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大闲人-第5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但凡有点远见的官员小吏,面对阶下囚身份的李治也不敢有半分不敬,今日我对你爱搭不理,明日可就不止是高攀不起那么简单了,而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满地人头滚滚向东流了……
旁若无人地在院子闲晃了几圈,老实说,在见多识广的李治眼里,宗正寺里的这点小风景实在上不得台面,院子不大,一炷香时辰便逛了个遍,然后……李治开始无聊了。
昨日听了李素的提醒,他才发觉原来看书打发时间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看的书不对说不定也能成为自己日后的罪名之一,所以,在这个烈阳高照的夏日上午,被圈禁的李治无所事事坐在院子阴凉的树荫下,打了个无聊的呵欠,然后伸展着闲出鸟来的懒腰。
快要在树荫下睡着时,一名小吏蹑手蹑脚走上前,鬼鬼祟祟跟做贼似的,不时的左右偷望,生怕有人看见。
李治一直醒着,然后静静看着这名可能入错行的小吏穿着官服,举手投足一副典型的贼模样,悄悄向自己靠近。
走到李治跟前,小吏行了一礼,压低了声音谄笑道:“晋王殿下,有一位客人来访,不知殿下可愿见?”
李治皱起了眉,年轻稚嫩的脸上很快端起了王爷的架子:“何人?”
“呃,据说是泾阳县公府上的一位下人……”
李治神情一振,努力抑住心中的喜意,板着脸道:“请进来吧。”
小吏急忙行礼退下,未多时,院外拱门内竟出现一位身材袅娜多姿的女子身影,女子走得不急不徐,她穿着素色的裙钗,梳着大唐女子很常见的宫髻,待走得近了,李治赫然睁大了眼。
这女子……好生标致!而且,似乎有几分面熟。
她是李素府上的……下人?
李治撇了撇嘴,看不出李素这家伙道貌岸然,家里连个歌舞伎都不肯买,说什么怕闹得家宅不宁,伤了夫妻感情,谁知家里竟藏着这么一位国色天香的女子,啧啧,太虚伪了!
很快,女子已走到李治身前,垂头朝李治屈膝裣衽一福。
李治虽然年轻,却也是富贵皇子,大门阀大家族的规矩自然懂。他很清楚,但凡从权贵家族里走出来的女子,越美丽就越是名花有主,从无例外,眼前这位女子既然是李素府上的,那么肯定跟李素有了某种深度的不可告人不可描述的超主仆关系。
换句话说,眼前这个女人名义上是李素府上的下人,但她肯定是李素的女人,就算没名没分,李治也不能失礼。
于是李治难得客气的伸手虚扶了一下,然后道:“这位姑娘不必多礼,呃,你是子正兄府上的……”
女子神情平静,道:“奴婢是泾阳县公府上的丫鬟。”
李治好奇道:“是来传话么?奇怪了,子正兄为何派个女子来传话……”
女子赫然抬头,直勾勾的盯着李治,目光平静却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势,李治被盯得浑身发毛,随即脸上露出不悦之色,最后沉下脸来。
他和李素是朋友,二人之间相处怎样都好,可眼前这位姑娘只是个下人,这个下人就算是李素府上的,就算跟李素有关系,在他面前也不能如此无礼,尤其是,这种无礼还表现在对陌生男子毫不避讳的直视,让李治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子正兄派你来究竟传什么话,快点说吧。”李治的声音顿时冷了下来,头也扭到一边。
女子毫不畏惧,反而展颜一笑,接着忽然屈膝,朝李治再次行了一礼。
“奴婢想重新介绍一下自己,奴婢姓武,是并州应国公武士之次女,奴婢进过太极宫,当过才人,也被打入过掖庭,性命差点不保,奴婢还当过道姑,现在奴婢又是泾阳县公府上的丫鬟……”武氏说着,俏脸忽然浮起一丝苦涩的笑,接着道:“或许很快,奴婢的身份又要换一个了,晋王殿下,奴婢如此介绍,不知殿下可听懂了?”
面对武氏如此直接的自我介绍,李治不由愕然,心中愈发惊疑。
没头没脑的,一个陌生女子找上门来,做了一番莫名其妙的自我介绍,……她到底想干嘛?
呆怔半晌,李治才回过神来,表情依旧冷漠道:“你说的这些,与本王何干?”
武氏嫣然一笑,道:“此前或许无干,今日以后,相信晋王殿下会记住我的。”
李治皱眉:“为何?”
武氏仍直视着他,一字一字地道:“因为我可助殿下度此危厄。”
李治惊愕地看着她,随即嘴一撇,冷笑道:“你以为你是谁?”
“我有匡扶天下之志,亦有管仲乐毅之才,殿下得我,如添十万兵马。”武氏平静地道。
李治继续冷笑,挥了挥手,冷冷道:“世人只闻狂夫,未尝闻狂女,今日始闻矣。本王今日给子正兄面子,你快回去吧,本王没兴趣浪费光阴在你身上。”
武氏也不失望,仍直视着李治的眼睛,忽然道:“殿下身陷命案,王爵岌岌可危,除了李县公,殿下可以说是举目无援,但殿下似乎忘了,您还有一大援助,只要您一句话,这股援助可以毫无保留的引为己用,助殿下脱此困境。殿下眼睛只盯着李县公,孤注一掷何其可惜。”
不得不说,武氏的这番话很勾人,李治对她再是反感,事涉自己的王爵和性命,也终于被这番话吸引了注意。
武氏刚说完,李治便情不自禁地问道:“还有什么人愿意助我?”
武氏眼睛盯着他,一字一字缓缓道:“殿下的丈家,太原王氏,以及……整个山东士族。”
***********************************************************
长安城,长乐坊一家豪宅内。
李素正在拜访一个人,这个人姓王,名然。
名字不出奇,可身份却了不得。
他是太原王氏当代家主的次子。
大唐门阀林立,士族众多,势力之大,甚至对皇权都隐隐产生了几分威胁。这也是李世民有心解决这个内患的根源之一,可惜纵然李世民雄才伟略,在削除门阀影响这方面仍不敢轻举妄动,只可徐徐图之。他能做的顶多只是扶持山东士族和跟随他一同打天下的新兴权贵,来对抗和平衡树大根深的关陇门阀,在削弱门阀这条路上,李世民走得实在很艰难。
太原王氏就是山东士族之一,是李世民刻意扶持的士族。无论关陇门阀还是山东士族,在国都长安城里都有别院和商铺,并且通常都是家中核心的子侄在长安坐镇,说是别院,按现代的话来说,其实就是一个联络处,这个联络处并不在乎自家的买卖好坏,他们的眼睛只盯着皇帝,盯着李世民,但凡长安城有什么风吹草动,或是朝堂里的君臣搞出什么幺蛾子,各家便会遣出一匹快马,飞速出城向本家报信。
王然就是太原王氏安排在长安坐镇的负责人。
王然是王家当代家主的次子,年纪已三十多了,此刻坐在自家前堂里,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这个不告而登门的恶客。
恶客丝毫没有被主人嫌弃的觉悟,反倒是笑得很甜很开心。
“李县公亲临寒舍,王家蓬荜生辉,未曾出门远迎,是王某失礼了。”
大家族自有大家族的气度和教养,虽然不喜欢这位恶客,王然还是把礼数做足了。
李素毫无芥蒂地微笑,一边笑一边打量着王家前堂的摆设,啧啧有声。
“白玉为堂金作马,王家果然好气派,若是这些摆设放在我家该……啊,咳咳,失礼,失礼了。”
王然皱眉,目光露出警惕之色:“李县公与我王家素无往来,不知今日登门……”
李素叹了口气,朝他扔了一记嗔怪的眼神。
“当年在晋阳时我确实与王家有过一些不愉快,这都过多久了,王兄为何还没忘怀,真是小气。”
第八百三十八章 晓以情理
李素与太原王氏的恩怨不小,当年晋阳平乱时,李素狠狠坑了王家一次,王家家主被坑得不轻,被李素逼得生生倒戈,不得不果断出卖盟友,倒向朝廷。
作为家主的次子,王然当年也是从头看到尾的,包括李绩为了配合李素演戏,派遣大军驻扎在王家的大门口,摆出一副灭人满门的架势,将王家一众老小吓得不轻,这也是促成王家家主不得不倒向朝廷的原因之一。
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真正视死如归的人是极少的,更多的是向刀口妥协屈服,王然当时也在王家的人群里,那一次他也吓坏了,于是极力主张出卖盟友以求自保。
后来王家果然做出了最聪明的选择,李素也顺利完成了晋阳平乱的任务。
再次回到朝廷温暖的怀抱,与李世民手牵着手,心连着心,最初的恐惧过后,心里涌出的便是无尽的愤怒,对制造恐惧的始作俑者李素,王家上下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无奈李素更聪明,早早将这口黑锅扔给了李世民。
虽然王家上下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但报复的念头却不得不放弃。
因为李素在长安城羽翼渐丰,他不仅有皇帝的圣眷,还有一张无比强大坚韧的人脉网,这张网里囊括了诸多当朝宰相名将以及皇子公主,可以说,在长安城的范围内,只要李素自己不作死,寻常人还真没办法对付他。
放弃报复是一回事,但仇恨又是另一回事,王家虽然拿李素无可奈何,但并不影响一大家子对他恨得刻骨铭心,提起他的名字往往顺带着便将李素的祖宗十八代都拿出来虐一遍。
李素选在这个时候登王家的门,而王然居然愿意见他,尤其是见面后居然没指着李素的鼻子骂脏话,由此可见大门阀的教养是何等的高明,李世民实在应该给王家发一块“构建封建社会文明五好家庭”之类的牌匾以兹鼓励。
对于李素的贸然登门,王然是打心底里不欢迎的,这种不告登门的恶客,就像穿了一双新鞋在门口却踩了一泡臭狗屎,感觉别提多别扭了。
李素丝毫不觉得自己讨嫌,反而很自来熟的开始跟王然称兄道弟。
“啊,王兄……”李素拱拱手。
这个称呼令王然脸颊狠狠抽搐了一下,嗫嚅着嘴唇,还是选择沉默。
“王兄,往事已已,恩怨休怀,为何不放下?当年的事愚弟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李素顿了顿,再次把李世民拉出来背黑锅,压低了声音道:“而且,愚弟所为皆是陛下授意,我食君之禄,身不由己呀。”
王然怒哼一声,接着冷笑:“当年在晋阳究竟怎么回事,你我心知肚明,莫牵扯陛下,陛下一代英主,可想不出如此阴损的主意。废话不必多说,李县公今日登门到底有何事,说完还是请你离开吧,王家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
李素啧了一声。
太小心眼了,一点小恩怨现在都放不下,胸襟气度如此狭窄,家业如何振兴?企业如何跨国?古代人的局限性啊!
“那愚弟就开门见山了……”李素收起了笑容,直视着王然,缓缓道:“晋王被圈禁的消息,想必王兄知道吧?”
王然有些惊讶,随即继续板着脸道:“那又如何?与我王家何干?”
李素径自道:“晋王今年十七岁,是诸皇子中品行最端正,为人最善良的,他是个好孩子,这次的命案他是被人陷害的,王家是百年大族,王兄在长安城久居,当知天子脚下之凶险,晋王这次无端被陷,说来亦是因此,可谓飞来横祸,值此交困之际,太原王家难道不想做点什么吗?”
王然冷冷道:“李县公有话直说,没必要绕圈子,你到底想说什么?”
李素直起身子,盯着王然的脸,肃然道:“我想请王家保住晋王。”
王然呆住,半晌之后忽然冷笑:“晋王是陛下最宠爱的皇子,如今事涉命案,连陛下都保不住他,我王家有什么能力保晋王?再说,天家宫闱之事何等凶险,王家有什么资格参与?李县公撺掇王家保晋王究竟是何居心?你还嫌害王家害得不够吗?”
“不够……”李素脱口而出,见王然一副要疯了的模样,李素自知失言,急忙道:“我的意思是说,王家做得很不够!”
“什么意思?”王然语气已经很不耐烦,眼看要下逐客令了。
李素叹道:“王兄莫忘了,晋王李治可是与太原王氏有婚约的,而且马上要大婚了,认真说来,晋王如今可是你们王家的女婿,女婿有难,丈家却见死不救,从此以后,不知天下人怎样看太原王氏?”
“你!”王然勃然大怒,长身而起,指着李素恶声道:“李素你欺人太甚!皇子事涉命案,与联姻有何关系?联姻是陛下的旨意,圈禁晋王也是陛下的旨意,你觉得王家该遵哪条旨意,违哪条旨意?”
李素冷冷道:“若晋王的王爵被削被贬为庶民,与王家的婚约也取消,不知太原王家如何自处?”
怒极的王然闻言一怔,接着睁大了眼睛陷入了沉默。
看着王然呆怔的脸,李素叹道:“不容置疑的是,李氏已坐稳了大唐江山,贞观朝近二十年,朝堂君圣臣贤,民间百姓朴实,对内施仁政,对外行王道,已然是四海归心的气象,不出意外的话,大唐坐享数百年国运应是意料之中的事,江山姓李,当今天子主动与太原王氏结亲,这桩亲事对太原王氏有多重要,需要我跟你细说吗?”
李素说着忽然冷笑起来:“你们王家倒是聪明,没出事便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出了事便马上缩起脑袋装聋作哑,这种行径别说看在天下人眼里,就算是只看在陛下眼里,你觉得陛下对王家会是怎样的评价?更别说晋王如今还没被定罪,只是为证清白主动请求圈禁而已……”
“就算那个冯渡确实是被晋王杀的,就算宗正寺定了晋王的罪,就算陛下将晋王削去了王爵,你以为晋王这辈子果真就只是庶民了么?别忘了,晋王是长孙皇后嫡出的皇子,也是唯一一个被陛下带在身边亲自抚育的皇子,可见他的分量在陛下心里多么重要,杀一个御史而已,算得多大事?一两年以后待此案风声过去,以陛下对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