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299部分

最后的三国-第299部分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04章 北地胡

    由于晋蜀两国在基本的原则上达成了共识,所以谈判进行的相对顺利,主要就是双方在潼关、武关驻防兵力的多少问题,经过谈判,双方确认,以目前双方实际的控制区域为边界,实施休战罢兵,协议达成之后,双方在边界五十里的范围内各自只布署一万人的常备军队,其余的军队,必须退到到五十里的范围之外。

    至于休战期限,协议上并没有明文规定,对于这一点,双方都有些心照不宣,毕竟谁也不清楚胡人的叛乱何时才能平定,而平定内乱之后,毫无疑问这份协议便失去了约束力,双方随时开战都有可能。

    反正纸面上的东西谁都不会太认真地对待,之所以双方能坐下来谈,只能是说明双方都有这方面的诉求,都希望能得到自己所需的东西。

    协议达成之后,陈寿和杜轸立刻动身返回了潼关。

    如此之快地就达成了停战协定,众蜀将都暗暗称奇,刘胤却是不以为意,因为他知道,现在的司马炎,比自己更为迫切地需要这份停战协定。

    根据协定,刘胤将撤防潼关的大部分兵力,在潼关和武关只保留一个营的驻防兵力,其余的军队,都回撤到了长安。

    此事事先刘胤已经和刘谌协商过了,达成了一致的看法,不过雍州刺史郤正对此却有不同的意见,认为刘胤此番与晋国私下达成休战协议,有越权的嫌疑,尽管刘胤是都督雍凉诸军事,假节钺,有先斩后奏之权,但关系到国家之间战与和的重大决策,如果不请示朝廷,擅自作主的话,恐怕甚为不妥。

    不过对此刘胤也有答复,现在朝廷尚在南中,数千里之遥,就算是驿路通畅,书信往来一次至少也得几个月时间,现在前线战局变幻莫测,如果事事都要向朝廷请示汇报的话,那么肯定会贻误战机。

    何况此事刘胤已经写好了奏章,向朝廷做了汇报。

    事实也证明刘胤的决策是正确的,就在刘胤刚刚回兵长安之际,就接到了匈奴人郝散、郝元度在冯翊郡的夏阳起兵造反的消息,而且此次叛乱波及的速度极快范围之广,令人瞠目,短短半月之间,冯翊、北地、新平、安定四个郡都陷入了战乱之中,马兰羌人、卢水胡人、氐人和河西匈奴一道回入了叛乱,声势之浩大令人叹为观止。

    对刘胤的质疑之声立刻打消了,关中诸将无不称赞刘胤的远见卓识,此次北地胡人的叛乱来势凶猛,如果不能及时调兵平叛的话,很可能北部的几个郡就会沦陷,甚至威胁到长安。刘胤主动与晋国达成停战协定,将主力部队从潼关前线撤下来,现在看来,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了。

    此刻的晋军,显然也迫不及待地完成了撤军,羊祜的大部分军队将会被调往南阳,对襄阳的钟会叛军形成进剿之势。而杜预的军队则从武关撤了下来,北渡黄河,进入到了并州,去平定匈奴人刘渊的叛乱。

    司马炎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困扰他多日的兵力不足的问题总算是得到了解决,他相信,只要大军所至,不管是钟会的叛乱还是刘渊的造反,都会在短时间内完成予以平定。

    不过司马炎对形势的预估显然是太过乐观了,对于胡人异族,司马炎或许从来就没有真正地瞧得上眼过,就算是刘渊杀了胡奋,就算是统一了匈奴五部,在司马炎的眼中,这些蛮夷还是难成大事的,所以司马炎对匈奴的叛乱并不太上心,甚至是没有足够的重视,将羊祜所率的主力前去对付钟会,而杜预的这一支偏师,则北上对付刘渊。

    但让司马炎始料未及的是,刘渊叛乱引发的风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席卷了整个的北方诸州,在并州是匈奴人的叛乱,在上党是羯人的叛乱,在冀州是氐人的叛乱,在幽州是鲜卑人的叛乱,狼烟四起,应接不瑕,司马炎仅派去杜预的一支人马,完全是杯水车薪。

    战乱不及波及了河东地区,蜀军所控制的河西地区一样也无法幸免。

    南迁匈奴的除了进入到并州的刘豹这一支之外,尚有另一支留在了黄河以西的北地地区,在河套以南,并州以西、关中以北的这一块区域,除了匈奴人之外,羌、氐诸胡并立,民族成份最为复杂,这块区域曾经是大汉并州朔方郡的管辖区域,但进入到三国时代之后,曹魏在这块土地上的影响力渐式衰微,而匈奴人、马兰羌人、卢水胡人和氐人的崛起,让这块土地真正成为了混乱之地。

    这些胡人,不并满足于在这块土地上的生存,他们时常呼啸南下,滋扰关中,烧杀劫夺,奸淫掳掠,为害一方,曹魏在关中的守备力量有限,对北地诸胡的滋扰显得无能为力,长期以来,这些胡人都是在关中肆意妄为横行无忌。

    此刻刘渊叛乱于并州,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北地诸胡,于是北地匈奴部郝散和郝元度兄弟两个率先在夏阳起兵,很快地氐人齐万年部、马兰羌人、卢水胡人也纷纷地揭竿而起,叛乱的浪潮很快地席卷了北地四郡。

    比之并州刘渊起事,北地胡则要混乱的多,诸胡之间各自为战,互不隶属,只是因为别的胡部起来造反了,他们才不甘落后,也起兵造起反来,为了争夺地盘,诸胡之间大打出手亦非新鲜之事,不过这么多的势力迭加到一起,还是对关中的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此刻刘胤已经回到了长安,而北地胡的叛乱丝毫也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为了稳定关中的大局,必须要对北地胡重拳出击了。

    刘胤留下傅佥的左军团守长安,同时兼顾潼关和武关方向,尽管与晋国立了休战协定,刘胤也不敢太意从事,毕竟关键时候,那不过是一张废纸。而后亲自率领中军团北渡渭水,与早先就已经驻守在渭北的右军团汇合,准备进军。(未完待续。)

第705章 撒网

    刘胤率中军团渡过渭水之后,便赶往临晋与罗宪的右军团进行了汇合。

    临晋和临晋关并不是一个地方,临晋关在黄河边上,隔着黄河与蒲津关相对,而临晋城则是冯翊郡的郡治,不过两者相隔并不太远,罗宪驻防临晋城,就有兼顾北地和蒲坂津的双重任务。

    郝散起兵叛乱之后,罗宪第一时间就派邓朴率青龙骑军赶往夏阳去平叛,匈奴人没有经过长期的准备,仓促起兵,完全跟一群乌合之众一样,青龙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很快就打得郝散溃不成军。

    不过郝散甚是奸滑,一看到形势不利,便化整为零,主动地向西逃窜,逃往麟城、定阳方向。陕北高原一带沟壑纵横,并不利于骑兵作战,匈奴人又采用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策略,青龙军虽然歼敌不少,但始终未能根除到祸患。

    郝散这一支胡军虽然起兵最早,但北地的形势变化很快,胡人的反叛浪潮在极短的时候内席卷了整个的北地四郡,摧城拨寨,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北地民众纷纷地向南逃亡,以寻求官军的辟护。其中实力最为强悍的一支,就是氐人齐万年率领的氐族叛军,目前正在围攻泥阳,整个北地郡的形势芨芨可危。

    留给傅佥的任务也不轻松,整个渭河以南的郡县都是傅佥的防区,傅佥在接纳从北地逃亡南下的难民的同时,还要沿河布防,以确保胡人不会侵扰到渭南诸郡。

    至于平叛的重任,自然要落到刘胤的肩上,和罗宪汇合之后,刘胤便开始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

    正是因为刘胤先期解决掉了秃发树机能的河西鲜卑和大小榆谷的烧当羌,使得在这一次的动乱之中凉州那边反倒是比较平静,否则雍凉皆反,会让刘胤感到真正地头痛不已。

    不过仅仅是北地诸胡,刘胤也不敢生出任何的懈怠之心,胡人的可怕之处就是全民皆兵,只要是年满十五的胡人男子,没有一个不会骑马打仗的,北地胡上百万的人口,除去妇女老弱,至少可以给胡人提供二十万以上的兵源,也难怪北地胡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席卷关中北部四郡。

    唯一让刘胤听到比较利用的消息就是,北部诸胡之间并无统一的指挥,完全属于各自为战的状态,而且随着战局的发展,为了争夺地盘,诸胡之间还不断地发生摩擦,这就为刘胤的各个击破提供了机会。

    刘胤将首选的目标锁定了匈奴人郝散这一部上,匈奴人郝散是北地诸胡中第一个起兵作乱的,如果能顺利地将其剪除的话,对整个北地胡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震慑,同时郝散的实力也并非在诸胡之中是最强的,青龙一军就追击地他丢盔弃甲,如果刘胤主力出击的话,灭掉郝散自不在话下。

    略微难办一点的就是郝散为人甚是奸滑,一看到形势不利,绝对不会硬抗,仗着对北地地形熟悉的缘故,立刻是逃之夭夭。

    青龙军撤离之后,郝散又复猖狂起来,在冯翊郡北部烧杀劫掠,强暴妇女,惹得是天怒人怨。

    刘胤派斥侯打探清楚了郝散的具体位置之后,决定动用四个骑兵军对其实施围剿,现在郝散大致在粟邑一带活动,刘胤和罗宪商议之后,决定派遣青龙军由东向西、白虎军由南向北,玄武军由西向东、虎骑军则迂回到定阳方向由北向南,四个骑兵军从四个方向上分进合击,给郝散致命一击。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刘胤命令四个军在行动之前要隐藏行踪,尤其是虎骑军需要迂回到敌人的背后,距离长行程远,如果暴露行踪的话,很可能郝散会选择再次逃之夭夭,刘胤的重拳出击则会落空。

    为了迷惑郝散,刘胤率虎步军和麒麟骑军向北地郡方向移动,对正在围攻泥阳的齐万年部摆出一付进攻的姿势,同时令准备合围赦散的虎骑军和玄武骑军也尽可能地靠近北地郡一侧,让郝散误以为蜀军的攻击目标是齐万年部。待进入到指定的攻击位置之后,四个骑军再同时发起收网攻击,务必一举全歼河西匈奴部。

    郝散再正率军攻打粟邑,听到刘胤在临晋集结人马,不禁吓了一大跳,本能地又生出了逃跑的念头,不过从南面传过来的消息,刘胤的主力部队似乎正在向北地郡方向移动,郝散不禁暗暗地松了一口气,北地郡目前已经成为了氐人齐万年的地盘,郝散根本就插手不进去,只能在冯翊郡一带活动。齐万年部实力雄厚,居北地诸胡之首,此番被刘胤首先盯上,郝散禁是兴灾乐祸,该!谁让你树大招风,换作我是汉人,也第一个先灭你丫的。

    郝散遂不以为备,只是挥军急切地攻打粟邑县,北地诸郡本来就是汉胡杂居之地,除了县城之外,大部分地方汉人很少,郝散前一段时间被蜀军追击地相当狼狈,虽然侥幸逃得了性命,但粮草辎重全都落到了蜀军的手中,眼看着寒冬将近,整个匈奴军队还衣食无着,仅凭着在周围地区的劫掠尚不足以维持其所需,所以郝散必须要攻打下几座县城,才有可能筹措到足够的粮草,以应付冬日的苦寒。

    而粟邑县便是郝散最先盯上的目标,不过粟邑县的县令拒绝投降,在本县士家大族的支持之下,坚闭城门,坚守不出,匈奴人的残暴令城中的百姓也感到恐惶,一旦城破,所有的人很可能都会尸骨无存,所以虽然粟邑县基本上没有多少兵士把守,但士家大族的家兵再加上百姓自发地前来守城,众志成城之下,粟邑县坚守了多日竟然没有失守。

    这让郝散相当地郁闷,只能是催促匈奴兵加大进攻的力度,他可不想让嘴边的肥肉给溜走了。

    但郝散不知道的是,一张大网已经在冯翊郡范围之内铺开了,他已经成为了网中之鱼,在劫难逃。(未完待续。)

第706章 郝散身死

    匈奴兵攻击了一天,今天差不多是收获最大的一天,本来匈奴人已经是在城墙上撕开了一个口子,数百名的匈奴已经冲上了城墙,但守军的防守相当地顽强,硬是堵住了这个缺口,让匈奴人的进攻未能得手。

    不过这让郝散看到了希望,粟邑守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明天只需要再加把力,攻破城池几乎是手拿把攥,对于这一点郝散是信心十足。

    收兵回营之后,心情大好的郝散痛痛快快地饮了大半坛子的酒,兴致昂然地又在两名被掳掠而来的汉人女子身上发泄完****,跟死人一样呼呼大睡了过去。

    刚睡到半夜,帐外突然传来的嘈杂之声把郝散给惊醒了,他醉意阑珊地问帐外的亲兵道:“何事喧哗?”

    亲兵也搞不清状况,禀道:“回大人,好象有蜀军袭营。”

    郝散以为是粟邑的守军前来偷袭,他冷哼了一声,道:“这些不知死活的东西,还敢来偷营劫寨,传元度过来,让他带兵去把这些蜀兵给灭了。”

    话音刚落,郝元度就一阵风似地冲了进来,大叫道:“大哥,大事不好了,蜀军骑兵杀过来了!”

    一听蜀军骑兵,郝散顿时惊出了一身的冷汗,酒意全消。前一阵子被蜀军的一支骑兵给吊打,让郝散是狼狈不堪,至今仍旧是心有余悸,一听说蜀军骑兵来袭,郝散立刻是魂飞魄散。

    “不是说蜀军主力都在北地郡吗,怎么一回会工夫就杀到粟邑了?”

    郝元度摇头道:“这个真不清楚,前天派出去的哨马还打探到蜀军正向西进攻,一转眼的工夫,居然就杀了过来。”

    “来得有多少人?”郝散追问道。

    郝元度再次地摇摇头,道:“黑暗之中搞不清楚,但四面八方全是蜀军的骑兵,恐怕要比上次来的人更多,大哥,快逃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完了!郝散眼前顿时一黑,什么进攻齐万年,完全是刘胤声东击西的招数,看来这一次真的是中了刘胤的圈套了,什么进攻齐万年,全部是假的,看来刘胤是铁了心地要致郝散于死地。

    郝散不禁是懊悔万分,早知是这个的结果的话,他就应该避实就虚,逃逸到高奴一带,凭借着复杂的地形,足以跟蜀军可以周旋一二,而现在在粟邑城下被蜀军团团围住,几乎没有生路可言。

    可不管怎么样,郝散也不能坐以待毙,他胡乱地穿起铠甲,冲出了营帐,皎白的月光之下,可以清楚地看到四面八方都是蜀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