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级军工霸主 >

第533部分

超级军工霸主-第533部分

小说: 超级军工霸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停职检查?”

    听了童文烈的话,卢嘉栋有些愕然,就算童文烈违规发电报,顶多也就是个通报批评,做个书面检查就好,可是现在,童文烈却是被停职检查,显然是罪加一等的处理方式,这让卢嘉栋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童文烈这样一个只懂技术的老专家,因何缘故被刘文峥如此重判

    童文烈自然是看出了卢嘉栋的所思所想,不由得惨然一笑,配合着书房里那盏微黄的台灯,显得更加苍老和黯然:

    “发个电报自然是罪不至此,坏就坏在我这张嘴,不应该说那么多实话呀”

    防空导弹试射失败,包括刘文峥在内,整个集团无不是心急如焚,毕竟这关系到东北重型工业集团未来的发展,任谁都不敢怠慢,于是很快相关的调查小组便成立,失败的原因也在第一时间得以查明,原来是因为导弹弹体制造不过关,导致弹体在高速运动时,承受不住空气的巨大阻力和压力,致使弹体出现龟裂,最终导致起火爆炸

    本来查明原因并不是坏事,对症下药解决了便是,可没想新式防空导弹系统研制团队与负责弹体生产的航天一厂却开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药方:

    以童文烈为核心的新式防空导弹系统研制团队通过总结先前的失败经验,最终将问题锁定在铸造工艺上,要知道防空导弹弹体属于大件,内部结构复杂,一般的机械加工很难完全将其加工成型,先前的失败便是最好的例证,正因为如此,童文烈的方案便是利用最为传统的砂型铸造,来完成防空导弹的弹体铸造工作。

    然而他的方案一经提出,便遭到新任航天一厂的厂长廖永晨的反对,他认为传统的砂型铸造太过简陋,已经跟时代脱节,而且采用纯手工,生产周期长,完成效率慢,根本不适合当下的工业化生产,被时代淘汰已是必然;

    现如今防空导弹弹体之所以出现问题,正是导弹研制团队抱守传统,思想僵化,导致生产线机械设备严重老化所致,正因为如此,当务之急则是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加工工艺,在解决导弹弹体难题的同时,也顺带对整个集团来一次彻底的变革和提升,这才是一举两得的解决之道

    本来对于一项问题的解决,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也很正常,实际操作检验一下也就高下自然立判,可没想到作为实际主持工作的刘文峥根本没有检验和调查,便拍板决定采用廖永晨的设备引进方案。

    童文烈在技术上是个精益求精的人,更是个不揉沙子的人,况且他为此闷头在铸造厂里做了半个多月的试验,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所以当刘文峥找到他,让他同意引进相关设备时,童文烈便直截了当的拒绝,

    即便是刘文峥当面逼迫,童文烈依旧以其执拗的性格拒绝在相关文件上签字,本以为有他这个总设计师阻拦,刘文峥和廖永晨的设备引进计划不可能完成,等到卢嘉栋回来,自然就能做出公正的判断,却没想到刘文峥直接搞这么一手,借着违规发报的过错,将童文烈这块又臭又硬的石头彻底搬开

    “虽然我知道这两个人本意也是为了集团发展,我也并不反对对外引进设备,可这也要看实际情况,明明知道机加工无法完成弹体的复杂制造,那还何必利用宝贵的外汇购买一些无用的东西呢?如此不实事求是的做法,与当年的‘放卫星’有什么区别”

    童文烈越说越生气,情急之处更是用手把椅子扶手拍得“嘭~~嘭~~”作响,而卢嘉栋听了前因后果之后这才恍然,难怪刘文峥见了自己有些不自然,想必他也觉得把童文烈就这么给停职检查也是有点过,

    怕他这个掌舵者回来秋后算账,不管怎么说童文烈是他卢嘉栋“三顾茅庐”请回来的,打击童文烈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是在打击他卢嘉栋,真要是计较起来,就算是刘文峥这个党~~委~~书~~记也未必能顶得过他的雷霆之怒,所以只想着把事情完全解决,这样也好对自己有个交代,却没想到自己接到电报提前赶回,令得刘文峥的计划有些方寸大乱

    想到这里,卢嘉栋微微点了点头,但却并没有开口说话,看着听完前因后果,依然神色如常的卢嘉栋,童文烈有些不解其意,生怕卢嘉栋也因为好大喜功,而同意廖永晨的计划,不由得焦急的说道:

    “卢总,你可不能因为这些表面工程而冲昏头脑,进口的东西固然是好,可也要看是不是和咱们,要是水土不服,与废铜烂铁无异,更何况导弹弹体内部结构复杂,整体成型要求高,单纯的机械加工很难完成,虽说传统工艺比较落后,可有时候他们也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童文烈的话语恳切,甚至都有些哀求,没办法廖永晨所提出的方案,诱惑性实在是太大了,更新设备,解决问题,整体转型,升级提高,随便哪一条拎出来都是无比的高大上,任何一个领导听了都会禁不住诱惑,因为这其中不但包含着企业的发展,更蕴含了巨大的政绩。

    特别是一台台光鲜亮丽的进口机械一字排开的场面,任谁都要为之动容,刘文峥正是因为如此,才会选择廖永晨,老练如刘文峥都为了政绩都放手一搏,难道卢嘉栋就不能吗?要知道现在的卢嘉栋可是高级干部,政绩对他同样重要,所以,当卢嘉栋面色如常的不发一言时,童文烈的心不由得咯噔一下

    对于童文烈的所思所想,自然逃不过卢嘉栋那双漆黑清澈的眼眸,旋即摆了摆手,笑着安慰道:

    “放心吧,童教授,对弹体的事情,我虽然不精通,但也是略知一二,这种高精密的铸造,根本无法用机械加工来生产,只能用砂型铸造工艺来制造,对于这一点,我还是明白的”

    卢嘉栋并没有说假话,他对导弹弹体的加工工艺的确有所了解,当年在承接部队某远程防空导弹的项目后,他便随着当时负责生产的总工艺师走访过导弹制造工厂,而其中最令他感到意外的就是如此先进的导弹,竟然还有一项重要环节需要最原始的手工制造;

    而这个环节不是别的,正是弹体铸造,只不过与传统的机械模具不同,弹体铸造却是采用砂型铸造法,一来生产成本比较低,而来沙子塑型好,可以根据需要将弹体内的复杂结构塑造出来,便于一次成型。

    只不过,想要得到合格的铸件,对沙子的要求,构型的精细,以及成型的完整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而这些都无法借助机械来完成,只能依靠铸造技工利用一双手和几把小铲,一点一点的用手工去完成,可以说沙模铸造技工就如同一个个惊才绝艳的艺术家,用一粒粒沙子把导弹的外衣雕刻出来

    当时见此,卢嘉栋非常惊讶,很难想象处在高度发达的21世纪10年代,还需要纯手工去完成先进的导弹制造,不过接下来总工艺师的一句话,却让他终身铭记:

    “就算在精密的机械,也有做不到的东西,只有灵巧的双手才是无限的可能”

    正是有着这样的经历,卢嘉栋对导弹弹体铸造加工的印象极深,因而当他听了童文烈的话,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觉得采用最传统的方法有什么不妥,反而是深以为然,童文烈听了卢嘉栋这番话,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凝重的脸也在此刻终于泛起欣慰的笑容,对着卢嘉栋点了点头:

    “我就知道,卢总你是明白人,唉说实话,这年头能像卢总你这样懂行又懂做的人,真是不多了,只可惜要是刘书记他们能有卢总你一半的本事,也不用搞那么多无用的设备了”

    “设备上的事先放一放,当务之急,还是要把防空导弹系统的问题解决,砂型铸造说得简单,可对铸造技工的要求却非常高,沙子的配比,温度的掌控还有铸模的精细,都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要是技工不过关,就算我们知道问题在哪儿,也是束手无策”

    “卢总,您真是行家,一下子就说道问题的关键了!”

    童文烈向卢嘉栋竖起了大拇指,旋即意味深长的笑着说道:“这一点,我想您还是亲自去咱们的铸造厂看看,到时候您就知道我为什么坚持传统工艺了”(未完待续。)

第八百零九章 解~~放铸造厂

    东北重型工业集团铸造厂,原名叫做东北解~~放铸造厂,本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型铸造厂,虽然属于军工企业之一,但因为结构单一,产品落后,在东北军工企业陷入困境之时,也未能幸免,成为徘徊在死亡线上的企业之一。

    其实际状况甚至还不如当时沈城厂,毕竟沈城厂的盘子大,人员多,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从中央到地方都会为其输血,然而解~~放铸造厂却没有这个待遇,哪怕是他曾经生产过数款导弹以及其他装备的大型铸件,可由于自身规模小,人员结构单一,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都已到了破产边缘

    便在这时,高层下令由卢嘉栋组建东北重型工业集团,除了把沈城厂、航天一厂以及东北造船厂等几家骨干型军工企业囊括在一起外,还将一批经营能力差,生产结构单一的省属厂也包含其中,解~~放铸造厂便作为这类厂中的一个,被当地省像甩包袱一样,甩给了新成立的东北重型工业集团

    也正因为如此,东北重型工业集团虽然看上去规模很大,但细究起来却背着众多沉重的包袱,即便是经过一年多的整顿和完善,东北重型工业集团整体实现扭亏为盈,然而要是细看账本的话,

    真正创造利润的也只不过是寥寥几个大厂而已,类似解~~放铸造厂这类的中小军工厂,非但没有实现盈利,反而还需要集团不停的输血才能维持基本的运转,所以整个集团在这些“拖油瓶”的牵累之下,利润率并不高。

    也正因为如此,集团内很多干部都觉得,保留这么多嗷嗷待哺的中小厂简直是浪费资源,还不如一鼓作气裁撤掉,一来能够解决集团资源,增强营收能力;二来也可以淘汰落后产能,减轻集团负担,类似的报告不止一次的递交到卢嘉栋的案头,只不过都无一例外的被他挡了回去

    不是卢嘉栋不想把这些“拖油瓶”处理掉,如果要是民用企业也就罢了,卢嘉栋必然会毫不犹豫的将这些企业裁撤干净,就算阻力再大也在所不惜,毕竟利润是最至上的,然而他所领导的东北重型工业集团并是个简简单单的民用企业,而是一家集合整个东北精华的特大型军工集团。

    作为军工企业,除了追求单纯的利润外,更要考虑军工产业链的完整性,或许一家小厂的盈利能力差,连年亏损,但相关的重要部件却只有这家小厂能够制造,这样的能力或许在和平时期并不明显,甚至可以用更好的进口部件来代替;

    可一旦战争爆发,进口来源被切断,这样的小厂便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要不然一条完成的军事技术装备因一个部件而瘫痪,其影响可不单单是一件装备的抛锚,也不是几款武器的实效,而是会危机士兵们宝贵的生命,甚至是整场战争的成败

    当然也有人说,类似的产品东北不能造,全国其他企业也能造,比如说万山集团,还有新成立的西北集团,西南集团,道理的确不假,可有没有想过当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保留一条完整的军工产业链时,会有怎样的后果?

    要是战争爆发,敌军势必会对支撑战争潜力的工业基础实施毁灭性打击,如果全国只有一条军工产业链,敌人只需要选择几个关键性节点,实施大规模高强度的突袭作战,中国的军工基础便会遭到摧毁,届时在得不到武器装备补充的前方将士,其后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正因为如此,为了维持战争潜力,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都不会只构建一条军工产业链,美国如此,苏联则更是如此,中国作为大国自然也不能例外,远在六十年代开启的三线工程,便是为了构建第二条军工产业链;

    新时期建立的万山军工集团也有着这方面的深层次考虑,所以作为中**工摇篮的东北军工产业链自然不能轻易放弃,哪怕相关企业处在亏损状态,也要勉励维持,要不然一旦产业链断裂,

    相关的机械设备流失不说,大量数量的技术工人也会就此丧失,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机械设备没了还可以花钱去买,可是技术工人要是没了,就算到时候拿出黄金,也未必能换回来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军工企业就是最好的例子,经历九十年代休克疗法的摧残,致使俄罗斯经济濒临崩溃,在这种形势之下数量庞大的军工企业顷刻便土崩瓦解,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就此流失;

    经过十几年的徘徊和整顿,等到俄罗斯经济终于逐步恢复,准备重振昔日的军工帝国时,却猛然发现机械设备还在,可至关重要的人却没了,甚至很多重要岗位出现断层,导致俄罗斯军工不但无法满足新装备的研制需求,就算是制造老装备也是质量问题频发,直到21世纪10年代,这种情况才得到一定的改观,可这时俄罗斯的军事装备已经被世界其他军事强国追上,甚至赶超

    卢嘉栋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军工专家,对军工产业链的情况可谓是知之甚深,再加上稳定东北大局,安定职工人心等目的,卢嘉栋对递交上了报告,无不是悉数打回,所以类似的裁撤方案便停了下来;

    只不过停是停下来,但这种裁撤小厂的思想却从没有在集团内部消除过,所以很多人认为,类似解~~放铸造厂这样缺乏盈利能力的中小厂的裁撤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当下解决不了,待时机成熟,国企改革深化,终将会走到生命的终点,也正因为如此,这类厂在集团内的地位并不高,职工待遇也是一般,要不是集团分配一些活计保持生产线的基本运转,立即散伙也只是分分钟的事

    “师父,师父”

    这天一大早在解~~放铸造厂工作三年的普通铸造工秦高强,一进车间便冲着不远处正半蹲在地上的师父高兴的喊着:

    “看看我给您老人家带来什么好消息了?”

    听着徒弟的兴奋的都有些走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