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途-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是野心勃勃,一心想再登上位。
在诸王中,秦晋燕三人为最长,又要防御蒙古,所以他们在王府护军之外,另掌有重军,是诸王中的实力三强,而朱橚被册封在开封府,没有防御责任,所以只有护军,但他是五子,所以朱元璋也给了他高规格的护军标准,拥有军队五万人,但五万人还不足以支撑他的野心,尤其太子朱标去世后,朱橚的野心更是急剧膨胀,不过他没有秦王那样明目张胆地招兵买马,他采用了一种迂回的方式,那就是囤积钱粮,等待时机,朱元璋病逝后,他的野心立刻彰显,开始大规模招兵买马,仅仅三个月时间,他的军队便从五万人增加到了八万人,成为和宁、辽、蜀等王一起的二阶梯,由于他的藩国位于中原腹地,手中又有大量的军队,因此从去年开始,秦燕两王都先后来拉拢他,周王当然是想登基为帝,不过他心里也知道,他的机会不大,所以在两位兄长的拉拢中,他更偏向于自己的亲兄燕王。今晚燕王把他找来,就是要和他商量秦王欲逼皇帝退位一事。
朱橚躬身施礼笑道:“四哥有所不知,刚才三哥来找我,耽误了一个时辰,所以来晚了。”
老三便是晋王,他来找朱橚当然就是为了逼皇上退位一事,朱棣脸色一变,他急忙把兄弟拉进屋问道:“五弟,你没有答应他们吧!”
“我答应了,后天一早准时出现在宗庙。”朱橚微微一笑道。
“你答应了?”朱棣愣住了。自己的兄弟居然也要支持秦王登位吗?对于自己这个亲兄弟,朱棣是抱有很大的期望,说得再直白一点,他是看中了周王手中的八万军队。所以朱橚和秦王的关系,他十分敏感。
这时,他从朱橚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狡黠的笑意,他忽然明白过来。抬手给了他肩窝一拳笑道:“你这家伙,居然还来这一手。”
朱橚揉着肩膀笑了,他怎么可能支持二哥上位,支持他上位,那自己这几年不是白忙一场吗?
“来!来!快坐下。”知道兄弟没有支持秦王的意思,朱棣变得异常热情,他请兄弟坐下,并亲手给他倒了一杯茶,“我就是说呀!你怎么可能支持那种蠢货登位。”
朱橚没有吭声,他其实也一样不支持朱棣登位,只不过他是自己的亲兄,面子上有点过不去,便偶然帮他几次罢了,他喝了茶嘿嘿一笑道:“我知道你今晚找我来必然是有事情的,你就直说吧!总归我会再帮你一次。”
“好吧!那我就直说了。”
朱棣就仿佛知道老五肯定会答应似的,他压低了声音道:“我要你去向朝廷告发秦王的逼宫阴谋。”
朱橚沉默了,四哥不想招摇。而让自己去告发,这显然是要利用自己,一旦被秦王知道了,那他就成为了诸王之敌,做这件事的风险很大。不过他转念又一想,自己这几个月是有点太嚣张了,如果朝廷削藩。自己可能就会首当其冲,他是要给自己留点余地了,想到这他便点头答应道:“好吧!我答应你,不过让我去向谁告发,黄子澄吗?”
这种事当然不能直接找朱允炆。既然叫秘密告发,就不能让相关人知道,而黄子澄是朱允炆最信任的心腹,找他是最合适,不料朱棣却摇了摇头,“黄子澄是个迂腐透顶之人,找他说不定会反而坏事,这件事你去找叶天明,此人会教孺子怎么办?”
“那好,时间紧迫,我现在就去。”
朱橚起身行了一礼,便告辞而去,他刚一走,朱棣立刻把纪纲叫了进来,吩咐他道:“你派人去盯住周王,如果他没有去叶天明府,要立刻禀报于我。”
“属下遵命!”纪纲刚要走,朱棣又叫住了他。
他立刻取过一张纸,用左手写下了:“周王告密”四个字,装进一个空白信封里,交给纪纲道:“后天宗庙祭拜后,你将这封信用断箭射入秦王府内。”
卷二 风起云涌 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都风云(七)
更新时间:2010…7…26 12:50:00 本章字数:3663
罗广才果然是非常能干,在受李维正责怪他监视不利后,他立刻整顿。一个时辰后便送来了一份监视报告,让李维正感兴趣的是两件事。一是晋王今天再来秦王府秘晤,至今还没有出来,二是燕王府那边,一个神秘的马车夜访燕王府,随即又去了吏部尚书叶天明的府。马车后来驶入一个不知名的大宅,从对方有三百余军队护卫来看,应该是个王爷。
李维正对后一个情报尤为感兴趣。燕王怎么可能容忍秦王逼宫自立。这必然是他出手了,这个王爷的真实身份很重要,极可能就是他李维正所寻找的那根最关键的撬棒。他立刻吩咐亲兵道:“去告诉罗广才。这个王爷的身份极为重要,一定要查清他到底是谁。”
叶天明得到周王的告密,不由大吃一惊,他连夜进宫禀报了朱允炆。朱允炆异常震惊,他万万没想到二叔竟然要用倩倩之事来逼自己退位。而且已经有超过一半的王爷支持了,他不久前做的梦真的应验了,他心中一片混乱,连忙问叶天明道:“叶爱卿,你说他们可能逼朕退位吗?”
叶天明叹了口气道:“如果在朝堂上不可能,朝廷是公事,逼皇帝退位须得大臣的同意,但宗庙却不同。宗庙是皇家私地,首先大臣就不能介入,皇室虽还有更年长者,但他们都在凤阳,在京城,秦王就是宗室之首,秦王又是宗正寺卿,你是他的皇侄后辈,他完全可以在先帝面前弹劾于你,当然,陛下可以分辩解释,如果参与宗庙的其他皇室支持陛下,那也无妨,可问题是现在一半以上的王爷都支持秦王,臣很担心陛下届时会抗不住啊!”
朱允炆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半晌他才忧心地问道:“那叶爱卿可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此事?”
叶天明没有说话,眼中有些犹豫,朱允炆看出来了,他立刻道:“叶爱卿不要有顾虑,只要能解决问题。朕都可以考虑。”
叶天明叹了一口气,缓缓道:“让藩王进京的建议是臣提出来的。其实臣当时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利用藩王进京,将他们一网打尽。全部贬为庶民,甚至赐一杯毒酒,告之天下,藩王欲造反,这样削藩的难题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朱允炆大吃一惊,他呆愣愣地望着叶天明,这种念头他从来就没有过,叶天明突然提出来,让他一时懵住了,叶天明知道自己的建议太过激进,朱允炆一时接受不了,就算接受他也要和自己的师傅商量,他便躬身道:“陛下,夜已经深了,臣不敢打扰陛下休息。”
“你去吧!”朱允炆疲惫地挥了挥手。
叶天明告退了,朱允炆坐在那里还是一动也不动,昏黄的灯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显得孤独而寂寥。他低低叹了一口气,从怀中摸出一支铅笔,轻轻地抚摸着上面刻着的名字,“允炆”那娟秀的字迹还历历再现,往事如流水般的涌入他的心中,五年了,不知她现在还记得自己吗?
“陛下,夜已经深了,请陛下歇息吧!”一名太监小声地禀报道。
朱允炆摇了摇头,把铅笔小心翼翼地放入怀中,他吩咐道,“立即派人把齐泰和黄子澄请来,朕要召见他们。”
数十名侍卫骑马向宫外飞驰而去,瞬间消失在沉沉地夜幕之中,齐泰和黄子澄都已经睡下来了,他们被家人叫醒,说皇上有紧急事情召见。二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立刻穿衣进宫面圣。
皇城内宫,师徒三人秉烛而坐。朱允炆神色凝重地把刚才叶天明的紧急禀报说了一遍,两人的脸上都露出了震惊的神色,这件事他们竟然一点都不知道,而且竟是周王告密。朱允炆叹口气又继续道:“周王告密估计是他们的内讧,朕暂且不管,关键是如何平息此事,叶尚书建议朕将他们趁机一网打尽,甚至赐一杯毒酒。”
齐泰和黄子澄对望一眼,他们异口同声道:“此事万万不可!”
黄子澄更是站起身激愤地说道:“叶天明当真是其心可诛,竟然出这样恶毒的主意,置陛下于不义之中,陛下已经下诏书保证藩王安全。天下皆知,若出尔反尔,陛下的仁信何在?诸王又是陛下的亲叔,他却劝陛下赐之毒酒,让陛下背负弑叔之名,伤及伦理纲常,臣与此等人同朝,真是感到羞辱万分。”
朱允炆见师父严厉抨击叶天明,他连忙替叶天明解释道:“师父息怒。叶尚书或许有点考虑不周全,但他也是为了朕好,只是方式错了,师父不要太责备于他。”
齐泰因为成功挑拨了叶天明和李维正的关系,达到了目的,他倒对叶天明没有那么刻薄了,他在一旁接口道:“其实叶天明确实没有考虑周全,毒杀了诸王,那他们手下大将会如何?肯定会群起造反,一时又生出无数个蓝玉,还有京中的五六万亲兵,一旦闹起来也难以收拾,反而增加陛下的危险,解决这件事其实也很简单,后天陛下不去宗庙就是了,看他们能弹劾谁?”
“这……”不去宗庙朱允炆总觉得不妥,他又向黄子澄望去,黄子澄却哼了一声,昂然道:“怕什么。陛下尽管去,他们不就是拿几年前那件事来做文章吗?说陛下不成体统,可陛下做了吗?那个女人还好好的在辽东李维正身边,陛下根本就什么都没做,又何惧之有?一句绝无此事就行了,想逼宫的无非是秦晋两王,陛下以正言反驳,臣就不信。在先帝的灵前他们真敢以谬论逼宫?其他诸王也未必支持他们,反倒是陛下不去祭莫先帝,才被他们抓住把柄,这才是逼宫的最好借口,说不定秦王打的是这个主意。”
朱允炆点了点头,黄子澄的话说到他心坎上了,他毅然起身道:“师傅之言深合朕意,朕决定后天准时和诸王一起在宗庙拜祭先帝。”
旁边的齐泰虽然还是觉得不妥。可见皇上决心已下,他心中着急也没有办法了。
二天一早,众人参加完朝会便各自回衙门了,齐泰忧心忡忡,他简单地处理了几件急事后,便匆匆离开了皇城,来到了李维正位于刘军师桥的府,门房替他通报了,等了一会儿,管家出来,说李总兵有请,在书房等候,虽然李维正没有亲自出来迎接,但齐泰已经顾不上他礼节上的不周了,他跟着管家走进了书房,一进书房,李维正便惊讶地迎了上来,“齐大人满面忧虑,究竟出了何事?”
事实上他当然猜到了齐泰为什么而来,就算齐泰不来,他也会找上门去,和燕王一样,他当然也担心朱允炆最后扛不住而真的退位了。
齐泰叹一口气便道:“马上要出大事了,我怎能不忧虑。”
“齐大人别急,请坐下慢慢说。”
他让齐泰坐下,又让人上了一杯茶,齐泰无心喝茶,便焦急地把昨晚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道:“黄子澄让陛下以正义服人、据理力争,并说不去拜祭反而让他们抓到把柄,我总觉得其中有什么不妥。可又说不上来,陛下接受了黄子澄的劝告,已经决定明天去宗庙,我心里着急,便特来向李总兵求教。”
李维正听完了黄子澄的理由,冷笑一声道:“当真是腐儒之言,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亲兄亲弟,又逼父亲退位,可人家不也一样有贞观之治,名垂青史吗?诸王带兵进京,试图谋反,在混战中把他们误杀又有何妨?修改史书就是了,实在不行,事后再一一册封,封他们某某太子某某皇帝之类的谧号,死皇帝总比活王爷令人省心吧!而且反显出皇上的心胸和气度,皇叔造反他都不计较,至于他们招募那些乌合之众。有各地都指挥使看管着,还怕他们闹上天去?”
齐泰听完李维正之话,不由目瞪口呆,心想他们翁婿二人真是一路货色,这位更狠,居然还想到了修改史书,心中虽不赞同,但脸上却不敢表露,只得干笑了一声继续道:“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关键是皇上明天要去宗庙拜祭先帝,黄子澄坚持所谓不成体统之事根本就不成立,只要心正就不惧,让皇上以大义辩驳,我不知该怎么劝皇上。”
李维正摇了摇头,苦笑一声道:“你们都是正人君子,满腹治国安邦之策,却真的不懂阴谋诡计。你们以为秦王真会拿那件事发难吗?你们都知道那件事根本就没发生,难道他就不知道吗?就算秦王蠢,可他身边的谋士呢,他们也蠢吗?他这样说是想把皇帝先诓进宗庙。让你们以为事情不大,可以应付,等皇帝进了宗庙,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齐泰愣住了,半晌他才结结巴巴道:“可是皇上确实没有做什么有失仁德之事啊!他们何以弹劾?”
“何以弹劾?”李维正有点不可思议地盯了齐泰半天,他不由哑然失笑道:“齐大人居然说何以弹劾。我来问你,先帝制定的诸般严刑峻法现在何在?先帝定下的桩桩铁案,现在还有哪件没有翻案?先帝对江浙课以重税,并言永世不得更改。皇上是否遵从了先帝之令?皇上一次又一次地将先帝的律令圣旨踩在脚下,不屑一顾,有了这么多的依凭,秦王难道还不足以逼宫吗?”
齐泰已经听得满头大汗了,他狠狠给了自己一记耳光,转身就走,不等他走出门,李维正却淡淡一笑道:“不过秦王之谋确实不用大惊小怪。齐大人只须略施小计,就让他逼宫不成。”
齐泰的脚钉在了门口,他蓦地回身。向李维正深深施一礼,恳求道:“事情紧急,万望总兵大人赐教。”
李维正却不慌不忙地喝了一口茶。才缓缓说道:“其实办法很简单。齐大人不是兵部尚书吗?只须调两万精兵部署在宗庙附近,我保证明天藩王们一个都不敢来。”
卷二 风起云涌 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都风云(八)
更新时间:2010…7…26 12:50:01 本章字数:4001
布兵其实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并不是调一支军队往太庙后面一放就了事,这里面也有技巧,李维正给齐泰的机宜是八个字: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齐泰理解了这八个字的含义,请示过皇上后,他开始行动了。
从下午开始,一队又一队的军队进城,在京城里制造出了一种恐慌的气氛,紧接着城门紧闭,任何人不得外出,但并不宵禁,然后就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天黑以后,有人在皇城附近发现了有军队秘密进入皇城,足足有两万人之多,军队进皇城非常隐秘,周围几条街都不准行人往来,但还是被附近的居民看到了。
二天,天刚蒙蒙亮时,驻守皇城的士兵换岗了,他们带来了一个令人心惊胆战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