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霸主-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是那个新任的驻华大使扎里夫吗?”
“对,就是扎里夫!”刘浩田说着,端起茶几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后便继续说道:“在递交国书后,这位新任大使扎里夫专门找咱们老首长聊了这个问题!”
“这个扎里夫是怎么说的?”好奇之下,谭斌有些迫不及待,看着谭斌如此,刘浩田也不再卖关子,直截了当的说了句:
“他只说了一句,巴基斯坦不会让中国的朋友吃亏!”
“哈哈,有了扎里夫这句话,头上的一片乌云就全散了!”刘浩田刚才所说的就如同一颗定心丸,让谭斌悬着多日的心总算放到肚子里去了,其实自从接到巴基斯坦的请求后,作为坚定的武器销售派,谭斌便为出售的问题多方奔走。
虽然他很清楚中巴关系非同一般,出售问题并不一定能得到高层认可,但作为军工发展的掌舵人,他的身后有着数百万嗷嗷待哺的军工系统职工及其家属,正因为如此谭斌不会放弃任何一次武器销售的机会,因为谭斌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实际,那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广大军工系统的职工饿肚子,更不能让军工发展原地踏步停滞不前,说来说去就一句话。活人不能让尿憋死!
如今巴基斯坦的新任驻华大使这句“巴基斯坦不会让中国的朋友吃亏”,必然是代表巴基斯坦政府的明确态度,那就是巴基斯坦方面会接受武器装备的有偿出售,既然申请国的态度都这样明确了,那对于武器装备的供应国中国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正因为如此,一块石头落地的谭斌。脸上不由得露出轻松的笑容,刘浩田见此也微微点点头:
“是呀,这样咱们的决策就从容得多,不过老谭,咱们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你也知道,这么多年风风雨雨依然保持如此深厚的友谊着实不易,所以高层虽然在有偿出售问题上达成了一致,但也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来做最终的判断!”
“根据实际情况来做最终的判断?”
“没错!”说着,刘浩田从座位上直起腰来。一只胳膊靠在沙发背上:“如果巴基斯坦在经济上有困难,或者所处的局势真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我们也会在有偿销售方面做出让步,毕竟在抵抗苏联方面我们是有极大的共同利益的!”
听到这里,谭斌虽然没有说话,但他的眉头再次拧在一起,而刘浩田的话并没有就此停下来,而是继续说道:
“所以这次老首长叫我过去。就是专门为了这个事,虽然老首长原则上同意你的观点。但他的觉得还是让我去趟巴基斯坦比较好,到实地了解了解巴基斯坦方面的情况,最好能接触下巴政府和军方的实权派,如果能达成协议最好,即使达不成协议也能清楚巴基斯坦的真实状况,这样咱们对于巴基斯坦的武器装备政策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恩!老首长可谓是思虑周祥呀!咱们与其坐在这儿胡乱猜测。还不如去到实地走走看看,切身感受到的事实比咱们用嘴皮子漫无边际的说更有说服力,这也是实事求是的嘛!”谭斌点了点头,然后抬眼看了看坐在对面的老战友,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
“说吧。要我总参装备部怎么配合?”
“你个老谭!”听了谭斌的话,刘浩田并没感到惊讶,反而含着笑微微摇了摇头:“还是那么精明,什么事都瞒不住你!”
谭斌拿起茶几上的暖水壶,给刘浩田的茶杯蓄上水,然后放到原处后脸上的笑容更胜几分:
“咱俩可是多年的老交情了,我还不知道你刘浩田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儿,你还没调回来之前,老首长就说过!”说着,谭斌的语气一变,学着老首长的语调继续说道:“等小刘回来,让他负责总参的军售事宜,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你这家伙早晚得来我这儿坐坐,只不过没想到能这么快过来!”
随着对外军售的开启,总参内部原本负责对外军售的临时机构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不仅如此,总参各部门都存在对外军售的相应机构,比如总参装备部下设的第八对外联络办公室,负责情报的总参二部也设有专门的对外联络部门。
这就造成对外军售出现政出多门和九龙治水的弊端,再说军火交易可不是其它的普通商品,是必须牢牢的掌控在国家的手里,正因为如此,为了让对外军售更加规范化和合理化,高层决定整合总参各部门的对外军售部门。
在这个背景下刘浩田被调回总参,进行改组和整合一个隶属于总参和高层的对外军售部门,总参谋部第三局,简称总参三局,对此谭斌早有耳闻,而对于这个刘浩田这个老战友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谭斌和刘浩田都是解放前参的军,隶属于老首长麾下,多年的戎马生涯和峥嵘岁月让两人结成深厚的友谊,对彼此的性格和心思也甚为了解,哪怕是日后因为工作需要,一个去了军工系统,一个进入秘密战线,但半辈子培养的默契并未改变,正因为如此,当接到刘浩田前来的信息后,谭斌便知道这个老战友不会是来他这儿坐一坐,叙叙旧这么简单!
谭斌话音刚落,刘浩田便用手用力摸了摸那一头如同钢针般直立的斑白短发说道:“在军售方面我可是个新兵蛋子,怎么也得向你这个老兵取取经不是!”
“行了,你就别卖关子了,有什么要帮忙的你只管说!”
“就知道老谭你爽快!”听了谭斌的话。刘浩田把放在头上的手放下,脸色也变得认真起来:
“其实我这次来就是想向你要一员大将?”
“要一员大将?谁啊?”
“万山厂的卢嘉栋!”刘浩田毫不犹豫的答道,然后端起茶几上的茶杯喝了两口后继续说道:
“万山厂的小卢,我可比你老谭熟,在桂溪我们常见面,他不但在军工研发方面有着过人之处。在对外军售方面也有着很优秀的表现,仅仅参与几次对外军售,就拿下数百万美元的订单,这样的成绩都给咱们老首长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这样既懂军工技术,又懂销售技巧的复合型人才,正是我们三局急缺的呀!”
“哎呀,这个问题有点难办了?”听了刘浩田的话,谭斌不由得把身子靠在沙发的后背上,无论是脸色和语气都显得很无奈:“这两年小卢研发的装备可填补了部队不少空白。手上的研发项目排都排不过来,就算我愿意,小卢他也没时间帮你呀!”
谭斌的话虽然说得很委婉,但刘浩田听得明白,说来也是像卢嘉栋这样的出色人才,不管是哪个主管领导都不会轻易放手,对此刘浩田这边早有准备,于是待谭斌把话说完。刘浩田便笑着说道:
“就知道老谭你不肯放手,所以我为此先请示了老首长。老首长对此也首肯了,我还专门起草了借调函,老首长也签了字”说着,刘浩田拿起身边的黑色公文包,一边拉着拉链一边接着说道:
“要不要”
“得!得!我算服了你刘大胆儿,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那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没等刘浩田把话说完,谭斌便摆了摆手,刘浩田见此脸上不由得露出胜利的笑容:
“这叫不打无准备之仗!”
作为多年的老战友,谭斌自然知道刘浩田的处世方式,看上去大大咧咧。无拘无束,其实每一个细节都会做得极为细致,堪称滴水不漏,这也是为什么当年会被调往隐蔽战线的原因,所以关于卢嘉栋的请调申请估计早就被这家伙走完所有程序,而现在就是攻破自己这个最后的山头而已!
“你个刘大胆儿,真拿你没办法!”说着,谭斌便无奈的摇了摇头:“唉!我们军工系统又被你来个釜底抽薪呀!”
听了谭斌的话,刘浩田不由得拍了拍谭斌的肩膀笑着回应道:“这不叫釜底抽薪,这叫全国一盘棋!”
“对!全国一盘棋!希望你们这次前往巴基斯坦可以满载而归!”
“借你吉言!”
刘浩田话音刚落,两人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瞬间溢满整间办公室,进而飘扬在晴空万里的天空中
没过多久,一道以总参装备部名义下发的命令,通过加密电波穿破上千公里的距离,飞向桂溪山区的万山厂(未完待续……)
PS:昨天晚上柚子正在码第二更的时候,突然停电了,55555,导致第二更没有如约上传,柚子很对不起大家,今天一上班柚子就各种理由的偷懒终于码完了昨晚的第二更,哎!柚子突然觉悟,以后一定要有至少一章的存稿,不然太被动了,全勤奖没有是小事,让大家担心可就是柚子的不对了,再次跟大家说声“对不起”!
由于兼职写作,所以柚子的更新很不给力,但柚子承诺会努力写好文来回馈大家对柚子的厚爱,么么哒!
最后,柚子还是一如既往地死乞白赖地求收藏、月票、推荐票,哈哈哈!
第两百一十五章 北上京城
1980年6月3号,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铺在绿油油的田野上时,一台黑色的“前进”蒸汽机车,带着“呼呼”的轰鸣,喷吐着浓密的烟尘,奋力的牵引着身后十几列绿色的车厢,沿着笔直的铁路线,向着前方已相距不远的目的地——北京,急速的奔驰而去
在这列火车尾部的硬卧车厢内,卢嘉栋揉了揉略显疲惫的面庞,隔着车窗望着外面无边的原野,微微有些出神,卢嘉栋是三天前接到的总参装备部的紧急命令,让他即刻前往北京总部。
万山厂本来就是受总参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委双重领导的军工厂,整个体制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接着这样突然而又紧急的命令,万山厂自然不敢怠慢,立即将卢嘉栋的车票和其他必要的手续准备好,而卢嘉栋在穿越前就是一位现役军人,对于军令如山这句话早已深入骨髓,所以在得到这份命令后也便匆匆收拾了下行装,拿上厂里为他准备的卧铺车票,便踏上北上京城的路!
80年代初中国的民航业还不是很发达,长途远行的主力军自然是由响当当的“铁老大”一肩扛起,不过这时候的铁路上运行的列车基本上都是老式的蒸汽机车,稍先进一点儿的内燃机车连影子都看不到,速度有多快也就可想而知了。
可即便如此一张进京的火车票也是很难得到,其手续之复杂让后世穿越而来的卢嘉栋一听就头疼,好在万山厂作为军工厂与铁路部门有着密切的业务联系,再加上厂办对此类出差事宜的程序轻车熟路,所以没费多大劲儿就搞到了进京的火车票,而且还是最为紧俏和难得的卧铺票!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于那些经常出差的人来说,能躺在卧铺车厢内完成一路过来的旅程可谓是无比舒服和惬意的事,不过卢嘉栋却没有觉得有什么舒服和惬意的,只感受到列车巨大的噪音,慢吞的速度以及无休止的震动和闷罐车厢内浑浊的空气,就这样卢嘉栋在火车内熬了三天三夜。迎着早晨初升的太阳,总算要到达目的地了!
看着窗外绿油油的田野渐渐被一排排低矮的平房所取代,卢嘉栋心中不由得带着一丝解脱的感叹道:
“总算要到了!”
想想这三天的煎熬即将结束,卢嘉栋不由得精神起来,可随即他的眉头不由得轻轻跳几下,刚刚精神的面庞被一层困惑所笼罩,而这样的困惑自打接到这份命令后,便一直萦绕在卢嘉栋的脑海中,那就是如此匆忙的将自己调往总参总部到底有什么新任务?
这方面命令上并没有说明。对此万山厂内部均觉得此次卢嘉栋被召到总部,必然是参与一项重要的武器装备研制项目,其实不只是万山厂的人,就算是卢嘉栋本人也这样想过,毕竟在同时期国家有几个重点的武器装备项目在进行紧锣密鼓的研制当中,很有可能把自己调过去参与研制。
不过卢嘉栋除了这个普通人都能想到的惯性猜测外,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有另一番不同于常人的推断,那就是此次调往总部可能不是为了武器装备的研发。而是为了对外军售,卢嘉栋之所以会如此猜测。
是因为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军工专家。他深知在这个时间段上苏军已经深陷阿富汗,巴基斯坦为了支持阿富汗抗苏武装,在全球采购武器装备,而其中作为有着传统友谊的中国,更是成为巴基斯坦重要的采购对象,所以向中国提出武器装备的申购请求。而这也成为中国开启大规模对外军售的先河。
而卢嘉栋曾经被借调到总参第八对外联络办公室,参与过几次对外军售谈判,并与布洛姆贝格达成数百万美元的销售协议,可以说有着丰富的对外军售经验,正是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卢嘉栋觉得自己调往总部很有可能会被安排参与对巴基斯坦的军售当中去。
想到这里,卢嘉栋望着外面一排排疾驰而过的平房,不由得自言自语的感概一句:“如果真是这样可就好了!”
从卢嘉栋的内心来讲,他更希望是对外军售,要知道他现在主抓的新型火炮项目迟迟得不到国家立项,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足够的资金,国家的资金就那么点儿,就算勒紧裤腰带也无法弥补巨大的缺口,解决资金的来源只能寻找新的来源。
而对外军售就是最好的开源方式,之前跟布洛姆贝格的军售基本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小打小闹,想要真正的赚钱还是要进行国与国的大宗交易,这样才能做到装备销售、后勤保障、人员培训以及后续发展等一条龙式的销售,如此才能得到源源不断且数额巨大的钞票!
有了这样庞大的资金注入,别说是自己主抓的新式火炮项目,就是其他急需的装备项目也可以得到发展,一些历史上因为资金问题而下马的好项目也可以得到延续和发展,而这样的大宗军售正好可以从巴基斯坦找到很好的突破口!
“一定是对外军售!”
“同志,同志,同志咦?你说什么?”
“呃”听着耳边突然传来的陌生声音,卢嘉栋不由得一愣,循声望去这才发现一位年过半百的列车员正目不转睛的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