把手伸到了互联网汽车这一块儿。

    现在只要是个人都知道,任何东西关联上互联网,都有机会赚大钱。

    即便是那些食古不化的老一辈国企领导人,他们也很清楚。

    这也正是,张访友这种人,开始对恒成集团表示热切的原因之一。

    很明显,恒成集团有这个能力,在互联网汽车这一块儿,走出一条路来。

    不论是与汽车之家的连线,还是柚子科技的良好发展,即便是如今争议颇多的滴滴打车,也有很大可能突出重围。

    这般看来的话,陆恒这个人,是很聪明,胸有沟壑之辈。

    因此,在汽车领域这个圈子中,看好陆恒,看好恒成集团的,不在少数。

    当恒成集团,第一次对外流露融资意向之后,最有实力的那几家车企,几乎第一时间就接到了消息,然后做出应对。

    最详细的企业审查,最专业人士的市值评估,针对恒成管理团队的心理评估等等,只要是可以在这次投资中,起到作用的调查,都已经展开应对。

    而这一段时间后,即便是工作效率再缓慢地国有车企,也将投资报价,摆到了恒成集团董事长陆恒的桌子上。

    陆恒再看过那些报价后,淡然一笑,将其丢给了赵京等一众管理层。

    不顾那些人的震惊,陆恒视线放到了另一处。

    恒成集团这次融资,会是一场拉锯战,不是一两天就定得下来的,他现在更关心另一件事。

    。。。。。。。

    2012年3月23日,这一天,初春的寒意尚在,中概股依然沉浸在低迷氛围中,不被美国的投资者所看好。

    唯品会在沈亚带领下,经过辛苦的筹备工作,终究是走到了上市这一步。

    只不过,相比即将上市的喜悦,整个唯品会团队都显得忐忑不安。

    作为陆恒所投资电商企业中,第一个将上市的公司,陆恒投以了极大地关注,更是在沈亚邀请下,亲身前往美国纽交所,参与上市敲钟仪式。

    充满忙碌气息的上市交易所一处会议室中,沈亚、洪晓波、艾德里安,陆恒等人,小声的交谈着。

    每个人脸上,都浮现着沉重的神色。

    原先预定的发行价是十点五美元一股,但是在低蘼的股市气氛中,以及一大票唱衰的投资者面前,他们迫不得已降低了发行价。

    但即便如此,也没有几个人觉得事情会顺利。

    北京时间,晚上十点半,美国时间,上午十点半,在一众忐忑犹豫的心思中,迎着初升的朝阳晨曦,于纽约华尔街南侧拐角证券交易所,唯品会上市,股票开始流入市场,任何人都可以进行购买。

    发行价,在沈亚整体团队的调整后,降低到了每股六点五美元,比预期中,足足降低了四美元。

    按照沈亚等人的预期,放出一千一百万ads(美国存托股),以6。5的发行价,预期至少能收回七千两百万美金。

    如果高于这个数字,那便代表着上市成功,若是能达到一亿美金以上,就可以称得上十分成功了。

    当然,梦想是有的,可如今的股市环境,没有几个人抱太多期望。

    敲钟仪式结束后,陆恒与沈亚等人,在纽交所大门口进行合影,顺便接受一些国内外的媒体采访。

    采访重点,当然是沈亚。

    不过作为唯品会的股东,年轻的陆恒也得到了一些关注。

    尤其是来自国内的几家大媒体,看到陆恒时,眼睛都亮了起来。

    “陆恒先生,在此次唯品会上市披露出来的股东名单中,你以百分之十二点五的份额,成为第四大股东。在此之前,我们几乎从没听到过这个消息。那么是什么促使你投资唯品会?据我所知,你还投资了一款定位相似的电商企业,名叫聚美优品,你是不是打算在电商这一块儿。。。。。。。”

    “抱歉,请问你是哪家媒体?”陆恒笑眯眯的打断了他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