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257部分

最后的三国-第257部分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秃发树机能的凶悍,却曾经给刘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晋朝派出的三个凉州刺史,一个秦州刺史,都被秃发树机能阵斩,而且这四个人都非泛泛之辈,秦州刺史胡烈,历史上也是有名的猛将,灭蜀和平定钟会叛乱的功臣,凉州刺史牵弘、苏愉、杨欣,也是久镇边关的宿将,但却无一是秃发树机能的对手。

    打仗胜负乃是常事,但想要斩杀敌方主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一连斩杀掉晋朝的四位主将,秃发树机能的战力简直是恐怖如斯,纵横凉州达十年之久,就连贾充都怂得不敢出督秦凉,司马炎更是夜夜噩梦,不停地哀叹道:“谁能与朕分忧?”

    史学界上的公认的五胡乱华的起点是永嘉之乱,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开序幕。公元304年领袖李雄占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史称汉赵,是五胡建国的开始。但五胡叛乱的始作甬者却是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秃发树机能在凉州的叛乱,极大程度地削弱了晋国的力量,将其称之为五胡乱华的源头,一点也不差。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氐、羌,本身秃发树机能的鲜卑族就在这五胡之中。

    五胡之乱带给华夏民族的灾难和伤痛是刻骨铭心的,刘胤在后世之时,每次读到这段历史,心情总是无比沉重的。在秦汉的辉煌,三国的热血之后,华夏民族沦落到了无底的深渊,这三百年无尽黑暗的岁月,是华夏民族最为不堪回首的岁月,几乎惨遭亡国灭种。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汉人,简直就是沦入了阿难地狱,苦苦地挣扎在了生存与死亡的边缘。

    重生在三国末年,与这段黑暗的岁月也相隔无几,除了匡扶汉室之外,刘胤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消弥这场浩劫之难,让五胡乱华的悲剧不再重演。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站在历史的风尖浪口之上。刘胤自然是责无旁贷,秃发树机能比真正的历史要提前了四年发动叛乱,但不管他来得迟还是来得早,刘胤都已经暗下决心,将他消灭,绝不能让他在如历史上一般,祸害雍凉之地长达十年之久。

    此前刘胤曾与羌人交过手,但与已经处于半农耕状态的羌人相比。鲜卑人还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凶残悍勇在鲜卑人身上。丝毫的没有减色,据说秃发树机能拥兵十万,在河西地区堪称是霸王级的势力,绝不是羌人那般地容易对付。

    原本刘胤的计划是首先攻取晋国所控制的河西四郡,但秃发树机能的叛乱完全打乱了刘胤的计划,而大小榆谷的失守。也使得刘胤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后援,西平不平,整个关陇就处于了鲜卑人的威胁之下,所以刘胤的西征计划,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刘胤立刻召集包括监军刘谌、刺史郤正及六军护军在内最高军事会议。商讨应敌之策。

    除了右军护军牵弘、副军护军罗宪之外,前军护军傅佥、左军护军黄崇、后军护军王颀分别从潼关、蒲坂津和武关赶了回来,特意地参加此次的议事,因为刘胤知道,此事的议事将关系到未来数年雍凉的局势,所以才将他们都召集回了长安。

    议事会的气氛极为地凝重,在座的诸人可以说是整个关陇的核心领导层,在到达长安之后,诸人也都听到了西平失陷的消息,尽管失掉大小榆谷的,是羌人,但众人的心头一样无比地沉重,在东面强敌未除的情况之下,西面又添劲敌,这腹背受敌的滋味,绝对不好受。

    刘胤简明扼要地讲了一遍当前的形势,接下来的重点自然是谁要带兵出征的问题,牵弘立刻站了出来,道:“大将军,卑职以前任陇西太守之时,便与河西鲜卑的秃发寿阗交过手,对鲜卑人的战力也略知一二,卑职愿领军前去西平,讨伐乱贼。”

    刘胤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可是清楚的很,历史上的牵弘就是败亡在了秃发树机能的手中,如果此刻再派遣牵弘去平叛的话,很难保证他不会重蹈覆辙,这样的事,刘胤肯定是要竭力避免的,现在牵弘是自己麾下六大护军之一,万万不容有失。

    “牵将军求战心切,心情我可以理解,但秃发树机能狡诈多端,悍勇无双,绝不可以等闲视之,我决定,亲往讨之,罗护军的副军和姚弋康的羌骑,也一同前往,此战关系到西部大局的稳定与否,必须要全力以赴。”

    牵弘道:“大将军恐怕多虑了,卑职此前曾与鲜卑人多次交手,虽然其凶悍无比,但我军如果依托城郭守御之,想来鲜卑也是无计可施,久战不下之下,必会撤退。大将军乃是关中之柱,万不可轻动。”

    刘胤轻笑一声,道:“牵将军把鲜卑人看得简单了,你同秃发寿阗交过手,但秃发树机能却未必与他祖父相似,秃发树机能比秃发寿阗野心更大,手段更高,恐怕你也不一定会是其对手。”

    牵弘不忿地道:“大将军何故长他人志气,威自己威风,如果卑职前去迎敌的话,必将高奏凯歌。”

    罗宪也道:“关中局势未明,司马炎随时都有可能挥兵来犯,大将军万不可轻动,不如就由卑职率一路人马前去迎敌,定当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罗宪至到了关中之后,虽然刘胤委以他兵权重任,但一直以来也没有捞到仗打,所以罗宪对上阵作战比谁都更加地渴望,一直期冀着在疆场之上建功立业。(未完待续。)

第606章 些许遗憾

    或许罗宪称得上是一位不可多是的宿将,他在和东吴名将陆抗的交手之中,以数千人抵挡数倍的吴军,竟然坚持了几个月的时间,一直等到援兵到来,如果说其中有一半的功劳是永安城得天独厚的防御优势,那么另一半绝对是罗宪卓越的军事才能,陆抗可是后三国时代站在金字塔顶尖上的名将,能在他手下保持不败,难能可贵。

    如果形势所迫,或许刘胤也会选择让罗宪来担当重任,但此刻东线无战事,司马炎登基之后,千头万绪还产有理出来,此刻他根本就无瑕出兵,这也无疑给了刘胤一个西线平叛的最好时机,否则的话腹背受敌两面作战,刘胤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面对牵弘、罗宪的急急请战,刘胤道:“罗将军随我出征便是,此次平定秃发树机能的叛乱,诸军都不可等闲视之,务必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态度,力争干净彻底地他们消灭掉。”

    战略上蔑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这是刘胤的一贯风格,尽管对刘胤要亲征河西鲜卑,大家颇有微词,但看到刘胤已经打定了主意,谁劝也不好使,大家自然也就没有再说什么。接下来的议程,就是派那支军队出战的事了。

    接下来的分派则是比较的轻松,中军四个营,副军三个营,再加上三万羌骑,总兵力达到了六万五千余人,堪称是刘胤指挥作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这么的一支精锐主力出征,众人也就比较的放心了。

    兵贵神速,刘胤将点兵出征的时间,定在了明天午时,中军和副军都在长安附近。现在唯一要等的,就是姚弋康的三万羌骑。

    不过刘胤知道,此刻最急的不是旁人,正是姚弋康,父兄被杀之仇,不共戴天。整个羌人部落的血仇,此刻都压在了姚弋康的肩上,姚弋康自然一刻也不愿意多等,回到华阴之后,立刻是检点人马,踏上归程。

    姚弋康归心似箭,他回到长安的时间,比和刘胤约定好的时间整整地提前了半天,原计划是午左右到。结果天刚亮的时候,就已经赶到了长安城下,人嘶马鸣,好不热闹。

    而此刻,刘胤正在家中与青儿依依惜别。

    距离青儿的生产期已经只有大半个月了,此时的青儿,腆着个大肚子,身材臃肿。就连走路都不太方便了。

    “青儿,真的非常抱歉。我们孩子出世的时候,我可能无法陪在你们的身边了。”刘胤清楚,这一出征,必是一场恶战,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解决,一想到自己无法陪在妻子的身边。刘胤很是歉疚。

    青儿此刻表现地通情达理,虽然她也很希望孩子出世的时候,刘胤可以陪在她的身边,但青儿更知道,刘胤身为雍凉都督。军务繁忙,这种情形下,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陪着她的。从她的内心深处,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但自从打定主意做刘胤的妻子之后,青儿就没有再后悔过。

    她浅浅地一笑,道:“没关系,军务要紧,何况府里面什么都准备好了,你留着其实也帮不上什么忙,放心吧,我会照顾好我们的孩子的。”

    刘胤默默地将青儿拥入怀中,青儿的知性温柔冰雪聪慧让刘胤很是感动,女人在生孩子的时候,是最伟大的一刻,也是最脆弱的一刻,她们当然最希望自己的爱人可以陪在自己的身边,来见证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但这次恐怕真得让青儿失望了,凉州军情突变,让本可以留在长安陪妻子生产的刘胤不得不踏上征程。

    “啊——”青儿突地惊叫了一声。

    刘胤顿时紧张了起来,急道:“怎么了,青儿?”

    青儿脸上洋溢起了一丝的笑容,娇靥如花,轻抚着隆起的腹部,笑道:“你的小宝贝踢了我一脚,大概他听到了我们讲话,特地用这种方式来发泄他的不满。”

    刘胤一听,也是大为兴奋,顺手也摸了过去,道:“这个小淘气,让我也来摸摸看。”

    刚触及到了肚子上,青儿就用手给他挡了回去,娇嗔地道:“别,你这粗手笨脚的,别吓坏了孩子。”

    刘胤自然放弃了他与孩子做零距离接触的打算,笑呵呵地道:“多希望是一个女孩。”

    “为什么?”青儿好奇地瞪大了眼睛。

    “如果是女孩的话,那她就可以跟她娘一样,长得既美丽动人,又善解人意。”

    青儿脸上浮起了一朵红晕,不过她很快地道:“我倒是希望他是个男孩,跟你一样,做一个有担当有抱负胸怀天下的大丈夫。”

    刘胤嘿嘿一笑道:“有你这么变着法子夸你男人的么?”

    “那你还不是一样?”青儿反问道。

    两人相视一笑,温馨的屋子里洋溢着浓浓的柔情蜜意。

    这个时候,外面响了集结的号角之声,刘胤和青儿的笑容也顿时凝固了下来,他们都知道,分别的时刻,就要来临了。

    “青儿,保重。”刘胤神色变得凝重起来,说道。

    青儿很想挤出一个笑容,但她的努力还是失败了,她觉得眼眶有些湿润了,她竭力地克制着自己的情绪,重重地点了点头,道:“你也一样,千万要保重自己,在前线打仗,一定要注意安全。”

    刘胤没有再说什么,因为他知道,就算是千言万语,也道不尽离愁别绪,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再留在这儿,徒增伤感而已。

    外面的集结号角声,已经吹响第二遍了,刘胤没有再迟疑,毅然决然地踏出了房门。当他走出十几步再回头看时,青儿站在门口,已经是泪眼婆娑了。

    刘胤强忍着,转过了头去,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他知道,如果此刻他回头的话,必将陷入情感之中,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在这个时候,他必须要变得铁石心肠才行,他肩上的责任让他不能回头。

    如果刘胤是一介平民,那该有多好,他便可以陪在妻子的身边,为她分担分娩时的痛苦。

    但可惜……

    带着些许的遗憾,刘胤离开了家,也许为了将来不再有遗憾,而今天他必须要承受这样遗憾。(未完待续。)

第607章 黄河难渡

    离开长安之后,刘胤就接到了凉州方面的最新军情消息,秃发树机能偷袭大小榆谷得手之后,并没有有所收敛,而是将战火烧向了整个的凉州,河西鲜卑人大肆攻击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战乱波及到了整个的河西地区,就连金城郡也在被波及的范围之内。

    这或许是秃发树机能蓄谋已久的行动,攻克大小榆谷,不过是导火索罢了,很显然秃发树机能的胃口,远不止一个西平郡那么简单,他发动叛乱,就是觎觑整个儿的河西走廊。

    凉州的形状有些特殊。它既像一个长长的楔子,自东向西嵌入广袤的大西北,又像一条张开的臂膀,臂弯连着长安,手掌直抵西域。它将近一半的地方,都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狭长且直,形如走廊,因地处黄河之西,被称为“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的东北面,是广袤无垠的大漠,河西走廊的西南面,是巍峨高耸的山脉,正是因为祁连山的融化的雪山,灌溉和滋润着这片大地,使河西走廊成为了富饶丰盈之地,同时河西走廊也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必经之路,成为当仁不让的战略要地,自西汉以来,汉和匈奴为了争夺河西走廊的控制权,发生过数次激烈的大战。直到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大破匈奴,才重新夺回了河西走廊的控制权。

    在其后漫长的数百年岁月中,河西走廊也一直处于战火连天之中,河西走廊在汉廷和匈奴之间几度易手,战乱从未歇止。后来匈奴衰落,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向南迁徙。进入到了并州,北匈奴则在汉和鲜卑的双重攻击之下,被迫西迁康居,河西走廊才得以迎来短暂的和平之光。

    但前门驱狼,后门进虎,河西走廊注定不会成为宁静之地。

    鲜卑人的迅速崛起。很快地填补了匈奴人西迁后留下的空白,野心勃勃的秃发树机能并不满足于拿下大小榆谷,他的目标,锁定在了河西走廊。

    由于兵力不足的缘故,晋国的凉州刺史徐武只能收缩防守,依靠河西四城的坚固城防,固守“待援”。

    对于徐武而言。所谓的“待援”,不过是自欺欺人之言,现在的凉州。已经被蜀汉占据了雍州之后而成了飞地,代魏之后的晋国被隔阻在了潼关以东,就算凉州有事,也是鞭长莫及。

    没有援兵,就意味着凉州诸郡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对付实力强悍的秃发树机能,这对于各自只拥兵数千的河西诸郡而言,确实是一件极为头疼的事。

    但鲜卑人的凶残却又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